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中日韓外長會 王毅︰三國同意重啟自貿協定安排
【有線新聞】中日韓外長會在東京舉行,三國同意就共同議題推進合作,加快籌備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外長王毅形容中日韓合作是東亞發展潛力最高的合作框架,正盡快重啟自貿協定談判。 相隔一年多,中日韓外長再次召開會議,東道主日本外相岩屋毅、外長王毅、南韓外長趙兌烈會面逾一小時。岩屋毅稱國際形勢日益嚴峻,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三國作為鄰國有時會面對難題,但坦誠對話符合三方利益應以對話和合作,克服分歧及對抗。 王毅稱中日韓合作是東亞地區發展潛力最大的合作架構,又指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三國應正視歷史、面向未來。 他會後稱國際格局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三方一致認為有必要亦有責任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為地區和平發展提供更多穩定因素。王毅:「我們同意要鞏固三國合作勢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還有舉行第10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進行了有益的溝通,努力要為此營造良好的條件。」他說三國同意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就重啟自貿協定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擴員、維護地區產供鏈穩定暢通等保持溝通,深化交流互鑒並加強多邊協作。 趙兌烈認為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是三國共同利益和責任,應切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貿易戰|加拿大推出提振本土經濟措施 應對美國關稅威脅
【有線新聞】加拿大總理卡尼提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包括推動在7月前立法解除國內貿易壁壘,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又稱已預備好與美國磋商,但強調對方必須尊重加方主權。 總理卡尼與各省長召開會議商討國內經貿政策,並提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應對美國向加拿大鋼鋁等加徵25%關稅的危機。卡尼在會議開幕時重申國家需要團結一致,建立更強大的經濟體,「我們正努力建立更強大的經濟、興建數以百萬計的房屋、建立新的經貿走廊。我們今天會商討這些議題,建設我們的能源產業,建設我們的能源大國和新的商業關係。」 卡尼將推動7月1日前立法消除各省之間的貿易壁壘,包括協調各地方的法規、制定共同標準,亦會支援受關稅影響的工人和企業;又會發展國家經濟及能源走廊、帶動能源及關鍵礦產業等,包括在開採地點建立交通網絡,加快審批主要基建項目。預料新政策落實後,國家經濟規模將會增加2,500億加元,令國家經濟更多元化和更有彈性,期望能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 加拿大除了受到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影響,亦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揚言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卡尼稱已預備好與對方全面磋商經貿和安全議題,不僅於關稅問題,但強調要尊重加拿大是一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王毅︰三國同意盡早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有線新聞】中日韓外長會在東京舉行,三國同意就共同議題推進合作,加快籌備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外長王毅形容中日韓合作是東亞發展潛力最高的合作框架,正盡快重啟自貿協定談判。 相隔一年多,中日韓外長再次召開會議,東道主日本外相岩屋毅、外長王毅、南韓外長趙兌烈會面逾一小時。岩屋毅稱國際形勢日益嚴峻,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三國作為鄰國有時會面對難題,但坦誠對話符合三方利益應以對話和合作,克服分歧及對抗。 王毅稱中日韓合作是東亞地區發展潛力最大的合作架構,又指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三國應正視歷史、面向未來。他稱今次會面具建設性,三方同意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盡快重啟自貿協定談判,加強多邊協作,亦同意盡早安排在日本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王毅:「三國合作對各自發展,以至地區繁榮有重要影響。我們將繼續就重啟三國自貿協定談判推動RCEP擴員,維護地區產供鏈穩定暢通等保持溝通。」王毅又說當前朝鮮半島局勢複雜敏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三國有必要亦有責任,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為地區和平及發展提供更多穩定因素。 趙兌烈認為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是三國共同利益和責任,應切實履行聯合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美國前重量級拳王科曼逝世 終年76歲
【有線新聞】美國前重量級拳王科曼逝世,終年76歲。 科曼的家人在社交媒體公布他的死訊,形容科曼是一名虔誠的牧師、忠誠的丈夫,以及令家人引以為傲的祖父。科曼1949年在得州出生,1968年代表美國獲得奧運拳擊金牌,他之後轉為職業選手,取得37連勝,在1973年只是用了兩回合技術擊倒傅利沙,成為世界重量級冠軍。 科曼在一年後不敵拳王阿里、衛冕失敗,幾年後淡出拳壇,到1987年復出,並在1994年擊敗比自己年輕19歲的莫爾,以45歲成為拳擊史上年紀最大的重量級冠軍,亦是唯一一位相隔20年再次奪冠的拳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中日韓外長召開會議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會議在東京召開,由東道主日本外相岩屋毅主持,他稱國際形勢日益嚴峻,三國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應以對話和合作克服分歧及對抗。王毅稱中日韓合作是東亞地區最深厚、機制化程度最高、發展潛力最大的合作架構,三國20多年來各領域的合作取得積極成果,推動地區穩定、經濟一體化。南韓外長趙兌烈期望三方坦誠討論北韓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華府要求改革 換取恢復撥款
【有線新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同意應華府要求進行改革,換取聯邦政府恢復撥款。 哥倫比亞大學發出的備忘列出一系列新措施,包括禁止在校園示威活動佩戴口罩,賦予校園警察權力逮捕學生,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不再由教職員控制等,換取華府恢復4億美元撥款。總統特朗普月初指哥倫比亞大學未能保護校內猶太學生不受騷擾,撤銷聯邦資助和合約。研究人員稱多項醫學和科學研究受影響,有學者批評白宮行動對高等教育產生寒蟬效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俄烏戰爭|金正恩晤紹伊古 重申繼續支持俄羅斯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會見到訪的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 朝中社報道,金正恩稱會繼續支持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雙方就朝俄安全利益、地區及國際形勢、擴大和加強安全領域等合作交換意見,兩國領袖願無條件履行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紹伊古說會談逾兩小時,雙方亦有討論俄美展開對話、烏克蘭局勢、朝鮮半島和其他地區安全問題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特朗普否認向馬斯克披露潛在對華作戰機密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波音公司獲得研製第六代戰機的合約,總值約200億美元。早前有報道指當局將向馬斯克披露潛在對華作戰機密,但特朗普否認。 防長海格塞斯與馬斯克會晤後,到白宮與特朗普一起晤傳媒。《紐約時報》早前報道官員將向馬斯克簡介,可能與中國開戰的計劃部署機密,但特朗普強調不會讓其他人看到。特朗普:「我不想其他人、任何人看到潛在對華作戰計劃,我們不想與中國有潛在的戰爭,但可說如有的話,我們充分裝備好去應對,但我不想向任何人展示計劃.當然不會向一個商人展示,他正幫我們大忙,是個偉大愛國者,他為我們減省開支付出很大代價,他的工作做得很出色,發現龐大的浪費、詐騙和濫用,但我當然不想,因馬斯克在中國有一些業務,也許會因此而有脆弱受動搖之處。」 有報道聲稱簡報是因消息曝光而取消,但特朗普則形容是可笑的假新聞,強調馬斯克到訪國防部並非與官員討論中國。馬斯克早前則指期待發放惡意假資訊的國防部官員遭起訴。 特朗普又公布了新一代戰機的研製合約終於塵埃落定,由波音公司奪得,估計每架F-47造價約為3億美元。他聲稱將成為歷來最先進、最有能力和最致命的飛機,又透露戰機將兼備調控無人機伴飛的功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英國希斯羅機場關閉|逐步恢復航班升降 料周六恢復正常
【有線新聞】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逐步恢復航班升降,預料今天恢復正常運作。 航班陸續降落和起飛,希斯羅機場周五因附近變電站大火,機場停電關閉逾18小時,影響逾1,300班機及近30萬旅客。機場優先安排轉飛其他歐洲機場的航班返回倫敦,呼籲旅客接獲航空公司通知才前往機場。 希斯羅行政總裁向受影響旅客致歉,指機場三個變電站其中兩個仍能運作,但需要重組電力供應,強調後備系統正常運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2日
巴拿馬南面對開海域6.2級地震
【有線新聞】巴拿馬南面對開海域發生6.2級地震。 震央位於布里卡半島東南面百多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地震於當地周五上午近十時發生,巴拿馬及鄰國哥斯達黎加多處均感受到震動,當局正調查有否傷亡損毀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1日
英國希斯羅機場關閉|逾千航班受影響 當局稱已重駁網絡供電 反恐部介入查變電站火災
【有線新聞】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附近變電站大火,機場停電全日關閉,預料逾1,300班航機受影響,未來數日航班仍會受阻。國家電網稱已重駁網絡向機場等用戶供電,作為暫時的解決方案,同時進一步嘗試修復變電站運作。警方反恐部門介入調查事故起因。 網上有多段片段拍攝到變電站大火,火球和濃煙衝上半空,目擊者稱曾發生爆炸。當局在周四深夜約11時半接報,倫敦西部希斯羅機場附近地區海斯一個變電站大火,約10輛消防車、數十名消防員到場灌救,封鎖周邊200米範圍,疏散100多人,呼籲附近居民關上門窗。 希斯羅機場和附近一帶停電,影響逾16,000戶。機場周五全日關閉,呼籲旅客不要前往,及聯絡航空公司查詢最新情況,預料未來數日航班升降都會受阻。 希斯羅機場是全球第二繁忙的機場,周五原定會處理1,300多班機、接送逾29萬旅客,單是英航原定有300多班機降落。事發時正飛往希斯羅的飛機,轉飛倫敦另一個機場蓋特威克或其他城市如曼徹斯特,及歐洲其他地方包括法國巴黎、德國法蘭克福、愛爾蘭香農,部分美國出發的飛機中途折返。 前往希斯羅的道路路牌顯示機場已關閉,來往的鐵路亦停駛;有原先在機場的旅客徒步離開;亦有旅客帶同行李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1日
特朗普簽令推動關閉教育部 舒默批其傷害學童 稱為最具破壞性行動之一
【有線新聞】特朗普推動關閉教育部是要兌現競選承諾,亦實現共和黨多年以來的目標,不少保守派共和黨人視教育部浪費資源,要完全關閉教育部,必須獲得國會通過。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在社交媒體批評特朗普關閉教育部,是他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和毀滅性的行動之一,將傷害學童和家長,令教育質素下降。 面對部門即將關閉,外界預料教育部現有4,400多名員工將有近半會被裁,有受助學生家長及教育界憂慮,在缺乏聯邦政府的援助,學生未必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機會。 教育部自1979年成立至今,一直都被共和黨人認為是浪費資源的部門,由列根總統時代已經想關閉,認為各州可自行決定教育政策。特朗普亦曾稱教育部是激進分子的溫床,向學生灌輸錯誤的性別和種族觀念。不過教育部在2024財政年度,獲得的撥款約2,380億美元,佔整體聯邦預算不足2%。 由於教育部屬內閣級機構,解散部門需經由參眾兩院批准,不過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只有53席,未達到60席贊成的通過門檻,意味要有至少7名民主黨人倒戈才能成事,而早在2023年共和黨亦曾在眾議院提出類似法案,但未獲得通過。 路透社最新民調亦顯示,有近六成半受訪者反對關閉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