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拜登總結外交成果 指中國經濟永不能超越美國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總結任內外交成果,稱相比四年前美國變得更強大,對手和競爭者則更弱,又認為中國經濟永遠無法超越美國。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中美關係過去4年雖然歷經跌宕起伏但總體穩定,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距離卸任只餘下一周,拜登到國務院發表最後一份外交演說。總結四年美國與中國的競爭,他認為美方現時處於更有利的戰略位置,「專家預測過,中國經濟必然超越我們,但若我們投資本土、保護我們的工人和技術,這情況將不會發生。現在,根據中國現況推測,永不會超越我們。」他敦促下屆政府必須在人工智能和綠色能源領域要佔領先地位,贏取這場競賽。 除了加沙衝突,俄烏戰事至今未解決,拜登一直支持烏克蘭,指自己任內成功團結全球保護烏方,也避免美俄兩個擁核國家交戰,強調要阻止俄朝關係走得更近。拜登:「烏克蘭仍是自由獨立的國家,將可擁有光明的未來。我們為下一屆政府奠定了基礎,使他們能夠保護烏克蘭人的光明未來。」 2021年拜登上任不久從阿富汗撤軍,結束美國史上最久的一場戰事,但撤離時的亂局受到猛烈抨擊,拜登再次辯護,重申當時已沒理由將數千名美軍留在阿富汗,而外界指會加劇恐怖主義活動和損害盟友關係都沒有發生。 世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長生不死|瘋狂富豪年花逾1,500萬港元求回春 日服百粒藥丸、做陰莖震波 為抗老曾三代換血
【有線新聞】美國47歲科技富豪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為「返老還童」,每年花1,550萬港元為他保持青春,近日Netflix上映紀錄片《長生不死:矽谷富豪的逆齡人生》(Don’t Die: The Man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詳細講述Bryan Johnson逆齡的過程,揭露其全方位回春方法。 長生不死|超自律生活習慣 五個鐘內食完三餐 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是一名美國富豪,他在2007年創立Braintree,客戶可透過手機Apps或網站用 Braintree 來支付線上商品和其他費用。2012年他更收購了Venmo,讓用戶可以透過簡訊互相匯款,隔年即被Paypal以8億美元收購。 《長生不死》中揭露Bryan的返老還童「藍圖計劃」(Project Blueprint),亦展示他極規律的生活習慣。每日堅持早上約4時半起床、戴生髮帽、健身等,更會對腹部進行高頻電磁刺激;近紅外線及紅光療法,以加速身體肌肉癒合等,亦會為聽力再生進行聽覺治療。 飲食方面,Bryan每日三餐均為純素餐單,亦不會攝取糖、垃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港鐵青衣站女子闖路軌行走 列車服務一度受阻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被發現在港鐵青衣站步行往欣澳站,列車服務一度受阻。 在青衣站,有職員向乘客表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服務受影響。下午二時許,警方接報一名60多歲女子在青衣站往欣澳站方向路軌旁通道行走,她其後被帶返安全位置、沒有受傷,其間列車駛經時需要慢駛。市區預辦登機服務截止時間,亦一度由航班起飛前90分鐘改為180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4日
拜登卸任前推新規限制出口AI晶片等 大部分國家受影響 中方表明強烈不滿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推出限制出口AI晶片GPU及轉移先進AI模型的措施,但豁免18個主要盟友和夥伴。中方表明強烈不滿,Nvidia等多間公司亦反對。 過往指的電腦晶片主要包括CPU、即中央處理器,近年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蓬勃,亦興起所謂的「AI晶片」,其實即指GPU圖形處理器,這種晶片原本主要用於圖像處理,但後來Nvidia等生產商發現GPU的矩陣和向量運算功能,更適合用於AI技術。 拜登政府正是針對這些技術和產品,在執政餘下最後數天推出新限制,但措施實施前的120天諮詢期還未過便會到特朗普新政府上場,措施仍會先容許各國和地區每年進口總運算力合共約2,700萬的先進晶片、即約1,700個GPU,超過的話便要申請許可。 18個主要盟友和夥伴亦包括台灣,對中國大陸則點名指明受限,同時表明要限制中方對美方國家安全和外交構成的重大威脅,其他國家則可申請國家認證終端用戶資格,在上限以外再進口更多GPU。 新措施亦會禁止轉移先進AI模型的封閉式權重參數,即指資料數據流過AI神經網絡,在不同神經元各自運算時所佔的參數權重,這些權重會影響AI效能。 多間科技巨企表明反對,Nvidia副主席芬克爾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澳洲網球公開賽 祖高域男單晉級次圈
【有線新聞】澳洲網球公開賽,祖高域男單首圈過關。 藍衫、37歲的祖高域面對19歲的巴沙華拉迪先輸4比6,這位10屆冠軍很快調整,以6比4扳平盤數。巴沙華拉迪疑似左腳受傷,一度接受醫療暫停,之後可以繼續。 世界第7的祖高域控制形勢,這位前「一哥」全場第一發球得分率78%,底線對拉,博到對手打失,教練梅利都報以掌聲,決勝分開出第23球ACE,祖高域再贏6比4、6比2, 盤數贏3比1、晉級次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啟德塌棚意外11人傷 警:不排除有人要負刑責 工權會籲多用金屬棚架
【有線新聞】興建中的啟德新急症醫院有棚架倒塌,事發時有人在棚架工作,11人受傷,當中4人危殆。 該幅60米乘20米的棚架向外倒塌,躺在大樓對開。有受傷工人倒臥在地面,亦有人被困,在離地大約5米棚架,消防要出動災難應變救援隊由建築物游繩而下,用吊床將工人移至地面。受傷工人分別送往聯合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有工人由擔架送院。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李嘉偉:「案發時間是有工作人員在棚架進行工作,事件造成11名工人,包括7男4女受傷。」 事發在下午近四點,啟德新急症醫院地盤一幢15層高建築物,正進行幕牆後期工程,期間棚架突然倒塌。工業傷亡權益會指去年亦曾發生同類意外,導致兩名工友死亡,政府應該檢視竹棚的安全。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因為竹棚都不算是太穩固的物料,如果在使用的話,檢驗上或中間的檢查上都要做得更好,應該鼓勵多使用金屬棚架。」 醫管局指傷者全部都是受僱於工程承建商,地盤會暫停棚架工序,當局保留追究權利。警方則指不排除有人要負上刑事責任,會循棚架倒塌原因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施紀賢公布AI發展大計 提升公共部門效率
【有線新聞】英國首相施紀賢公布人工智能發展大計,計劃提升公共部門服務效率,設立AI發展區推動建設,揚言要將AI注入國家的血脈。 英國首相施紀賢提出AI機遇行動計劃,稱要將英國打造成這個領域的強國,「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全球競賽,有些國家將實現並出口人工智能突破,其他國家則購買並引入。問題是英國會屬哪邊?人工智能製造者還是接收者?」又提及將於牛津郡設立首個AI發展區,加快建設數據中心之餘,並加強連繫能源網,測試以可持續能源支援AI發展。 當局亦會研發全新的超級電腦,例如可每秒自我對奕50萬盤棋局,目標是5年內將國家運算能力提升20倍。政府亦會將AI應於在公共部門提升工作效率,包括偵測路陷和打擊逃稅。施紀賢已親自指示所有內閣官員將AI應用和發展視為首要任務,同時創立國家數據庫,利用國民保健署等公共數據訓練AI模型,並就如何開放數據設立指引。 政府又計劃「搶人才」,支援更多學生學習AI,探討如何改良現有移民制度,吸引各地專家移居英國,認為只要其中一人再創立另一個OpenAI,便可為國家帶來龐大利益。如果能夠完全實現AI潛力,有望在未來10年每年創造470億英鎊收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受賄逾8,148萬元人民幣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原副總經理肖星判囚終身
【有線新聞】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原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肖星受賄案,在河南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 經法院審理查明,肖星在1998年至2023年間利用職務便利,以及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融資貸款、業務合作、求職就業等事項上提供幫助,受賄逾8,148萬元人民幣。鑑於他認罪悔罪、積極退贓,依法可從輕處罰,法庭最終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習近平晤格林納達總理 冀加強兩國友好交往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到訪的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 習近平強調中方支持格方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願同格方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密切各領域友好交往,雙方還要密切人員交往,加強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米切爾則表示,格方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強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得到尊重,又指格方從格中關係受益良多,期待不斷加強對華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賣豬仔|鄧家彪、梁子穎去信 要求保安事務委員會討論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要求保安事務委員會下次會議,討論人口販賣。 工聯會鄧家彪及梁子穎去信要求在會上討論,任何人在本港誘騙他人到外地,是否有法例可以檢控,同時有甚麼法律手段確保受害人及家屬獲得適切協助及保護,回應社會的高度關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西藏定日縣晚上發生兩連震 最高達5級
【有線新聞】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周一晚上在兩分鐘內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達5級。 兩次地震分別發生於晚上8時57分及58分,震源深度均為10公里,屬於上周二定日6.8級地震的餘震,今次5級地震是目前監測到的最大餘震,距離主震震央大約9公里。 至於上周二發生地震已造成126人死亡,近3萬間房屋受損和倒塌,超過6萬人受災,當局正全力統籌好臨時和過渡安置,搭建板房安排災民入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3日
鍾庭耀遭國安處帶走 鄧炳強:正調查有否協助在逃人士 與香港民研民調無關
【有線新聞】香港民研主席鍾庭耀被警方國安處帶走調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國安處會調查清楚他是否有協助在逃人士,現階段沒有拘捕他,案件亦與香港民研的民調無關。 鍾庭耀被國安處人員帶到黃竹坑香港民研的辦公室,警員在辦公室外駐守。據了解,他早上在寓所被帶走,調查一宗協助在逃人士案件。 香港民研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上月被國安處懸紅通緝,鍾庭耀當時回應鍾劍華2022年4月辭任和離開香港民研,雙方合作及僱傭關係已結束,亦很久沒有與鍾劍華聯絡,任何執法部門查詢都會盡量配合。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國安處會調查清楚鍾庭耀是否有協助潛逃者,現階段沒有拘捕他。鄧炳強:「我們帶走鍾先生的原因是正調查一宗有沒有涉及這人或他的機構,有沒有協助一些潛逃者,這個與機構所進行的調查完全無關。至於這位人士較早前說了甚麼,不是他說了就證實沒有存在 ,要透過調查才知道情況如何。」 香港民研對上一次召開記者會是上周四,鍾庭耀表示曾經考慮今年退休,最終決定繼續留任。鍾庭耀原本是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2019年從港大退休後成立香港民意研究所,一直自負盈虧,前年宣布不再公開回歸系列、議員評分、兩岸問題、六四事件等民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