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i-Cable
- 2022年07月01日
內地火車限制乘客攜帶香水、酒精飲品的容量
【有線新聞】為了確保鐵路安全,國家鐵路局公布多項的新規定。即日起,在內地乘坐火車,隨身攜帶香水、酒精飲品等都不可超出指定容量。 新措施實施後首天,在北京站人流不多,乘客進入火車站前毋須排隊就可通過安檢。 新規定之下,如果要隨身攜帶酒精含量在24%至70%之間的飲品,要有清晰標籤及密封包裝好,總共不可帶超過3升。至於酒精含量超過70%的飲品,屬於易燃物品,禁止隨身攜帶或托運。想帶充電寶或鋰電池上火車也要留意,與帶上飛機一樣有限制,每件容量不可超過100瓦時。 限制多了,民眾乘坐火車會否不方便呢?乘客盧女士:「我終於看完我還忘了,但我知道有這個事情,為了安全,個人所用都隨便,我們都考慮在後,還是以鐵路的安全為重要。」乘客:「花露水我不用,我也不需要那些東西啊。 (或者其他噴的東西?)沒有,不帶,液體的東西基本上我不帶,除了帶水。」乘客:「我還真不知道,不讓帶我就不帶啊,咱聽話。」乘客:「嚴格一點很正常啊,都是為了乘客,為了別人、為了自己。」 新規定下要隨身攜帶香水、花露水等噴霧式液體,只能攜帶100毫升以下的細瓶裝,每款只能帶一支。
- i-Cable
- 2022年07月01日
澳門在一批台灣進口芒果驗出新冠病毒
【有線新聞】澳門在一批台灣進口的芒果中驗出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隨即將該批芒果全數封存銷毀,沒有進入市場。台灣農委會就表示,未收到澳門通報的不合格通知。 澳門市政署星期四下午表示一批由台灣地區進口的芒果樣本,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遂立即將該批20箱,共重100公斤的芒果全數封存銷毀,沒有進入市場。澳門市政署表示,由即日起涉事廠商相同來源的產品,就被禁止進口一周,存放該批芒果的處所已消毒,曾經接觸該批芒果的人士就會轉交至衛生部門跟進。 在台灣,農委會防檢局星期五表示,台灣出口澳門的水果應附有植物檢疫證明書以及無特定有害生物或檢疫處理規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陳時中部長也親自參加公開記者會,所驗測出來的COVID-19病毒都是陰性的。」防檢局表示,未收到澳門發出的不合格通知,目前亦不清楚涉事的是哪一間水果商,會在收到澳門當局的通知後再進行後續處理,並強調沒有科學依據表明新冠病毒會透過水果傳染人類,呼籲澳門依照國際規範,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維持貿易順暢。
- i-Cable
- 2022年07月01日
失足墮河男子漂流六公里 靠自救術最終獲救
【有線新聞】河南鄭州一名男子失足墮河漂流6公里後,最終被釣魚人士發現救起。究竟他如何在湍急河水中奇跡生還? 漂流了6公里的李先生獲救後在岸邊不停喘氣,他說當時在河邊由於天色太黑不慎墮河:「剛站到石板上腳一滑,一頭栽進去了。我大腦裏邊一片空白,掉下去以後我游了大概、兩分鐘,勁都使完了。」在生死一刻他腦海中突然想起以前有看過教人自救的畫面:「突然想起來,以前有一個(人)躺在水上脖子後仰,把口鼻露到外邊就行。」 他於是立刻調整身體「躺平」,雙手伸直,頭向天,口鼻露出水面然後隨湍急河水漂到6公里外,直到被人發現。據協助救人的市民指,當時情勢危急:「當時我們就是在河邊釣魚,突然間聽見有人喊救命了!看見有一個人在河面上向下游沖去,他沖著,我們跑着著!突然間看到旁邊有棵楊樹給它折斷了,這棵樹正好救到他。」有幫手救人的釣友形容,李先生獲救是奇跡,而李先生經過今次命懸一線後,就發誓永遠不會再到河邊。
- i-Cable
- 2022年07月01日
安徽釣友水庫垂釣 遭漁業企業人員圍毆
【有線新聞】安徽有人在水庫釣魚時,被一間漁業公司的人員圍毆,警方事後拘捕3人。 網上片段看到,小艇上一名穿着灰色上衣的男子,遭多名身穿救生衣的人拳打腳踢,期間又不斷被喝罵。灰衣男頭部受傷,之後倒臥在艇上,然後小艇向岸邊駛去。 在岸邊亦有多人爭執,一名黑衣男子浸在水中,突然一名穿上了救生衣的人,飛身起腳踢向他。兩人在水中繼續有肢體衝突,黑衣男嘗試爭脫但不成功,更被壓入水中,之後其他人協助下,返回岸上。 六安市金寨縣警方表示,事發在星期三下午3時許,灰衣及黑衣男等人在梅山水庫釣魚,被水庫的漁業經營企業人員發現後遭到毆打,之後他們被送院治療。警方到場後拘捕打人的3名企業人員,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事件。
- i-Cable
- 2022年07月01日
內地增163宗本地個案 台灣增3.5萬多宗
【有線新聞】國家衛健委修訂猴痘防控技術指南,現有入境人員隔離期間,在排查新型肺炎病毒同時,各地應主動對猴痘病毒排查。 內地星期四新增163宗本地個案,當中107宗在安徽發現,除了3宗在淮北市,其他個案均在宿州市泗縣發現,江蘇就新增26宗個案,當局表示個案都與安徽疫情關聯,而青島新增13宗個案,患者均為冷鏈貨物倉庫工作人員。 台灣新增3.5萬多宗本地個案,再多121人死亡。
- i-Cable
- 2022年07月01日
內地星期四新增163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
內地疫情反彈,星期四新增163宗本地個案。 當中107宗在安徽發現,除了3宗在淮北市,其他個案均在宿州市泗縣發現。當地疫情防控部門表示,新增個案中有28宗在隔離人員中發現,76宗為中高風險區核酸篩查發現,所有患者均被隔離治療,當地再展開大規模強制檢測。 此外,江蘇就新增26宗個案,當局表示個案都與安徽疫情關聯。而青島新增13宗個案,患者均為冷鏈貨物倉庫工作人員。
- i-Cable
- 2022年06月30日
內地發布首個電腦操作系統發開發者平台 日後可望提高信息安全
【有線新聞】內地發布首個電腦操作系統發開發者平台,日後有望減低對國外操作系統的依賴和風險。 名為「開放麒麟」的平台近日正式發布,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成立,將會打造具自主創新技術的開源桌面操作系統。內地傳媒報道,操作系統被稱為電腦的靈魂,近年國產操作系統逐漸普及,但一些核心技術有待突破,「開放麒麟」將通過開放源代碼方式,讓更多開發者參與開發。報道又稱,內地開發桌面系統起步較遲,大部分電腦用戶使用國外進口的操作系統,國家的信息安全存在一定隱患,「開放麒麟」的出現將進一步推動國產操作系統的創新發展。
- i-Cable
- 2022年06月30日
通信行程卡「摘星」 機票酒店預訂量大增
【有線財經】工信部週三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號」標記,方便市民出行,內地市民都紛紛表示支持,全國各地機票和酒店預訂量亦都因而大增。 國家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取消「星號」標記並不會增加傳播風險,並會透過落實精準防控,避免過度防疫。對促進經濟和人員流動,相信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消息刺激民眾的旅遊慾望,有旅行社負責人表示,跨省遊的報名和查詢量 ,相比5月份都有明顯的增長,亦重燃對暑期檔期的信心。 隨著疫情有所改善、社區解封,北京許多裝修工人開始忙過不停,連帶家居設計以及傢俬店的銷量亦上升。
- i-Cable
- 2022年06月30日
李克強主持國常會確定擴大有效投資 促進就業和消費
【有線新聞】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就業和消費。 李克強主持會議,指出通過政策和開發金融工具,加大支持重大項目融資,在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出發行貨幣條件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實現擴大投資、帶就業、促消費效應。會議又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為專項債資本金搭橋。
- i-Cable
- 2022年06月30日
通信行程卡星號取消刺激民眾旅遊意慾
【有線新聞】內地日前放寬入境隔離限制,隨後工信部亦表示,即時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號標記,以方便市民出行,全國各地機票和酒店搜索量隨即大增。 通信行程卡在內地也叫「行程碼」,類似香港的安心出行,記錄下市民14天內到訪過的地方,而如果行程碼顯示「星號」就表示曾到過的城市有中或高風險區域,但並不代表有到過這些中高風險區。國家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取消星號標記不會增加傳播風險,透過落實精準防控,避免過度防疫,相信對促進經濟和人員流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根據旅遊平台去哪兒的數據顯示,消息公布後半個小時,交通出行的搜索量急升,機票上升6成 酒店翻倍,而火車票的搜索量更加達到1.5倍。去哪兒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劉婷表示:「截至6月29日17點,全國機票預訂量同比昨日同時段增長近3成,15點至17點兩個小時內,北京出發的機票預訂量比昨日同時段增長135%。」 消息刺激民眾的旅遊慾望,對於旅行社來說可謂及時雨,有旅行社負責人表示,跨省遊的報名和查詢量,相比5月份都有明顯的增長,亦重燃對暑期檔期的信心。廣東中旅營銷中心負責人劉雯雯表示:「 自6月份以來 江西、湖南等多地也全面恢復了跨省遊,這個利好的
- i-Cable
- 2022年06月30日
貴州六盤水市客貨車失事剷上行人路 4死10傷
【有線新聞】貴州六盤水市有客貨車失事剷上行人路,造成4死10傷。 失事的白色客貨車剷上行人路後,撞向路邊一間商舖,並波及附近一輛巴士。現場片段所見,有人倒臥在行人路,有傷者坐在路邊等待救援,有人就被車輪壓住,失去知覺。被撞的商舖損毀嚴重,有鐵架被撞毀後倒塌,有大量瓦礫和玻璃散落一地。 現場是六盤水市鐘山區。警方稱涉事客貨車屬於當地一個物流廠區,周四早上6時許失事,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2年06月30日
網絡水軍充斥電商平台 付費買商譽也可刪負評
【有線新聞】 公安部日前展開為期六個月的整治「網絡水軍」行動,有商戶表示曾遭人在網上惡意中傷,導致生意大跌。亦有人試過留言反映網店服務欠佳,但留言很快就被人刪除。 內地的電商平台都設有客戶的評論區,為不少民眾在購物時提供參考。但有時大家看到的並非全部真實,有些商家會請「網絡水軍」將一切不好的評論刪除,來自浙江的劉女士早前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結果因不滿意質量,於是向商家反映及提出退貨要求,不過賣家就以各種理由推卻退貨,結果劉女士在氣憤下在網上向店商發了一條差評。她留下的差評在幾天後便不翼而飛,遂向當地警方報案。據調查案件的義烏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民警指,事件背後原來涉及一個犯罪組織:「我們就發現這個犯罪團伙在互聯網上大肆宣傳,自己的刪除差評的業務,同時還收取一定的費用。」 警方在放蛇行動中發現,這間公司的刪除差評服務是利用網購平台的投訴漏洞,短時間內向網購平台提出大量針對差評的投訴,網購平台則會自動刪除該評論。此外,該公司還提供提高銷量,提高店舖信譽等服務均涉嫌欺騙消費者,公司負責人已被警方控制。 至於在佛山的王先生也受到「網絡水軍」的影響,他售賣的面部美容儀就被不少人評論說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