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5日
4Rs精神健康約章|學校設立「放鬆角落」 領養流浪貓紓緩學生壓力
【有線新聞】教育局邀請中小學在新學年落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措施,包括檢視考試測驗數量。 「叫做Happy吧,Happy帶歡樂給同學,另一隻較小就叫做寶寶。」這間中學三月時領養了兩隻流浪貓,更特意為牠們設立貓舍,不過牠們不是「白食白住」,要與學生玩耍及教導他們負責任。棉紡會中學校長黃定康:「學校要製造這些空間、佈置,譬如學校飼養一些動物及植物。學生去與牠們接觸時,觸摸小貓又或者看龜,甚至餵飼牠們,其實都是讓他可以有休息、紓緩的方向。」 教育局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主要提出四大要素,邀請全港中小學於新學年推廣學生精神健康措施,包括檢視課業及考試測驗的數目。身兼傳統名校區、九龍城中學校長會主席的陳得南認為約章是很好的提醒,不覺得會影響學習進度。」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校長陳得南:「我們是減少但不是減至零,我想最重要不是從總量上來看,最重要是從分流角度來看。很多時候同學的壓力不是在於次數,而是在於他一天要應付很多科目。近年其實是多了家長關心子女的精神健康,所以他們知道我們做不同精神健康的措施都很支持。」 教育局建議學校可以設立一些讓學生放鬆的角落,這間學校在這裡放置了樂器及梳化,讓學生休息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5日
學童不足|市區、離島收生競爭大 幼園提早爭取目標學童 校長:掙扎求存
【有線新聞】適齡學童人口逐年下降,市區和離島的幼稚園收生競爭激烈,學校如何應對? 未學行,先學好手車。太古城這所幼稚園,除了接收學前預備班、幼兒班至高班的學生外 ,同時有育嬰園牌,開班收18個月大或以上的幼兒。寶寶幼兒學校校長鄭啟然:「早點接觸一群有潛力成為自己學生的小朋友,這也是無可厚非,我自己覺得,我也看過五花八門的,例如免書簿雜費、送小禮物,希望吸引家長和小朋友來自己學校讀書,正正是在艱難環境掙扎求存。」 過去數年香港出生率低,與2019年比較,香港幼稚園少了40間。看看疫情前,2019年有約4.4萬名小朋友入讀幼兒班,上年只有約3萬名,少了約1.3萬人。 長洲這間幼稚園學校下個月開辦新Playgroup遊戲班爭取目標學童,本身長洲成長的校長更打人情牌,來到學生家長的商店張貼海報,向街坊宣傳。國民學校漢師中英文幼稚園校長周靜文:「長洲有一個特點,多了年輕家長搬出市區,或者將小朋友帶到市區升讀幼稚園。很少有人跨區來讀,和外面不同,外面會跨區升學,所以我們的餅就是那麼大,五間幼稚園分。」 有離島區區議員指「就近入學」是家長選擇幼稚園的重點條件。離島區區議員郭慧文:「如果每一區沒有學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5日
家國天下|祖先與文天祥同族系 新田文氏推動保育 族長:增加民族底氣
【有線新聞】元朗新田是新界五大氏族中文氏聚居的地方之一,他們的祖先與南宋抗元丞相文天祥同族系,村內近年積極推動保育新田的傳統習俗和歷史建築,期望營造城鄉共融特色。 新田文氏族長文國樑:「如果我上神檯,應是21世祖,幸而我仍活生生在這裏,可以與你們見面。」78歲的文國樑在宗族內輩份最高,被尊稱族長。他在元朗新田出生長大,年輕時移居海外,幾乎每年也回村探親祭祖。 他們的祖先是南宋抗元丞相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文天瑞在宋末元初為了逃避元兵追捕,移居廣東寶安。他的後人文世歌再於明代初期來到元朗新田立村,現時村內不少明清時期的建築分別為法定古蹟及二級以上歷史建築,文國樑期望更多人入村參觀,「增加香港的底氣,民族的底氣有認同,有人來觀光也是一件好事。」 這座有約600年歷史的惇裕堂是村內重要的地標之一,去年政府資助完成重修,計劃未來與北部都會區的其他歷史文物和傳統文化融合調和,營造城鄉共融的特色。新田鄉鄉事委員會執行委員文誠任:「我們都希望透過新田一些歷史建築物,希望多些學生或城市人,對於新田文氏的歷史或中國歷史有多些認識,透過大家都可以參與的角度,譬如得到公眾的關注,我們才可以眾志成城的、大家共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港府批《紐約時報》國安展報道不實、誤導 形容虛偽及雙重標準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批評《紐約時報》一篇文章針對香港國家安全展覽廳報道不實、誤導和偏頗。 《紐約時報》刊登「港府如何用國家安全展覽重塑城市記憶」的文章,在介紹國家安全展覽廳時稱,展覽重點展現抗議者擲燃燒彈的畫面,但沒有提及警方行動,質疑展覽操縱歷史。特區政府聲明指,《紐約時報》對展覽廳作出不實和誤導性的報道,表示強烈不滿。反駁指,展覽廳是特區首個有系統介紹國家安全的專廳,對參觀者認識國家安全有積極意義,批評報道虛偽和雙重標準。重申維護國家安全,以及提高市民守法意識是應有之責,會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公主道截查可疑車|司機倒車逃走撞傷警員 警一度擎槍警告
【有線新聞】警方在何文田追截可疑車輛,司機倒車逃走時撞傷一名警員,多名警員擎槍警告,拘捕司機涉嫌狂亂駕駛及販毒等罪,檢獲60包懷疑可卡因。 銀色私家車卡在黑色和白色車中間,大批警員包圍。銀色車突然後退,撞到一名警員,私家車再衝前猛力撞到黑色車之後停下,多個警員擎槍戒備,拉開車門將車內的人拖出並制服。男子之後被帶上警車調查,受傷的警員倒臥路邊,由救護員急救。 涉事銀色私家車右邊車頭嚴重損毀,車內安全袋彈出,大批警員留守現場調查,反恐特勤隊亦到場戒備。現場是何文田公主道往窩打老道方向,近培正道休憩花園。據了解,警方晚上8時許在黃大仙發現可疑車輛,懷疑與毒品有關,展開追截,案件交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調查。 至於受傷男警員送到伊利沙伯醫院搶救,送院時要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和用頸箍固定頭部。 公主道追截可疑車|車廂檢獲毒品 司機涉襲警及販毒等罪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十一國慶|統籌黃金周預備工作 楊潤雄料訪港旅客增加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召開會議,統籌國慶黃金周預備工作。 會議由楊潤雄主持,聯同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聽取海關、警務處、入境處等部門的黃金周準備工作,旅監局、旅議會、酒店業亦有代表出席。楊潤雄說預計國慶黃金周訪港旅客增加,各部門和相關機構會保持緊密合作、提早部署,並與內地對口單位協調溝通,為旅客提供優質體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舊滅火筒搬運期間爆裂 西貢工人遭打中受傷
【有線新聞】西貢有工人搬運滅火筒期間,滅火筒意外爆裂,工人受傷送院。 男事主頭部受傷清醒,送將軍澳醫院治理,底部爆裂的滅火筒事後放在車上,行人路留有碎片。現場是萬年街87號對開,黃昏大約6時,消息指,男事主用手推車回收舊滅火筒期間,意外撞到消防水龍頭,滅火筒爆開打中事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院舍4周錄170人染新冠 衞生署下周再推外展接種服務
【有線新聞】衞生署下周一起再推出院舍外展接種新冠疫苗服務。 衞生防護中心最近四星期錄得15宗安老院舍及8宗殘疾人士院舍新冠病毒爆發個案,共170人感染,較前四星期71人感染增加逾一倍,而這類高風險優先接種疫苗人士加強劑接種率不高。衞生署下周一至11月17日會再推出院舍外展接種疫苗計劃,強烈呼籲高風險人士盡快接種加強劑,到診醫生會獲發特別津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初中公經社科性教育被指過時 教育局指不正確:課程保護未成年學生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新公布的初中公經社科指引,包含性教育。局方指要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對有評論指本港性教育未能追上社會發展,局方說是不正確。 教育局發表文章,指日前公布公經社科指引,一方面是肯定嚮往親密關係是自然的發展,同時提醒學生必須守法,應堅拒婚前性行為,課程想保護未成年學生,以免他們犯下終身抱憾的過失;又說性教育的理念是希望培育學生整全價值觀,讓學生將來在思想和條件成熟時,對性的課題作知情及負責任的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大灣區跨境救護車今演練 過程大致暢順 冀年內試行
【有線新聞】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進行「人車」演練,過程大致暢順。 深圳跨境救護車從港大深圳醫院出發,經深圳灣口岸到達屯門醫院,再駛往香港兒童醫院,最後經深圳灣口岸返回內地。今次演練由特區政府聯同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進行,會檢視流程,目標今年內推出為期一年的試行計劃,並爭取盡快訂定跨境救護車入境香港的長遠安排。 目前本港與內地沒有直通跨境救護車運送病人的安排,只能在口岸「車過車」移交病人,對某些有特別醫療需要的病人可能造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