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世盃外第一圈首回合 港隊4比0擊敗不丹 19歲射手米高獨取兩球
【有線新聞】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第一圈,港隊首回合在主場4比0擊敗不丹。 一班歷史性躋身亞運四強的功臣賽前先接受球迷歡呼。超過一萬人支持。紅衫的港隊開賽就搶攻,艾華頓窄位被不丹門將古龍擋到,再中柱彈出。上月友誼賽主場大炒文萊10球,這位理文前鋒攻入兩球,傳回中間,陳俊樂後上熨射,偏離目標。之後又是艾華頓,但都是過不到古龍。 主教練安達臣賽前說要贏波出線。艾華頓長傳,差點令不丹的羅保「擺烏龍」,只是古龍反應快救到。港隊10分鐘找到機會,黃威的角球,米高頂入個人首個國際賽入球。這位19歲射手之後想回禮,但黃威快射被擋出。入球都是要找米高,接應黃威恰到好處長傳,頂彈地入網,16分鐘有兩球進帳。 排名148鬥184,艾華頓長傳找到陳晉一,取得個人首個大港腳入球,港隊28分鐘拉開3球。港隊攻勢浪接浪,不丹後防都慌張,羅保「送禮」,情急下將球踢入自己龍門,港隊35分鐘擴大比數。艾華頓上半場很活躍,但始終與入球無緣,抽射被古龍單手擋走,港隊半場已有4球在手。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入場支持。港隊換邊後稍為鬆懈,給了不少機會不丹,幸好門將葉鴻輝集中精神,擋到真達多治,之後祖佳爾的冷箭中楣彈走。賽事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小犬襲港|九號風球露天路段停駛 岑智明倡檢討 港鐵:緊急情況無法預計
【有線新聞】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說港鐵須檢討九號風球下露天路段停駛的硬性規定,港鐵解釋是參考了過往惡劣天氣對列車運作的影響。 早前小犬襲港,港鐵露天路段在九號風球下停駛,大批人滯留車站及機場。岑智明在報章撰文,指有關安排源自2012年韋森特襲港,塌樹壓損東鐵綫架空電纜,但今次風力較小,港鐵應考慮實際天氣情况,任何應變計劃都應預料到八號或以上風球生效,的士服務會有短缺。港鐵指會不時檢討安排,但強調露天路段面對極多無法預計的緊急情況,在惡劣天氣下行駛會威脅乘客及員工的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警元朗拘5人 涉非法砍伐沉香木 市值約1500萬元
【有線新聞】警方在元朗拘捕5人,涉嫌非法砍伐沉香木,總值約1,500萬元,檢獲證物包括沉香木及斧頭等。 警方接獲情報指元朗有人處理及收藏大量土沉香,調查後在一間鐵皮屋發現87公斤野生土沉香、市值1,500萬元,拘捕5人,相信他們在郊外砍伐沉香木,處理後銷售到國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NASA:小行星樣本土壤發現碳和水分 助了解地球生命起源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分析上月送回地球的小行星樣本,發現土壤有豐富的碳和水分,是孕育生命的核心元素之一,有助加深對早期太陽系的了解,甚至帶來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沙石並非普通的「炭灰」,而是來自9,700萬公里以外的珍貴小行星樣本。盛載土壤的樣本罐上月送回地球,原先預計今個月內才正式「開箱」,但容器外有探測器吸入樣本時的「漏網之魚」。得州休斯敦的太空中心於是率先初步分析,發現碳含量佔樣本總重量5%,沙泥組織內亦含有水分、硫化鐵、氧化鐵等,可反映水源存在的礦物,形容小行星的土壤充滿有機物。 研究員湯普森:「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正進一步了解這些物質的成分,通過它們認識早期的太陽系以及有哪些東西被帶到了早期的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研製的奧西里斯探測器早在2016年升空,3年前降落這個在45億年前形成的小行星「貝努」,採集約250克的土壤樣本。合作研究的亞利桑那大學學者認為地球擁有水源等孕育生命的核心元素,可能是由這類星體在40多億年前撞擊所帶來。 科學家期望密封樣本罐內的土壤,可帶來更多有關地球生命起源、太陽系早期歷史等的線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六公務員學位職系招聘結束 申請者增三成八 楊何蓓茵:感到鼓舞
【有線新聞】6個公務員學位職系招聘結束,逾兩萬人申請,較去年增加三成八。 職位包括政務主任、二級行政主任等,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競爭激烈,接獲約12,500份政務主任申請,二級行政主任申請則有約18,400份,都較去年多。她指感到鼓舞,反映不少人,包括應屆畢業生及大學三年級生都有興趣加入公務員團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六四擬展國殤之柱直幡 內地法律博士生煽動罪囚半年 刑滿遣送離境
【有線新聞】一名內地法律博士生早前承認煽動罪判監半年,刑滿獲釋,被遣送離境。 保安局確認內地生曾雨璇刑滿獲釋,並根據入境條例將她遣送離境。曾雨璇今年六四打算在銅鑼灣展示國殤之柱直幡,被控企圖作出具煽動作為,她承認控罪,判監半年。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郵輪碼頭冧閘累保安截肢 事主曾向上級要求機械處理 工權會促強制定期檢查
【有線新聞】鐵閘倒塌事故接連發生,啟德郵輪碼頭上月底有保安員被倒塌鐵閘壓傷要截肢,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認為事故反映管理公司危機意識不足,建議政府強制定期驗鐵閘。 保安員何先生上月在啟德郵輪碼頭被鐵閘壓中雙腳,左腳要切除一隻腳趾,右腳就切剩一隻,可惜最終組織壞死,整隻右腳腳掌將要切除。他憶述當時鐵閘已經傾斜,上級依然要求他與兩名同事扶正鐵閘。何先生:「這樣是直的、呈90度,大約傾斜到這樣。(記者:即是傾斜少許?)少許吧。我們見到這樣已致電控制室,我說這要用機械才可,是機電署做、不是我做,但他們不斷要求我們處理一下。一處理,鐵閘便壓下來,雙腳壓成這樣。」 協助他的工業傷亡權益會說事故反映管理層危機意識不足,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謝欣然:「這一、兩年都發生了很多鐵閘倒塌的意外,按理都應該知道鐵閘可以造成很大傷害,但控制室依然不顧這些危險。所以我們覺得在管理層及前線員工的訓練上,是十分重要,要告訴他們鐵閘的危險性,以及一旦有事時,例如傾斜了又或者有零件鬆脫,如何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目前只是有指引建議每三個月維修保養鐵閘,管理公司可以不跟隨,工權會建議立法強制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享受萬呎高空跳降傘 104歲老婦圓夢後離世 刷新紀錄尚待健力士確認
【有線新聞】美國芝加哥104歲婦人荷夫納(Dorothy Hoffner)月初為了再度享受高空跳傘快感,在跳傘專家協助下成功從13,500英尺(4,100米)高空跳傘,有望刷新最年長跳傘者紀錄。然而就在荷夫納「圓夢」不足半個月,護理人員確認她近日在睡夢中安祥離世。芝加哥跳傘協會和美國降落傘協會為此發布聯合聲明悼念,並感激她提醒眾人「享受刺激永遠不嫌晚」。 百歲首嚐跳傘快感 自言年齡只是數字 據《芝加哥論壇報》報道,荷夫納在100歲時人生第一次跳傘,當時她需由教練推出飛機,但那次經歷讓她十分享受。本月1日,荷夫納在美國降落傘協會認證教練幫助下,堅持從4,100米高度帶頭跳下。跳傘全程持續約七分鐘,降落傘緩慢下降到地面,荷夫納在落地後不久便對著歡呼的人群說:「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太棒了,」荷夫納說:「那裡真是太棒了。整個事情令人愉快、美妙,再好不過了」。據友人表示,荷夫納跳傘並非為了打破紀錄,而是純粹享受「飛躍」,所以想再跳一次,「她這樣做沒有其他原因,只是想跳傘」。跳傘中心事後已向健力士世界紀錄申請,以確認她刷新年紀最大的跳傘紀錄。現紀錄是由瑞典103歲的拉爾森 (Linnéa In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2日
監督子女學業要「課金」 四川中學推廣查分APP 網民:家長日改用手機搞
【有線新聞】手機應用程式為生活帶來方便,但方便不等同要將「責任外判」,四川就有中學要求家長使用「收費APP」監督子女學業,每學期「課金」30元來查看考試分數和錯處。有官媒批評透過教育進行商業化運作,並將學生資訊違規交予第三方平台,推卸了學校的責任,更有網民戲言以後不用再辦家長日,「教師、家長、學生有甚麼全都用APP吧」。 不滿未講明收費 家長:別像搞政治那樣 內地傳媒報道,涉事後四川巴中市恩陽區實驗中學,有家長在微信群內詢問「好分數是每學期都要交錢嗎?這個有什麼作用?」另一位歐姓家長則解答稱「每次測試、考試可以在好分數上查看自己孩子的成績和錯題在哪裡」。報道引述「好分數」官網介紹,該應用程式「是基於對日常考試數據的診斷與分析,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個性化智能學習服務的個性化學習平台」。 據報每名學生每學期要交30元費用,由家會收取後交平台公司。該歐姓家長強調「每個班級都是這樣收的哈」,還有一位家長則不滿校方未講明要收費,批評「所有收費請大大方方的收」、「搞教育不能像搞政治那樣」。報道引述涉事班主任承認,費用交給APP代理公司,而代理公司負責人則回應指提供「個性化」服務,是有償自願交費,並非強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1日
精進建築地盤昨再奪命 入標政府工程禁令延至明年底 死者兒子質疑承建商疏忽
【有線新聞】油麻地一個政府地盤昨日有工人由平台墮斃,涉事承建商精進建築被延長禁止入標政府工程至明年底。 精進建築因為去年安達臣道塌天秤事故,被禁止入標政府工程至今年底。發展局說因應今次事故,決定延長禁令一年;涉事分包商亦被禁投標三個月,其間要作獨立安全審核,按結果落實改善措施後,才會考慮恢復投標資格。有關部門正調查事故,局方會因應結果,按需要採取進一步規管,包括延長禁令,甚至將它們由「認可名冊」除名。 死者家屬事發後一日到油麻地渡華路地盤路祭,死者兒子質疑承建商疏忽、延誤報警。死者兒子蘇先生:「我爸爸躺在那裏一個多小時都沒人理會,一個多小時才報警。(有沒有聽過當時…)安全也很有問題。警察拿回來,我爸的安全帶沒繩沒扣,但剛剛問他們又說有扣,警察給我的證物是沒繩沒扣。」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1日
【快訊】台灣花蓮發生5.8級地震
【快訊】台灣花蓮發生5.8級地震 新介面、新體驗!下載《有線新聞》盡覽焦點議題、接收最新消息! ▸iOS:http://apple.co/39ItXzJ ▸Android:http://bit.ly/3aA9Z9M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11日
廣西幼童搭高鐵「墮軌」 女生挺身鑽月台隙救人 網民受驚:為她抹一額汗
【有線新聞】上海地鐵早前有女子大腿落入月台縫隙,影片引發當地民眾關注,類似事件日前亦在廣西上演,更由於事主只是一名幼童,因此直接穿過縫隙「跌落」列車底部。特別的是,在場成年人礙於身形未能下路軌救人,一名細少女生見狀挺身而出,鑽入月台隙救人,引起網民熱議。 旅客大驚 女孩反過來安慰:我可以的 事發於本月2日,一名幼兒在高鐵站上車時一腳踩空,掉進列車與月台之間的縫隙。內地傳媒指出,當時一旦列車啟動,幼童將面臨被輾壓的危險,「情況非常危急」。乘客拍下的影片可見到,一名身材瘦小女孩衝了上來,扶住站台邊緣就想鑽進去,旁邊旅客大驚,提醒她注意安全、不要勉強,女孩反而安慰起眾人,稱:「「我下去救,我可以的」。 鑽到路軌後,女孩扶起幼童查看有沒有大礙,隨後把孩子抱起來,然後往縫隙上托舉,奈何身高力氣有限,一個人難以完成。旁邊幾個男性旅客見狀趕緊上來,全部雙腳跪地,把手伸進縫隙,接住女孩托舉上來幼童,最終將二人都救上來。 未見職員救人 網民大讚:好閨女! 「這麼好的閨女,感動死我了」、「看見了嗎,那個小姑娘像一道光」網民大讚女孩人美心善,但不少人也為她的舉動抹一額汗,認為當事情況應立即通報車站職員,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