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4日
團體荃灣辦「社區廳堂」 供大廚房、乾衣機等 劏房戶:真的很開心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社區客廳」,為劏房戶提供更多生活空間,有非牟利機構上月在荃灣營運形式類似的「社區廳堂」,提供大廚房、乾衣機及閱讀室等,同時計劃加入基層醫療概念。 這個廚房有超過三米長的工作台,每邊有兩個電磁爐,加上特大雪櫃,一家大小、左鄰右里合力煮大餐都不覺擁擠。如此寬敞的環境,對居於劏房超過十年的小青,簡直是夢寐以求。劏房戶小青︰「一邊切菜、一邊炒菜,炒好的菜可以放旁邊,感覺自己日後會不會有這樣一個廚房呢?真的很開心的感覺。」 廚房只是「荃灣廳堂」的一部分,這裏由非牟利機構營運,上月起免費開放予附近的劏房戶,為他們提供額外生活空間。約三千呎的場地,有三間閱讀室讓學生做功課,還有洗衣機及乾衣機,解決劏房戶不夠位晾衫的困擾。 明愛荃灣社區中心高級督導主任彭智聰︰「他們上到來大家都是劏房戶,沒有一個標籤,他們以往告訴我們不敢用某些設施,因為『我們不知其他居民怎樣看待我們』,但他上到來會是很舒服的環境,所有人都跟他一樣,願意談自己的情況,願意談生活的困難。」 這個廳堂除了日常開放給劏房家庭使用外,未來亦會舉辦拉筋班,協助劏房戶紓緩在狹窄環境居住容易產生的痛症。政府施政報告提出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4日
區選|梁振英指政府應小心看待 不能尋求政治形勢一夜改變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說,香港政治形勢不會一夜改變,政府應多下功夫,爭取反對派選民支持。 梁振英接受《南華早報》專訪,說目前要斷定2019年反修例事件造成的社會分歧是否已經修復為時過早,即使近年社會表面平靜,香港的政治形勢都不會一夜改變,北京亦意識到這一點。對於星期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梁振英認為,過去投票給反對派的選民數目比起已移民離開香港的人更多,支持激進或極端反對派的選民基礎仍相當大,政府應以長遠目光小心看待,不能尋求一夜間改變市民,尤其年輕人的政治觀點,他建議年輕人亦要多到內地,了解國家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4日
新區選前瞻|西區五名候選人 如何看地區能否做到中西融合?
【有線新聞】繼續新區選系列,中西區是香港的金融商業區,不少來港工作的外國人都會選擇住這區。西區5位候選人,認為香港是否做到中西融合? 香港一直被視為國際城巿,中西區經常可以碰到外國人的身影,但近年內地人來港旅遊、定居的比例愈來愈高,候選人如何看這變化?香港仍是國際城巿嗎? 吳家超︰「我認為首先的問題,在內地人前面加上『但』字是不適合的,我認為我們香港是歡迎所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來定居和旅遊,越多的人來香港,證明香港有活力、宜居、宜業,而且有吸引力,令我們香港發展。我們歡迎所有人為香港經濟發展出一分力,亦歡迎所有人來香港作出貢獻。」 劉天正︰「的而且確疫情後多了很多外國人,甚至內地人來中西區定居或旅遊。我自己認為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能夠促進各位居民,特別是年輕人和他們之間的交流,大家可以共謀發展、共謀機遇,未來我都希望鼓勵他們多溝通、多些一起坐下談天,希望對我們社區、對經濟都好。」 王倩雯︰「香港其實一直都是國際大都市,亦可以容納多元文化,甚至是聲音。其實不論他是內地人或是外籍人士,其實我們香港都非常歡迎他們,我們更加希望他可以帶動到經濟,帶到專業人才進來,令我們香港有更好發展前境。」 李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4日
區選|公務員總工會派單張 籲攜親友投票
【有線新聞】有公務員工會代表,在政府大樓派發單張宣傳區選。 香港公務員總工會表示,本周會分別到訪多個政府部門,呼籲公務員帶同家人、朋友12月10日區議會選舉中投票。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公務員作為政府的骨幹份子,有責任支持完善地區治理政策,亦應以身作則行使公民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4日
國家憲法日 六個紀律部隊辦升旗禮
【有線新聞】今日是「國家憲法日」,多個紀律部隊舉行升旗儀式。 儀式在入境事務學院舉行,由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主禮,六個紀律部隊參與,包括警隊、消防、飛行服務隊等。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將每年的12月4日訂為「國家憲法日」,並在當日舉行升旗、座談等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菲律賓大學體育館彌撒期間爆炸 最少4死50傷 軍方定性恐襲、嚴查碼頭阻潛逃
【有線新聞】菲律賓南部一間大學體育館炸彈爆炸,最少4死約50人受傷,軍方指是恐怖襲擊。 救援人員與民眾合力抬出傷者,部分人傷勢嚴重。位於南部馬拉維市棉蘭老國立大學的體育館大批師生早上舉行彌撒時爆炸,總統小馬可斯強烈譴責,指是外國恐怖分子策動令人髮指的襲擊,已下令軍警加強保安。軍方強調會把兇徒繩之以法,翻查閉路電視搜尋線索,市內多處設置檢查站,並在碼頭加強檢查,防止有人潛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丘應樺明率「一帶一路」商企團赴深圳及廣州 考察大灣區兩日
【有線新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明日率領「一帶一路」商企團考察大灣區兩日。 丘應樺將帶領考察團到深圳和廣州參觀當地多間知名企業和機構,又會與高層官員交流,了解當地環保和創科發展。考察團成員包括20位一帶一路國家在港的企業代表、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引進辦、駐粵經辦、廉署,以及投資推廣署的代表。今次是政府首次為一帶一路國家在港的企業舉辦商貿交流活動,希望推廣以香港為基地,協助企業進入內地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石澳私家車撞護土牆後翻轉 80歲男司機自行爬出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石澳有私家車撞護土牆反轉。 私家車反轉橫臥馬路,車身嚴重損毀。私家車下午1時許,沿石澳道行駛,駛到近爛泥灣附近時失控撞向山邊反轉。80歲男司機一度被困,自行爬出車外,手部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受意外影響,現場交通一度受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警隊北京招募講座招港生回流 即場展示起薪增吸引力 擬內地招募恆常化
【有線新聞】警隊一連兩日在北京舉行招募講座,對象是在內地讀書及居住的香港人,希望吸引他們返港加入警隊。警方說內地招募快線自去年展開以來,吸引超過700人投考,計劃將招募恆常化。 警隊的內地大學招募快線去到北京,一連兩日在特區政府駐京辦舉行招募講座,介紹警隊架構、職能,以及投考體能和學歷要求,還有現職警員分享加入警隊的原因。今次對象是在內地讀書或居住的香港人,有學生專程飛往北京爭取面試。南開大學學生陳述安:「我前一晚乘夜機過來,特意參加這個筆試,因為我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假設根據香港流程,可能要待到一、二月,要等待兩、三個月才可參加筆試。我希望加快進度,因為我真的很想快點加入警隊。」有興趣可即場報名,參加中英文筆試和小組面試,若全部通過,畢業後返港就可加入警校受訓。 警方招募快線之前已到過廣州和上海等大學辦講座,吸引超過700人投考,當中137人通過遴選,計劃將招募計劃恆常化。警務處副處長(管理)陳俊燊:「隨着香港與祖國聯繫愈緊密,有不少港人在內地定居就業,因此香港學生在內地就學人數逐步上升。我們一定會繼續恆常化這計劃,除了北京及上海,其實成都、武漢、廣州、福建,我們就不同的大學都有針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觀塘市中心重建 遊樂場、籃球場今開放 市建局:增休憩空間、辦聖誕嘉年華
【有線新聞】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指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會開放更多空間作休憩等用途。 鄰近觀塘港鐵站、前身是健康院的用地已改建成兒童遊樂設施及三人籃球場,即日起開放使用。市建局早前向政府申請以短期租約形式開放部分土地作休憩用途,土地平整工程本月內陸續完成,正籌備分階段開放;其中同仁街與協和街交界的前臨時小販市場將改作多用途活動場地,亦會擴闊行人通道,方便市民來往觀塘道及市中心,通道旁還會增添藝術裝置,聖誕期間將舉辦嘉年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學童輕生應急機制 黃仁龍冀撥資源予教師 若乏時間根本達不到目的
【有線新聞】針對近期學生自殺問題,政府推出校本三層應急機制,剛卸任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黃仁龍說必須調撥資源給予老師時間空間,才能達到識別及支援的目的。 黃仁龍:「如何透過傾談、開解和輔導中發現高危的同學,我相信是需要政策及機制配合。這並不容易,因為不同學校情況不同,我相信教育局都聽到這方面訊息,看看如何跟不同學校分別處理,需要彈性處理。若需要多些資源和代課老師,讓照顧同學的老師多些空堂和時間做,因為如果他們沒有時間去做,根本沒有心力都達不到目的。」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國家航天代表團訪澳|參觀科學館、與學生交流 林西強盼增青少年對國家航天興趣
【有線新聞】國家航天代表團訪澳最後一日參觀澳門科學館,並與學生交流,團長林西強總結行程希望此行可以增進澳門青少年對國家航天科技的了解和興趣。 國家航天代表團在澳門最後行程是參觀澳門科學館,科學館館長邵漢彬帶領參觀包括北斗實驗室的訊號收發儀器及月壤標本等,又與學生交流。這位學生參加過女航天員王亞平主講的「天宮課堂」,這日終於可以面對面交流,還得到王亞平親筆簽名。澳門中學生黃景培:「(問她)如果在地面發電郵上太空,他們會不會接收到?那時候會有這個疑問,她回答了我可以正常上網、看電視、玩遊戲機都可以。那時候是在線上見面,現在是線下,可以跟他面對面談話,感到很自豪。」 林西強總結三日行程,說時間雖短但感受到澳門人的熱情,希望他們更了解及支持國家航天工程。林西強:「澳門同胞對載人航天工程的熱情,尤其是青少年對航天員生活的好奇,為代表團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希望通過代表團訪問,令澳門同胞進一步了解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也能促使澳門青少年進一步增強對探索科學知識、航天工程的興趣。」邵漢彬:「(代表團)來到這裏看到,原來澳門呈現了這麼多航天的成就,他第一次看到相當感動。很多航天員都因為是第一次來回科學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