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中國援外醫療隊派外地60周年 徐帆:可成醫療技術輸出國
【有線新聞】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外地60周年,近年團隊除了為醫療基礎較薄弱的國家提供人道援助,亦會協助培訓醫生,有醫療隊成員認為,中國可以成為醫療技術輸出國。 早上七時多,在老撾這所醫院已坐滿病人,正在等候廣西醫療隊的醫護,為他們檢查、診症。老撾是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當地的醫療資源和人手長期供不應求,以眼科為例,每25萬人口才有1名醫生。 共享基金會援老撾廣西醫療隊隊長徐帆:「很多病人他可能得不到及時的一個診治,或者是一個定期的眼部的檢查,他並沒有這樣一個機制,或者是沒有這樣一個經濟水平,或者是醫療條件,所以的話很多病人,他都是已經是完全失明了,很嚴重、很嚴重才會到我們這裡。」 近年中國醫療隊與香港共享基金會合作,到老撾等五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為當地的白內障患者,在大約300呎的流動醫療車上,進行超聲乳化手術復明,手術時間縮短至10至20分鐘,患者的微創傷口小,復元較快,併發症亦較少。 共享基金會援老撾廣西醫療隊隊長徐帆:「在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的話,中國整個醫療水準的話,其實是跟國際基本上接軌了,甚至在某些領域的話,我們也是在國際上,也是有領先的一個水平的。」 車上有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內地肺炎支原體感染上升 葉柏強:兩地交流頻繁或影響香港 盧寵茂:外遊都有感染風險
【有線新聞】內地上呼吸道感染數字上升,有醫生說本港肺炎支原體個案亦急升,關注市民跨境活動加劇傳播。醫務衞生局就說各種上呼吸道感染比率未算高,但提醒感染高峰期將至,要加強防範。 近期內地確診上呼吸道感染人數上升引起世衛關注,致病原除了流感、新冠病毒,亦包括肺炎支原體。有意見擔心港人北上消費潮流會令病毒傳播至香港,專家說留意到本地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急升。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本來由年初1月至7月,每個月大約有幾宗至十多宗個案;當8月份開始,這幾個月一直每個月有超過一百宗個案。香港與內地溝通和交流非常頻繁,除了有旅客來港,小朋友和家長經常來往內地,很容易將內地爆發的病毒傳播來港。」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上呼吸道感染不單是內地問題,港人外遊都有機會感染。盧寵茂:「上呼吸道感染冬季會有,本身香港也有,這個不是純粹內地問題,是全球問題。香港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新冠比率暫時未算高,流感陽性比率只有3%多一點,遠遠未到9.21%基準線。」 他預計進入冬季後,市民更多參與室內聚會又會趁假期外遊,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高峰期,提醒高風險人士盡早接種疫苗及保持衛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明愛醫療事故|盧寵茂:事件不涉高技術醫療行為 醫管局會調查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日前有病人轉送深切治療部期間,氧氣樽氣閥沒有開啟,最終死亡,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重申,不想見到醫療事故發生,醫管局會調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次只牽涉開關掣的問題,不是一些高技術醫療行為,明愛醫院那邊,醫管局會調查今次事件,為何會這樣發生,其實本身開關一個掣,是不需要一些高技術人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審計報告批中大餐廳接街客 林智遠:非針對中大、可警醒其他院校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批評中文大學33間餐廳,大部分曾違規接待非校內人員、展示藝人廣告等,但未有同時調查其他大學,審計署署長林智遠否認針對中大。 審計署署長林智遠:「所有收過政府資助的機構,我們都會全面覆蓋,見到媒體去問其他院校,其他院校都說立刻會檢視,立刻自己『驗身』,這是好事,變相它做了『驗身』,我們從媒體中得知的話,我們在五年計劃中預計好的,下次就不會做(調查)它,會做另一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新區選前瞻|中區五名候選人 如何化解地區衝突?
【有線新聞】繼續新區選系列,以往政府想在地區推行政策,不時都會遇上阻力,五人爭兩席的中區,候選人會怎樣化解地區上的衝突? 新制下的區議會,需要配合政府施政,支持和推廣當局政策,但如果候選人遇到居民反對政策,他們會如何處理? 中區候選人郭杰駿:「我認為政府推出任何政策時,之前一定要充分諮詢市民意見,我相信、我希望可在這過程中,擔當一個橋樑的角色,協助政府接收居民的意見,如果一些重大舉措或設施,真的受到居民強烈反映,我會向政府反映,亦希望他們改善、亦希望可以爭取…」 中區候選人彭舜玟:「這個我要深入了解市民反對聲音背後的真實情況,盡量協助他們,另一邊廂就要求政府提供一些真實數據,推行這個政策或計劃時,如何能真真正正幫助市民,令到市民可接受這個方案,所以從中要靠溝通,而和諧的溝通、真誠的溝通,我相信是最重要。」 中區候選人施永泰:「社區的建設需要大家參與,需要聽到居民的聲音,所以我會作為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我會舉辦一些線上線下的諮詢會議,例如居民會,收集市民對於政府政策的意見,積極告訴政府市民心中所想所思,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同行,共建一個更好的社區,希望收集更多市民的意見。 中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2日
內地肺炎支原體感染上升 葉柏強:兩地交流頻繁 病毒容易傳播來港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說,留意到內地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數字上升,關注對香港的影響。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香港與國內溝通和交流非常頻繁,除了有旅客從內地來港,小朋友和家長經常來往國內,很容易將國內爆發的病毒傳播來香港,最近在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病房,情況非常令人擔心,病房擁擠情況非常明顯,就早前國內爆發的肺炎支原體,其實香港的個案急速上升中,本來由年初1月至7月,我們已經開始略為增加,比起疫情的時候,每個月大約有幾宗至十多宗個案,當8月份開始,這幾個月一直每個月,有超過一百宗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社署即日起擴展長者暫託網絡 服務名額增至超過500個
【有線新聞】社署即日起擴展長者暫託網絡,加強支援照顧者。 140間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除了提供長者住宿暫託外,會在有宿位空置時為社區內有需要長者提供日間暫託,受資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單位亦會繼續提供長者日間暫託。長者日間暫託服務地點由約50間院舍增至至約190間,服務名額由約260個增加至超過500個。長者或照顧者可透過照顧者支援專線,由社工協助配對暫託或直接向院舍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國家航天代表團結束訪港 李家超讚是年輕人榜樣 令市民感受中國人奮鬥決心
【有線新聞】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結束四天訪港行程,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歡送儀式說幾位航天員是香港年輕人的榜樣,相信今次訪問令市民感受到中國人實現航天夢的堅定奮鬥決心,歡迎他們再度訪港。 訪港最後一日,代表團上午近十時由灣仔渡輪碼頭出發,坐天星小輪前往尖沙咀,有水警船和快艇護航。他們在渡輪上層觀賞景色,拍照留念,之後在尖沙咀天星碼頭對開巴士總站登上開篷巴士,經彌敦道、廣東道等,在油尖旺一帶巡遊;再返回尖東,到香港藝術館參觀大約半小時。 代表團之後轉到西九參觀故宮博物館,在門口拍照留念。他們離港前,到禮賓府出席政府舉辦的歡送儀式,重溫過去幾日代表團訪港行程精華片段。行政長官李家超向代表團致送紀念相冊,形容他們今次訪港,令市民感受到中國人實現航天夢的堅定奮鬥決心,航天員是本港青年的榜樣,歡迎他們將來再到港。 李家超:「國家的載人航天任務,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建設太空家園,探索無窮的科學領域。你們的分享燃起不少香港年輕人對航天科技及科學探索的熱情。」 代表團團長林西強就說對香港教科界的雄厚實力印象深刻,期待未來有來自香港的載荷專家,「很多團員向我說,在交流過程中發現香港教科界有很多很好的想法、試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美眾院通過法案可撤港經貿辦特權 葉劉淑儀:反華流亡份子推動 促美方否決提案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說相信是有反華人士推動,促請美國總統否決提案。 港島西(新民黨)葉劉淑儀:「我相信這些國會議員提出這條條例背後,是有些反華在美國的流亡分子推動他們做的,原因是完全因為政治。我亦相信有一宗大案件快要上庭,這個黎智英先生的兒子和黨羽在美國不斷游說美國國會議員傷害香港,所以我們認為美國政府、總統不應該批准這條條例,亦不應該說香港不享有高度自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國家航天代表團訪港|孫東:可見國家對港厚愛
【有線新聞】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說航天工程代表團訪港及國家去年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可見國家對香港厚愛,相信很快會有港人獲選的好消息公布。 孫東:「我們很高興香港有航天員候選人成功進入最後定選階段,全港市民都希望香港候選人有機會實現航天夢,貢獻國家。特區政府今後會進一步支持在香港開展航天科技相關的教育和科研活動,培養更多航天科技人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公社科赴內地考察 有議員指共產黨發展內容不足 另關注學生缺席原因
【有線新聞】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求高中生前往內地考察,有議員認為涉及共產黨發展的內容不足,局方說內地很多地方都與革命人物及歷史有關,學生會有機會接觸到。 今個學年公民及社會發展科高中內地考察團行程較上一學年增加4個至26個,其中有7個是廣東省外的四至五天行程。有議員說共產黨歷史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但考察團行程安排未有反映。選委會界別(民建聯)郭玲麗:「二十多個考察團(路線)中,只有第25個行程真的在嘉興(南)湖革命館,才牽涉到確實我們共產黨如何領導國家發展,我覺得這方面可不可以加多一點。」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考察內容關於共產黨歷史,雖然一些明確景點只是某些行程有,但事實上在不同景點我們會看可能涉及革命先烈足跡,有些是他們故事、有些是他們故居,行程中經過學生都會接觸到。」 由今個學年開學至11月底,一共有36個考察團出發,有3,000多名學生參與,有議員關注學生缺席的原因。 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是證件問題、沒有回鄉證,還是他們過往曾經在社交媒體轉載過一些涉嫌違反國安法的訊息,有一些疑慮,又或者平日課外學習很忙。」 蔡若蓮:「就缺值同學,多數都是因為身體原因,不會有其他沒回鄉證、沒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房屋局降新生嬰兒家庭申請過渡屋資格 由三年下調至兩年
【有線新聞】房屋局下調有新生嬰兒家庭申請過渡性房屋甲類租戶的資格,由輪候公屋滿三年,下調為兩年。 目前輪候公屋未滿三年的家庭屬過渡性房屋乙類租戶,房屋局即日起調整申請資格,容許今年10月25日或之後有新生嬰兒的家庭縮減一年輪候公屋的申請要求,即輪候滿兩年就符合甲類租戶資格。申請家庭須於嬰兒未滿一歲前遞交申請,其他家庭仍維持輪候滿三年的要求。房屋局說過渡性房屋營運機構須將項目不少於八成單位預留給甲類住戶,期望調整申請資格有助鼓勵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