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李家超出席粵港聯席會議 與廣州簽訂6份協議 會上討論創科、金融服務等合作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廣州出席粵港聯席會議,與廣東簽訂6份協議;又指兩地會適時就「港車北上」推行優化措施,做好港珠澳大橋口岸配套。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代表團,中午由西九高鐵站出發,下午抵達廣州珠島賓館會場。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場迎接李家超,並與香港代表團會面。 李家超之後與省長王偉中共同主持粵港聯席會議,「今年三月香港特區完成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迎來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最佳時機。讓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香港由治及興的強大動力,同時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香港力量。」 會議討論了不同範疇的合作進展及未來方向。在創科方面,全速推展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深圳協同推動「一區兩園」優勢。金融服務方面,探討深化和擴大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措施,爭取讓香港保險業盡快在南沙、前海等地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支援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跨境交通方面,已有逾6.5萬輛香港私家車申請港車北上,港珠澳大橋車流量逹到平均每日1.2萬輛,兩地政府會適時推行優化措施,繼續做好口岸配套。雙方又在司法交流、檢測認證、食品安全等領域,以及醫療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據報俄擬暗殺德國軍企CEO 圖削對烏軍事援助 德政府:不會屈服於俄方威嚇
【有線新聞】歐美傳媒報道,美國和德國的情報部門阻止暗殺德國軍工高層的陰謀,相信幕後黑手涉及俄羅斯,可能還有籌劃殺害其他軍工高層,以削弱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德國政府稱認真看待報道,強調不會屈服於俄方威嚇。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和全國廣播公司首先引述情報消息,披露暗殺計劃。其中針對德國萊茵金屬行政總裁帕佩格的暗殺計劃,最接近落實執行的階段,美國掌握情報後知會德國當局加以防範。 《明鏡》更指,有俄羅斯特工已進入歐洲,情報顯示他們在萊茵金屬總部、還有帕佩格到過的地點附近出沒,據報帕佩格獲當局相當於總理規格的保護。他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確認受到嚴密保護,又指感到很安全。 帕佩格和萊茵金屬是支援烏克蘭的主力之一,公司生產的155毫米炮彈經常在俄烏戰事用到,預計明年可提供70萬發這類炮彈。帕佩格又透露稍後可能在烏克蘭境內生產炮彈,公司又準備數周後在當地開設裝甲車廠房。據報亦引起俄羅斯憂慮。 報道又引述北約官員指,近日俄羅斯正策劃一系列破壞行動,包括把衝突引向東歐、暗殺和縱火等,可能會造成戰略後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大灣區醫療券|下周四起可於中山陳星海醫院使用
【有線新聞】長者醫療券下周四起可於廣東中山陳星海醫院使用。 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是醫療券在大灣區第四個服務點,合資格長者下周四起可以用醫療券,於陳星海醫院支付急症、牙科及骨科等13個科室的門診費用;首次使用,要先到醫院用香港身份證直接掛號。 醫療券目前亦可於港大深圳醫院、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使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政府更新下半年立法議程 屋苑分類回收等法案被抽起
【有線新聞】因應垃圾徵費暫緩推行,政府由今年立法議程中抽走要求屋苑分類回收的法案。 政府計劃下半年向立法會提交20條法案,包括為明年收回大欖隧道接手營運及調整隧道費而提出的法案,另外亦包括加強控煙的草案。 至於規定大型屋苑等須為常見回收物作分類並交由下游回收商的法案就會由立法議程中剔除,加重虐待動物罰則,以及容許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直接為病人提供服務的法案亦都被抽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財委會撥款14億升級「醫健通」 政府擬修例強制私營機構上載特定紀錄增使用量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近14億元升級「醫健通」平台,多名議員關注如何增加使用量,政府重申會配合修例,考慮強制私營機構為「醫健通」用戶上載特定健康紀錄。 管浩鳴:「過往市民對這些平台和醫健通也不是特別……有些人都不很願意用。」容海恩:「現在大部份都倚賴公營醫院去做,私營那方面是不是有宣傳問題,或有難度令他們儲存量較少?」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許澤森:「若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市民也同意分享,而私營醫療機構還是沒有盡責任把市民紀錄放上系統,我們不排除採用法律方式,規定關鍵數據一定要放進戶口,我們未來會進行相關法律手段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觀塘老翁疑晾衫失足 倒吊外牆約半小時 鄰居破門捉腳:最重要係救到人
【有線新聞】觀塘翠屏邨有老翁懷疑晾衫期間失足,一度倒吊晾衫架。 網上圖片所見,老翁倒吊在晾衫架,有鄰居捉着他雙腳,最後救援人員到場將他救起。老翁的臉及腳受傷送院,晾衫架變形。 警方下午3時許接報,翠屏北邨翠柳樓有人在大廈外牆危險位置。有份救人的鄰居指發現老翁倒吊外牆後破門入內,整個過程持續約半小時,老翁獲救時已經神志不清。 陸先生:「伯伯當時雙眼通紅,可能倒吊太長時間,接近20、30分鐘左右,雙眼已經通紅腫脹,而且他右腳骨折,有些滲血情況。神智不是太清醒,可能他都不知道我是誰,不過不要緊,最重要是救到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大欖隧道|有議員指減幅不夠大、應免費 運物局:交通分流、營運上不可行
【有線新聞】大欖隧道專營權明年5月屆滿,政府收回隧道後會下調收費,提出三個方案,預計今年第四季提交條例草案。有議員要求更大減幅或者免費,政府認為以營運及交通分流角度都不可行。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屯門赤鱲角隧道、中環及灣仔繞道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全部都是免費,如果跟我說用者自付、投資基建,這個為何要用不一樣的原則?」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每條隧道定立收費都要個別地考慮,就算以往有好多新建的隧道免費,都要考慮數個的原則。」 選委會界別陳紹雄:「在非繁忙時段,政府應該有更大空間、較大幅度減價。」廖振新:「大欖隧道是比較長、有3.8公里,無論營運、維修保養上成本不低,如果非繁忙時間的車輛不需要分擔或分擔很少這部份的份量,對於繁忙時間的用車造成不公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女子打賭「鐵頭功」開西瓜 用力過猛致腦震盪 朋友帶西瓜探病「攞景」
【有線新聞】夏日炎炎,吃西瓜是不少人的消暑選擇,一般人都會用刀開西瓜,如果用錯工具,隨時令自己受傷。山東一名女子近日買了兩個西瓜,她見到朋友輕而易舉地徒手劈開西瓜後,與朋友開玩笑,打賭用「鐵頭功」開西瓜,最終不但沒有劈開西瓜,更導致腦震盪入院。 當時女子正與朋友鬧著玩,朋友表示「切西瓜不用刀」,隨即就用手輕鬆將西瓜給劈開。她見狀不甘示弱,打賭用頭「劈開」西瓜。她先拿起西瓜大力撼頭,西瓜絲毫未損,女子卻掩頭露出痛苦表情。她未有因為痛楚而放棄,再次將西瓜放在桌上,雙手捉緊西瓜,避免西瓜移開,再用頭大力撼向西瓜,仍然沒有任何破損,只掩頭傻笑。 女子其後感到頭暈目眩,意識到可能出問題,最終因用力過度導致輕微腦震盪,需入院接受治療。女子入院後,朋友到醫院探望她時,他們帶來數個西瓜和冬瓜,揶揄她一番。不少網民認為,女子行為愚蠢,「還好沒砸榴槤,不然就不是腦震盪這麼簡單了」、「接下來的這段日子,肯定會有醫生和護士經常去看你,看看被西瓜砸出腦震蕩的是什麼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短褲女乘高鐵後大腿染真菌 稱「腿都摳爛了」 網民指座位衛生情況差
【有線新聞】愈來愈多港人乘搭高鐵往內地旅行,適逢炎夏,不少人都會穿短褲外出,故乘搭高鐵時,或需要留意座位的衛生情況。有內地網民近日指,早前乘搭高鐵,下車後大腿奇癢無比,最後求醫發現感染真菌,需一段長時間才康復。中國鐵路指,動車組列車的座椅套每180日更換一次,而臥舖列車的床單被套,則是每客一換。 有網民在小紅書以「坐高鐵一定要穿長褲啊」為題發文,並貼上牛仔褲沾上啡黃色污漬的圖片,呼籲乘搭高鐵一定要穿長褲,指「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回應,坐席一套換洗周期是180日,你永遠不知道上一個人在座位上幹了甚麼,而且小桌板也是能不用就不用,要用最好拿酒精或者濕巾擦一下,以後都不敢在小桌板上睡覺了。」 乘客衛生意識差 網民通報「中招」情況 貼文隨即引起網民討論,有人稱曾穿短褲坐高鐵,結果下車後大腿開始奇癢無比,求醫後證實感染真菌,經過一段長時間治療才康復,形容「腿都被我摳爛了」,自此每次乘高鐵都會帶即棄坐墊;亦有網民留言指,坐完高鐵臥舖後,手部出現嚴重「風赧」及皮膚炎,患處甚至長出水泡。 有網民表示每次乘高鐵都見到不少奇怪行為,包括將雙腳晾上小餐桌剪腳甲、椅柄、穿鞋子踩上前方椅背晾腳等,亦有網民指,下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濫用公屋|羅淑佩:兩年收回五千單位 擬查輪候申請人外地物業 籲年輕人勿躺平
【有線新聞】房屋署打擊濫用公屋,過去兩年收回5,000個單位,署長羅淑佩說考慮將外地物業審查擴展至輪候冊申請人,又指年輕人不應該依賴公屋「躺平」。 本屆政府加強打撃濫用公屋,過去兩年收回5,000個公屋單位,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指數量等同興建一條中型屋邨;在新一輪物業申報中有380戶沒交回表格,會要求他們遷出,亦會簡化外地資產審查機制。 羅淑佩:「我們最近已致函內地或澳門機構,收到回覆確定九名租戶在內地或澳門擁有住宅或商舖單位,超出申請公屋資格,違反入住公屋條件,部分單位已被收回。未來我們會更積極與內地部門及機構溝通,期望更便捷獲取有關租戶擁有內地物業的資料,我們亦會積極考慮對輪候冊上的申請人進行關於內地擁有物業方面的抽查。」 對於房委會建議公屋加租一成,羅淑佩指社會及公屋戶都支持,「相比起私人市場上的分間單位、即俗稱劏房,每月租金至少5,000元,公屋租金顯然相當相宜。為了讓房委會能夠繼續有能力提供足夠公營房屋予有需要人士,今次公屋租金調整屬於合理。」 她亦主動回應坊間批評房屋政策「重家庭、輕單身青年」,指主流價值觀認為家庭是社會核心,「我們鼓勵年輕人力爭上游、向上流動,不要依賴出租公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男子昨日吐露港潛水失蹤 屍體今午尋獲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昨晚在吐露港潛水時失蹤,屍體今午尋獲。 遺體由水警輪送返馬料水水警基地,用帳篷覆蓋。事主昨晚9許聲稱往大埔吐露港潛水,至今日中午仍未回家,家人於是報警。消防出動消防輪及小艇搜索,蛙人最終在鳳凰笏對開、警察海上屏障檢查站水底發現事主,救起後證實不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2日
巴黎奧運|局長、議員做熱身動作為運動員打氣 霍啟剛:第一次要自己帶冷氣
【有線新聞】巴黎奧運兩星期後開幕,立法會為港隊打氣,多名議員即席嘗試不同熱身動作。主席梁君彥祝願港隊穿「金」戴「銀」,滿載而歸。 坐好、伸直腳,雙手交疊向前伸,大主席梁君彥平日在議事廳坐得多,坐姿體前彎會否難到他呢?看來要多拉筋才行。局長楊潤雄的柔韌度看來不錯,議員管浩鳴似乎也有待鍛煉。平板支撐又能否做到?馬逢國、何敬康看來都有鍛煉過。一眾立法會議員「齊上齊落」,在立法會大樓上「體育課」,為即將出戰巴黎奧運的運動員打氣。 梁君彥:「預祝香港運動員旗開得勝,經常穿著領獎服上台,穿『金』戴『銀』、滿載而歸。港隊將面對非常厲害的對手,要奪得獎牌絕不容易,但遇強越強是香港的基因,我深信香港運動員有能力、有鬥心,不斷突破自己,一定會更快、更高、更強!」 楊潤雄:「我們是一個七百萬人的城市,香港運動員能在這麼多項目參賽已經是贏了,我更希望運動員去到比賽可發揮得更好。」 霍啟剛:「要自己帶冷氣這個挑戰真的是第一次,我也猜不到要自己帶冷氣,多謝政府做了很多工作。贏當然重要,但享受過程一樣重要!」 今屆奧運港隊派出35名運動員出戰13個項目,其中20人是首次參加奧運。政府早前購入奧運轉播權,並與多間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