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台男不滿公帑被浪費 持槍闖入數位發展部連開數槍
【有線新聞】台北市一名男子上午闖入數位發展部連開數槍,其後被警衛制服,事件中無人受傷。 事發於上午10時許,該名張姓男子持槍闖入數位部,高喊自己是反政府人士後連開數槍,造成大門及牆壁損毀。男子其後試圖闖入辦公室,但被警衛阻攔及制服,最終被警員逮捕。警方搜出一把霰彈槍及一把手槍。 男子被捕後,自稱從事旅遊業,因不滿數位部和部長唐鳳浪費公帑,才會持槍犯案洩憤。警方正調查行兇動機及槍械來源。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李鐵涉貪案開審 中國足協獎勵民眾舉報「假賭黑」
【有線新聞】李鐵周四早上乘警車前往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他被控受賄、行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等5項罪名。 46歲的李鐵2020年1月出任國足主帥,2021年12月辭職。前年因涉嫌嚴重違法,被監察機關立案調查。 李鐵被查後,足協原主席陳戌源、足協原副主席、國家田徑協會原主席于洪臣等,陸續被調查及起訴。多宗案件已經宣判,其中陳戌源被判處無期徒刑,于洪臣則判監13年。 在早前央視播出的反腐紀錄片中,李鐵披露了貪腐案細節,承認收買對手和球證踢假波。連國家隊主教練職位,亦是靠行賄得來。 中國足協公布有關「假賭黑」問題舉報處理暫行辦法,指將對舉報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分析。受理後會向舉報人給予受理回應,並對舉報人提供的個人信息,和證據材料進行嚴格保密。而對提供有效線索的舉報人,會給予物質獎勵,金額由2千至2萬元不等。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台北「寶林茶室」食安風波 至少18人曾報稱不適、其中2人死亡
【有線新聞】台北「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截至周四下午已有18人曾報稱不適。其中2人死亡、5人危殆。當局指以後會在每天早上十時統一公布案例。 事件中兩名男死者遺體早上解剖查驗死因,有檢察人員陪同家屬到場。位於台北的「寶林茶室」是當地知名素食餐廳,最近多人食用粿條和河粉後中毒,部分人器官衰竭。 台灣衛生福利部初步認為是內生性毒素「米酵菌酸」導致。有醫生說這種毒素無無味,而且耐高溫。環境不衛生或保存不當都有機會產生。大陸以往亦有案例,死亡率可高達三成。台灣北榮臨床毒物科主治醫生朱豐沅說:「1毫克到1.5毫克之間就可能會有致死的狀況。它會影響到粒線體的運作,身體沒有辦法使用氧氣,可能會產生器官衰竭的情況。洗腎的治療並沒有辦法排除(毒素),目前看起來沒有解毒劑。」 另外新北市就事件成立跨局處專案小組,當地衛生局到供應商廠房搜查,發現環境衛生不符合規定,已勒令工廠停業。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上海去年實際使用外資突破240億美元 當局強調要著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有線新聞】上海市實際使用外資連續4年超過200億美元,去年更突破24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當局強調要著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去年全球知名的製藥企業莫德納落戶上海,從簽約到開工僅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也創造了一個「莫德納速度」,樹立了上海重點外資項目,建設的一個新的標桿,我們將按照國務院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24條」的決策部署,落實好全國版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和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快在全市複雜推廣「莫德納速度」,讓更多的外資項目空間有保障,審批高效率,服務零時差。」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四年排名全球第一 將進一步做強樞紐功能推動航運轉型
【有線新聞】去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4915萬標準箱,連續14年排名全球第一。上海市副市長稱,下一步要補齊高端航運服務業上的短板。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上海已經基本建成了航運資源要素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完善、航運市場環境優良、航運物流服務高效的國際航運中心,這個當中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快補齊高端航運服務業等方面的一些短板,來全面提升航運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這個是重中之重,我們也將以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作為一個突破口,進一步做強樞紐功能,來推動航運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為落實好國家戰略,作出我們上海更大的貢獻。」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 趙樂際: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籲各國加强合作
【有線新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發表主旨演講,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平發展亦面臨嚴峻挑戰,強調各國要加強團結合作。 博鰲亞洲論壇舉行開幕大會,有多國領導人出席,包括瑙魯總統阿迪昂、斯里蘭卡總理古納瓦德納、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等。人大委員長趙樂際發表主旨演講,提到目前世界矛盾衝突加劇,和平和發展面對嚴峻挑戰,各國應加強團結合作。 人大委員長趙樂際表示:「我們要高舉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攜手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共生的亞洲家園,共同做亞洲安全的維護者,為世界和平穩定貢獻積極力量。」 趙樂際指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復蘇乏力,各國應摒棄冷戰思維,反對強權政治和霸權行徑,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趙樂際說:「我們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呼籲各國超越集團對抗、零和博弈的舊思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趙樂際又提到,中國堅持開放創新,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會深化各領域合作,期望為世界復蘇注入動力。他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期望各國攜手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內地網絡視聽用戶超過10億人
【有線新聞】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內地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億7400萬人。 報告指內地移動互聯網用戶平均每人每日上網時間為435分鐘。另外,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達1萬1500億元,相關企業66萬多間。全網短片賬號總數有15億5000萬個,職業主播有1508萬人,主要短片平台每日平均更新近8000萬條短片。 報告又指近兩年的網絡視聽用戶增量主要來自農村,增速遠高於同期城鎮用戶。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趙樂際出席博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 倡各國加強團結合作
【有線新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人大委員長趙樂際發表主旨演講,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平發展亦面臨嚴峻挑戰,強調各國要加強團結合作。 趙樂際:「我們要高舉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携手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共生的亞洲家園。共同做亞洲安全的維護者,為世界和平穩定貢獻積極力量。」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8日
國足原主教練李鐵涉貪案開審
【有線新聞】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李鐵在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 李鐵涉嫌受賄、行賄等案,分別由湖北省赤壁市監察委員會、赤壁市公安局調查、偵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周四一審開庭。現年46歲的李鐵,2020年1月出任國足主帥,2021年12月辭職。前年因涉嫌嚴重違法,被監察機關立案調查,拉開球壇反腐案序幕。之後陳戌源、杜兆才等陸續被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7日
荷蘭首相呂特訪華 習近平:願擴大優質商品進口 呂:光刻機出口禁令非針對任何國家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到訪的荷蘭首相呂特。 習近平指出中方願擴大荷蘭優質商品進口,歡迎荷蘭企業來華投資,希望荷蘭為中國企業提供公正、透明的營商環境。他強調,人為製造科技壁壘割裂產業鏈供應鏈,只會導致分裂和對立;中國人民有正當發展的權利,任何勢力都無法阻遏中國科技發展步伐。 呂特表示基於安全理由限制ASML等公司的光刻機出口,並非針對任何國家,相信不影響供應鏈及整體經濟關係;「脫鈎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願同中方加強經貿等領域合作。 路透社早前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呂特此行會與習近平討論荷蘭光刻機企業ASML,能否為已輸往中國的光刻機取得年度更新許可證。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7日
習近平會見呂特 強調人為製造科技壁壘 只會導致分裂和對立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到訪的荷蘭首相呂特。 習近平指出,中方願擴大荷蘭優質商品進口,歡迎荷蘭企業來華投資,希望荷蘭為中國企業提供公正、透明的營商環境。他強調,人為製造科技壁壘,割裂產業鏈供應鏈,只會導致分裂和對立,中國人民有正當發展的權利,任何勢力都無法阻遏中國科技發展步伐。 呂特表示,「脫鈎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願同中方加強經貿等領域合作。路透社早前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呂特此行會與習近平討論荷蘭光刻機企業ASML,能否為已輸往中國的光刻機取得年度更新許可證。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27日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代表 強調中國不會因「中國見頂論」而見頂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美國工商界代表,回應外界關心的「中國見頂論」。他強調對中國發展前景有信心,歡迎美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美國企業代表亦表示,會同中國發展緊密合作關係。 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逐一與代表握手問好。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會面長約90分鐘,共有二十多家企業代表出席,包括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安達保險行政總裁格林伯格等。 習近平提到去年中美元首在三藩市會晤達成共識後,政治外交、經貿財金等多個領域都取得進展,呼籲兩國要增加往來。習近平說︰「中美關係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過去是靠人民書寫,未來也要靠兩國人民創造,兩國各界人士要多來往、多交流、多合作。」 習近平在會上認真聽取美方代表發言,並就他們關心的問題作出回應,強調中國過去沒有因為「中國崩潰論」而崩潰,現在也不會因為「中國見頂論」而見頂,中國的經濟是健康和可持續,會深化改革,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企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歡迎美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 美國企業代表亦認同中國人民的發展權利應該得到尊重,他們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將同中國保持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格林伯格早前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