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i-Cable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海關檢3500萬元懷疑氯胺酮 販毒集團疑盜用正常公司地址
【有線新聞】海關檢獲60公斤的懷疑氯胺酮,估計市值3,500萬元,相信販毒集團打算在未來長假期本地銷售。 海關說本月7日在機場檢查一批由西班牙抵港貨物,報稱是攝影器材,檢查60部視像錄影機時發現藏有60公斤懷疑氯胺酮。海關稱以X光檢驗時,錄影機內部有不尋常陰影明顯較重,一些散熱位置被封,加上數目大量的貨物,寄件人和收件人都以個人名義申報,認為不尋常,懷疑販毒集團盜用有正常業務的公司地址。 一名相信與販毒集團有關的男子曾致電物流公司嘗試更改收貨地址,之後該名男子失去聯絡。海關說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仍有人被捕。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內地湧現「抗陽酒店」供患者入住 朋友圈流傳「防禦病毒卡」疑騙局
【有線新聞】內地公布防控「新十條」之後,多地用作隔離的酒店轉型成為「抗陽酒店」,專門提供予陽性患者自我隔離。 在優化防控「新十條」下,陽性患者可以居家隔離。不過有不少人因為擔心傳染家人,於是選擇入住酒店。在浙江金華市一間原本用作隔離的酒店,最近改裝成「抗陽酒店」,專門讓陽性患者入住,每晚收費300元人民幣,包三餐的費用就400元。 入住的人經由「閉環」通道進入酒店,職員會穿上保護衣定時清理及消毒房間;酒店亦配備智能機械人為住客送餐,盡量避免患者同職員接觸。據了解,各地都有不少酒店轉型為這類自我隔離酒店,而且入住率非常高。 另外,近日在朋友圈、購物群流傳一款「防禦病毒卡」,售價299元人民幣。生產公司聲稱配帶之後,兩米範圍內會變成淨土,有保護效果,但有網民指出產品沒有在電商平台出售,就是害怕謊言被揭穿,更批評是侮辱公眾智商;專家亦說產品宣稱的效能,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內地增近3000本地確診 胡錫進:不少老人醫院死後直送火化
【有線新聞】內地周三新增近3000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個案。官方連續兩日通報說沒有死亡個案,但《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指,近日聽聞有不少老人在醫院過世後,遺體直接送往火化。 根據國家衛健委早前公布新型肺炎的死亡準則,患者要因為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和呼吸衰竭導致的死亡,才會被歸類為相關死亡病例;其他疾病和基礎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等導致的死亡,則不會納入其中。而官方連續兩日通報沒有死亡個案。 至於早前確診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周三拍片引述朋友消息說,朋友的92歲、本身有基礎疾病的大伯早前染疫後發燒入院,不久病逝:「經過複雜的聯繫,大伯的遺體未進太平間,從ICU(深切治療部)直送火化點,中間常態下的所有程序,因疫情全部免去。我這位朋友接觸的圈子裏,有不少老科學家、老幹部,所以他告訴我,他大伯去世不是唯一的噩耗。」 他又說醫院內都有其他老人病逝,但指北京現況很難一言以蔽之,只是說這座城市現在有苦難和悲傷,但也有很多樂觀、期待和希望。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周三在一個視像會議時表示,在患者數量大增時,難免產生醫療資源擠兌,建議有關當局提升對老人居家監測的能力及基層醫療機構的救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高院駁回楊明不小心駕駛罪刑期上訴 即時入獄 官:駕駛態度持續差勁
【有線新聞】藝人楊明不小心駕駛判監18日,他不服上訴遭高等法院駁回,要即時入獄。法官說鐵證如山,批評他的駕駛方式和態度可以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原名林明樂的楊明早前獲准保釋,他早上到高等法院聽取上訴結果。楊明前年8月駕車在半山馬己仙峽道撞壆,去年承認不小心駕駛等罪,判監18日、停牌兩年。楊明認為刑罰過重,不服上訴,稱原審裁判官沒有足夠證據就指他駕駛時「嚴重受酒精影響」。 高等法院法官陳仲衡說楊明上訴理據無一成立,警方在現場聞到楊明有酒氣,加上他神智不清,在醫院一度情緒失控又半昏迷,原審裁判官認為他案發時受酒精影響,推論合理、並非憑空臆測;即使會涉及未有控告的醉酒駕駛罪,也沒有對楊明不公平。 法官又說楊明不小心駕駛鐵證如山,他反覆的認罪答辯,反映他的悔意只是一般,不足以構成緩刑理由;以楊明在案中的駕駛方式和態度與其他車輛碰撞的潛在後果可以極為嚴重,所以不能以案中沒有人傷亡,作為輕判的理由。 法官批評楊明駕駛態度持續差勁,不顧酒精影響駕車,罔顧他人安全,刑罰須具阻嚇力,決定駁回楊明上訴,維持監禁18天、停牌兩年及自費完成駕駛改進課程。 ▸相關報道:https://bit.ly/3jp8jI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警搗上水大麻種植場 年產值可上億 2人涉販毒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上水一個大麻種植場,檢獲84公斤大麻植物,市值約1400萬元,2人被控栽植大麻植物及販毒。 警方毒品調查科行動組督察朱紹麟:「今次販毒集團在海外購買種子自己培植,入面用很多儀器協助種植,例如遮光布,方便聚集陽光,亦有強力紫外光燈。我們相信他們一年可以生產792公斤大麻,如果成功販賣,市值達到1億4千萬元。我們警方行動趁他們未有收成前,成功搗破犯罪集團,阻止毒品流入本地市場。」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冬至街市人流不多 市民:加價下睇餸食飯 檔主料出外用膳增影響生意
【有線新聞】今天冬至,有市民一早到街市買菜過節,檔主說社交距離措施鬆綁,不少人外出過節,預計生意受影響。 正所謂冬大過年,過時過節想去街市買菜煮大餐便要預備多付出一點。劉小姐:「買了雞、湯圓、牛肉,10人左右,(買了)大約500多元,全部都變貴,(記者:貴了多少?)我想兩成。」梁生:「有魚蛋、魚皮、豬肉、菜,甚麼都有,大約500元,平時400元就可以,『睇餸食飯』吧。」 這檔海鮮檔大部分游水海鮮一斤要三位數才能買回去,海蝦賣240元一斤,檔販說來貨價本身已經變貴。海鮮檔檔主冼小姐:「貴一、兩成,因為來貨價貴,零售價總會升些少,但不會升太多,因為不夠膽。市道比上年暫時都未變好很多。」 有檔販指人流明顯比往年少。雞檔檔主玲姐:「訂雞的人變少,因為很久未外出用饍,很多熟客都會一同出去吃飯。」雞檔檔主梁太:「因為很多人出門旅行,街市的市道差了點,不入那麼多貨。」她們希望隨經濟回暖,生意都會好一些。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確診 周一曾與李家超共晉早餐
【有線新聞】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確診,正在隔離。 梁君彥確診前一天在立法會會議廳向4名新任議員介紹運作。潛伏期內、星期一曾經與特首李家超吃早餐,期間脫下口罩交談。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人大釋法|盧文端:中央堅決支持李家超提請 問題是如何釋法
【有線新聞】人大常委會下周會議議程未見港區國安法釋法,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說現在的問題並非是否釋法,而是如何釋法。 盧文端在報章撰文說特首李家超建議提請釋法,是與中央有關方面密切溝通後的決定,得到中央「充分肯定並堅決支持」;香港有法律界人士提出自行處理,難保不會衍生預料不到的問題,甚至法律挑戰,只有釋法才能確保根本解決問題。他提到港澳辦要求落實二十大報告,完善特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確保落實國安法要求,所以釋法還需要全面檢視國安法實施,需要足夠時間處理。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澤連斯基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說
【有線新聞】澤連斯基之後又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抵達時獲全場起立鼓掌歡迎。 他以英文發言,再次呼籲美國提供更多軍事援助,加強對俄制裁,強調俄烏戰事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無人能獨善其身。 他形容美國的援助並非做慈善,而是對全球安全的投資。他又感謝副總統賀錦麗一直支持烏克蘭,及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戰事期間,勇敢訪問基輔,向她們送上由戰場前線帶來,有士兵簽名的烏克蘭國旗。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立場新聞案|永久終止聆訊申請遭駁回 官:未能證明致不公審訊 審訊即時繼續
【有線新聞】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辯方申請永久終止聆訊,被法庭拒絕。 兩名被告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到區域法院應訊,他們連同立場新聞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辯方早前質疑警方在開審後,才披露曾審視立場新聞共587篇文章,但只交出30篇,造成審訊不公,申請永久終止聆訊。控方反駁若一早掌握更多文章,反而加強檢控基礎,對控方才是不利。 法官郭偉健說,辯方未能證明控方不披露或延遲披露文章會令被告無法接受公平審訊,亦未能確立繼續聆訊會濫用法律程序,決定駁回終止聆訊的申請。 終止聆訊申請被駁回後,審訊即時繼續,預計還要續審最少11日。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膠袋徵費|沒包裝水果獲豁免 署方認有漏洞 環團倡劃一收費
【有線新聞】膠袋徵費下星期六開始由五毫加至一元,沒包裝的水果有豁免。有環保團體認為即使沒有包裝,也不影響水果的衛生,應該劃一收費。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張雅婷:「環保署都主動承認他們阻止不到市民為了取得膠袋就故意拆開生果的包裝,他們都承認有一個漏洞,雪梨有沒有包裝其實也可以『祼買』?應該沒有衛生因素要考慮,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劃一收費。我們希望落實一元膠袋徵費後,可以符合減膠袋用量四分一的目標,如果不行,其實環保署應該要檢討政策,無論是徵費水平還是再收緊其他豁免,因為無論是一元還是兩元,永遠都不檢討、調整,金額都有可能被市民消化。」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返學快測續維持 梁子超倡中學先取消 有小學校長指假期感染機會大
【有線新聞】部分防疫措施今日放寬,去飲宴及酒吧不用做快測,但學生仍然要每日快測。有醫生認為可以由中學開始取消,有小學校長就認為要保留。 新界校長會副主席朱偉林:「(每日確診)1.5萬至1.7萬宗,又有流感等,暫時應保留(快測)。始終當其他限制措施放寬,市民外出多了,適逢假期,聖誕和新年感染的機會大了。」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最後逐步由中學開始先放寬,幼稚園甚至小學有機會在學校短暫傳播,而有機會將病毒由確診病人帶回家,影響尤其3歲以下兒童問題就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