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東區走廊五車相撞 八人受傷送院 交通一度嚴重擠塞
【有線新聞】東區走廊有五輛車相撞,八人受傷送院。 意外涉及兩輛的士、兩輛私家車及一輛輕型貨車,其中一輛的士車身嚴重損毀。早上約九時,五輛車分別沿東區走廊往中環方向行駛,駛到近鰂魚涌對開,懷疑有車收掣不及,連環相撞,包括司機及乘客共有八人受傷或不適,要送院治理,現場交通一度嚴重擠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11月男嬰遭口罩焗死 揭淚涕「浸濕」到透明 照顧員「神經大條」錯過救援
【有線新聞】流感高峰期間,年幼孩童防護措施備受關注,但未足歲嬰兒佩戴口罩又是否合適?台灣近日就發生一宗悲劇,一名只有11個月大男嬰因為哭喊,懷疑被眼淚、鼻涕弄濕的口罩活活焗死。家屬認為悲劇緣於強制佩戴口罩,對公托中心的照顧人員提告過失致死。 因呼吸道疾病流行 托兒所實施強制口罩令 事件由華視主播林彥汝在社交平台轉述家屬文章披露,指朋友姐姐22日將11月大兒子放在公立托兒所,懷疑被浸濕口罩悶住口鼻窒息,送醫不治。貼文直指因為呼吸道疾病流行,托兒所開始實施口罩令,小朋友不喜歡戴口罩,但老師強硬要求他要戴,小朋友就大哭,可能因眼淚、鼻水浸濕口罩,黏住口鼻導致窒息,最後「掙扎著倒下」。 托兒所老師卻「神經大條」以為他哭累了睡覺,20幾分鐘後要換教室時,才發現結果已經沒呼吸心跳,錯過了黃金急救時間。林彥汝指男嬰爸爸媽媽很平凡善良,趕到醫院時,看到媽媽哭腫的雙眼充滿無助,男嬰小小脆弱的身體已經承受許多搶救的措施,令人不捨;爸爸只能求神拜佛跪求奇蹟,但男嬰終究沒撐過來,醫生判定腦死,「善良的他們,同意器捐愛兒的心臟遺愛人間。」 閉路電視揭口罩濕到透明 父:沒貴人救他 據台灣傳媒報道,閉路電視曾拍下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10歲男生請食「辣條」 同學含一啖當場倒斃 捱告惹網民爭議:分享有罪?
【有線新聞】高油高鹽高添加劑的「辣條」被視為不健康零食,但仍於兩岸小學生間掀起熱潮,內地最近卻有宗「辣條」命案,一名小學生僅用嘴含住一根,便頭一歪突然倒斃。家長認為孩子死亡與「辣條」有關,控告分享辣條的10歲同學李某,要求賠償。 同學目擊「含一根」倒斃 法醫揭急性中風 事發於2022年1月16日,被告的李某當日到教室上課,把從家中帶來的辣條分給同學小A。放學後,有同學看到小A拿出辣條,撕開塑料包裝後用嘴含住一根,「接著就頭一歪,慢慢滑到地上,趴在地上不動了」,隨即報告老師。小A送院後證實不治,而死因為「腦實質出血繼發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出血性中風的一種)。死者父母主張辣條和孩子的死存在因果關係,要求李某及其父母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檢測報告顯示,涉事辣條符合內地食安添加劑使用標準,而且未有檢出安定、甲拌磷、敵敵畏成分。公安機關檢驗表明,李某分享的辣條未檢出有毒,而辣條雖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但屬於「無明顯安全隱患」的食物。根據查案筆錄和勘查現場證據,小A嘴裡的辣條沒有咬過跡象,無充分證據證實小A「進食了辣條」,而小A亦沒有過敏史。 法院:純屬小孩間分享 網民質疑為告而告 法院認為案件爭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23條|設「應變反駁隊」回應網上抹黑 李家超:立法屬社會共識 定保障人權自由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說,基本法23條立法準備工作已在衝線階段,研究加入「科技中立性」條文,不用每次修例就可應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又會成立專隊向不同界別解說。 基本法23條立法即將上馬,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會與議員探討如何令立法更具前瞻性。 選委會界別議員黃錦輝:「別有用心的人亦會用AI和大數據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 李家超:「如果我們有法例內容是科技中性都能處理,無論AI日後如何變化、大數據如何被濫用,我們這部法例都不會因此經常修改。」 港島西(新民黨)議員葉劉淑儀:「或者可以參考英國做法,她通過法例後立刻檢討實務守則,在其法例附表下訂立。」 李家超 :「葉議員提及用附表或守則方式就不需要繁複修改主體法例手法處理,我感謝這些意見。」 有議員關心23條解說工作,李家超說會成立核心解說隊伍,由他統籌指導。律政司司長、保安局局長是主要成員,其他官員亦要「落水」擔任支援隊伍。 李家超 :「我們與特別的界別做解說,包括商界、媒體、外國總領事和商會等地區我認為都重要。我們只有一部香港國安法,比外國動輒有二十多部國安法律,我們只是小巫見大巫。」 他說當局亦會成立「反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煽惑六四集會案|律政司終極勝訴 鄒幸彤恢復原審定罪 刑期上訴發還高院處理
【有線新聞】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煽惑六四集結案,律政司終極上訴得直,鄒幸彤恢復原審定罪。 鄒幸彤由囚車押送到法院,2021年警方以疫情為由反對六四維園集會,鄒幸彤於社交平台及報章撰文呼籲公眾參與,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及後上訴得直。律政司不服,終極上訴。 終院法官李義與首席法官張舉能分別頒下不同判詞。法官李義與霍兆剛以及非常任法官紀立信都認為被告可以挑戰警方禁令的合法性作為辯護理由,因為警方禁止集會決定的過程被告沒有參與。從憲法上挑戰禁令屬基本法維護和確立的權利,被告不應因為無法向上訴委員會上訴,或者沒有尋求司法覆核而被剝奪挑戰禁令的機會。警方發出的集會禁令是未經批准集結控罪的必要元素,控方有舉證責任,確立禁令是合法。 首席法官張舉能就不同意,指被告可否在刑事法庭挑戰行政決定,取決於跟法庭所須處理的事情是否相關。他另頒判詞指,條文有明確規定遊行上訴委員會的裁定是「最終」決定,認為涉及「非法集結」等罪行,已審慎考慮和平衡維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及維護發表自由、和平集會及示威等基本權利,因此禁令合法性不是罪行的必要元素,不可在刑事審訊中間接挑戰,須透過司法覆核去處理。 法官林文瀚亦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C朗「中國行」淪鬧劇 向球迷道歉稱來到「第二故鄉」 傳媒揭主辦方內幕
【有線新聞】葡萄牙球旦C朗拿度往中國踢表演賽,臨時因為主角受傷而改期,引發牽連大波。有傳媒揭露主辦方得知消息後,仍「不遺餘力地努力做工作」,勸說「要為了球迷上場比賽」,並向大批網紅出售晚宴席位,令C朗拿度全晚飽受滋擾。 受傷改期自言難過 網絡卻流傳敬酒照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主辦方於23日晚召開記者會,宣布C朗(內地稱C羅)因身體因素無法於24日及28日兩場比賽出場,需要延期,承諾遠赴深圳觀賽球迷的機票、飯店均可「報銷」。C朗在記者會上向中國球迷道歉,強調「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自言非常難過,「我也了解你們的難過,尤其是我的球迷。我們的比賽並沒有取消,我們還會回來的」。 大批球迷當晚包圍C朗下榻飯店外抗議之際,網絡更流傳起C朗與隊友舉杯的照片,令「C羅敬酒」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當晚晚宴主持人直播中出面闢謠此事,指他當晚並未飲酒,喝的是銀耳雪梨湯,「職業球員在正式比賽前不能喝酒」。 晚宴席位售網紅 借人氣直播激怒C朗 中國新聞周刊指出,「C羅敬酒」晚宴引起C朗不快。因為這個商務禮儀場合,被主辦方出售了大量「席位」,購買者多為網紅,網紅們花了入場費後,利用直播等方式「借C朗人氣」獲取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快訊】江西新余渝水區大火 增至至少39死、9傷 習近平作重要指示、要求遏制各類安全事故
【快訊】江西新余渝水區大火 增至至少39死、9傷 習近平作重要指示、要求遏制各類安全事故 —– ① 撐有線Follow我哋IG ▸instagram.com/icable.news ② 新介面、新體驗!下載《有線新聞》盡覽焦點議題、接收最新消息! ▸iOS:http://apple.co/39ItXzJ ▸Android:http://bit.ly/3aA9Z9M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網絡熱話|搭「N線」只入2蚊 男子拒落車逼退錢「攬炒」 「小家子氣」掀內地網民罵戰
【有線新聞】上巴士先發現唔夠錢,你會落車定向車長「求情」?網絡流傳一段爭執短片,有男子登上通宵線「N281」巴士,只在錢箱放入兩元硬幣,惹來車長激動責罵,但男子堅拒下車,更要求退還兩元。期間有乘客指摘他「冇錢就落車」,但他自辯「我唔係本地人」,最終車長報警處理,連累全車乘客都要下車。 當眾解釋「坐錯車」 乘客:冇錢就落車 短片一開始便見到車長已經動怒,用普通話責罵男子「拿兩塊來坐車」,要求男子自行拿回兩元,但對方回應「你掃給我好不好」。車長隨即要求男子下車,但他堅持要拿回錢,並聲言要投訴車長,再度激怒車長。男子其後聲言「我不是香港本地人,我是內地人」,「我給你看護照好不好」。 車長其後直接打「999」報警,有乘客得知後向男子表達不滿,他便用廣東話解釋稱「我坐錯車」,有人便說「冇錢落車啦」。男子依舊未有下車,指車長已經報警,有中年男乘客反問「報警又點?阻X住晒」、「成車人等你」。 網民質疑「搏懵」 直言車長無權開錢箱 其後車長再開口責罵,稱「我嚟香港幾十年都未有資格兩蚊搭車」,男子則激動起來,問道:「你到底想怎樣?你想殺我?」,隨口罵了數句粗口,並向車長吐口水:「你生活不如意,和我沒有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把握最後機會!「兔年十大消費新聞」投票快將截止 立即登記、贏取頭獎HK$5,000禮品卡
消費者委員會舉辦的「兔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會於1月24日截止投票。請即透過活動網站,投選過去一年你認為市民最關注的消費新聞大事,幸運兒有機會贏取頭獎價值HK$5,000禮品卡! 過去一年,社會陸續復常,政府推出「開心香港」及「香港夜繽紛」促進本地消費和吸引旅客。除此之外,亦有多項政策推進及落實,例如上調煙草稅及引入的士車隊制及記分制等。與此同時不少值得關注的消費議題或糾紛亦陸續浮現,包括電子點餐投訴趨升、教育中心突然結業、消委會點名譴責不良藥店、JPEX案、多人打消脂針後感染膿腫分枝桿菌等。 作為消費者,這些議題絕對與你息息相關。請即把握最後機會,登入活動網站登記投票。所有合資格的參加者均會自動進入終極大抽獎,成功投選出頭10則得票最高消費新聞的參加者,有機會贏得頭獎價值HK$5,000、二獎HK$3,000或三獎HK$2,000的禮品卡。 另外,參加者亦需投選出「最大快人心」、「最抵讚」及「最離譜」消費新聞,每個主題組別將抽出成功投選得票最高新聞的3位幸運兒,每人可獲價值HK$1,000的禮品卡。 一撳即投:https://top10.consumer.org.hk 參加資格:年滿1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寒冷天氣|大帽山晚間錄-2.9度 有團體向無家者「送暖」
【有線新聞】嚴寒天氣持續,大帽山晚上錄得負2.9度,較清晨時更低。天文台預測明早市區最低氣溫仍然只有約6度,寒冷天氣會持續到周五。 入夜後有團體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園向無家者派飯盒及禦寒衣物,呼籲他們有需要時要到政府的臨時避寒中心。天文台星期二錄得入冬以來最低的6.3度,深水埗及觀塘等多區最低氣溫只有約5度;新界再低兩、三度。 天文台指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預測周三早上市區最低氣溫仍然只有6度,高地有可能再結冰。 天文台科學主任麥佩緹:「市區氣溫會下跌至只有約6度,新界會再低兩、三度。天氣大致多雲,初時有一兩陣微雨,高地有可能結冰,日間最高氣溫大約12度。大家要多一些關心有需要的朋友避免長時間在寒風中,提醒大家要穿足夠的禦寒衣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日本三新幹線昨全日停駛 千人緊急疏散 因電纜下垂引停電 兩工人搶修時受傷
【有線新聞】日本新幹線東北、上越及北陸線部分路段因停電全日取消服務。千多名乘客要緊急疏散,兩名工人搶修期間受傷入院。 停電在周二早上近10時發生,四架列車行駛中途停了下來,千多名乘客要緊急疏散。有乘客稱在沒電的車廂中等了兩小時才能離開,幸好車內不太冷。乘客:「一條連著物件的長管好像掉了下來,然後聽到巨響,我座位旁的窗也裂了。」事故相信是東京上野站及大宮站之間電纜下垂引致,懸掛架空電纜的金屬配件有數處受損,有列車的電弓損壞,打爛了列車車窗。 工程人員搶修期間再傳出巨響。有路軌冒出濃煙,兩名分判商工人分別觸電及灼傷要入院,送院時都清醒。大批乘客在車站等消息,受事故影響,新幹線三條線路星期二全日停駛,影響東京、新潟、仙台及富山等車站,其他列車也可能受影響縮減班次。JR東日本稱正努力搶修電纜,預料需要較長時間維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被上司要求凌晨工作 打工仔成功追討三萬「OT」錢 法院判詞界定「隱形加班」
【有線新聞】打工仔下班後或放假時,都不時收到上司或公司的工作訊息,有時可能是簡單溝通,亦有時需緊急工作處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今(23日)發表工作報告,提及一宗「隱形加班」案例,一名打工仔因被上司轟炸,多次要求在下班後回覆工作訊息,以及在凌晨工作等,成功追討三萬元(人民幣,下同)的OT錢,判詞更明確定義何謂「隱形加班」,成全國首例。 一名31歲姓李的女子2019年在北京一間公司工作,負責搭建營運組織架構、管理內容團隊等工作。根據公司規定,她的工作屬輪班制,有時需在周末和假期工作,即使下班後,同事或上司若有工作上問題,都會與她聯絡。其後她因減薪和休假等事與公司意見不合,於2020年12月被解僱,其後決定追討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11日的加班費。 社交媒體工作超出簡單溝通範疇 法院:明顯佔用僱員休息時間 事主主張的加班內容是下班後,在微信或者釘釘等軟件中與客戶或同事進行溝通交流付出的勞動;但其公司卻認為,這不屬於加班。法院認為,對於利用微信等社交媒體工作的情況,如果打工仔在非工作時間使用社交媒體工作,已經超出一般簡單溝通範疇,打工仔付出了實質勞動內容,或使用社交媒體工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