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男星連續15小時噒雞腳 揭「loop片」嵌入帶貨直播 掀爭議惹官媒出聲
【有線新聞】內地帶貨平台發展蓬勃,為「吸流量」推高銷售額可謂各出奇謀,最近就興起名為「直播切片分銷」,指的是名人紅星預先錄製影片,再授權直播間以嵌入式「循環播放」現身帶貨直播。由於以科技手段令人難以分辨是否「真人」,不少網民自言感到被騙,爭議引起官媒主動討論。 一言不發零交流 細看竟是「循環播放」 「早上刷直播,他在吃雞爪,晚上刷他還在吃。」上游新聞引述市民何女士表示,近期在多個帶貨直播間均見到演員朱梓驍亮相,但都在直播主旁邊一言不發,只顧低頭吃無骨雞爪,直播主則口沫橫飛地帶貨。「一開始還以為是真人,但發現朱梓驍幾乎一言不發,也不和網友交流,在不同直播間畫面都差不多,只是穿的衣服不一樣。」 她懷疑直播間的朱梓驍是嵌入影片,並非真人,再仔細看,確實是在「循環播放」朱梓驍吃雞爪的畫面,「主播與助播也會解釋,這是經朱梓驍本人授權使用的『切片視頻』,也有相關文字提示,但有網友在直播間提出質疑,購買的商品出了問題怎麼維權? 」何女士說。 靠網紅帶動流量 授權切片如「躺賺」 類似「直播切片分銷」模式自2022年出現,起初涉及大量侵權嵌入影片,以名人帶動直播間流量,而現時則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其實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北海道沙灘現異象 北寄貝「放題式」沖上岸 上百人狂執、興奮分享食法
【有線新聞】日本新潟縣去年曾有巨量沙甸魚沖上海灘,一度引起「地震先兆」憂慮,最新北海道亦有類似異象發生,但沖上岸的卻全是北寄貝。當地民眾直言從未見過,連鄰市亦有人特意開小貨車來「撿便宜」,一車車運回去享用。 鄰市居民聞風而至 網上分享「戰利品」 據日本ANN報道,事發於北海道厚真町海灘,上月31日突然出現巨量北寄貝。雖然有當地官員指出過往只要風大浪大時,附近海灘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次北寄貝在海灘上綿延數百米,之前從沒有看過這麼多。除了厚真町以外,連鄰近鵡川町、苫小牧市居民都聞風而至,還有人開著小貨車前來裝載。不少人都在網上分享「戰利品」,可見每人帶走的北寄貝都是上以百計。 由於北寄貝是日本人日常食用貝類,不少民眾都是撿拾回家食用。不過根據北海道相關漁業規則,民眾可以徒手撿拾7.5厘米或以上的北寄貝,過小則違法。當地官員亦提醒,被海浪沖上岸的北寄貝可能含有大量大腸桿菌,最好要完全煮熟才能食用,避免引起食物中毒。 或含大腸桿菌需煮熟 網民憂極端天氣有關 報道引述現場一名受訪男性表示,北寄貝怎麼煮都好吃,但「牛油碳烤是最好吃的」,另有民眾分享想製作北寄貝咖哩。亦有網民形容全世界的北寄貝都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南昌強風|聞巨響未見妻蹤影 遭強風吹走墮樓亡 夫妻分房睡陰陽永訣
【有線新聞】江西南昌日前(31日)出現大風、雷電和大雨天氣,造成最少4人死亡、逾10人傷,其中一個屋苑有3名居民被大風扯出窗外,墮樓身亡。一名死者的丈夫表示,當時與太太分房睡,聽到巨響後隨即前往查看,發現太太失蹤,但遺下手機和拖鞋,至風聲結束後,才發現太太被扯出屋外。 家住11樓的萬先生因當時與太太分房睡而逃過一劫,但其太太則被強風扯走,墮樓身亡。萬先生憶述當時情況,「我在隔壁那個小房間睡覺,睡醒以後我就跑出來,我就看見客廳一片狼藉,風呀雨呀全部往裡面飄,我就趕緊跑到這間房來叫我愛人,我叫她都沒聲音,叫不到人。」 他稱,當時窗戶已經被吹走,叫太太又沒有回應,「我就到床上摸,也摸不到人,我還以為她到外面去了,給她打電話,發現床上有電話的聲音,我就本能的摸一下床,我看到她拖鞋在這裡,我就嚇了一跳,後來風就小了一些,我一發現窗戶沒了,聽到下面有哭聲,我腦袋就懵了。」 六旬婦與孫兒被吹走 房間只剩床架 家住20樓的徐先生表示,當晚發生突發強對流天氣,大風把他客廳和房間的窗都吹走。當時他64歲的母親和11歲兒子正在熟睡,其後被強風扯走墮樓身亡。當時他被巨響驚醒,他第一時間查看家人的安全,但是母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女子情緒失控斬傷家姑 疑再故意避開氣墊 扔3歲幼子落街慘死 長子幸及時獲救
【有線新聞】重慶一名37歲女子昨日(1日)疑與家姑爭執,用菜刀斬傷對方後,再將3歲幼子在22樓家中拋下,墮地身亡。其家姑沒有生命危險,正留院觀察;涉事女子被捕,其親屬、鄰居反映她近日精神出現異常,當地警方正調查案件。 事件發生在昨日早上7時許,重慶巴南區一名37歲姓何女子在渝南大道一小區22樓家中情緒失控,用菜刀斬傷家姑後,再扔3歲幼子落樓。網上片段顯示,當時女子在一處大廈高層抱著3歲幼子,在露台不時探身向下望,又將幼子懸在露台外,其後又將他抱入露台。另一角度片段顯示,在女子把幼子懸在露台期間,旁邊有一名婆婆,未知是否是被她斬傷的家姑,當時她一直在旁,但未有任何動作。 疑避開地下氣墊 鄰居稱女子遭家姑欺負 當時樓下已展開氣墊戒備,女子見狀突然把幼子從另一邊窗戶拋下,墮地身亡。此時女子的長子亦在身旁,她一度想把他拋下,嚇得附近民眾尖叫。警方指,案件仍在調查中,會適時發布相關消息。 女子的親屬和鄰居表示,她最近較暴躁,不時情緒失控,家中經常出現爭執,懷疑精神方面出現異常。亦有自稱是涉事小區的居民指,涉事女子經常遭家姑欺負,有時間會被打,而且家姑認為她精神有問題,看不起她。該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復活節長假|各口岸近80萬人次出入境 市民指過關暢順:快過打針
【有線新聞】復活節假期今日結束,外遊市民陸續回港,入境處預料今日是入境高峰。截至下午9時,各口岸有近80萬人次出入境,當中入境有逾49萬人次。 假期最後一日,深圳灣口岸傍晚繁忙時段有大批市民回港,口岸對出的空地擺出鐵馬陣,疏導人流。有直通巴站前出現等車人龍,不過人潮很快消散。陳女士:「(等了)5分鐘,過關很暢順,(記者:有多暢順?)不用等直接通過,快過打針。」 港珠澳大橋口岸人流下午開始亦增多,不過整體順暢。巴士站入夜後繼續排隊,有職員在場協助疏導。運輸署早前提醒大橋口岸會特別繁忙。陳先生:「預算時間一樣,不過我早了兩小時(出發),便早了兩小時(抵達),沒有延誤,關口非常順暢。如果不是特別事情像『行青』(掃墓),都是留在香港好,其實頗辛苦的,要照顧小朋友。」 最多人使用的羅湖口岸,回港人潮下午開始出現,不過就算是傍晚繁忙時間,港鐵大堂都不算擁擠,入閘尚算暢順。鄧先生:「比我想像中少人,我打算早點回來,擔心多人,怎料也不是很多人,沒有想像中擠塞。」港鐵復活節假期間都在抵港大堂拉起紅色分隔帶,方便管理人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徐浩光到試點視察 局方設專隊收集數據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及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到多個試點,視察垃圾收集及分類回收情況。 局方指試行期間會有專隊收集各試點的數據,包括垃圾量及垃圾開支等,並記錄參與市民、商戶等意見,以便探討實施會遇到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運輸署預料清明節北上私家車較多 深圳灣口岸或實施特別交通安排
【有線新聞】星期四清明節,運輸署預料深圳灣口岸北上私家車會較多,周二至周日視乎交通情況,可能在口岸附近實施特別交通安排,讓公共運輸車輛暢順進入,呼籲駕駛人士留意指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呈獻:建灣區 前海見 – 第三集
【建灣區 前海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重大國家戰略,前海是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合作平台之一,也是港深合作的主要示範區。 2023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出台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便利港人港商到前海發展。 今集【建灣區 前海見】同大家探討一下前海的科技服務業商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復活節長假|餐飲業生意恐跌四成 赤柱乏人流 學者:內地客也感香港消費貴
【有線新聞】上周四至星期日有超過200萬人次香港居民出境,但入境旅客只得43萬人次,餐飲業界說生意最多跌四成。 赤柱傳統旅遊旺區平常周末都吸引不少市民,不過這個復活節假期,就相對冷清。餐廳東主黃小姐:「(生意)難做了很多,因為沒甚麼人流,所以我們今年沒想過客人少了這麼多。」餐廳東主丘先生:「整體而言少了六成。我們都有透過社交媒體宣傳,Instagram、Facebook、大眾點評、小紅書均有,但暫時效果不大。」 據入境處數據,上周四至周日香港居民出境有203萬人次,訪港旅客則只有43萬,出入境逆差近160萬人次。餐飲聯業協會會會長黃家和:「日間生意已經少兩成或以上,夜間生意我起初估計跌三成,但現在看不止,可能跌超過四成以上,這個對餐飲業而言響起很大警號。」 2017年至2023年,對比訪港旅客以及關口離境居民數字,2023年訪港旅客回復至2018年時的52%,同期離境居民則已達87%。每迎來一個旅客,同時就有3.12名居民離境。有學者說目前情況跟2018年很不一樣,市民寧願在外地消費,內地旅客也感香港消費貴。 中大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要看大環境。見到國家也積極吸引外資返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研究指南極融冰拖慢地球自轉 推遲「負閏秒」恐礙全球授時設施
【有線新聞】美國有大學研究指氣候變化導致的融冰,拖慢了地球自轉,推遲了「負閏秒」此計時難題。 地球轉動雖曾用作計時標準,但它並非一個時鐘,而是更重要的生物棲息地,氣候變化固然可能損害環境和地球,原來亦連帶影響地球自轉和計時。地球自轉分別受空氣、水及核心等質量分布和流動影響,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報告,指格陵蘭與南極洲融冰重新分配南北兩極的質量,減慢地球自轉。 星體相對位置及地球自轉原本是計時標準,即UT1,但到數十年前全球公認採納的「協調世界時」UTC,改用原子共振頻率作標準的「原子時」,但由於地球的狀態不斷都有變化,用「原子時」雖然較準確和穩定,但始終會與地球自轉保持落差。因應導航等各種應用,亦要以「閏秒」的方式修正協調,當地球轉動慢於當年協調統一,UTC便會加上「正閏秒」。 在質量重新分布後,地球轉速大致上逐步加快,原本預計到2026年UTC便要引入「負閏秒」去修正。但在融冰影響質量下,稍為拖慢地球轉動,新研究預計到2029年才需要「負閏秒」。問題遲了出現,但對於全球授時設施仍是重大挑戰,因為大部分電腦程式均沒有「負閏秒」的概念,互聯網、定位系統等技術都依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垃圾徵費|安寧樓先行先試 房協:熟習流程 有居民為減垃圾寧「煲少些湯」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展開,有5幢住宅大廈參加。房協轄下的荃灣滿樂大廈安寧樓有居民擔心指定袋太貴,會減少扔垃圾。房協說先行先試最重要是讓居民和清潔工熟習流程。 安寧樓第一日試行,傍晚已有居民用指定袋扔垃圾。大堂擺放了資訊站,有居民到場地領取指定袋,說擔心費用很貴,會減少垃圾。梁女士:「(指定袋)當然愈便宜愈好,樣樣也貴。我今日不扔掉、很少垃圾,明天才扔掉,所以會變成兩天換一個垃圾袋,這樣環保很多。」盧女士:「煲少些湯、滾湯就算,煲湯需要好多材料、有骨等,滾湯最方便。」 大廈外的垃圾房,有部分垃圾桶沒有用大指定袋裝起垃圾。房協解釋因為垃圾房是整個屋苑共用,為免其餘居民誤會才沒用大袋「包底」,又說目前最重要是收集數據,就算安寧樓有居民不用指定袋都不會懲罰。 房協助理總監(物業管理)楊展鵬:「早期居民需要時間適應,也預計有人會用非指定的垃圾袋,這些也在我們預計之中。這個先行先試計劃我們會記錄數據,數據有兩方面用途,第一會反映給環保署,第二是根據情況看如何多提醒居民,清潔工此刻的主要責任是記錄數據。他說屋苑按原定計劃6月會加裝廚餘收集機,居民暫時仍要走幾分鐘去附近的福來邨,才能回收廚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三會|政府委任近3,000人 包括全體區議員、逾60名區選落敗者
【有線新聞】政府委任近3千人出任新一屆「三會」委員,包括全數區議員,當局稱是要加強「三會」與區議會的聯繫和協作,名單中又發現至少60多名去年區選直選落敗的人。 手握區選提名及投票權的「三會」新一屆委員名單出爐,政府宣布委任近3千人。其中1,937人為18區「分區委員會」委員,較上屆1,500多人增加24%,另外分別委任536人及526人出任地區「滅罪委員會」及「防火委員會」委員。 今次現屆區議員全數皆獲委任,政府解釋是要進一步加強「三會」與區議會的聯繫和協作,但根據資料,上屆「分區委員會」沒有區議員,政府當時解釋區議員已有充足機會發表意見。 觀塘區議員、觀塘中分區委員會委員柯創盛:「透過分區會、滅罪會、防火會,(區議員)更能『貼地』收集意見。我們觀塘區交通擠塞問題,我相信『三會』中有不同各界朋友可以給很多意見予議員。他們(三會委員)有提名權,我覺得每個『三會』成員都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標準,都希望令議會更加多元,將來的權力我相信他們會很審慎使用。」 名單中有至少60多人於去年區選直選落敗,包括參選過油尖旺區的艾歷斯,「轉區」到九龍城出任分區委員。九龍城區土瓜灣分區委員會委員艾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