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i-Cable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保良局女員工涉多次推跌幼兒 准保釋候查 議員質疑監察漏洞促查其他中心
【有線新聞】保良局發生懷疑虐兒事件,一名33歲嬰兒組女員工涉嫌多次推跌6名幼兒,保良局揭發事件後4天,警方才接到部門轉介,拘捕涉事員工,是童樂居虐兒案發生不足一年,再有留宿幼兒中心發生虐兒案。 涉事的保良局嬰兒組留宿幼兒中心,在銅鑼灣禮頓道莊啓程大廈,社署本月16日例行抽查閉路電視,發現一名33歲幼兒工作女職員多次將一名兩歲幼兒推跌在軟墊上,保良局認為行為粗魯及不當,該名女職員正在試用期,已經即時停職、不續約,幼兒入院檢查身體無恙,已經出院。 不過保良局其後再發現,該名女職員事發當日,多次推跌另外五名1至3歲幼兒,保良局報警,重案組以涉嫌虐兒拘捕該名女職員,獲准保釋,下月初向警方報到,案件交由港島總區重案組跟進。 保良局顧問局成員鄭錦鐘:「保良局非常重視如何好好照顧小孩,不應該發生的,童樂居事件發生後大家都關注不希望類似事件發生,永遠希望不要有害群之馬,我們便盡力制止。」保良局就事件向社署提交報告,社署說會為涉事兒童制訂合適的福利計劃。 根據社署資料,現時有兩個留宿育嬰園,除了保良局,另一個是保護兒童會童樂居,去年12月亦揭發多名職員虐兒。 有議員認為,在社署例行巡查才發現,反映保良局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胡錫進:愈來愈多民眾反對持續嚴格的防控措施
【有線新聞】世界各地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已陸續解除防疫限制。內地《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表示,隨著愈來愈多民眾反對持續的嚴格管控措施,內地當局亦應就未來抗疫政策進行全面研究。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網上發文表示,世界多國已放開對疫情的管控,是因為控制不了疫情才不得已這樣做,而中國是唯一有選擇的社會。不過他承認中國的抗疫付出了經濟代價,愈來愈多民眾已受不了反覆的「靜態管理」,認為當局應就未來抗疫政策進行全面研究,並透明地向公眾公開結果,專家亦要多向公眾解釋。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8月時曾表示,新型肺炎在內地只列為乙類傳染病,但一直就按照更高級別的措施進行管控,認為應該適時放寬防疫政策。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這次新冠它不是甲類傳染病,是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那麼今後當它已經不造成嚴重損害的時候,以後慢慢的我相信,也會回歸到乙類傳染病(管理)。」 但有網民指自上次訪談後,李蘭娟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再發表意見,質疑是否仍有專家願意出來反映意見。 而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上周五表示,由於全球疫情仍處於高位水平流行,內地冬季人員聚集和流動會增加,亦不排除會有新的變種病毒出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水翼加翼地效應 電動水上飛機首試飛 快同級船六倍 低成半零排放
【有線新聞】大型輪船要轉用電能並不容易,但小規模的客運未必沒可能。美國研發的一款全電動海上飛機,結合水翼技術及翼地效應,最近完成首次試飛。 從它起步的方式,加上船底的水翼設計,它似乎只是普通的水翼船,但水翼船的船身為何會有一對好像飛機般的機翼?你沒猜錯,水翼只是一開步用來加速,最後它會離開水面,騰空而起。其實它是一架水上飛機,不過不會飛得太高,而是盡量低飛,發揮「翼地效應」,即是當飛機貼近海面飛行,機翼會產生額外升力,令飛機變相「輕」了。 這架水上飛機出自美國波士頓一間初創企業,是全球第一架將「水翼設計」及「翼地效應」合二為一的飛機,載15人的輕巧機身,加上兩種節能技術,令它可以全電動運作。每次充電可以航行1小時,時速300公里,用來穿梭沿海城市,零排放之餘,速度是同級船隻的6倍,營運成本只是飛機的一半,而且騰空低飛,意味它不怕海面風浪。 今次完成試飛的只是縮小成一比四的測試機,預計2024年可以載人試飛,最快2025年投入服務。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格魯吉亞青少年乒乓挑戰賽 江芷林在女子U19組別奪冠;李凱敏獲季軍
【有線新聞】格魯吉亞青少年乒乓挑戰賽,港隊代表江芷林在U19組別封后。 決賽面對淘汰隊友李凱敏的印度選手,頭四局各贏兩局,要鬥決勝局。這位18歲代表落後7比9下,主動改變進攻得分,「刁時」險勝12比10,局數贏3比2,首奪U19單打冠軍。 四強落敗的李凱敏,就在不設銅牌戰下獲得季軍。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廣州無人駕駛的士投入營運 目前仍需安全員陪同載客
【有線財經】近年北京、深圳等部分一線城市開放了政策,允許無人車在公開路面測試。而在廣州南沙,已經有無人駕駛的士投入運營,每日的平均客流超過500人次。 不過基於安全理由,無人駕駛的士仍然有不少限制。例如目前只能在南沙區內行駛,而且要在固定的站點上落,並要有安全員陪同載客。而收費方面則與區內的士收費標準一致。此外,企業亦已先後在北京、深圳等地推出示範應用服務,期望未來有過萬部無人駕駛的士在更多不同地區行駛。 受到美國聯儲局加息影響,國際金價連續5個月下跌。雖然已到「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但不少業內人士指內地市面上大多數人仍保持觀望態度,對投資黃金的需求下降。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威院深切治療部疑爆群組 18職員先後確診
【有線新聞】威爾斯醫院深切治療部爆發感染群組,18名職員先後確診。 上星期五威院有兩名深切治療部職員確診,醫院調查後發現過去三日多16名職員確診,初步調查他們沒有一起出席大型聚會,全部情況穩定,沒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不影響深切治療部服務。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鄧炳強稱記者定義模糊 促業界思考如何辨別專業記者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認為,記者定義模糊,業界需要思考如何識別專業記者。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自從2019年事件,究竟什麼人是記者,因記協指任何人都是記者,情況都是很混亂,包括有13歲人士自稱是記者、有人以鏡頭攝錄執勤女同事評頭品足,又自稱是記者,執法人員希望幫助真正從事採訪的人做採訪工作,但不知道幫什麼人。業界應該要考慮,是否認為有需要辨別什麼人是真正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如果要令人尊重行業,一定要突顯什麼人是你的行業、什麼人可以從事你的工作。」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入境0+3|夫婦美國返港免檢疫 盼早日0+0:紐約每人都正常出街
【有線新聞】返港後不用檢疫回復自由,第一時間會做甚麼呢? 楊生、楊太陪同兒子去美國開學三星期後返港,碰巧「0+3」實施首日,立即取消檢疫酒店預訂。 楊太:「很開心回家,又可以見家人。(第一件事想做甚麼?)找東西吃,因為機上吃不飽,現在很肚餓。我們由離開飛機到取行李,行李已經到了,我估計20分鐘左右、很快,所以現在我的車都未到。」趁車未到,他們立即覓食,不用如之前般不能進食,等坐專車去檢疫,不過只能夠買外賣,因為抵港後3日得黃碼,無得堂食。 出來剛剛好司機到,響起歸家的訊號。楊太:「回家當然開心,可馬上回家。探望我爸爸媽媽,因為我爸爸媽媽在我身處美國期間確診,我爸爸媽媽入了亞博,爸爸很幸運出院,但媽媽因為血壓高入了大嶼山醫院。」 半小時直達家門,經常到處飛的他們,最希望0+0正常通關,楊太:「這是世界趨勢,我們在紐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正常出街,多麼好的酒店也一定不及家中。」 楊生楊太說,未來數天醫學監察期間,也會去逛街、見朋友,但不會聚餐或脫口罩聊天。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廣州南沙有無人駕駛的士正式營運
【有線新聞】近年北京、深圳等內地多個一線城市,都已允許無人車在路面試行,在廣州南沙更已經有無人駕駛的士正式營運。 傳感器、鏡頭、電子屏幕,除了司機不是坐在司機位,整部車都與普通網約車無甚分別。 小馬智行項目經理張聰表示:「副駕駛做到保護作用,對於特殊場景,它是最後把關的效果。當然另外一個作用,是給乘客安全的心理暗示。」乘客黎小姐說:「乘坐之前還是比較擔心,本來想自動駕駛會有很多急剎,實際上沒有,很舒適。」 現在廣州南沙這些自動駕駛的士,每日的平均客流超過500人次。這些出行數據會令車輛學習哪些路段最堵塞,以及最多行人亂過馬路,從而在下一次經過的時候,減速或者改變行車路線。小馬智行副總裁莫璐怡說:「我們還有很多遠程支持的人員,有完善的遠程輔助的系統。我們坐在辦公室,隨時隨地看到每一部車運行的情況,不只是看到車輛的位置,而是見到它的傳感器識別到的世界是怎樣。」 不過基於安全理由,無人駕駛的士仍然有不少限制,例如目前只能在南沙區內行駛,而且要在固定的站點上落,還一定要有安全員陪同載客。莫璐怡說:「在(北上廣深)幾個核心城市,開放的道路在最市中心,暫時還是比較少,這對車輛的量產和規模化部署能力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外交部證實中國北韓已重啟鐵路貨運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證實中國與北韓已重啟鐵路貨運。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日前中朝雙方根據兩國相關的設編條約,並通過友好協商,決定重啟丹東新義州口鐵路貨運。雙方將繼續加強協調配合,積極保障鐵路貨運安全穩定運行,為中朝友好關係發展作出貢獻。」 北韓前年初主動關閉的中國與北韓鐵路貨運,在今年1月一度重啟,但因4月內地爆發疫情,使兩國鐵路貨運再度暫停開放。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俄羅斯蒙面槍手闖伊熱夫斯克校園 槍殺學童等十多人後自殺
【有線新聞】俄羅斯一間學校發生槍擊案,最少13人死,包括多名學童,約20人受傷 ,槍手自殺身亡。 持槍警員與緊急疏散的師生等擦身而過,有學童由成年人抱著逃生。校外有多輛救護車,等候治理傷者。死者包括多名8至15歲學生,還有教師及保安員。 學校位於莫斯科東面900多公里的伊熱夫斯克,有約1,000名師生。身份未明的槍手周一闖入校內開槍。警方後來在校內找到一具蒙面屍體,全身穿黑衣,身旁有手槍,相信是槍手自殺。
- i-Cable
- 2022年09月26日
軍事專家:中國航母編隊戰能不斷提高 對台獨分裂勢力有很大震懾作用
【有線新聞】星期日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入列10周年,有內地軍事專家認為,中國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不斷提高,對台獨分裂有很大震懾作用。 央視日前報道遼寧艦近期在渤海訓練,上面停滿了24架殲-15戰機,分批起飛和降落,是公開報道中遼寧艦飛行甲板上最多戰機的一次。內地軍事專家認為,由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改建的遼寧艦,已經由最初的科研試驗,到現在具備實戰能力。十年間,遼寧艦連同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同樣採用滑躍式起飛甲板的山東艦,以及6月下水,採用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的福建艦形成3航母的格局。福建艦已經展開繫泊試驗,之後會進行航行測試,預計最快2024年入列。 有內地軍事專家表示,十年來中國航母體系作戰能力,包括航母與艦載機以及編隊中其他船艦的配合等一系列的難題已經克服,航母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不斷提高。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前不久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的軍事行動中,我們的航母編隊也參加了懾壓演練,包括航母編隊的核潛艇也參加了演習,這對台島上的分裂勢力是有很大的震懾,對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有很大的幫助。」 張軍社表示一般情況下,三艘航母一艘執行戰略任務,一艘用作訓練,一艘在維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