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上水私家車撞的士車尾 48歲男司機涉酒駕被捕
【有線新聞】上水發生酒駕案。昨晚(23日)10時許,一輛的士沿新運路往粉嶺方向行駛,按交通燈指示停下,尾隨的私家車懷疑收掣不及撞向的士。 警員接報到場調查,私家車48歲姓符的男司機未能通過酒精呼氣測試,涉嫌酒後駕駛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事件中無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天氣嚴寒高地或結冰 大帽山一度錄得0.2度
【有線新聞】冬季季候風正為廣東帶來嚴寒的天氣。本港今早市區氣溫下降至六度左右,新界再低兩三度。 天文台表示,早上嚴寒,高地有可能結冰。大致多雲。日間乾燥,最高氣溫約11度。吹和緩至清勁偏北風,初時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 今早大帽山一度錄得0.2度低溫,打鼓嶺、上水和大埔、元朗等在3至4度徘徊。市區一般介乎5至7度。預測明日及星期五早上仍然寒冷,日間天色較為明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民政事務總署:臨時避寒中心不會大清早趕走露宿者
【有線新聞】 民政事務總署表示,臨時避寒中心在天文台寒冷天氣警告生效期間會一直開放,即使在警告取消後亦作彈性處理,不會立即趕走。 對於有報道指避寒中心要凌晨4時半,才決定是否開放;而中心又會在早上8時「清場」,以至不少露宿者不願入住。民政事務總署在社交平台澄清,臨時避寒中心是以天文台發出的寒冷天氣警告作指標。在寒冷天氣警告生效期間,避寒中心一直開放,並非如報道所述,要待每日凌晨4時半才決定當天是否開放。 在警告取消後,避寒中心當值人員亦會彈性處理,不會要使用者立即離開,或在大清早把入住人士趕走。 另外,中心當值人員會定時巡察,如發生懷疑失竊的事件,會報警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渣馬|猝死30歲跑手為中國建築工程師 公司感難過全力協助家屬
【有線新聞】周日舉行的香港馬拉松,一名30歲參加半馬賽事的男子,在離開賽場後不治。有報道指,死者為海南人,前年經專才計劃來港,在中國建築任職工程師。中國建築證實事主為其員工,對事件感難過,會為其家屬提供協助。 據報姓張的男死者,在2022年經專才計劃來港,任職工程師。周日原定賽後與友人到油尖區用膳,但在港鐵天后站暈倒,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後不治。 張男生前任職的中國建築表示,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和痛心,向員工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中國建築稱,會與死者家屬保持緊密聯繫,盡全力提供協助,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花展花卉重新栽種計劃接受申請
【有線新聞】每年花展結束後,康文署都把可再種植的花卉送往轄下公園重植。自2014年起,更推出花卉重新栽種計劃,藉此鼓勵於社區重植,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 今年花展的「賞花,惜花!」賽馬會花卉重新栽種計劃現已接受申請,歡迎學校、環保團體和非政府機構參加,截止申請日期為2月19日,申請表格可於花展網頁(按這裡)下載。 今年花展於3月15日至24日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以花色繽紛的香彩雀為主題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政經CHAT|人肉實測指定垃圾袋 黃傑龍:相當硬淨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押後至8月實施,指定垃圾袋質量繼續成為關注焦點之一。繼環保署拍片實測15公升指定袋,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又在社交平台發放照片,實測240公升商用指定袋的質量,他將膠袋當麻包袋般跳,結果判定垃圾袋「相當硬淨」! 他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他站在垃圾袋內跳躍,垃圾袋無穿無爛(見圖)。「經我呢件動態大型垃圾初步絕密測試”Sample”240L商用指定垃圾袋,都相當硬淨,就算龍爪手吉住嗰部份都冇穿。呢個袋真實購買嘅時候$26.4($0.11×240)。」 黃傑龍測試的商用垃圾袋一個要26元4角,即每公升垃圾盛惠1毫1仙,不少網民覺得貴「小型食肆點搞,個袋咁貴」、「政府咁樣好過去打劫」,又有網民關注垃圾袋質量,「sample梗係好,之後就會慢慢變差」,其中「千頌C」亦留言指「硬淨過恒指」,黃傑龍就回覆「恒指直頭係同我跳起之後一樣,free fall」。 黃傑龍今早(23日)在電台表示,據他的實測,指定垃圾袋「越細越薄,越大越厚」。小型垃圾袋,跟平時用的垃圾袋厚薄相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一線搜查|馬鞍山村民屋外逾20隻野豬聚集 CCTV揭「神秘人」餵飼種禍根
政府前年修例全港禁止餵飼野豬,不過在馬鞍山村,有居民發現家門前有大批野豬聚集,查看閉路電視,揭發有「神秘人」到此餵豬,即使報警及向漁護署投訴,但依然無效。 居於馬鞍山村的陳先生向《一線搜查》投訴,家門前經常有大批野豬聚集,擔心影響安全。「我不清楚(野豬)會否襲擊人,因為始終野豬肚餓,向你沖過來都幾危險,一隻野豬有二、三百斤重!」 陳先生不解為何突然有野豬聚集,因此查看閉路電視。「初初以為得幾隻,有一晚見到有二、三十隻,有人正在餵飼野豬,我才驚醒,報警及要求漁護署處理。」他表示,野豬出沒亦將家門前植物吃到「寸草不生」,除了草坡,陳先生種的果樹亦不能倖免。 據陳先生所知,餵野豬的「神秘人」應是附近居民,經常在晚上約十時或清晨時份餵野豬。「我勸過她,但不獲理會。有次見她又再餵野豬,我大聲喝止,但她仍繼續掉麵包出來,我只好報警。」但警員到場後並無發現,只提醒附近居民切勿餵飼野豬,將案件列作「野豬出沒」。自從陳先生報警,該居民改變餵豬時間,不定時出沒,令問題更難處理。 除了馬鞍山村,沙田區黃泥頭、顯徑邨、隆亨邨、廣林邨等都經常有野豬出沒。沙田區議員朱煥釗相信,可能因為居民盂蘭節在路邊祭祀,結果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天文台:大帽山有結冰報告
【有線新聞】本港今早天氣嚴寒,市區氣溫在六度左右徘徊,新界再低兩三度。天文台表示,大帽山一度錄得零下2.4度,並有結冰報告,建築物外牆及植物表面都出現結冰(見圖),預測星期三以及星期四朝早仍然寒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市區氣溫低至6度 學生上學稱難捨溫暖被窩
【有線新聞】 本港各區天氣嚴寒,早上市區低至6度左右,新界再低兩三度。 嚴寒加上下雨,上班市民候車時穿厚衣、帶上帽,學生冒着寒風上學。天文台說,寒冷天氣加上有雨,風寒效應顯著,身體感覺的溫度會較實際氣溫低,呼籲市民要注意保暖。天文台預測,明日及星期四早上仍然寒冷。 學生Garrick說,「不行、說不出話、很冷。我覺得很凍,雙手冰冷,感覺很像走不動,雙腳發抖。(為何不多穿外套?)已經穿了五件衫,不穿大褸?)大褸、家裡沒有多少大褸 ,有的也太大件穿不到。(今早起床辛苦嗎?)也很辛苦、很難爬下床,因為很暖、入面很暖,很難爬下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寒冷天氣警告生效 衞生署建議禦寒6招
【有線新聞】天氣寒冷,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健康。 發言人表示,長者皮下脂肪較少,體溫調節機能減退,在寒冷天氣下,身體可能未能對氣溫下降作出適當反應。部分長者可能因為行動不便以致身體產生及保存熱能的能力減低。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等,除令長者體弱外,亦令他們的新陳代謝率減慢,因而減低製造熱能。此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臟病等患者,亦會較易因氣溫驟降而令病情惡化。 防護中心提醒,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留意天氣預報,因應需要加穿禦寒衣物,包括帽、頸巾、手套及襪等; ‧進食足夠的食物,攝取充足的熱量; ‧經常做適量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 ‧逗留在溫暖的環境內,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 ‧使用保暖電器時要注意安全,室內亦應保持空氣流通;及 ‧如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 此外,市民應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寒冷天氣|大帽山錄-2.4度 運輸署封路警車在場把守 仍有市民冒寒上山:習慣了風雨不改
【有線新聞】寒冷天氣警告現正生效,大帽山低見負2.4度。 清晨大帽山下密雨,風勢清勁,溫度計顯示現場氣溫低於攝氏零度,加上大霧,能見度頗低。 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及廣闊雲雨帶影響,天文台錄得大帽山最低氣溫負2.4度。消防處呼籲市民審慎評估自身能力,切勿貿然登山。運輸署因應天氣封閉大帽山道來回方向,有警車在場把守。 行山人士趙先生表示:「習慣了、每天行山,習慣了、風雨不改。理所當然今天最冷,今年來計、肯定最凍。」 黃太:「不感覺到(負度),因為其實數年前,即是不是最嚴重一次?結霜!早兩年都來過、不算太冷。不冷、手也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2日
政經CHAT|張國鈞赴新疆出席論壇 零下二十度去睇展覽
【有線新聞】 這數天寒流襲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去到比香港更凍、得零下20度的新疆烏魯木齊,參與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地方合作論壇。他趁論壇前,參觀「Made in Uzbekistan」產品展,了解各類烏茲別克斯坦商品及服務。 據他介紹,烏茲別克斯坦是香港在中亞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在2022年,雙邊貨物貿易達60億港元,較2021年上升近17倍,增長勢頭非常強勁;香港居民去當地旅遊,更可免簽證。 另一邊廂,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就在香港,向阿聯酋駐華大使H.E. Hussain bin Ibrahim Al Hammadi介紹施政報告的教育措施,又陪同大使的代表團到訪德望學校與師生交流,認識香港如何推動STEAM教育,以及如何通過戲劇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