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霍啟剛:滑板機構聲稱可出賽奧運 未兌現承諾 反要求15歲女學員賠償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收到求助,指有滑板機構聲稱可派學員出賽奧運,卻未能兌現承諾,學員解約反被要求賠償。 一名15歲滑板運動員2021年與一個私人滑板機構簽訂5年合約,該機構聲稱可派學員出賽亞運和奧運,但卻未能兌現承諾,亦沒有提供恆常訓練,甚至以不同途徑向學員索取金錢。學員與機構解約後,機構以損害機構聲譽為由禁止她在公開場地玩滑板,否則要賠償30萬元。協助她的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提醒,只有被認可的體育總會才有資格替運動員報名參與世界組織賽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新世界發展:全面遵守所有披露要求
【有線新聞】新世界發展表示全面遵守所有披露要求。 新世界發展發言人表示得悉網絡流傳一些關於公司不實的猜測和謠言,重申公司全面遵守所有披露要求,並向投資者和股東提供及時和適當消息,將一如以往致力執行現有的策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習近平對做好「三農」作出重要指示
【有線新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周二至周三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遞學習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 習近平指出做好2025年「三農」工作,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充分調動黨員幹部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俄烏戰爭|司令炸死案烏茲別克疑犯落網 稱受僱烏方、事後可獲十萬美元及居歐權
【有線新聞】俄軍輻射及生化部隊司令基里洛夫遇襲身亡,當局拘捕一名烏茲別克疑犯,他供稱替烏克蘭情報機關執行任務。烏方消息人士早前已向傳媒承認策劃襲擊,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基里洛夫遇害致哀。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發放片段,稱拘捕一名29歲烏茲別克籍男子,涉及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司令基里洛夫遇害案。男子供稱自己由烏克蘭情報部門招募,被指示前往莫斯科執行任務,他收到一個強力的簡易爆炸裝置,安裝於電動滑板車,並擺放在基里洛夫住所附近。 為了監視對方,他租了汽車停泊在門口附近,於車內安裝監控鏡頭,以直播方式將畫面傳送至在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幕後指使的人。當見到基里洛夫走出大廈門口,疑犯收到指示遙距引爆炸彈。他供稱接頭人承諾給他10萬美元,並安排移居至歐盟國家。 克里姆林宮表示,總統普京對基里洛夫遭暗殺表示深切哀悼。俄羅斯外交部稱將在周五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討論事件,強調會找出和懲罰所有涉事者。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澳門回歸25周年|習近平會晤賀一誠 讚揚五年來務實有為、迎難而上
【有線新聞】習近平到埗後,會見澳門現任行政長官賀一誠。 習近平指賀一誠擔任行政長官五年期間務實有為、迎難而上,帶領特區政府團結澳門社會各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勝新冠疫情,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央充分肯定賀一誠及特區政府工作,又希望賀一誠積極支持新任行政長官和管治團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都有參與會面。 賀一誠代表特區政府和澳門市民歡迎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到澳門,又衷心感謝中央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會繼續為澳門和國家貢獻力量。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人行及外管局推出政策 便利跨國公司跨境融資
【有線新聞】人行及外管局在十個省市展開改良跨國公司外幣資金池業務試點政策。 政策包括允許企業根據宏觀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外債和境外放款比例等,旨在降低跨國企業融資成本,下一步當局將繼續改良相關政策,以便跨國公司跨境融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據報鴻海擬購日產 日產本田合併添變動
【有線新聞】本田及日產確認磋商合併或其他合作,但有傳鴻海有意收購日產,令車廠之間的合併增添變數。受消息刺激,日產汽車收升近兩成四,三菱汽車則升近兩成收市。 以往三強鼎立的日本汽車工業日後可能會變成兩大陣營對壘,本田及日產證實就可能的合併或其他合作進行談判,但未有最終決定。早前,日經新聞引述消息指雙方計劃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考慮成立一間新的控股公司持有兩間公司的權益。日產持股的三菱汽車亦有機會包括在合併內,不過這個討論只是初步階段。 如果合併成真,除了可以追貼「同鄉」豐田,亦可以與美國Tesla及中國電動車廠商競爭。不過兩間公司合併或添變數,彭博引述消息指台灣鴻海集團已接洽日產,提出有意整體收購,而非只是收購日產的工廠和設備。 日本傳媒亦引述消息指鴻海已向瑞穗銀行表達有意收購日產,而持有日產35%股權的雷諾亦有意把持股賣給鴻海。報道指鴻海有意收購日產,或加速日產與本田的協商。日產預定下周一召開董事會,表決與本田合併協商的諒解備忘錄,而備忘錄或會包含排他條款,旨在阻止鴻海的收購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財庫局成立推動黃金市場發展工作小組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成立推動黃金市場發展工作小組。 小組將會全面檢視與黃金交易相關的範疇,並就交易和監管機制等方面擬定方案,以配合施政報告提出本港要建立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工作。小組將會由財政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擔任主席,成員包括金管局、證監會及港交所代表,亦包括12位業內人士。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瓦努阿圖7.3級地震 部分災區頒布7天宵禁令 中方確認兩公民遇難
【有線新聞】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7.3級地震增至14人死亡,逾200人受傷,中方確認兩名中國公民遇難、兩人受傷,當地的中國醫療隊正協助救援。 有閉路電視片段拍攝到地震一刻,車房內的雜物和汽車猛烈搖動。周二的7.3級地震,首都維拉港多座建築倒塌,有醫院等受嚴重破壞。位於維拉港西面的美國、法國等大使館,所在的建築物下陷,維拉港之後發生多次餘震,最強達6.1級,部分地區水電供應仍未恢復。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看守總理薩爾瓦伊向部分災區頒布7天宵禁令。 中國大使館表示有兩名中國公民分別被困在兩處樓房,救出後證實死亡,兩人來自福建。在北京,外交部確認還有中國公民受傷,中方對瓦方誠摯慰問,援瓦醫療隊正在當地醫院協助救治傷者,中資企業亦調用機械設備救災,中方願提供緊急援助。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駐瓦努阿圖使館已派員赴現場開展工作,將全力協助傷者的救治及罹難人員的善後工作,外交部和駐瓦努阿圖使館將繼續跟進救援的進展。」 多國亦派出救援隊伍,澳洲救援人員乘軍機帶同物資去瓦努阿圖,預計會有多兩架軍機前往救災,維拉港機場繼續停止民航客機升降,以便救援物資運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黎智英案|指中央重視國際社會看法 故國際施壓很重要
【有線新聞】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說中央重視國際社會的看法,所以國際施壓很重要,又說美國支持台灣,台灣得以避免大陸干預,但並非提倡美國插手台灣事務。 黎智英繼續就721事件林卓廷被捕作供,提到他覺得香港在國安法後變成警察城市,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也說過警方只要有合理懷疑便可以拘捕。法官李運騰稱警方不論回歸前後都獲賦權,有合理懷疑便可拘捕,即使在英國都有相同做法,質疑與國安法實施無關,法官杜麗冰也同意。黎智英就說先前有誤解,承認對法律無知。 黎智英又在Twitter發文討論譚得志因煽動罪被捕,指國安法下會「以言入罪」。法官杜麗冰問如果有人因誹謗被罰,會否形容為沒有言論自由。黎智英說不會,他同意沒有絕對或終極的言論自由,但在言論自由下可以接受人說錯話。 他指中央重視國際的看法,因此國際社會有足夠關注,足以構成壓力說服或迫使中國改變。黎智英又認為在美國支持下,台灣能避免大陸干預,投資者也更有信心,又說台灣製造科技產品的成本低,是美國抗衡中國的戰略武器。他說不是提倡美國干預台灣事務,也沒有提過或暗示美國繼續這樣做。 黎智英又在直播形容特朗普作風十分強硬 ,不採用紳士的外交方針。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認罪黃子悅提出刑期上訴
【有線新聞】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認罪的黃子悅提出刑期上訴。 黃子悅是案中第二名上訴的認罪被告,她開審前就認罪,被法庭裁定是「積極參加者」,但考慮她認罪、對法律無知,判監4年5個月。連同黃子悅,案件至今有14人罪成後提出上訴,早前律政司亦就劉偉聰的無罪裁決提出上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巴士加價|1.5起加價 城巴一線貴2元最多 逾百線加逾1元
【有線新聞】巴士新收費出爐,撇除通宵、特別服務等路線,以城巴來往大圍與香園圍口岸的B8路線加價2元最多,加幅達12.3%。 九巴、城巴及新大嶼山巴士下月5日起加價,要加價的七百多條巴士線中過百條都加超過1元。 在日間路線,金額加最多的是由大圍開往香園圍口岸的城巴B8線,加了2元、加幅達12.3%。若以加幅計算,就以九巴的大埔區內線71B加幅最大,達13%。 過海路線方面,撇除通宵及特別路線,加價後最貴是九巴的978號線收27.9元,678號線新收費27.8元,排第二,它與來往大埔至中環的307和天水圍至銅鑼灣的969同樣加價1.6元。其餘過海線,普遍都加接近或者多於1元,以加幅計就絕大部分都加了約5%至7%。 運輸署重申,評估加價申請時已嚴謹平衡民生和巴士公司財務穩健,又指巴士公司16年來平均每年票價加幅較同期通脹低,提供數據是想讓市民理解加幅。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每個票價調整申請都是獨立處理,不過我們知道很多市民很關注加幅是否不合理地高,所以有些客觀數據是公眾也可找到的數字,都明白市民關注與承受能力的關係。」 運輸署又說港鐵服務網絡受軌道限制,巴士路線規劃上較有彈性,運輸署編排路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