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前中大學生會長蘇浚鋒煽動投白票罪成 提上訴指控罪違憲、侵犯言論自由遭駁回
【有線新聞】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承認在立法會換屆選舉煽惑他人投白票,他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遭高等法院駁回。 上訴人蘇浚鋒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轉載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的帖文,被廉署控告煽惑他人投白票罪。蘇浚鋒認罪,原審判監兩個月、緩刑一年半,他之後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爭議《選舉條例》條文不合憲、侵犯言論自由。暫委法官姚勳智頒下判詞,指上訴方以多個海外案例作支持,但不能忽視香港選舉制度非常獨特的歷史和立法背景,引述律政司陳詞,指《選舉條例》的修訂源自2019年騷亂,是嚴重危害香港穩定繁榮的結果。 法官提出選舉過程對民主社會重要,市民可以自由選擇能代表他們和發聲的人,所以不應對選民施加任何過度的投票壓力。對於上訴方辯稱,不投票只是表達對整體治理不滿的方式、不應禁止言論自由,法官認為是忽略了煽動的成分,現在阻止的不是個人選擇。又反駁煽動人們投票是推動選舉過程,煽動人們不投票或乾脆不投票會破壞或操縱選舉,煽動不投票不僅令選舉過程無效,亦影響民意代表的順利過渡,更遑論浪費公共資源,性質和效果的差異難以比較。 法官指限制只涵蓋選舉期間的公共活動,已合理平衡,並非一刀切禁止相關言論,亦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內地公安打擊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 搗破6個境外詐騙窩點
【有線新聞】內地公安部指,去年破獲800多宗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涉款127億元人民幣。 當局去年展開專項打擊行動,破獲超過820宗個案,搗破400多個犯罪團夥,並先後派出工作組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成功搗破6個境外詐騙窩點。 公安部指,近年新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個案增多,犯罪分子利用國家政策編造虛假的國家項目實施詐騙,嚴重損害群眾財產安全和政府形象。公安機關將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部署開展新一輪打擊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馬逢國任人大香港團團長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周三開幕,香港代表團召開團內大會後,選出馬逢國為團長,吳秋北和陳勇為副團長。 馬逢國說如有聯合建議會盡早公布,「大家很關注香港在未來會如何跟內地更好地一方面融合,另一方面得到國家更多支持,發展好香港經濟,在方方面面做更多融合工作。這有待大家分別接觸代表,由各代表交代各自看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新光戲院結業|尾場曲終人散 觀眾不捨到場留影 擬將改建成教堂及社區會堂
【有線新聞】北角新光戲院今日結業,最後一日演出,不少市民到場告別,希望政府介入保育。 逾半世紀的新光戲院來到最後一晚,「不日上映」的粵劇海報、龍鳳牌匾,以至大堂的波波吊燈都吸引市民拍照留念。最後的演出《小平你好》亦都一早售罄,掛出最後一次的「全院滿座」。 這條星光樓梯亦陪伴過不少觀眾走進粵劇的世界,有捧場客專程來看最後一場,伍太:「不捨得而已、不用難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過這裏真的是殿堂級位置,交通好、座位好。(有沒有特別的回憶?)享受的回憶、都是很享受,覺得這裏很值得保留,不知道為何政府不出手。」鄧婆婆:「很不開心,眼淚要滴出來。(做了多少年捧場客?)數十年了,很年輕便看戲,直到現在我已經88歲了。」亦有人用紙及筆留下回憶,許小姐:「拍照拍不出感覺,畫畫可以放自己感情,因為家人年紀較大,所以小時候聽粵劇長大,後來才知道外面不流行粵劇。其實香港不多表演場地,坦白說,連這個標誌性、博物館一樣文化遺產也保留不到,覺得很可惜。」 演出完結後,大劇場曲終人散,舉行告別儀式,唱了52年的舞台正式落幕,外牆的霓虹招牌亦在午夜熄燈。新光戲院由2005年多次傳出業主要收回物業,後來政府介入斡旋獲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單車港隊出戰世界盃捷克站 陳日楠男單花式摘銅
【有線新聞】單車花式世界盃捷克站,港隊的陳日楠男子單人花式摘銅。 14個國家及地區參加,港隊派出5名運動員參賽,陳日楠在單人花式獲得167.68分,贏得銅牌。何冬晴、林芍如女子雙人花式得到84.47分,第4名完成。王心怡、陳泓熙女子單人花式分別獲得第8、12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港區政協陸續抵京 據報獲領導人接見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周二開幕,本港的政協委員陸續抵達北京後,據報獲領導人接見。 20多輛小巴接載著包括香港在內的政協委員抵達政協禮堂,政協常委高永文、委員黃國等進入禮堂。根據慣例,政協大會開幕後,港澳政協的聯組會議亦有機會有領導人列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黎智英案|控方花24日完成盤問黎智英 辯方預計覆問需1日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用了24日完成盤問黎智英。黎智英作供稱中國的價值觀不同,不屬於國際社會的一員,否認支持西方分裂中國。 黎智英第50日作供,控方最後圍繞制裁議題盤問。問到黎智英的網上直播節目,嘉賓談及「科技禁運」,希望美中商討科技合作要將香港和新疆議題聯繫起來,黎智英庭上稱他認同這樣做。控方指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三個月內七度提及科技制裁,黎智英否認是提倡制裁,重申一直只講述已存在的措施,他形容自由和人權是與生俱來的權利,所以按邏輯建議以此為前提,與貿易問題綑綁。 黎智英又說中國的價值觀不同,不是國際社會的一員,但他並無支持西方分裂中國,他重申是認同而非支持美國撤銷香港特殊貿易地位。法官李運騰問是否用作迫使中國達成協議,黎智英稱沒這樣說,認為是能令中國更易達成協議;又稱是為了爭取自由,不是犧牲中國和香港利益,希望拜登政府延續特朗普對中國無情的態度。他又否認跟Mark Simon談及想法是因為知道美國政府關注自己的發言、想透過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助手要求美國制裁。 控方之後總結盤問,先指黎智英串謀蘋果高層、Mark Simon及李兆富,發佈161篇煽動刊物並請求外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23條|「美隊2.0」馬俊文覆核被駁回 高院頒令支付一半訟費
【有線新聞】「第二代美國隊長」馬俊文不獲提早釋放的司法覆核駁回,高等法院頒令他支付一半訟費。 馬俊文因煽動分裂國家罪判監五年,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不獲提早釋放,去年底司法覆核遭駁回,當時法官指涉及重要法律議題和公眾利益,不作訟費命令,律政司不服。高院頒下判詞,指馬俊文7項理據中只得1項獲批上訴許可,惟案件屬首宗《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司法覆核,理據具公眾利益,頒令馬俊文支付司法覆核一半訟費以及今次訟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零售銷售連跌十一個月 1月跌3.2% 零售管理協會:料3月生意有改善
【有線新聞】本港零售銷售連跌十一個月,1月按年下跌3.2%、符合市場預期。業界組織指出隨著股市有起色,有信心零售市道逐步改善。 今年農曆年假較去年為早,令本港1月份零售銷貨值跌幅明顯收窄。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1月份零售銷貨值較去年12月顯著收窄,但按年仍然下跌3.2%、連跌十一個月。按類別劃分,首飾及鐘錶下跌近一成八;電器及耐用品亦跌約一成,但超市貨品升近5%。 有業界組織指去年2月有農曆年假,在高基數效應下,今年2月表現可能較差,但預期3月生意會有起色。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今年大家做推廣加大力度,加上本港股市有起色,加上人流帶動相對好轉。對3月份的預估,大家似乎較過往好一些,例如有三成受訪會員均預估錄得單位數至低雙位數升幅。」 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短期表現將繼續受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轉變影響,但相信國家的惠港措施,以及當局積極推動旅遊業發展均對零售業有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全國政協會議發言人︰經濟議題是履職重點方向 繼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周二在北京開幕,大會發言人說經濟議題是全國政協履職的重點方向,又指會繼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發言人劉結一公布全國政協會議將於周二下午三時開幕,下周一上午閉幕,會期跟去年一樣是6日,主要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等。 他強調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國政協將牢記政治責任,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積極建言資政,其中經濟議題是全國政協履職的重點方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當前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消費需求仍然不足,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待化解,但更要看到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他又提到,全國政協230多位港澳委員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積極發揮作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他們走訪港澳企業、社團和高校等到內地省市調研,就發揮港澳在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等議題深入交流。」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彭博:比亞迪配股集資最多407億
【有線新聞】比亞迪據報配股集資逾400億元。 彭博引述銷售文件指計劃配售1.18億股,每股作價333至345元,較周一收市價折讓5至8%,集資最多407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預算案2025|社福機構須削一筆過撥款 大機構減足7% 中小機構減3%、社署分擔4%
【有線新聞】財赤下政府經常開支,到27/28年度須累計削減7%,社福機構的一筆過撥款亦要調整,大機構要減足7%,中小機構只須減3%。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及社署署長杜永恒閉門與社福機構會面,講解削支細節。目前共有近180間社福機構接受社署一筆過撥款,孫玉菡指當中58間是大型機構,每年撥款逾5千萬元,去到27/28年要累計削支7%;121間中小型機構撥款不超過5千萬元,只須累計削支3%,社署會為他們承擔4%。他又說會與機構探討如何節省開支,包括簡化向政府匯報的安排。 孫玉菡:「去到27/28年度累計減幅為7%,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承擔。因為除了幫助社福機構外,還要在減少資源封套下希望有些範疇不減,例如照顧者津貼我們不想減,給寄養家庭的津貼我們不想減,短期食物援助我們不想減……這些不減,都要在削減了的財政封套中支援這些部分。今日我和盤與他們交代了,我們計算好,最多做這麼多,我感覺大家普遍都理解,亦認同政府已盡全力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