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大埔行山男疑遇蜜蜂攻擊 失聯近四小時尋回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大埔一名行山男子懷疑遇到蜜蜂攻擊,失聯近四小時後被尋回,送院不治。 警方下午4時許接報,兩男兩女在八仙嶺郊野公園衛奕信徑第九段行山時懷疑遇到蜜蜂攻擊,一名54歲女子被螫傷頭及手腳,清醒送往那打素醫院治理,一男一女無受傷,另外一名男子就失去聯絡。 警方及消防在附近搜索,又派出飛行服務隊,到晚上8時左右,男事主被發現昏迷倒臥山頭,直升機將他送往東區醫院,經搶救後證實不治,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美國女子上月轉機時失蹤 父尋人未果自絕 警證實自願越境墨西哥
【有線新聞】美國夏威夷一名女子上月在洛杉磯機場轉機時失蹤,父親尋女未果後自殺,警方則證實她已獨自越境進入墨西哥,事件並無可疑,將她列為「自願失蹤人士」。 30歲攝影師漢娜原本計劃與男友從夏威夷飛往紐約觀光,但兩人之後分手,因機票無法退款,決定繼續搭同一班機,抵達紐約後才各散東西。但上月8日在洛杉磯機場轉機時,漢娜沒有跟隨前男友上機,兩日後被人影到現身在洛杉磯一個球鞋推廣活動上。 之後又向親友傳遞訊息,聲稱有人盜用她的身份及資金,同時表示剛剛經歷心靈覺醒,準備繼續前往紐約。家人不明白一向有責任感的漢娜為何突然性情大變,但尋人多日來均無結果,漢娜父親傷心欲絕,上月底被發現伏屍在洛杉磯機場的停車場,當局列為自殺案 。 由於失蹤事件並不尋常,引起不少網民化身偵探追查,甚至衍生陰謀論。洛杉磯警方周一表示,翻查邊境閉路電視片段後,證實漢娜上月12日攜帶行李經口岸徒步進入墨西哥,未有證據顯示她受傷或被人販賣。 由於她曾在社交平台透露,有意遠離現代生活連繫,當局為尊重其私人空間將她列為「自願失蹤人士」,調查範圍亦不會擴大至墨西哥,但希望她能夠聯絡親友,令他們安心。洛杉磯警局局長麥克唐奈:「不要以為可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政府聯同中聯辦明日舉行「國家憲法日」座談會
【有線新聞】明天是國家憲法日,特區政府聯同中聯辦舉行座談會。 座談會在會展舉行,主題為「憲法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由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發表主題演說,之後有對談環節,探討憲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擔當的重要作用,及香港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座談會同步在網上直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大欖隧道|運物局透露商用車劃一收費 所有車種收費將大幅下調
【有線新聞】政府明年5月底收回大欖隧道專營權,運輸及物流局指所有車種的收費都會大幅下調,據了解最快明日公布。 政府早前公布三個擬議收費方案,當中商用車的收費會劃一減至35至45元。運輸及物流局最新指,會以「效率優先」原則決定最終方案,原本使用屯門公路及吐露港公路的商用車如果之後改用大欖隧道,節省的燃油費有機會抵銷隧道費。局方又回應免收隧道費的建議,指大欖隧道繁忙時段使用率高,如果完全免費,可能引致過量的額外車流導致擠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海洋公園水上樂園虧損2億 田北辰質疑冬天閉館為止損 倡康文署接管
【有線新聞】水上樂園首次季節性休園,明年5、6月重開,海洋公園承認上年度樂園虧損逾兩億元,人流不似預期。有議員就批評海洋公園隱瞞虧損的主要原因,建議康文署接管。 今年入秋後天氣暖到破紀錄,不過開幕三年的水上樂園首次由10月中開始休館,公園指是季節性休園,進行大規模保養,不過有議員質疑大額虧損才是真正原因。田北辰:「冬天閉館後,去年虧蝕多少?(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我們絕對會減少虧損,希望慢慢摸熟……)你不可以透露虧蝕多少?你今天來立法會,我問你水上樂園虧蝕多少,你這樣也交代不到?(龐建貽:是虧蝕2億多元。)」 海洋公園2021年獲立法會撥款68億,開展重生方案,包括為期四個年度的公帑資助,每個年度2.8億元用作保育及教育用途。田北辰:「如果立法會支持政府繼續撥款資助園區,其實變了樣,根本不是為保育工作,只是填水上樂園的虧蝕,那不如康文署接管水上樂園。」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田議員說的是他個人意見,我聽不到龐主席說會結業、會做不住。」不過楊潤雄承認水上樂園人數及收入與原本估計有距離。 葉劉淑儀:「初時設計耗資40億元,長遠水上樂園經濟上是否可持續?」海洋公園行政總裁黃嗣輝:「(入場人次)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金管局:銀行明年分階段引入「智安存」防騙措施
【有線新聞】金管局即將推出新的防騙措施,以提高銀行存款保障。 金管局向銀行發出通知,表示將會推出「智安存」防騙措施,銀行明年開始分階段或以試行方式逐步推出,最遲明年底前全面實施。有關措施容許銀行客戶自行指定部分銀行存款受到保護,一旦要動用有關「受保護存款」時需要進行額外核實程序,以防因遇到轉帳騙案而蒙受損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警搗新田大型私煙倉 檢一億元貨拘5人
【有線新聞】海關檢獲市值近一億元懷疑私煙及煙草,拘捕5人。 疑犯黑布蒙頭,押解離開海關總部。海關上周六突擊搜查天水圍一個倉庫,在一批準備轉口往澳洲的貨物檢獲500萬支未完稅香煙,兩天後在葵涌貨櫃碼頭截查一個報稱載有雜貨的貨櫃,檢獲1,000萬支懷疑私煙,當場拘捕貨車司機,再於同日晚上在元朗新田破獲大型非法煙草儲存倉,撿獲7.8公噸製成煙草,拘捕4名男子。海關正調查煙草來源,相信已堵截白牌煙流入本港,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同動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認曾提及要制裁中國官員 冀阻國安法在港實施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承認曾在美媒訪問提到要制裁中國官員,希望阻止他們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但稱只是他個人願望,又否認視美國為「主子」。 黎智英第九日出庭,繼續由辯方主問。他承認曾在美媒訪問提到制裁中國官員以改變中國,包括凍結他們貪腐得來、放在美國的資金和限制中國科技產品進出口。黎智英說他建議的制裁僅針對中國政府而非人民,他真誠地相信這是唯一的「救贖」,若等法例頒佈才行動就太遲。他承認當時未有國安法詳細內容,但從傳媒報道及社會、民主派人士討論,相信新法例將很嚴厲,凌駕於《基本法》和香港法治。 2020年5月,時任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建議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公司內包括張劍虹和陳沛敏都反對,最終因黎智英同意才推出,範本由Mark Simon草擬,黎智英同意內容源於他的構想。不過計劃最終不成功,他們只收到少量讀者來信,也發現當時郵寄到美國需時一個月,所以沒有寄出。 《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曾WhatsApp一張人大政協支持《國安法》的相片,稱「張相和唐英年的發言令很多港人噁心,他們會否在制裁名單上」。黎智英說當時覺得是好主意,於是轉發給李兆富,請他發布到Twit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范卓雲:加徵關稅不會嚴重衝擊A股及港股
【有線新聞】滙豐環球私人銀行預期即使美國向內地加徵關稅,亦不會嚴重衝擊A股及港股,又指明年環球經濟可以「軟著陸」,建議調低現金比例增加股票配置。 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市場關注一旦向中國加徵關稅會否衝擊內地及本港金融市場。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股市盈利結構來說,無論內地A股或香港上市的中資股,盈利結構都是以內銷為主,出口佔銷售收入和盈利貢獻相對是一個小數目。」 范卓雲指出,2018年出現第一次中美貿易摩擦後,內地對美國的出口倚賴已明顯回落,預期今次衝擊力有限;但貿易政策不明朗,難免令股市估值波動,影響投資者情緒。 明年環球投資策略方面,該行預期經濟有望「軟著陸」,利好企業盈利表現,所以會偏高配置股票資產,大幅減少現金比例。范卓雲:「我們對於風險資產的回報展望是正面的,投資策略是『溫和偏好風險』的策略,投資者應該動用現金、掌握環球經濟增長的機遇。」 減息步伐方面,范卓雲預期美國本月再減息四分一厘,今個月至明年六月的五次議息會議,每次都會減息四分一厘;明年六月聯邦基金利率將會降至3.25厘至3.5厘區間。 該行維持內地及港股「中性」評級,因預期中央會進一步減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極氪領克整合後冀年銷100萬部
【有線新聞】吉利旗下的極氪及領克整合後,年銷量目標達100萬部。 極氪管理層表示整合後會維持兩個獨立品牌,期望以兩年的時間將每年銷量提升至100萬部,同時會減輕生產成本及提升產能利用率。交易將會在明年6月完成,極氪將持有51%的領克股權,吉利汽車將持有餘下49%股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恒指進帳近200點三連升 中資金融股造好
【有線新聞】港股連升三日,恒指收市升近200點,中資金融股造好,晶片股則受壓。 雖然人民幣見逾一年低位,但憧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刺激政策出台,港股及內地股市一同高收。恒生指數早段反覆,午後最多升逾200點,收市升196點,報19746點,20天線得而復失,大市成交1,200多億元。 金馬資本交易策略師蘇沛豐:「有時候有一些好消息,例如中國經濟數據好過預期,或者之後有刺激政策出台,可能藉著消息再向上一些。就算有一些政策去支持、有一些溫和復蘇,整體盈利及經濟增長動力偏弱,加上美國方面的政策風險,對中國估值向上收復的空間不大。」 中資金融股造好,多間內銀升1%至2%,中人壽升逾2%,平保升1.8%。美國推新一輪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晶片股普遍受壓,中芯有子公司「上榜」,股價曾經跌3%,宏光半導體跌半成。香港寬頻公布分別獲中移動及HGC股東提出收購,復牌後升逾半成,中移動股價偏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黎智英案|稱反修例事件是與西方同打價值觀之戰 惟不同意是為美國而戰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形容港人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是與西方打同一場價值觀之戰,但不是為美國而戰。 黎智英前一日以「核武」比喻「道德權威」,形容是「西方最強大武器」。他繼續作供解釋,中美之間的「冷戰」是「價值觀之爭」,港人、示威者與美國或西方,有同一套價值觀。港人打這場,抵抗中國侵犯自由的戰爭就是與美國一起打同一場仗。他不同意是「為美國打仗」,強調反修例事件與美國沒有任何重要實際聯繫 ,示威者的所為也與美國無關。 辯方引用他在《紐約時報》的文章,提到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取消香港在貿易上的特殊待遇,黎智英當時寫這些措施源於正當理由,但要小心衡量部分後果。黎智英解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美國的措施將會削弱香港地位,亦削弱香港的價值,但不是民主價值,只是金錢上的價值 ,所以他的立場是反對蓬佩奧的言論。 法官李素蘭又重提黎智英在《華盛頓郵報》的文章,問他是否意指中國經濟崩潰就能導致中共崩潰。黎智英說中共對中國人民的合法性在於承諾經濟增長,如果經濟崩潰可能會影響認受,而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此負有責任,有機會倒台,但這些只是他的預測,重申「支爆」概念由「攬炒巴」劉祖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