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8日
普京獲執政黨一致支持競逐連任 強調不接受西方干預 明年大選竟有「對手」?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獲執政黨代表一致支持競逐連任。普京強調不接受西方國家干預,一定會堅守主權。 執政統一俄羅斯黨在莫斯科召開代表大會,黨主席、前總理梅德韋傑夫形容尋求連任總統的普京是「我們的候選人」,呼籲全力動員群眾支持,「請各位表決,支持請舉手,有無反對或棄權者?」 以獨立身分參選的普京致辭,說俄羅斯面對歷史性挑戰,要合力捍衛國家的主權、自由和安全。俄羅斯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不可以放棄主權換取溫飽,甚至成為其他國家的跟班。批評西方國家意圖拖垮俄羅斯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挑起內亂,多處的「顏色革命」已證明不成功,亦不會在俄羅斯得逞。 普京之後參觀一個展覽,介紹俄羅斯在農業、工業等方面的成就。大選明年3月舉行,71歲的他幾乎篤定可成功連任,掌權到至少2030年。 初步能「入閘」的無黨派前記者敦佐娃,在莫斯科造勢。她在首都獲得521人提名,但還要在全國爭取30萬個提名,才符合競選資格。這名40歲的三孩之母,來自莫斯科以西一個小鎮,她有法律學位,做過地方電視台記者,主張釋放政治犯、與烏克蘭停戰並談判及捍衛女性權益。敦佐娃宣布參選後曾被當局問話,她坦言擔心普京政權對異見者的打壓,但仍然參選是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8日
韓日指北韓向東部海域發射疑似洲際彈道導彈
【有線新聞】南韓和日本指北韓試射疑似洲際彈道導彈,是相隔不足12小時再次發射彈道導彈。美日韓國安官員通電話商討局勢,譴責平壤接連試射。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指,北韓早上8時多由平壤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疑似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若果屬實,將是北韓自7月中試射「火星-18」洲際彈道導彈後,相隔5個月再次發射,亦是今年第5次試射同類導彈。 南韓和日本稱導彈飛行逾1小時,墜落北海道奧尻島以西約250公里水域,未有進入日方專屬經濟區,導彈以仰角發射,最高離地面逾6000公里,飛行約1000公里後墜落;日本防衛省稱根據彈頭的重量,射程或逾15000公里,可覆蓋整個美國。 北韓前一晚亦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短程彈道導彈,日方指導彈最高離地面50公里,飛行約400公里後墜落,同樣未有落入日方專屬經濟區,南韓則指導彈飛行約570公里。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日方透過北京外交渠道向平壤政府提出嚴正抗議:「這些行為明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威脅地區和平穩定,我們予以強烈譴責。」 南韓亦批評北韓嚴重挑釁,正與美國和日本密切分享情報。 三國實時共享導彈情報的系統已進入最後階段,將在數天內投入運作。三國國安官員通電話商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8日
以哈戰爭|以軍發現迄今最大規模哈馬斯隧道
【有線新聞】以軍稱在加沙北部發現至今最大規模的哈馬斯隧道,闊度足以讓車輛通過。以色列自衝突以來首次重開連接加沙和以色列的口岸,運送物資。 軍方發布片段,士兵用電鑽等工具,打開埋藏在沙土下的隧道入口。這條長約4公里的隧道,距離以往巴勒斯坦人經常進出加沙和以色列的埃雷茲口岸只有約400米,部分深入至地底約50米,闊度是其他隧道的三倍,足以讓車輛通過。整個網絡有多條管道,裝有電力、排水管、通訊網絡和防爆門,還找到大批武器。 軍方指哈馬斯利用這個形同地下城的網絡,運送武裝分子、車輛和物資,發動10月初的突襲,用火箭炮炸毀口岸圍牆,再突擊附近的以軍基地。由於隧道不是直接通往以色列,一直避過了以方偵察,估計加沙有至少三條同等規模的隧道。 拉法口岸繼續有救援物資運入,但連日引起混亂,有人爬上車搶奪。 以色列周日開放附近的凱雷姆沙洛姆口岸,是衝突兩個多月以來首次有物資由以色列直接運入加沙。 以色列與哈馬斯據報再就停火,釋放人質談判。有份斡旋的埃及官員形容雙方持開放態度,但對實際執行存有分歧。 以色列地面行動持續,哈馬斯指以軍一枚坦克炮彈擊中汗尤尼斯一間婦產科醫院,有小孩死亡,多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8日
俄羅斯執政黨舉行黨大會 普京:西方將無法拖垮俄羅斯
【有線新聞】俄羅斯執政統一俄羅斯黨舉行黨大會,總統普京稱西方將無法拖垮俄羅斯。 普京上台發言時全場起立鼓掌,他並非正式黨員,但獲統一俄羅斯黨長期支持。普京提到西方精英勢力意圖拖垮俄羅斯經濟和社會,甚至是政治和國家體制,以為可挑起內亂,但多個地區顏色革命已證明不能得逞,俄羅斯各階層和分支都有足夠強度和穩定性。任何人如想侵犯族群、宗教之間,還有公民社會的和諧將是背叛俄羅斯的罪行。這次黨大會相信是明年3月中總統大選前最後一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8日
以哈戰爭|以軍稱發最大規模哈馬斯隧道 約長4公里、深50米
【有線新聞】以軍稱在加沙北部發現至今最大規模的哈馬斯隧道。 這條長約4公里的隧道,鄰近接壤以色列的埃雷茲口岸,部分深入地下約50米,寬度是其他隧道的三倍,足以讓大型車輛通過。隧道有多個分支,配有電力、排水系統和通訊網絡等,亦儲存大批武器。防長加蘭特到場視察,軍方指隧道耗資數百萬美元,歷時數年建成,旨在運送武裝分子、車輛和物資。隧道不直接通往以色列,避過了以方偵察系統。軍方估計加沙有至少三條類似規模的隧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8日
走過2023|「腦機介面」助癱瘓者重新邁步 冀最終藉意念操控電腦
【有線新聞】對於肢體癱瘓的人,2023年是充滿新希望的一年。 例如這位荷蘭人,因為單車意外令脊髓受傷,雙腿已經癱瘓12年,但瑞士這項研究令他可以再次站起身走路。原理是在大腦植入「腦機介面」,再在脊髓植入電極,令患者大腦的指令可以繞過脊髓受損部位,直接用意念控制雙腿。類似原理亦成功應用於癱瘓的手臂,將電極植入頸椎,令這位9年前中風、左臂癱瘓的女士恢復部分活動能力及握力。 腦機介面的潛力不只於此,說的是馬斯克創立的Neuralink,已經獲美國當局批准,正在招募癱瘓人士,接受大腦植入晶片的臨床實驗,目標不只是再次控制肢體,甚至是用意念控制電腦。 醫學帶來新希望,但環境污染就帶來新的隱憂。微塑膠對健康的潛在威脅過去一年開始浮現,有英國學者發現海鳥首當其衝,出現一種新疾病「塑膠沉著病」—— 腸胃因為長期受微塑膠刺激,反覆發炎甚至結痂,影響消化能力。另一項研究發現,實驗室培植的人腦細胞,在塑膠微粒刺激下一樣會發炎,證明微塑膠足以引致腦細胞死亡。 人類的肉體很脆弱,機械人就沒這個問題。過去一年鋼鐵身驅繼續進化,例如人型機械的代表作「阿特拉斯」,在最新的示範之中已經做到找出指定物件並轉交人類,中途更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8日
走過2023|俄烏戰火未止 華格納兵變揮軍莫斯科 創辦人普里戈津死於非命
【有線新聞】華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早上7時30分,我們在總部控制(頓河畔)羅斯托夫的軍事設施,包括這裏的機場。」 曾經是進軍烏克蘭的主力,華格納在戰事膠著後地位動搖,多次傳出遭「自己人」空襲。創辦人普里戈津由南部揮軍,宣稱要嚴懲發動內鬥的俄軍,根除領導層禍害,莫斯科差點兵臨城下,華格納步步進逼至百公里外。普里戈津自命「清君側」,普京卻視其為叛國者,普京:「分裂我們團結的行為,實際上是對我國人民、正在前線奮戰的戰友的背叛。這是在我們國家和人民的背後捅刀。」 當外界以為兵變是戰局轉捩點,結果一錘定音、閃電落幕,華格納傭兵上下暫由白俄羅斯收容。功臣淪為眼中釘,普里戈津身家性命懸一線,雖然白俄以「定心丸」安撫,普里戈津卻自知危在旦夕。乘坐私人飛機,突然半空墜毀,普里戈津死於非命,官方、普京撇清關係,但不排除暗殺可能。 內亂未至莫斯科,炮火早已近城門,無人機群直搗克里姆林宮。前線戰況陷入拉鋸,烏軍陸續收復俄控村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敵人瘋狂且強大,始終一心摧毀烏克蘭。我們現在應專注保家衛國,抖擻精神,切忌鬆懈,勿因歧見或枝節而分心。局勢一直未變,沒有勝利就沒有國家,我們可以得勝。」 西方軍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7日
日本東北及北海道多處受暴風雪吹襲
【有線新聞】日本廣泛地區受暴風雪吹襲。 北海道札幌、本州福井等地,早上大風大雪。 氣象廳稱寒流影響本州至北海道沿日本海地區,預測直至明日早上,新潟縣的降雪量將多達70厘米,北海道和東北其他地方也可能有60厘米降雪,陣風風力每小時120公里,警告暴風雪、積雪和湧浪或令交通受阻,雪崩和電線積雪會引致停電,呼籲民眾留意最新天氣消息,如非必要,切勿外出。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7日
以哈戰爭|內塔尼亞胡回應人質被誤殺 稱軍方會汲取教訓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暗示再次展開釋放人質談判,強調軍方會繼續在加沙的地面行動;哈馬斯則指以軍必須停止攻擊,否則不會釋放其餘人質。 數千人在特拉維夫集會,聲援被哈馬斯挾持百多名人質的家屬。演員拉帕波特說︰「129名男人、女人和嬰孩已被挾持71天,71天了,立即把他們帶回家,現在就要!」 人質被扣押逾70日,多名家屬上台發言。以軍誤殺3名以色列人質,令家屬更擔心人質性命安危,稱感覺像轉動俄羅斯輪盤,不知道何時被告知家人已死亡。有人認為人質被誤殺,應該歸咎發號施令的以軍領導,他們甚至拒絕與家屬接觸。有獲救人質敦促政府盡快提出交換人質協議,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總理內塔尼亞胡開腔回應以軍誤殺人質,指軍方會汲取教訓,繼續爭取釋放其餘人質,就算國際社會施壓,都不會改變作戰計劃,形容這場仗是「為生命而戰」,一天未取勝,都不會放棄。 以色列情報機構主管據報在奧斯陸與卡塔爾首相會晤,尋求恢復停火談判,內塔尼亞胡沒有證實,只提到有向談判小組作出指示。不過哈馬斯回應,除非以軍全面停火,才會展開談判,否則不會釋放更多人質。 以軍繼續在加沙的地面行動,加沙城一間教堂,一對母女在毫無警告下遭以軍狙擊手槍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7日
小馬可斯指南海緊張加劇 需與多國加強安全合作
【有線新聞】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接受日本傳媒專訪表示,與中國近期在南海水域多次衝突,令緊張局勢加劇,認為需要跟日本、美國以及其他東盟國家加強安全合作。 他說:「過去數月緊張局勢加劇了,沒有減低,南海局勢越來越複雜。」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7日
亞馬遜、沃爾瑪等宣布禁售「水晶寶寶」吸水膠珠
【有線新聞】亞馬遜、沃爾瑪等美國主要零售商宣布禁售俗稱「水晶寶寶」的吸水膠珠,指兒童誤食機會高,會損害消化系統。 2017年,10個月大的女嬰基普利嘴角出紅疹,漸漸擴散到全身,塗了家庭醫生處方的藥膏不見好轉,後來有日劇吐,要緊急送院檢查及做手術。 基普利母親說︰「醫生從手術室步出,向我和丈夫展示圖片,問:『這是從你女兒小腸移除的不明物,你們會否知道是甚麼?』我們當時立即認出那些吸水珠。」 基普利避過一劫,但有後遺症,出現食慾不振,並影響睡眠和表達能力,後來證實有發展遲緩。 數年前不少網絡紅人用這種俗稱「水晶寶寶」的聚丙烯聚合物製作影片,鮮艷的顏色、光滑的觸感吸引大眾跟風。 網上一包2萬顆都只售數美元,商家標榜「水晶寶寶」成分無毒,可以用來教小朋友顏色、數字等概念,訓練手部小肌肉及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做感統訓練。但因為它吸收液體會膨脹的特性,萬一誤服會留在腸道內,照X光也發現不到,嚴重的會造成腸阻塞,當局估計2016至2022年間有接近8千宗相關事故。 美國主要零售商日前宣布停售這類吸水膠珠,亞馬遜說如果賣家使用「兒童」、「玩具」、「手工用品」等字眼宣傳會被下架,沃爾瑪、Target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17日
金正日逝世12周年 金正恩等致祭
【有線新聞】北韓第二任領導人金正日逝世12周年,領袖金正恩與黨政軍高層致祭。 金正恩率領勞動黨政治局常委金德訓、崔龍海等,在平壤錦繡山太陽宮向父親金正日的遺像致送花圈。 《勞動新聞》早一天報道,北韓今年在金正恩的領導下,進一步鞏固武裝力量和軍事技術,經濟增長勢頭理想,民生前景令人看好,有勞動黨中央的領導及忠誠愛國的人民,北韓將朝著光明的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