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預算案2025|社福機構撥款大幅削減 孫玉菡:會盡量減輕行政負擔 社聯:冀財赤改善可恢復
【有線新聞】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未來三個財政年度因應財赤要大幅削減,除了大機構減足7%,中小機構首次受影響、亦要削減3%,勞福局希望它們爭取多些慈善捐款。 政府緊縮開支,社福機構的撥款額削幅再擴大。目前有179間社福機構正接受社署一筆過撥款,58間是每年撥款額逾5,000萬元的大型機構,25/26年度要削減2%,一路到27/28年度,撥款額要減到7%,看齊政府削減經常性開支的幅度。而121間中小機構撥款額不超過5,000萬元,25/26年度毋須削減,之後兩個年度分別削減1%及2%,累減3%、社署為他們承擔4%。 去年預算案已經宣布一筆過撥款要削減3%,中小型機構不受影響;事隔一年目標增至7%,首次向中小機構開刀。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與社福機構會面後強調已經盡全力,「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承擔,因為除了幫助社福機構外,還要在減少資源封套下希望有些範疇不減,例如照顧者津貼我們不想減。今日我和盤與他們交代了,我們計算好,最多做這麼多。」 社聯指撥款額一旦削減就是永久,目前社福界人手流失率高達兩成,薪金成本持續上升,不希望見到中小機構停辦。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到底使用甚麼方法,減人手、減人工還是減服務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聯合國專員憂美平權進展倒退、提港疆藏人權狀況 中方:抹黑污衊
【有線新聞】聯合國官員在新一屆人權理事會總結全年各地人權狀況變化,提及內地及香港等,又稱擔憂美國的方向正基本轉變。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向第58屆人權理事會會議報告全球的人權狀況變化,包括美國似乎出現令人擔憂的轉變,「我們已享美國兩黨支援人權事務數十載,有賴於美國人民的慷慨和同情心,我現在擔憂其方向的基本轉移,包括在其本土及對國際所發生中,在諷刺性的鏡像裡反映,原為保護免受歧視的政策,現卻被貫以歧視標籤。」他指美國的性別平權進展正減退,對新聞工作者及公職人員的假資訊、恫嚇和威脅,構成損害傳媒工作和機構效能的風險,又指分化的言論正用作扭曲、欺騙和製造兩極化,引發許多人的恐懼和焦慮。 蒂爾克又重申雖然中國與國際人權體系有交流,但仍希望看到對人權有意義的進展,提及繼續有維權人士和民間記者等被任意拘留的情況,亦深切關注新疆反恐和勞動政策的相關情況,還有西藏的教育政策及限制言論、宗教自由的影響。他對香港則作出一句描述,「在香港特區積極應用國安法,繼續扼殺公民空間。」 中方官員則指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重申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各國應就人權問題展開建設性對話和合作,堅決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北都公路展開勘查研究 爭取新田段2036年前開通
【有線新聞】路政署展開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 路政署與兩間公司簽署北都公路勘查研究顧問合約,目標25個月內完成北都公路新田段的工作,2027年具備技術條件可以招標,會適時向立法會尋求撥款,進行前期工程和詳細設計,以開展新田段的主體建造工程,爭取2036年或以前開通新田段。 北都公路全長約23公里,由四個路段組成,除新田段外,還包括天水圍段、古洞段及新界北新市填段。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前中大學生會長蘇浚鋒煽動投白票罪成 提上訴指控罪違憲、侵犯言論自由遭駁回
【有線新聞】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承認在立法會換屆選舉煽惑他人投白票,他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遭高等法院駁回。 上訴人蘇浚鋒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轉載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的帖文,被廉署控告煽惑他人投白票罪。蘇浚鋒認罪,原審判監兩個月、緩刑一年半,他之後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爭議《選舉條例》條文不合憲、侵犯言論自由。暫委法官姚勳智頒下判詞,指上訴方以多個海外案例作支持,但不能忽視香港選舉制度非常獨特的歷史和立法背景,引述律政司陳詞,指《選舉條例》的修訂源自2019年騷亂,是嚴重危害香港穩定繁榮的結果。 法官提出選舉過程對民主社會重要,市民可以自由選擇能代表他們和發聲的人,所以不應對選民施加任何過度的投票壓力。對於上訴方辯稱,不投票只是表達對整體治理不滿的方式、不應禁止言論自由,法官認為是忽略了煽動的成分,現在阻止的不是個人選擇。又反駁煽動人們投票是推動選舉過程,煽動人們不投票或乾脆不投票會破壞或操縱選舉,煽動不投票不僅令選舉過程無效,亦影響民意代表的順利過渡,更遑論浪費公共資源,性質和效果的差異難以比較。 法官指限制只涵蓋選舉期間的公共活動,已合理平衡,並非一刀切禁止相關言論,亦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內地公安打擊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 搗破6個境外詐騙窩點
【有線新聞】內地公安部指,去年破獲800多宗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涉款127億元人民幣。 當局去年展開專項打擊行動,破獲超過820宗個案,搗破400多個犯罪團夥,並先後派出工作組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成功搗破6個境外詐騙窩點。 公安部指,近年新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個案增多,犯罪分子利用國家政策編造虛假的國家項目實施詐騙,嚴重損害群眾財產安全和政府形象。公安機關將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部署開展新一輪打擊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馬逢國任人大香港團團長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周三開幕,香港代表團召開團內大會後,選出馬逢國為團長,吳秋北和陳勇為副團長。 馬逢國說如有聯合建議會盡早公布,「大家很關注香港在未來會如何跟內地更好地一方面融合,另一方面得到國家更多支持,發展好香港經濟,在方方面面做更多融合工作。這有待大家分別接觸代表,由各代表交代各自看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新光戲院結業|尾場曲終人散 觀眾不捨到場留影 擬將改建成教堂及社區會堂
【有線新聞】北角新光戲院今日結業,最後一日演出,不少市民到場告別,希望政府介入保育。 逾半世紀的新光戲院來到最後一晚,「不日上映」的粵劇海報、龍鳳牌匾,以至大堂的波波吊燈都吸引市民拍照留念。最後的演出《小平你好》亦都一早售罄,掛出最後一次的「全院滿座」。 這條星光樓梯亦陪伴過不少觀眾走進粵劇的世界,有捧場客專程來看最後一場,伍太:「不捨得而已、不用難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過這裏真的是殿堂級位置,交通好、座位好。(有沒有特別的回憶?)享受的回憶、都是很享受,覺得這裏很值得保留,不知道為何政府不出手。」鄧婆婆:「很不開心,眼淚要滴出來。(做了多少年捧場客?)數十年了,很年輕便看戲,直到現在我已經88歲了。」亦有人用紙及筆留下回憶,許小姐:「拍照拍不出感覺,畫畫可以放自己感情,因為家人年紀較大,所以小時候聽粵劇長大,後來才知道外面不流行粵劇。其實香港不多表演場地,坦白說,連這個標誌性、博物館一樣文化遺產也保留不到,覺得很可惜。」 演出完結後,大劇場曲終人散,舉行告別儀式,唱了52年的舞台正式落幕,外牆的霓虹招牌亦在午夜熄燈。新光戲院由2005年多次傳出業主要收回物業,後來政府介入斡旋獲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單車港隊出戰世界盃捷克站 陳日楠男單花式摘銅
【有線新聞】單車花式世界盃捷克站,港隊的陳日楠男子單人花式摘銅。 14個國家及地區參加,港隊派出5名運動員參賽,陳日楠在單人花式獲得167.68分,贏得銅牌。何冬晴、林芍如女子雙人花式得到84.47分,第4名完成。王心怡、陳泓熙女子單人花式分別獲得第8、12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港區政協陸續抵京 據報獲領導人接見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周二開幕,本港的政協委員陸續抵達北京後,據報獲領導人接見。 20多輛小巴接載著包括香港在內的政協委員抵達政協禮堂,政協常委高永文、委員黃國等進入禮堂。根據慣例,政協大會開幕後,港澳政協的聯組會議亦有機會有領導人列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黎智英案|控方花24日完成盤問黎智英 辯方預計覆問需1日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用了24日完成盤問黎智英。黎智英作供稱中國的價值觀不同,不屬於國際社會的一員,否認支持西方分裂中國。 黎智英第50日作供,控方最後圍繞制裁議題盤問。問到黎智英的網上直播節目,嘉賓談及「科技禁運」,希望美中商討科技合作要將香港和新疆議題聯繫起來,黎智英庭上稱他認同這樣做。控方指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三個月內七度提及科技制裁,黎智英否認是提倡制裁,重申一直只講述已存在的措施,他形容自由和人權是與生俱來的權利,所以按邏輯建議以此為前提,與貿易問題綑綁。 黎智英又說中國的價值觀不同,不是國際社會的一員,但他並無支持西方分裂中國,他重申是認同而非支持美國撤銷香港特殊貿易地位。法官李運騰問是否用作迫使中國達成協議,黎智英稱沒這樣說,認為是能令中國更易達成協議;又稱是為了爭取自由,不是犧牲中國和香港利益,希望拜登政府延續特朗普對中國無情的態度。他又否認跟Mark Simon談及想法是因為知道美國政府關注自己的發言、想透過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助手要求美國制裁。 控方之後總結盤問,先指黎智英串謀蘋果高層、Mark Simon及李兆富,發佈161篇煽動刊物並請求外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23條|「美隊2.0」馬俊文覆核被駁回 高院頒令支付一半訟費
【有線新聞】「第二代美國隊長」馬俊文不獲提早釋放的司法覆核駁回,高等法院頒令他支付一半訟費。 馬俊文因煽動分裂國家罪判監五年,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不獲提早釋放,去年底司法覆核遭駁回,當時法官指涉及重要法律議題和公眾利益,不作訟費命令,律政司不服。高院頒下判詞,指馬俊文7項理據中只得1項獲批上訴許可,惟案件屬首宗《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司法覆核,理據具公眾利益,頒令馬俊文支付司法覆核一半訟費以及今次訟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零售銷售連跌十一個月 1月跌3.2% 零售管理協會:料3月生意有改善
【有線新聞】本港零售銷售連跌十一個月,1月按年下跌3.2%、符合市場預期。業界組織指出隨著股市有起色,有信心零售市道逐步改善。 今年農曆年假較去年為早,令本港1月份零售銷貨值跌幅明顯收窄。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1月份零售銷貨值較去年12月顯著收窄,但按年仍然下跌3.2%、連跌十一個月。按類別劃分,首飾及鐘錶下跌近一成八;電器及耐用品亦跌約一成,但超市貨品升近5%。 有業界組織指去年2月有農曆年假,在高基數效應下,今年2月表現可能較差,但預期3月生意會有起色。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今年大家做推廣加大力度,加上本港股市有起色,加上人流帶動相對好轉。對3月份的預估,大家似乎較過往好一些,例如有三成受訪會員均預估錄得單位數至低雙位數升幅。」 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短期表現將繼續受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轉變影響,但相信國家的惠港措施,以及當局積極推動旅遊業發展均對零售業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