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甯漢豪:考慮立法特定樓齡強制驗樓 將簡化檢控、提高刑罰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大廈多年未遵辦強制驗樓令。有議員建議大廈達某個樓齡就規定要強制驗樓,否則定額罰款,政府表明是考慮方向之一。 選委會界別江玉歡:「會否考慮其他國家做法,例如立法,考慮要求大廈、特別是住宅大廈,每七年要做一次外牆檢驗,每十年要做一次結構性檢驗?」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是否真的要待屋宇署、出驗樓通知才驗樓?是否到期、達到某樓齡已可有定額罰款?簡化一點都是我們會想的方向。每次我們提出加強罰則,有事故時社會很支持,但當平靜了一會兒,社會又會認為苛政猛於虎、政府要小心。我也希望這次社會與政府真的要下定決心,循剛才提到的加重執管效能及加強對業主協助,這些環節都要『重鎚入手』。」 甯漢豪又指過去三年因為無遵從強制驗樓令被檢控的個案平均只罰約2,500元,未來會簡化檢控程序和提高刑罰,在消防安全方面亦會重訂執法優次,集中處理單梯樓宇、多賓館或劏房及未遵辦驗樓通知等高危大廈,同時內部調配更多人手執法和檢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英國無煙世代法案 獲國會二讀通過 惟執政黨內現分歧
【有線新聞】英國國會二讀通過「無煙世代」法案,逐步禁止年輕人吸煙。雖然法案通過國會首道門檻,但執政保守黨有不少反對聲音。 下議院以383票贊成、67票反對,二讀通過煙草及電子煙法案。法案禁止向2009年元旦以後出生的人士出售任何煙草產品,同時禁止向所有人銷售即棄式電子煙,及規範電子煙的口味與包裝,以應對青少年吸食的問題,達到逐步禁煙目標。 法案由首相辛偉誠去年提出,他寄望這成為任內重大政績。但在黨內引起嚴重分歧,多達57名保守黨人在周二表決中投反對票,當中包括前首相卓慧思,批評限制個人自由;另有逾百名保守黨人未有投票。不過法案獲在野工黨部分議員支持下,成功闖關。 法案仍要在下議院進行修訂,之後三讀表決,獲上議院通過就會生效。 英國大約有640萬名煙民,當局稱吸煙每年導致8萬國民死亡,當地民調顯示約六成人支持逐步或全面禁煙,只有約四分之一人反對禁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旅發局:正籌備5、6月煙火匯演 成本遠較煙花低 歡迎團體機構贊助合作
【有線新聞】旅發局正籌備5、6月的煙火及無人機匯演,當局強調煙火表演成本遠較煙花低。 文體旅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指煙火由「發射藥」 及「效果藥」兩個主要部分構成,發射高度大約1米至100米;煙花就由「發射藥」、「爆裂藥」及「效果藥」三個部分構成,發射高度一般超過100米,兩者分別由不同條例監管。 旅發局表示未有項目預計開支,說歡迎團體機構探討贊助合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每場煙火表演花費約10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履新 李家超表歡迎
【有線新聞】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履新,特首李家超表示歡迎。 崔建春在公署網站致辭,說隨着香港維護安全穩定的制度體系完善落實,由治及興的步伐愈行愈穩,香港前景廣闊。公署會堅定維護國家主權,與外部勢力的干預及破壞言行作堅決鬥爭。 崔建春亦到禮賓府與特首李家超會面,李家超感謝外交部及公署長期支持香港的涉外工作,並在23條立法過程給予支持,及時和有力反駁外國的抹黑及攻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電影發展基金|項目被指涉軟對抗、乏說好中國元素 洪祖星:電影成功就是最好宣傳
【有線新聞】有議員引述意見,批評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涉嫌軟對抗或有負能量情節的電影。文體旅局說,電影內容不同人或有不同看法;業界亦反駁,指電影獲國際認可就是最好的宣傳,而非口號式唱好。 最新出爐的金像獎最佳電影《毒舌大狀》獲電影發展基金融資近900萬元,基金在2019至2023年共資助48套電影,當中喜劇有10套,驚慄及犯罪題材各有3套,另有26套劇情電影,涉款約2.86億。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說有意見質疑部分獲資助電影涉嫌「軟對抗」、有散播負能量情節,問政府有否審核電影內容及創作人背景,又說獲批項目缺乏「說好香港、中國故事」元素。 有業界人士以荷里活翻拍《無間道》並奪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為例,指即使是警匪、打鬥片,電影成功就是最好宣傳。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主席洪祖星:「花多少錢在全世界做電視廣告宣傳香港,也不及在奧斯卡得獎、宣傳香港的吸引力和收視率這麼高,這便是『說好中國故事』。所以希望議員對電影了解一下甚麼是『說好中國故事』,不是口號,你說口號、對全世界說香港怎樣好沒用的,要實際讓電影背景帶出,讓全世界看到。」 有電影人說獲資助的電影亦需要私人投資,因此題材一定有商業考慮。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垃圾徵費|廚餘回收率僅5% 議員批成績強差人意、回收網絡僅覆蓋三分一人口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8月1日實施,但過去5年廚餘回收率維持約5%,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有議員批評這成績強差人意,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說政府會監督「先行先試」的結果,掌握情況再作部署。 垃圾徵費推行在即,有議員不滿政府在全港各區增設了廚餘機,但回收率卻沒有明顯改善。環保署署長徐浩光:「現在香港已有七成公共屋邨有我們的智能廚餘筒,服務市民超過150萬市民……」謝偉銓:「主席我只是想知道回收率。(回收率事實仍然在5%左右。)政府在做什麼?5%?」 環保署重申已努力做好回收工作,私人屋苑方面,當局容許1,000戶或以上屋苑申請試用廚餘桶,目前150宗申請、批出40宗,已在5個屋苑安裝20個廚餘桶,6月會容許500戶或以上的屋苑申請。 有議員就認為當局廚餘回收網絡範圍不夠廣。選委會界別陳凱欣:「你只是覆蓋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二的人口是不是不用處理回收,他們沒有廚餘回收桶如何回收?怎可以滿足於已經覺得做了很多?那麼多官員坐在這裏,還覺得沒有問題。你們沒有落區聽不到民情、聽不到民意嗎?」選委會界別蘇長荣:「現在很多的景象是回收桶滿了都沒有人回收,結果居民便在垃圾一袋袋放在旁邊,老鼠、烏蠅全部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旅發局去年邀逾2,000名網紅、影視紅星來港體驗 指小紅書、抖音等影響力顯著
【有線新聞】旅發局去年邀請逾2,000名各地網紅、影視紅星等來港體驗。 局方回覆議員查詢,指內地的小紅書、抖音等流量龐大,影響力更趨顯著,特別邀請這些平台有大量粉絲的網紅來港體驗,亦包括來至內地、東南亞和歐洲等媒體及影視紅星。他們拍攝超過330條短片介紹香港旅遊體驗,包括深度遊、城市綠洲等,在全球超過3,000個不同平台播放,覆蓋人次超過2億,會繼續度身訂造各種訪港主題行程,邀請及藉他們的網絡影響力建立香港旅遊口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聲稱寵物狗影響孫兒健康 奶奶謊言為新抱「除三害」 警:個人行為已教育
【有線新聞】婆媳糾紛從來是千古難題,有時更可能惹來血光之災!南京就有女子報警指控三隻寵物狗「被家婆殺害」,不但用露台門「夾頭」,更兇殘補刀,相當後悔把奶奶接來一起住。官方則指事件屬「個人行為」,已對事主進行教育勸導。 奶奶亂刀斬頭殺三狗 稱影響孫仔學習 綜合內媒報道,南京一名女子在網上發文稱家婆狠殺三狗,據指事主與奶奶關係本身不太好,對方曾多次不滿三隻狗影響孩子健康。事發當日家婆謊稱被狗咬傷,狗隨後逃跑,事主翻看閉路電視卻發現「慘劇」,只見奶奶殺狗手法甚為兇殘,「她用陽台門夾住牠們的腦袋,一刀一刀又一刀砍死了」,直言後悔把牠們留在家裡。 網傳片段可見小狗捱斬後曾拼命掙扎、慘叫,但奶奶毫不手軟,甚至補多幾刀。奶奶事後稱狠下毒手是因為三隻狗在家隨處便溺,太吵鬧導致孩子學習不好。女子指其中一隻狗已懷孕,另一隻則是陪伴家人多年。 事主:出於孝心接來同住 警:已教育勸導 至於會與奶奶同住,事主指全因對方早年離異後再婚,近期與二婚丈夫不和,被對方趕走,出於孝心才接來同住。警方則指其行為雖然殘忍,但沒觸犯法例,所以只能建議兩人分居,以確保事主人身安全,女子老公其後亦將奶奶送走。當地政府亦指事件屬個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朋友前「落面」車上再口角 台女氣憤跳車傷重亡 警揭男方恐涉「過失」致死
【有線新聞】情侶如何吵架都不要衝動行事,台灣桃園就有49歲女子乘坐47歲男友車子時,因生活瑣事爭吵,氣憤下打開車門威嚇,再突然跳出車摔傷,送院急救3小時後宣告不治。警方接報發現男方行為可能導致過失致死,移交檢察官偵辦。 女友半路突打開車門 拒關上再跳出 據台灣傳媒報道,事發於15日清晨5時許,宋姓男事主表示當時與女友從友人家離開,要開車回龍潭的住處,途中因為生活瑣事爭吵,行經文林路時女友突然將車門打開,他要求關門但女友不從,在文林路1131號前從副駕駛座跳出車。宋男見女友跳車隨即將停車,通知救護車前並一同到前往醫院,但曾女傷勢過重,當天8時45分宣告不治。 有傳媒則報稱,女方疑似在友人面前對男方口氣不佳,2人離開後隨即口角。警方調查監視器發現,曾女早已用腳抵住打開的車門,氣憤難平下跳車,但由於宋男於曾女開車門的第一時間未立即停車,檢察官偵訊後依過失致死案偵辦,並責令宋男1萬元交保。 影片連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遠洋貨櫃檢一億元電子零件 海關:料運往內地提取有用物料
【有線新聞】海關偵破遠洋船走私案,檢獲市值一億元的電子零件,拘捕一名貨運公司職員。 檢獲的電子零件包括電腦屏幕、路由器、中央處理器等,海關本月4日搜查一個報稱裝載鋁合金、準備出口到馬來西亞的貨櫃,發現這批市值一億元的電子產品及廢料,估計最終目的地是運往內地提取有用物料,被捕的53歲女子報稱是貨運公司付貨人代表。海關提醒輸出有害廢物須事先取得環保署許可證,違者最高可判罰200萬元、監禁七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選舉事務處預留5.3億元選舉開支 去年區選修訂開支近10億
【有線新聞】選舉事務處24/25年度預留近5.3億元作選舉相關開支。 其中5,700萬元將用於今年選民登記相關工作,3.79億元用作籌備立法會換屆選舉,另外預留9,200萬元處理去年區議會選舉後續工作,以及有需要時舉行補選。 而去年籌備及舉行區選修訂預算開支為9.92億元,63%用於租場及票站運作,宣傳開支約1.22億元,其餘是員工開支。至於黃元山出任特首政策組組長而懸空的立法會議席,政府說會與選管會密切溝通,按實際情況考慮補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旅行新模式? 航空公司推「盲遊」 6,000人爭搶神秘航班 食宿行程都有「驚喜」
【有線新聞】不少人喜歡的「抽盲盒」主打驚喜,北歐有航空公司就用同一概念推出「盲遊」行程,不但乘客未獲告知目的地,就連空姐機組也是全員不知,只有臨降落時機長才會揭曉。是次「盲遊」行程給引近6000會員報名,最終近百名客人均獲得難忘體驗,而且行程驚喜不斷,連連讚好。 通訊經特殊編碼 不洩露任何資訊 是次「目的地未知」優活動由斯堪的納維亞航空(SAS)推出,開放予旗下「EuroBonus」忠誠度計劃會員以30,000點積分換取,最終吸引超過6,000人報名。航班於4月5日從哥本哈根起飛,起飛兩小時後仍未確定目的地。 據了解,除了機長外,乘客和機組人員都不知道要去哪裡,而且飛行前通訊經過特殊技術工作,確保航空公司應用程式和所有其他客戶接觸點都經過專門編碼,所有登機證上都標示XXX,而不是通常的目的地字母代碼,確保不會洩露任何資訊。 當航空起飛一刻,機上乘客們全都開啟「興奮模式」,不少都猜測討論目的地。雖然乘客都無法預先計劃行程,就連酒店都不能預訂,但是次活動未有令他們失望,因為航空公司早有連串安排,甚至已與酒店談好優惠價格。 最終降落雅典 全機人落地即酒會派對 「我不僅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