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北京直擊!記者帶你參觀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
【有線新聞】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正式向記者開放,在疫情下,新聞中心的保安及裏面情況如何。 新聞中心首次設在新世紀日航酒店門口保安嚴密,要有大會的證件才可進入;進入前要做指定動作要掃健康寶和行程碼,檢查過去7日有沒有到過風險地區;之後行李及個人都要做安檢,檢查有沒有帶類似剪刀等違禁品。 過了安檢就見到一個大屏幕,即時看到有關二十大的最新消息,新聞中心就設在地下和閣樓,沿路擺放了官方媒體有關於黨的報道,亦有不同的體驗區予記者參觀。 我們再上多層就是媒體工作區,映入眼的是一塊佈景板,上面介紹了十八大以來各項工作和成就;入到記者工作區就好似自修室,劃分一個個設有充電裝置的座位給記者工作;工作區還有電腦,不過只有10多部、也連結不到到境外網站,而且要先到先得。 二十大期間有多場記者會會在新聞發布廳舉行,但只可以容納約200位名中外記者,每場記者會都要報名、限制人數。 大會說為防控疫情,安排了兩間酒店接待傳媒,部分傳媒要坐大會安排的專車,由新聞中心去到另一家酒店,車程約10分鐘。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公報 確立習近平核心地位、思想指導地位
【有線新聞】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閉幕,會後公報強調過去五年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下,黨和國家取得重大成就,確立習近平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思想的指導地位,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一連四日的七中全會結束,會後發表公報決定,二十大將於周日召開審議修改黨章,黨工作報告及紀檢報告等三份文件。公報首先提到過去一年來,堅持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毫不放鬆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隆重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妥善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風險挑戰,為召開二十大創造良好條件。 而總結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隆重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制定第三份歷史決議。 其中特別提到,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亦展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 全會強調,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天宮課堂」第三課舉行
【有線新聞】中國太空站舉行「天宮課堂」第三課,神舟十四號3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問天實驗艙開課,分別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及植物生長研究項目等等,並與地面課堂展開互動交流,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藉此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天宮課堂自推出以來已舉行兩次太空授課。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台灣指大陸無人機越界飛入空域將被視為攻擊
【有線新聞】台灣當局指,大陸的無人機越界飛入空域將會被視為攻擊。 台灣的國防部長邱國正月初將解放軍「第一擊」的定義,由以往受到導彈、炮彈攻擊,改為航空器飛入空域都算是。邱國正星期三在立法院補充,所謂的「第一擊」定義,包含大陸的無人機越界飛入空域,認為只要「第一擊」出現,軍方就會反擊,意味開戰,所以台軍強調慎戰,不會輕易開槍。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經濟十年 擴大內需和對外開放
【有線新聞】十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取得多方面的成就,並透過持續深化改革,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但一場疫情,對全球包括中國的經濟帶來衝擊,外界關注二十大後,中國經濟發展會否有新路向。 過去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多方面的突破,國內生產總值GDP由2012年的53萬億元人民幣,翻了超過一倍,至2021年的114萬億,佔全球經濟比重由11.4%上升至18%,繼續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更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19年,人均GDP更首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 2020年,全球經濟受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年增長雖然只有2.2%,但已是唯一能實現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不過疫情在全球蔓延,始終無可能獨善其身。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討論「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當中提出發展經濟,要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政策,以發展內循環為主體,以高水平開放推進外循環;其中重點是擴大內需,促進科技創新,提高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GDP佔比,加大對農村地區的發展和支持;而對外則要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與中國之間的海陸空互聯互通,以需求為出發點,促進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人民日報》連續三日發文 表明「躺平」不可取、不可能因此「躺贏」
【有線新聞】內地周二新增1760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官媒《人民日報》連續三日發表抗疫評論文章,表明「躺平」的態度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而「躺贏」,重申堅持動態清零才能避免疫情失控。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周一起連續三日,發表關於抗疫的評論文章。周三發表名為《「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的評論文章,提到目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不斷變異,表明防疫「躺平」的態度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而「躺贏」,重申堅持動態清零才能避免疫情失控造成重大損失。 文章又說,部分國家選擇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政策,反映她們無法和無能力防控,原因在於前期未能及時有效控制疫情,導致錯失了動態清零的機會,亦大幅提升了病毒變異風險,帶來新的傳播風險和感染威脅;反觀內地防控政策得當,措施有力,總括而言完全可以做、也能夠實現動態清零。 內地周二新增1760宗本地個案,內蒙古仍是重災區,有511宗,當中48宗是確診,463宗是無症狀感染,大部分來自呼和浩特。防疫部門周二通報,此輪累計超過4200宗陽性個案,多名感染者都是速遞員。 新疆有441宗,山西有135宗。廣東的54宗個案,29宗在深圳,8宗在廣州,深圳當局首次在新增病例中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內地新增1760宗本地病例 深圳首次驗出BF.7變異病毒株
【有線新聞】內地周二新增1760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 內蒙古仍是重災區,有511宗,當中48宗是確診,463宗是無症狀感染,大部分來自呼和浩特。防疫部門周二通報,此輪累計超過4200宗陽性個案,多名感染者都是速遞員。 新疆有441宗,山西有135宗。廣東的54宗個案,29宗在深圳,8宗在廣州。深圳當局首次在新增病例中,檢驗出BF.7變異病毒株,即日起抵達深圳的旅客須接受三天三檢。 而遼寧、重慶和湖南等都有個案。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兩岸半導體企業股價重挫 北京批評美國晶片措施乃科技霸凌
【有線新聞】兩岸半導體企業股價重挫,分析認為與美國針對大陸的晶片措施有關。在北京,商務部批評美國科技霸凌,中方堅決反對。 台灣股市星期二在假期後復市,暴跌逾4%,半導體和電子業成重災區,其中台積電重挫逾8%,晶圓代工廠商世界先進、聯電和力積電跌逾6%至逾8%,富士康母公司鴻海跌逾3%。分析認為,美國上星期五公布針對大陸的晶片措施,不單對大陸晶片業造成負面影響,還會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長遠商機。 美國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又拉攏台灣、日本和南韓組織晶片四方聯盟,並推動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有評論指兩岸形勢緊張下,半導體產品集中台灣有很大風險。蔡英文星期一表明要持續鞏固台灣生產尖端半導體的優勢,她說:「半導體製造聚集在台灣不會是風險,而是全球半導體布局的關鍵之鑰。」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稱,如果經濟福祉是大陸的首要考慮,就應該避免攻擊台灣,以免摧毀攸關全球經濟的晶片產業。他說一旦開戰,台積電都會被摧毀。 內地半導體類股價亦重創,北方華創、安集科技、海光信息和盛美上海跌一成至接近兩成。在北京, 商務部回應美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批評是典型的科技霸凌,違背雙方合作精神,嚴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外交部:中國不贊成脫鈎斷鏈 但脫鈎斷鏈也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被問到中國科技發展會否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鼓吹脫鈎斷鏈而受阻時表示,中國不贊成脫鈎斷鏈,但脫鈎斷鏈也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中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脫鈎斷鏈是一把雙刃劍,傷害別人的同時也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中國不贊成脫鈎斷鏈,脫鈎斷鏈也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因為我們的發展始終是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台東活水湖遭外來物入侵 潛水員落水捕獵線鱧
【有線新聞】台灣台東縣活水湖近日受到外來物種威脅,當地組織幾十名潛水員,潛入湖裏進行捕獵。 「剛有看到一隻,跑掉了,那一邊。」他們都手持魚槍、拿著電筒在湖內游來游去搜索,為的就是捕捉牠們。台東縣水中運動訓練協會理事長陳志峰表示:「現在剛好是牠繁殖期,會對我們這邊戲水游泳的好朋友們已經有產生攻擊性,尤其在牠們繁殖期,牠們的攻擊性越大。 台東活水湖湧現俗稱「魚虎」的線鱧,因為正處繁殖期,而且曾咬傷人,對泳客的造成威脅,於是20多名潛水員近日一起落湖捕捉,在4小時內就捉到10條線鱧,長約30至50厘米。 線鱧屬外來物種,原產於巴基斯坦、泰國等,牠們生命力強、成長速度快,是很強的掠食性物種,最長可達一米以上,危害水生生態。 究竟牠們有多兇惡,有潛水員說:「會咬人,會喔,會咬喔,很兇,剛剛休息拿起來看一下,牠就要咬我了。」潛水員希望今次的行動能夠阻斷線鱧的繁殖,還原活水湖的原生風貌。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進入深圳人士實行三天三檢
【有線新聞】內地新增超過2000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進入深圳的人實行三天三檢。至於台灣周二新增4.13萬多宗本地個案,再多36人死亡。 廣東新增的63宗本地個案,一半在深圳發現,包括羅湖、寶安及福田等劃定為中高風險地區,部分地區的中小學及幼稚園暫停面授課,所有抵達深圳的人要在首三天完成三次核酸檢測。 上海警方通報,上月至今有80人因涉及代做核酸檢測被罰,其中一名僱主因為偷懶不願外出做檢測,由家中保母扮成自己「做完再做」,結果兩人都被行政處罰。 北京周一新增14宗本地個案,包括一宗昌平區的病例,涉及密切及次密切接觸者多達104人。通州區兩名患者是外省進京的貨車司機,都是由新疆烏魯木齊出發到當地。 內地疫情進一步升溫,周一新增2089宗本地個案,內蒙古仍是重災區,單日新增782宗,呼和浩特市佔近700宗,新疆亦有439宗,烏魯木齊市及伊犁州合共佔超過350宗。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國慶樓市未見起色 深圳廣州新樓成交面積下跌
【有線財經】今年內地樓市持續低迷,即使多地相繼推出政策,仍未能刺激樓市反彈。過去一星期的國慶黃金周,深圳和廣州等地有不少發展商均推出促銷活動,希望提高成交量。不過樓市表現仍未如理想,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一線城市當中,深圳新樓盤每日平均成交面積,按年跌近5成,而廣州也下跌了超過2成。 不過有別於新樓,二手樓市場則有回暖跡象。在50個重點城市中,二手樓的日均成交宗數按年增長約54%。其中東莞、廈門和佛山等地成交量更多了2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產出口國,每年出口量達到130萬噸。近年不少水產企業都開始轉型,提升產品加工水平。截至去年內地一共有9200多個水產加工企業。而今年首8個月水產市場的出口額就達到150萬億美元,按年增長了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