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i-Cable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強制能源效益標籤九月實施 涵蓋LED燈、氣體爐具等 機電署料每年慳11億度電
【有線新聞】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九月起涵蓋多三類電器及氣體爐具,機電署預計擴大計劃後,一年可節省11億度電,下次檢討時會研究立法禁售能源效益不達標的電器。 LED燈、氣體煮食爐、即熱式氣體熱水爐,九月開始都要有能源效益標籤。氣體爐的標籤粉紅色底,註明是氣體。屆時機電署手機應用程式入面的慳電計功能都會更新,掃描這些標籤就可比較不同產品的能源效益。 機電署預計擴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每年可節省11億度電,相當於一半港島家庭一年用電量。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第四階段計劃涵蓋兩種氣體器具,所以是一個很大突破,計劃之下的家用器具,到時佔住宅總能源使用量將由現時五成提升至八成。」 計劃約三年檢討一次,下次檢討會研究修例禁售能源效益不達標的產品。機電署助理署長朱祺明:「國際上有不同國家立法控制最低標準要求,即最少達某一能源效益標準才可以做,這是一個新法例,香港暫時未有。所以我們正做研究工作,希望研究工作在2024年完成。」 機電署指前年提升評級要求,達到最高標準的窗口式冷氣機一年間增加10倍,目標2035年或以前,減少住宅用電量一成至一成半,2050年或之前減兩至三成。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料續急升 │ 2月樓價升2.2%近3年最急 分析料升勢會繼續加快
【有線新聞】放寬防疫措施以來樓價持續反彈,而且速度加快。差估署數字顯示,2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45.9,連升兩個月去到4個月高位、升幅擴大至2.2%。 各類單位樓價全面上升,面積1,075平方呎或以下的中小型單位升幅均逾2%,豪宅等大型單位表現較弱,1,076平方呎或以上的住宅按月僅升0.5%及0.6%。有代理及物業顧問均表示,近期市況明顯進一步升溫,加上息口有望見頂,預期下月公布的指數升幅會加快,第一季樓價有望升6%或以上。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因為反映到3月時全面通關效應,加上期間一手(新盤)銷售反應非常理想,帶動到整個市場氣氛也是向好,所以估計3月樓價指數有機會再升2.5%至3%。」 近期多個新盤減價,物業顧問認為會對樓價構成短期壓力,但未必會維持太久。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始終新樓的優惠較多、會較吸引,令二手樓價受壓,但亦可能、假設(發展商)看到樓市,不論價格或整體氣氛暢旺,她們有機會在其他已推出的樓盤,貨尾上有加價或價格調整,或再有新盤推出時,她們亦可能改變其策略。」 李婉茵提醒仍要留意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美國的銀行危機,對全球經濟復蘇以至本地樓市帶來的負面影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每日樓市 │ 樓價升幅近3年最急 市區再爆新盤戰 │ 29/3/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官方樓價指數按月升2.2%,升幅創近3年最大,代理及物業顧問均預期,升勢還會加快,發展商齊齊加快推盤,紅磡、藍田及何文田新盤,周五、六、日連環應市,爆發新盤戰。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馬英九在武漢與湖北省委書記會晤
【有線新聞】馬英九繼續大陸行程,上午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之後前往武漢與湖北省委書記會晤。 他上午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遇難者獻花,呼籲兩岸謀和避戰,強調一旦爆發戰爭,後果無法彌補。馬英九其後轉乘高鐵往武漢,與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會晤,他表示期望兩岸青年加強溝通交流,求同存異、才可以行穩致遠。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趙家賢作供 指戴耀廷「風雲計劃」引領本土派出選區議員 冀複製至立會選舉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輪到認罪被告趙家賢以控方證人身分作供,指戴耀廷引領本土抗爭派出選,民粹及口號式政治表態居多,區議會選舉大勝後,計劃複製到立法會選舉。 審訊第34天,輪到其中一名認罪的被告、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作供。他指民主動力是「蚊型組織」,負責區議會選舉前與民主派政黨開會,協調各區人選、避免撞區。 到2018年,戴耀廷開始營造「從憲制抗爭」的概念,提出「風雲計劃」,引領很多以政治理念先行的本土抗爭派素人出選區議會。趙家賢認為這個做法與民主動力一向的協調模式有衝突。到最終他們區議會選舉大勝,取得區議會撥款權,戴耀廷的理念就是透過這項權力,推動民主派的公民社會活動,同時奪取負責特首選舉的選委會110席。 趙家賢批評本土派漠視傳統,在區議會發言時不會講「多謝主席」,並且變得民粹,以口號式政治表態居多。這些政治素人受惠於反修例而高票當選,以致變得「心雄」,即是野心大了。 而戴耀廷作為「大學者、大文豪、大思想家」,希望乘勢推進,將區議會的成功複製到立法會選舉。在場被告聽到趙家賢這樣說,隨即大笑。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天水圍巴士疑失控撞欄 再越線毀水馬 乘客無受傷
【有線新聞】天水圍有巴士懷疑撞欄後,越過對面行車線,無人受傷。 網上片段見到,一架九巴69X在天福路,懷疑失控、撞向路中鐵欄,越過對面行車線,撞毀路旁水馬,巴士車頭嚴重損毀。事發下午3時45分左右,巴士當時往天耀邨方向行駛,期間失事撞欄。車上乘客無受傷,現場路段一度封閉。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博鰲亞洲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要繼續打疫苗 中方沒有隱瞞疫情數據
【有線新聞】出席論壇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否認中方隱瞞新冠疫情數據,重申防控政策公開透明,他又認為疫情已接近尾聲,但仍建議要繼續打疫苗。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在博鰲亞洲論壇一個有關新冠疫情的會議上,被問到中國是否隱瞞研究數據,他強調中方的信息公開透明。他表示:「中國公開、透明、負責任,尤其是第三點,我們承擔了所有的責任,不管是對中國,中國人民,還是對於世界,我們甚麼也沒有隱瞞,所有的數據我們都發布分享了。」 對於有部分數據未有即時公開,他就解釋指要時間分析,並強調在疫情爆發初期,中國採取了大量的防控措施,認為當時的表現理想,但如果大流行再次發生,會思考如何發現得更早。他又指疫情爆發三年,現在是時候回歸正常生活。他說:「疫情還沒有正式宣布結束,但是已經很接近了,大家都沒有戴口罩,有關疫苗,現在我們的判斷還是要打。」 阿斯利康董事長約翰森表示,下一次再有疫情大流行時會加快研發疫苗,並幫助發展中國家保障疫苗生產能力。至於原本在嘉賓名單上的世衛前總幹事陳馮富珍,最終未有出席。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香港仔貨倉起火 窗戶燒至變形 三人吸入濃煙不適
【有線新聞】香港仔一個單位火警,三人吸入濃煙不適。 起火單位窗戶變形,外牆熏黑。下午4時40分左右,湖北街26號低層一個單位起火,消防派出煙帽隊,開動一條喉灌救,約20分鐘將火救熄。現場消息指,起火單位是一個貨倉,三人吸入濃煙不適,其中一名男童送院,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天文台海嘯預警中心開幕 向九南海國家提供預警信息
【有線新聞】南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在香港天文台的備份中心開幕。 備份中心完成一年試運,所有操作系統將以常規運作,隨時接替並支援北京主中心,向印尼、泰國等南海周邊九個國家,提供潛在破壞性海嘯的預警信息。天文台台長陳栢緯指,備份中心有助提升天文台國際地位,並強化海嘯預警能力。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蔡英文出訪 國台辦:又一次嚴重挑釁 外交部:停止美台官方往來
【有線新聞】在北京,國台辦形容蔡英文過境美國與當地政要會面,是對中國主權的再一次嚴重挑釁,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 針對蔡英文出訪中美洲,期間或將過境美國與當地政要會面,國台辦形容是藉此在國際上兜售「台獨」主張,是對中國主權的再一次嚴重挑釁。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蔡英文過境不是老老實實待在機場或賓館,而是以各種名目要同美國的政府官員、國會議員接觸,搞美台官方往來,與外部反華勢力勾連,她如果與美國眾議長麥卡錫接觸,那麼將是又一起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挑釁,我們對此堅決反對,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她又批評美國反華勢力出於自身利益,長期縱容「台獨」勢力,利用台灣問題遏制中國發展,阻撓中華民族復興,為此不惜毀滅台灣。 外交部表明,蔡英文過境美國是宣揚台獨,敦促美方停止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已經多次就蔡英文過境竄美問題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不是中方過度反應,而是美方一味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勢力,性質惡劣,停止一邊聲稱要為中美關係加裝護欄,一邊做破壞兩國關係政治基礎的危險行徑。中方將密切跟蹤事態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博鰲亞洲論壇|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澤林: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提供新示範模式
【有線新聞】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澤林,在博鰲亞洲論壇提到,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提供新示範模式,是一條科學、精準的道路。 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澤林,在博鰲亞洲論壇一個分論壇上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四化同步」,包括工業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和信息化,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示範,而消滅絕對貧困,正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典型案例。江澤林:「我們現在的現代化,一直強調四化同步,確確實實也做到了,鄉村振興、城市發展、農村發展。比如現在農村很多技術,是信息化水平很高的,從這一點看得出來,西方的現代化路徑或者範式並不是唯一的。」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就指,西方的打壓不會阻礙中國未來長遠的發展,反而對西方國家影響更大。羅康瑞:「因為他們會失掉我們這樣一個市場,我希望西方的國家,自己好好去試想一下,是不是應該共創一個更繁榮的世界,這對全球都是有好處的。」 另一位出席論壇的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就認為,應該將中國崛起視為機遇而非威脅,就算中菲之間存有爭議,但仍應該以多元化的觀點交流,而非只著眼於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