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Friday Beyond Spotlights III】Naomi Chung:Modernizing Cantonese Opera
Cantonese opera in current days Cantonese opera has been recognized by UNESCO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since 2009. Introducing the history of this art form, Naomi explained, “The Cantonese opera has a long, storied history. We believe that in the 18th century, some governors from the northern regions traveled down to the southern parts with their entire families. At that time, they performed in a language we call Zhong Zhou Wen, a hybrid between Putonghua and Cantonese.” Sh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垃圾徵費|多個政黨建議暫緩或押後 劉國勳:繼續推動料致極大混亂
【有線新聞】政府交代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結果,指定袋使用率參差,不少市民反映政策擾民,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下星期一交代下一步部署。民建聯、工聯會、勞聯、新民黨和自由黨建議暫緩或押後。 14個試點先行先試垃圾徵費近兩個月,政府向立法會交報告總結,稱商場指定袋使用率有七成,但公屋及私人住宅使用率參差,只有約兩成至五成多,三無大廈更只得約兩成,而且使用率隨時間下降。住戶、院舍等試點垃圾棄置量減少約一至兩成,不過三無大廈和商場的棄置量與試行前相若。政府說整體觀察後發現,不少居民反映垃圾徵費擾民、收費太貴,難以掌握如何棄置大型垃圾,又擔心亂抛垃圾情況增多。 文件未有交代8月1日會否如期實施徵費,領導跨部門小組監督計劃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一個活動後,被問到會否再押後實施垃圾徵費。卓永興:「星期一詳細交代。」本台向多個政黨查詢,民建聯、工聯會、勞聯、新民黨和自由黨都建議暫緩或押後。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估計政府會暫緩實施,「如果政府在8月1日繼續推動垃圾徵費的話,相信會造成極大混亂,也會引起反彈,正如政府所寫,一個擾民的措施應再檢討和改良,所以我相信政府在8月1日的垃圾徵費應該會暫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慈雲山慈樂邨單位起火 男女住戶吸入濃煙不適送院
【有線新聞】慈雲山慈樂邨有單位起火,逾五十人疏散,兩人不適送院。 網上片段見到高層單位噴出火舌,火勢非常猛烈,大量濃煙升上半空,消防員到場抱走兩隻貓。傍晚六時許,慈樂邨樂誠樓高層一個單位起火並冒出濃煙,五十多名居民疏散到樓下暫避,消防開動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約四十分鐘將火救熄。兩名男女住戶吸入濃煙不適送院,涉事單位嚴重燒毀。消防正調查起火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研究指沒心臟問題人士長用魚油產品 中風及心律不正風險可能更高
【有線新聞】魚油是普及的保健產品,被視為有益心臟健康,但有研究指本身沒有心臟問題的人長期服用魚油產品,中風及心律不正的風險可能反而更高。 魚油有益的講法源於1970年代,有研究發現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日常飲食包括大量動物脂肪,但甚少有心血管問題,認為是魚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奧米加3有保護心臟血管的功效。其後魚油補充劑應運而生,成為流行的保健食品,當然多年來並非無人質疑,例如曾經有研究提出愛斯基摩人心臟健康可能是出於基因,跟吃魚無關。 而最新的挑戰來自英國醫學期刊《BMJ》,一篇廣州中山大學流行病學系主導,與美英專家合作的研究報告,追蹤分析英國近42萬人的健康紀錄,年齡介乎40至69歲;結果發現對於本身有心臟問題的人,長期服用魚油丸的確是有功效,心臟病風險低15%、心臟病致死風險低9%;但對於本身沒心臟問題的人情況似乎相反,與沒吃魚油丸相比,長期服用魚油丸的健康人士心房顫動的風險反而高13%,連帶中風的風險亦高5%,意味心臟健康的人服用魚油丸似乎有反效果。 不過專家提醒研究只是指出統計關連,不足以構成因果結論,必須累積更多針對性的研究才可下定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垃圾徵費|收逾七百份意見 清潔工憂起糾紛 居民問卷:指定袋更不環保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今日結束,政府收到逾七百個持份者的意見,有清潔工反映工作量大增,又擔心與居民有糾紛。 政府就「先行先試」計劃收集了750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包括前線清潔工,他們說要處理沒有用指定袋的垃圾,工作變得複雜,又擔心產生糾紛或誤墮法網。有連翠邨的清潔工就表示工作量大增,「由我們分類,住戶很少使用綠色袋。那些不符合的垃圾,要走多一轉才棄置綠色袋,現在要行兩轉,阿姐膝頭痛、全身都痛。如果雜物多,增加大約兩至三小時。」 問卷亦發現有居民認為使用指定袋更不環保,居民賴小姐:「有時買東西都會有袋,就會先行使用那些。這些袋沒有作用,反正那些袋用過,就不想浪費。」環境保護署表示為期約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結束,他們會整理和分析相關數據。 有區議員認為未來政府若有心推行徵費,下一輪試行計劃應擴大,覆蓋更多不同樓宇,才可以真實反映狀況。東區區議員林永晟:「如果大型公共屋邨去做,有些人不想付費,會不會四處扔垃圾呢?這個情況可能大些屋苑實行或全港推行,才會找到更多問題。」林永晟又說現時未必有足夠時間在8月1日推行垃圾徵費,建議政府以年計押後措施,加強回收配套和教育,提升市民的環保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駐英經貿辦案|記者直擊倫敦庭審 兩被告庭上狀況
【有線新聞】英國警方起訴三人涉嫌協助海外情報機關及外國干預,違反英國國安法案件,倫敦中央刑事法院法官批准袁松彪同衛志樑繼續保釋外出,兩人須於10月25日於中央刑事法院再訊。案件排期明年2月10日正式審理,預計審理4至5星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新生嬰派兩萬元|至今接約1.6萬份申請 卓永興:從沒期望派錢就能令人生育
【有線新聞】截至周四,政府收到約1.6萬份新生嬰兒獎勵金申請。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一個生育論壇時指,至今已向約1.5萬人發放2萬元、涉及3.5億元。他說政府在財政赤字高企情況下仍推出獎勵金,是重大的財政政承擔,政策上的突破充分反映政府重視鼓勵生育,以及問題的迫切性。他又指政府從沒期望發放獎勵金就能令人生兒育女,但已成功在社會掀起是否生育的討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傳統壽司店陷執笠潮? 日媒揭東京倒閉數翻倍 四原因與香港飲食業「雷同」
【有線新聞】日本「國民美食」壽司正面臨「執笠潮」威脅,東京市內的傳統經營店家倒閉數量,不但較前一個年度翻倍,同時間知名連鎖迴轉壽司卻不斷擴大。有日本傳媒揭露小店目前正受4大因素衝擊,恐難以繼續生存。 周休一天嚇怕新人 壽司職人高齡化 日本自去年爆出「壽司郎」之亂後,消費者對於食肆產生信任危機,甚至有輿論憂慮恐導致「迴轉壽司」沒落。而據日本調査機構「東京商工リサーチ」指出,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的統計年度內,市內一共有29間一般經營壽司店倒閉,比前年同期的14間多了一倍有餘。日本媒體「PRESIDENT Online」分析則指出,現今的一般壽司店家正面臨到四大困境。 就如香港飲食業一樣,日本壽司業界頭號大問題也是人手不足。一般傳統方式經營壽司店相當辛苦,準備工作必須從早上4點開始,生意也要忙到晚上11點左右,加上小店經營一星期只能休息一天,使得很多年輕人不願入行,令「壽司職人」走向高齡化。分析指出,人才稀缺讓競爭亦變得更激烈,對小本經營店家來講是沒辦法開出足夠吸引的價格,爭取師傅加盟,更遑論帶新人入行。 入貨成本上漲 連鎖品牌大量進貨佔優 第二個原因在於成本上漲,以東京量販市場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狗狗幣DOGE「本尊」離世 由被遺棄變全球爆紅 退隱皆因粉絲「好心做壞事」?
【有線新聞】狗狗幣原型、知名「迷因」(meme)柴犬Kabosu本月24日離世,這隻11年前掀起熱潮的「全球最紅柴犬」原來身世可憐,年幼時慘被遺棄街頭,幸得現主人收養後的一次「意外分享」,靠一個「回頭表情」風靡全球爆紅,不但在IG有逾50萬網民追蹤,甚至連政府也特別表彰其對家鄉旅遊的貢獻。已屆高齡的Kabosu近年曝光率大減,主人曾透露源於粉絲一個「善意提醒」,讓她一度傷心得失去「更新」動力。 曾遭遺棄垃圾桶 歪頭回眸照一夜爆紅 綜合日本傳媒、其主人佐藤敦子的貼文等,Kabosu最初被前主人丟棄在垃圾桶裡,直至2008年11月2日這一天,本身任職幼兒園教師佐藤在街上遇到牠,決定帶牠回家收養。本身也有飼養寵物貓的佐藤為了分享愛寵的生活照,2009年起在開設專門部落格,未料在一年後的文章「今天的晚餐吃什麼?」內,Kabosu一張斜眼歪頭、露出得意微笑的回眸照,在網上一夜爆紅,眾多網民更以此「二創」許多版本,令Kabosu搖身一變成為有名的迷因狗「Doge」。 去到2013年,「Doge」成為網民間用來開玩笑、自嘲或嘲諷他人的「主流」素材,同年12月甚至獲迷因百科網站「Know Your M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報告:居民稱擾民 卓永興:下周一交代部署 劉國勳料暫緩實施
【有線新聞】政府交代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結果,指定袋使用率參差,不少市民反映政策擾民,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下星期一交代下一步部署,有議員估計政府會暫緩推行。 14個試點先行先試垃圾徵費近兩個月,政府向立法會交報告總結,稱商場指定袋使用率有七成,但公屋及私人住宅使用率參差,只有約兩成至五成多,三無大廈更只得約兩成,而且使用率隨時間下降。 住戶、院舍等試點垃圾棄置量減少約一至兩成,不過三無大廈和商場的棄置量與試行前相若。政府說整體觀察後發現,不少居民反映垃圾徵費擾民、收費太貴、難以掌握如何棄置大型垃圾,又擔心亂拋垃圾情況增多。大部分前線清潔工表示,要處理沒有用指定袋的垃圾,致工作量大增以及「非常辛勞」,擔心產生糾紛或誤墮法網,個別工人甚至表示會轉職。商界則普遍擔心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 文件未有交代8月1日會否如期實施徵費,領導跨部門小組監督計劃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一個活動後,被問到會否再押後實施垃圾徵費。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星期一詳細交代。」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估計政府會暫緩實施。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如果政府在8月1日繼續推動垃圾徵費的話,相信會造成極大混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日出康城拆主力牆|業主、工程承建商、室內設計師被檢控 明年二月聆訊
【有線新聞】屋宇署根據《建築物條例》正式檢控日出康城首都,拆除主力牆單位的業主、工程承建商及設計師。 屋宇署指,去年五月日出康城首都一個單位被拆去部分結構牆的事件已完成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及律政司意見,向單位業主、工程承建商和室內設計師提出合共六項檢控,觀塘裁判法院已向他們發出傳票,明年2月聆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4日
牙醫修例|課程被指欠臨床訓練 學生稱畢業要求足以符合 牙管會反駁說法不準確
【有線新聞】立法會正審議修訂《牙醫註冊條例》,新增畢業生實習一年要求,牙管會重申2019年已通知港大有需要增加學生臨床經驗,亦說學生公開信中對牙管會的要求理解不準確,已去信港大要求與學生會面。 牙管會批評港大牙科課程臨床訓練不足,更曾考慮剔除認可課程,政府因此認為急需加入實習要求。學生星期四發公開信,指學院於去年加入畢業要求,包括杜牙根最少8隻、脫牙最少15隻 剝牙、治療最少50名病人等,認為之後的畢業生已符合牙管會相關要求,牙管會主席在立法會草案委員會反駁這說法並非百分百準確。 牙醫管理委員會主席李健民:「個別程序如果你們在公開信看,絕不是牙管會對課程臨床經驗要求的全部,只是其中一部分,我想公眾人士如果覺得那是我們的要求,也會感到意外。」李健民說2019年已向港大交代有需要增加課程臨床訓練要求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你的建議有否在6年之後加一年實習呢?或是課程中已做到實習 。」 李健民:「直接答是沒有的,因為這個在操作評審工作時,根據現時牙醫註冊條例操作,實習建議是在2024年這個修訂草案的提議。」他解釋牙管會評審工作以結果為本,尊重牙醫學院課程設計和執行。 李健民:「我們用了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