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婚展|一連三日會展舉辦 檔主料生意增逾五成:很多人疫後補拍婚紗照
【有線新聞】香港結婚節及婚紗展一連三日在灣仔會展舉辦,有檔主指疫情過去,生意增長一半以上,又會推出優惠套餐吸客。 台灣婚禮公司負責人秀鈴姐:「很多人疫情不能出外,因為我們專門做海外婚攝,很多人疫情時註冊了但沒有擺酒,甚至沒有拍婚紗照,這一群客人會在這個時間到海外拍攝。」 婚禮公司負責人Queenly:「經濟仍在復蘇期情況下,希望公司提出性價比高的套餐,令到客人不需要花費太多金錢,又可以享受旅程,又有浪漫的婚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財政預算案|勞聯到政總提交建議 倡設育兒假、電費津貼等集中支援
【有線新聞】有團體到政府總部外就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將「願望」貼上許願樹,又把建議書交給政府代表,多項建議包括設立育兒假、延長侍產假、電費津貼計劃等。勞聯指明白政府正面臨財赤,繼續派發消費券會有一定困難,期望政府集中資源幫助有需要的巿民,例如是育有小孩的家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兩萬元租民宿遇「霸王房東」 遭刁難擦乾淨馬桶才能走 網民:怎樣才算乾淨
【有線新聞】近期屢傳「劏客」事件的海南發生一宗民宿糾紛,有旅客花兩萬元租住一間別墅民宿10天,但退房時疑遭房東刁難,要求擦乾淨馬桶才能走。事主指離開前已有打掃,認為房東故意想沒收押金,決定報警處理。事件引起網民熱議,支持及反對聲音都有,租約上則寫明「按照租房時原貌退房」,雙方爭論何謂原貌。 挑剔沒拖地、床上用品疊不齊 警員都聽不下去 內地傳媒報道,事發於本月15日年初六,爆料女網民稱在海南桃花島租房旅遊過年,以月租2萬元價錢租房,由於有事要提前離開而只住了10天。到退房的時候,卻被房東要求把馬桶擦洗乾淨才能走人。女事主對此表示不理解及非常生氣,認為租了10天就花去2萬元,價格一點都不低,為甚麼房東提供的服務那麼差,還要租客自己打掃衛生? 女事主報警後再拍片將糾紛放上網,片中可見馬桶衛生程度確實不錯。她指房間都收拾很乾淨,但房東卻說廚房檯面有灰、地沒拖乾淨、冰箱沒清洗乾淨、樓梯沒拖乾淨、床上用品疊不整齊,「還要求擦冰箱、洗馬桶,就是挑毛病」。 在場警員都聽不下去,上前勸說道:「你不可能讓人家全都弄得乾乾淨淨」,但對方卻仍要求「就簡單收拾」、「你要打掃成下一個客人能直接入住的標準」。最後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美國指俄羅斯正研發反衛星裝備 令人擔憂惟沒直接威脅 俄方:不作評論
【有線新聞】美國指俄羅斯正研發反衛星裝備,未正式部署、亦不構成直接威脅,會與盟友密切留意。俄羅斯稱美方公開細節前不作評論。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證實得到情報,俄羅斯正研發部署在太空的反衛星裝備,形容令人擔憂,「這種裝備目前仍未部署和運作,俄羅斯研發這技術令人擔憂,但沒有即時威脅。這種武器不會攻擊人類,或對地球造成實際破壞。」柯比不評論俄羅斯的新款反衛星裝備有否具備武裝能力,但指可能違反《外太空條約》中訂明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核武或大殺傷力武器,俄羅斯有份簽署條約。 分析指裝備可能是核動力,用作干擾衛星訊號,或令衛星內部的電子設備燒毀,而非直接擊落衛星的核彈頭。柯比強調政府非常認真處理,國安團隊正分析情報,會定時向總統拜登匯報。華府會尋求與俄羅斯直接對話,會確保盟友、國會及公眾充分知情。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國會領袖及情報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簡報前一天在社交網頁率先公開國家出現「重大國安威脅」,要求解密的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特納,稱信任華府已有應對方案。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批評美方捏造事實,目的是促使國會通過軍援烏克蘭法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詐騙園區假直播被捕 台兩網紅下跪求柬埔寨原諒 柬警揭「帶鬼娃」預謀鬧事
【有線新聞】台灣網紅「晚安小雞」(陳能釧)日前假扮潛入柬埔寨詐騙園區開直播,聲稱遭軍裝守衛襲擊兼搶劫,事件驚動台柬執法部門。「晚安小雞」及同伙網紅「阿鬧」及後被以煽動歧視等罪名拘捕,二人本月15日在警局下跪道歉,請求柬埔寨當局原諒,不過當地法院翌日火速開庭,判決兩人即時入獄。 省長曾「上當」籲尋人 主持記者會斥非常嚴重 據柬埔寨傳媒報道,警方是於14日帶走「晚安小雞」及「阿鬧」調查,並於15日開記者會,由西哈努克省長郭宗朗親自主持。郭宗朗早前亦曾「上當」,在臉書發文呼籲協助尋人,因此他在記者會上明言兩人所犯錯誤非常嚴重,不能只是批評教育,「若我們輕易原諒他們,那麼接下來還會有人繼續捏造類似假象,抹黑柬埔寨形象」。 新聞片段顯示,陳能釧當場說抱歉、承認錯誤,語畢鞠躬並與同行魯祖顯(「阿鬧」)下跪,被旁人拉起後用英文說:「I’m so sorry, Please give me a chance」。他又指柬埔寨治安其實是非常好,也是非常美麗的國家,適合觀光旅遊,不存在網傳的詐騙、綁架、販毒事件,沒有外界謠傳這麼可怕,非常後悔抱歉,又自言其直播頻度主題「較強烈」,但有計畫其後拍攝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爛尾樓成網紅勝地 塗鴉、跳傘片湧現Tiktok 美警無法阻:業主遠在北京
【有線新聞】網絡世代人人都可以走紅,Tiktok(抖音海外版)、IG等平台近期就出現一項新的網紅挑戰,就是闖入美國洛杉磯的一棟「爛尾樓」,留下自己的精美塗鴉,又甚或直接從樓頂花式跳傘。當地警方對有關亂象束手無策,事關爛尾樓屬於私人物業,加裝封鎖設施與否需由業主決定,但這名業主目前卻遠在北京。 外牆滿塗鴉爆紅 吸引冒險者跳傘拍片 美國傳媒報道,涉事的泛海廣場(Oceanwide Plaza)位於加州洛杉磯市中心,這棟爛尾樓近期遭受嚴重破壞,原因是在社交平台上爆紅。超過25層樓的玻璃外牆幾乎全被塗鴉覆蓋,連日來更有人進行定點跳傘。有關短片可看到,當事人在沒有安全設備情況下,先是沿著建築物外圍邊緣驚險散步,再在數百呎高的空中緩慢移動,然後從頂樓跳下。 有報道引述住在鄰近大樓的居民表示,除了定點跳傘外,不時都看到有人闖入泛海廣場大樓,在其中一層樓開派對,甚至看到其他人在大樓內煮飯和打靶,擔心「社區安全受到威脅只是時間問題」。當地警方剛表示,近數星期已發現有幾百人在裡面塗鴉、破壞、非法入侵,暫時已逮捕18名涉案人士,目前正加派警員在該物業的各個角落巡邏。 市長憂致命悲劇 議會已勒令業主回應 不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港鐵:已帶走闖入荔景站路軌人士 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服務陸續復常
【快訊】港鐵早前指有人進入荔景站附近路軌範圍 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列車一度需慢駛 目前已帶走闖入路軌人士 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服務陸續復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大欖懲教所兩囚犯涉非法交易膳食 17人疑聲援被隔離調查
【有線新聞】大欖懲教所有在囚人士交易膳食被紀律檢控,其他在囚人士聲援,署方將他們隔離調查。 兩名在囚人士早上在飯堂非法交易膳食,懲教人員隨即採取紀律檢控,期間有六名在囚人士聲援,集體對抗管方,要求取消紀律檢控,懲教人員將他們帶離飯堂隔離調查。署方之後調派增援部隊到場,突擊搜查後將另外11名懷疑參與聲援行動,或藏有違禁物品的在囚人士隔離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猴痘|新加坡返港男確診 曾有高風險接觸
【有線新聞】一名從新加坡返港的男子確診猴痘。 該名48歲男子上星期三出疹,兩日後求醫,目前情況穩定。他有長期病患,潛伏期內曾到新加坡,期間有高風險接觸,暫時未發現與其他個案有關連。本港至今錄得57宗猴痘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再次呼籲,高風險人士接種猴痘疫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北角七人車攔腰撞的士 五人受傷
【有線新聞】北角有七人車攔腰撞到的士,五人受傷。 網上片段看到,七人車突然溜前在路口攔腰撞到一輛空載的士,司機跌出車外,傷者在救護車上接受治理。傍晚六時許,七人車懷疑在清風街溜前至電器道交界撞到的士,波及一輛私家車,事件中有五人受傷,四人需要送院治理,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南韓學者研「牛肉米」減碳 以培植肉「種出白米」 將來或可用作太空食品
【有線新聞】米和肉本來是不同食材,但南韓有專家「溝埋嚟做」,創造了一種「牛肉米」令白米同時擁有肉類營養,成為環保的蛋白質來源,更適合用於太空食品。 這碗紅色的飯是用白米煮成,不過並非一般白米,大家見到的紅色是貨真價實的牛肉細胞。靈感來自近年冒起的培植肉技術,以動物幹細胞為起點,人工培植成動物肌肉組織。這個方法可以獲得肉類,但不需要宰殺動物,而且碳排放比傳統畜牧業低,被視為更環保的動物蛋白質來源。 南韓延世大學的團隊想到將培植肉與稻米結合,因為稻米的微觀結構近似海棉,米粒裡面有大量疏孔適合讓細胞依附增生,學者將牛的肌肉及脂肪幹細胞當成種子植入米粒。經過11日的培植,米粒充滿了牛肉及脂肪細胞,這種「牛肉米」既有澱粉質亦含牛肉的蛋白質及脂肪,營養比一般白米更全面。牛肉米每公斤蛋白質所衍生的碳排放,只是一般牛肉的八分之一。 學者指這種有動物營養的米適合加入太空人的餐單,或者作為軍隊野戰時的口糧,甚至可以在災區用作應急食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5日
農曆新年|北區街市人流疏落 檔販呻生意大跌:港人沒錢了 議員倡街市續凍租
【有線新聞】農曆新年本屬消費旺季,但北區有商戶說過年生意一般,部分指甚至按年跌一半。有議員指是受市民北上消費及代購影響,建議政府在財政預算案繼續凍結街巿租金及公共事業收費。 農曆新年期間上水街道上人流不算多,昔日拖篋掃貨的情境幾乎絕跡。店舖職員吳小姐:「新年這段時間人人北上消費、去了旅行,星期六、日很多(人)都北上吃飯、買東西。」 新春期間不少商舖仍未啟市,但街頭都不乏這些招租的舖位。除了商戶和食肆生意差了,附近的街市檔販亦面對同樣困難。 陳女士:「生意一年比一年差,香港人現在沒錢了,人人北上買餸,是啊、北上買餸、很難做。香園圍有個口岸,很多上水人去那邊買餸。」 鍾先生:「很難怪、上面物價真的便宜,很多兩元乘車去蓮塘,60歲以上當然方便,買餸下來上面物價差很遠,疫情困了幾年?很多去旅行的去旅行,回內地的回內地,其實都走了百幾萬人。今年過年都非常差,生意額來說起碼下跌五成。」 有立法會議員就說,有不少商戶反映受市民北上消費、逆向代購影響,建議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提出紓困措施。劉國勳:「這個要整體去做,整體恢復香港經濟和如何吸引旅客,旅遊方面一簽多行、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另一方面希望政府體恤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