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政經CHAT|許正宇與金發局成員拍片 反駁「香港已玩完」論
【有線新聞】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早前撰文稱「香港已玩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社交平台發帖文,他與金發局董事局成員Damien Green對談,提到希望社會討論聚焦事實,免受坊間偏頗言論或揣測自亂陣腳。 對於香港發展,他們討論到香港無可避免受外圍因素影響,但數據顯示,整體金融市場穩健發展。財富和資產管理市場,過去十年資產管理規模增長了143%;債券及ETF市場的表現亦十分理想,ETF的日均交易量增長20%。 許正宇和Damien稱,對香港以至國家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期望社會在討論香港的定位時,要專注於事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灣仔海濱3.15起一連10天舉行「迷趣海濱」 設5大主題迷宮
【有線新聞】灣仔海濱活動空間將於3月15至24日舉行「迷趣海濱」活動,以5大迷宮為主題免費開放。5大迷宮包括以光影為主題的「迷時」、以鏡面為結構的「鏡院」、以竹為元素的「迷走竹林」、以燈光變化組成的「光盒子」,以及為好動小朋友而設的「躍動迷城」。 「迷趣海濱 A-Maze-ing Harbourfront」 日期:3月15日至3月24日 時間:上午7時至晚上11時 地點:灣仔海濱活動空間 (灣仔鴻興道,鄰近灣仔碼頭) 入場費:全免 交通 ·港鐵會展站A2出口步行約5分鐘 ·灣仔碼頭步行約1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內地升學|138所內地高等院校招收DSE學生 周五起接受網上報名
【有線新聞】內地高等院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試學生計劃,星期五開始接受網上報名。 申請學生要在報名網頁填寫申請表,並上傳香港身份證副本、有效回鄉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副本,以及數碼證件相片,3月31日截止,最快4月10日前可登入系統查詢審核結果,4月30日前要繳交費用,並完成報名確認程序。今年參加計劃的院校較上學年增加6所至138所(見圖),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元朗工廈大堂女子遭賊扯頭髮打臉 損失值8萬元勞力士手錶及現金
【有線新聞】元朗發生搶劫案。今日(26日)凌晨零時29分,一名44歲姓李女子,在元朗橫洲路16號一幢工業大廈電梯大堂,被一名身穿黑色上衣、年約45歲男子扯頭髮及打臉,並掠走一隻約值8萬元的勞力士手錶及一千元現金。疑犯向元朗安寧路方向逃去,女事報警,由救護車送往博愛醫院治理。 警方將案件列「行劫」,由元朗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一線搜查|產品過度包裝市民埋單硬食? 環團:應推動生產商源頭減廢
剛過的農曆新年及情人節,相關的禮物和產品包裝都特別精美。不過精美包裝背後,又製造多少垃圾呢? 在農曆新年期間,有不少賀年禮盒推出,很多也至少有三層包裝。以這盒中國柑桔為例,一磅盛惠88元,一盒有40粒,粒粒獨立包裝,即有40個獨立小膠袋。這類包裝不只浪費,還令整件產品的體積增加,將來垃圾徵費實施,要丟棄這些過度包裝的垃圾,便由市民承擔。 市民何小姐:「其實我也不贊成過度包裝,垃圾徵費實施之後,會盡量買沒有包裝的。即是自己少些垃圾,不會製造那麼多垃圾。」不過,亦有市民認為「無得揀」,有時被迫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我作為消費者,其實相對來說是被動。你要吃水果,例如吃士多啤梨,也沒辦法,你要買有包裝的士多啤梨。」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現時市民外出購物,要選購無包裝產品受到限制:「現在買一個蘋果原來也不容易,即是可能有個膠膜,有些甚至有膠兜、保鮮膜包住,但其實我們要的就是一個蘋果,很多時商家就是捆綁式消費,過度包裝,令某程度上消費者有壓力。」 「綠色和平認為,一開始商家去賣產品的時候,應該要用最簡約的包裝。最好就是沒有包裝的產品,又或者一些可重用包裝的產品,這樣才能直接源頭減廢。」譚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警方「防騙視伏APP」新增功能 可自動辨識詐騙來電及網站
【有線新聞】警方的手機「防騙視伏APP」,即日起有新功能,用家收到可疑來電或釣魚短訊,程式會自動發出詐騙警示。 從事網購生意的陳小姐(化名),早前收到陌生訊息,介紹在一個網上平台售貨。她支付了入會費和按金共5,500元,對方仍要求她「做任務」,才可將商品上架。 陳小姐:「在我做完第一個任務後,我發現帳戶存入逾百美元佣金。(騙徒說)要付一萬元手續費才可領取佣金,家人提醒要報警及使用『防騙視伏器』,怎料我一查,(詐騙警示)便是紅色。」 陳小姐透過程式確定受騙後決定報警。「防騙視伏APP」即日起還有新功能,當有可疑來電,會自動彈出「高危有伏」的警示。市民收到可疑訊息,進入網站前亦會有警示,提醒市民不要提供個人資料,不過仍可選擇接聽電話或進入網站。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署理高級警司陳純青說:「只要市民下載了『視伏器』應用程式,已經能夠直接自動地將日常來電及瀏覽的網址,毋須經過任何額外手續,已經能夠有直接的警示。」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鄧國軒說:「我們不會儲存來電和網站瀏覽紀錄,就這兩個功能(可疑來電及網站偵測),每日會不定時,警方會將最新版本的詐騙資料庫推送到你的手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6日
港怡醫院「內電」療法結合手術切除 助降頭頸癌復發率
【有線新聞】頭頸癌屬本港第五大常見癌症, 2021年新增近3000宗個案;即使接受手術切除,再復發機率仍超過五成。港怡醫院頭頸腫瘤治療中心表示,如配合「內電」療法,有效降低再次復發的機率至三成以下。 頭頸癌涵蓋不同部位,除了鼻咽癌,還包括口腔癌、喉癌、腮腺癌、鼻竇癌及甲狀腺癌等。本港每年有逾500名頭頸癌患者離世,死亡率高達三成。頭頸癌的局部復發除了在原位復發外,亦較常在頭頸部淋巴結位置復發。根據研究數據,單靠手術切除頭頸腫瘤的頸部淋巴復發病人,其再復發機率超過五成。 頭頸癌的病灶通常接近血管和神經線等, 醫生難以「大刀闊斧」地切除所有癌細胞,往往會退而求其次,縮小手術範圍,但由於腫瘤未完全切除,患者會有復發的風險 。 港怡醫院頭頸腫瘤治療中心指出,「內電」療法結合切除腫瘤手術的合併治療方案,有效降低再次復發的機率至三成以下。當外科醫生進行切除手術後,腫瘤科醫生會透過影像導航,置入導管於術前的病灶,在術後一星期內利用電腦程式驅動輻射源進入導管,在近距離釋放高能量輻射,務求消滅接近血管、神經線的癌細胞。 手術配合內電的合併治療方案,既能較大程度上完全切除腫瘤,又可以保留血管及神經線,保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5日
23條|新聞聯發聲明:立法無損新聞自由 記協須停止混淆視聽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就記協在23條立法的意見書,嚴正指出有關言論嚴重歪曲事實,意圖混淆視聽、製造恐慌,完全無法代表香港新聞界的意見。 新聞聯發表聲明,稱注意到記協在向保安局提交的23條立法意見書中聲稱,現行立法框架對新聞工作造成深遠影響、擔憂將窒礙言論和新聞自由。新聞聯表示,基本法明確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23條本地立法,防止的是像蘋果日報那樣打著傳媒的幌子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再次出現,不僅無損香港居民的各種合法權利,更能在維護社會穩定和營商環境下,推動香港更好向前發展。 新聞聯又指,只要傳媒工作者從事的是正常的新聞工作,沒有破壞國家安全的意圖和行為,根本無需憂慮。23條立法公眾諮詢展開以來,特區政府不止一次聽取新聞界意見,並對不同新聞機構工作者提出的問題與疑慮進行耐心細緻的解答,並多次強調不會影響新聞自由。新聞聯質疑記協將國家安全和新聞自由對立起來,發表那些誤導公眾的意見,是否心中有鬼。 新聞聯表示,在近年來發生的多宗騷亂事件乃至社會動亂中,記協都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抹黑攻擊政府施政,為黑暴分子張目,阻礙警方執法,所作所為完全悖離一個新聞團體應有的職責操守,甚至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3日
環保商用車標準、首次登記稅及寬減上限維持至明年3月不變
【有線新聞】環保署公布,環保商用車的認可標準、首次登記稅寬減率及其寬減上限在今年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包括首尾兩天)維持不變。 為改善路邊空氣質素及保障公眾健康,政府自2008年4月1日起,寬減環保商用車的首次登記稅,以鼓勵商用車車主選用排放性能比當時法定廢氣排放標準更佳的環保商用車。環保署每年按汽車科技發展情況、市場供應情況及當時法定的首次登記車輛廢氣排放標準檢討環保商用車的認可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3日
政經CHAT|立會新春午宴梁君彥要「全面撤辣」 陳克勤爆有議員竟要求「加辣」
【有線新聞】財爺下周三公布《財政預算案》,全城關注樓市措施會否「撤辣」。今日立法會舉行新春午宴,據聞主席梁君彥特別安排撤走餐桌上的辣椒醬,希望財爺聽到議員「全面撤辣」的心聲。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在社交平台分享新春午宴情況,指平常每枱都有的辣椒醬配料,今日竟不見踪影,「打聽先知原來係梁君彥主席嘅特別安排,寓意財爺聽到議員們嘅心聲,預算案能如午宴一般『全面撤辣』」不過,同枱竟有一位議員私自加辣,叫了一碟辣椒醬。 這位議員的行動即引起大家關注,紛紛提出「質詢」,要求解釋「加辣」原因。最後這位議員響應梁君彥的號召,一個人食清整碟辣椒醬,用行動對「全面撤辣」表示支持。到底這位「加辣」議員是誰?陳克勤就賣關子,叫大家估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3日
車Cam直擊|新清水灣道落斜的士切線 撞九巴再撼鐵欄
【有線新聞】今日(23日)上午7時許,一輛九巴沿新清水灣道落斜,駛至近順利邨體育館對開路段時,與一輛切線的士相撞,的士剷向路邊鐵欄。巴士司機及一名乘客送院治理。 從車Cam片段所見,巴士沿清水灣道左線落斜,的士則沿右線行駛。駛至順利邨體育館對開,因道路工程,兩線收窄為一線,的士想切入左線,巴士一直前行沒有減速,的士亦未有收掣,結果兩車相撞,的士剷向路邊鐵欄。巴士車長即說:「黐線㗎,條友係咪傻㗎?」他又慰問乘客「有無事呀你哋?」 43歲姓廖的巴士車長報稱不適,巴士上一名28歲姓黃男乘客頭暈,由救護車送院治;而54歲姓劉的士司機無受傷。受事件影響,現場交通一度受阻。 車Cam片段引起網民熱議,不少網民批評的士司機強行切線危險,但亦有網民認為的士已經打燈,前面路線收窄,巴士應減速讓路,避免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3日
九龍城區打擊交通違例 拖走8架嚴重阻塞車輛
【有線新聞】警方九龍城警區及西九龍總區交通部人員昨日(22日)進行聯合行動,在區內多個交通黑點執法,主要針對對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及造成阻塞的違法行為,當中包括於限制區、巴士站及斑馬線範圍違例泊車及進行的違例事項等。 行動中,除了向涉及違例停泊的車輛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外,亦拖走8輛造成嚴重阻塞的違泊車輛。此外,警員向涉及單車或行人的交通違例罪行採取行動,包括檢控行人不遵照交通燈號橫過馬路等。警方亦採用流動錄影執法,加強打擊駕駛者不負責任的駕駛行為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