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2日
布拉格大學槍擊案釀14死 槍手為24歲學生、弒父後行兇 當局:無關恐怖主義
【有線新聞】捷克布拉格一間大學發生槍擊,至少14人死亡、25人受傷,槍手死亡,未知行兇動機,當局相信與恐怖主義無關,宣布周六全國哀悼。 網上片段見到,槍手在查理大學文學院的露台多次向途人開槍,他在露台四處行,再傳出槍聲,接報到場的警員與槍手對峙。建築物另一邊,多人由頂樓爬出外牆跳下樓逃生,課室內的人用桌椅堵塞門口、蹲下躲避,大批人慌忙逃離校園。 事發在當地周四下午約3時,警方之後發現槍手的屍體,但未有交代他被警員擊斃抑或吞槍自殺。大批被困的學生、教職員等到傍晚才疏散。初步調查指,槍手是該校一名24歲哲學系學生,成績優異,沒有犯罪記錄,相信沒有同黨,他合法擁有多支槍械,原定到大學參加講座。警方相信他在距離布拉格21公里的住所殺死了父親,亦曾經計劃自殺,槍手還懷疑涉及上周在布拉格郊外殺害一對父女。 總統帕維爾表示悲痛和憤怒,宣布周六全國哀悼,內政部長拉庫尚則指沒有跡象顯示事件與恐怖主義有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旺角私家車遇警截查 欲倒車逃走失敗 七旬司機涉偷車等被捕
【有線新聞】旺角有私家車被警員截查時,倒車撞到另一汽車,司機被捕。 70歲男司機雙手鎖上手銬,涉嫌狂亂駕駛、偷車及停牌期間駕駛等被捕,消息指他亦涉及其他案件被通緝。晚上九時許,警員在弼街近西洋菜南街發現一輛私家車形跡可疑,截查時私家車突然倒車,撞到後方另一輛私家車,車上司機則受輕傷。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寒冷天氣警告生效 天文台料明早市區最低僅八度 新界再低兩、三度
【有線新聞】寒冷天氣警告生效,天文台預測冬至早上市區最低氣溫跌至約8度,將是入冬以來最低紀錄。 寒冷天氣下尖沙咀海旁,市民穿上厚衣禦寒,亦有人毋懼寒冷繼續食雪糕。天文台指強烈冬季季候風正為本港帶來寒冷及乾燥天氣,預測明早市區最低溫度約為8度,觀塘及沙田等可能跌至6度,周末持續寒冷,下周中期才逐漸回升。 天文台科學主任梁藝萃:「我們現時受比較強烈的冬季季候風影響,所以未來數日天氣會比較寒冷,冬至早上市區最低氣溫約8度左右,新界嚴寒,普遍再低兩三度。」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元朗的士命案|死者女友暫被控謀殺 另一女子獲准保釋
【有線新聞】元朗的士命案,死者女友暫被控謀殺,同車另一名女子獲准保釋候查。 事發在星期三凌晨,一名男子在的士上懷疑遭人用刀刺胸口死亡,車上兩名女子隨即逃去,警方拘捕兩女一男,懷疑施襲的是36歲的死者女友。另外兩人涉嫌協助罪犯,其中29歲男子被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罪,案件周五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新型肺炎|衞生防護中心:JN.1已於社區傳播 料將成本地主流病毒株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說,早前被世衞列為需留意新冠病毒變異株JN.1已於本地社區傳播,相信會取代XBB成為香港主流病毒株。 中心預告隨着天氣轉涼,新冠病毒活躍程度會上升,而污水監測等數據顯示XBB變種病毒流行情況有所下降,佔比仍然超過七成,BA.2.86變異株的後代譜系包括JN.1開始流行,其中JN.1佔一成半。中心說JN.1傳染性較高,但暫時無證據顯示致病性較高,預料隨着聖誕節新年假期,本港會出現更多感染個案,相關重症和死亡個案亦會增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連鎖治療中心涉以不良營商手法推銷 海關接報派員調查
【有線新聞】海關接獲舉報指,有連鎖痛症治療中心以不良營商手法推銷預繳式服務,暫時未有人被捕。 海關探員到其中9間分店,包括尖沙咀赫德道的分店調查,檢走與舉報人有關購買紀錄單據及合約等,並向負責人、職員等問話,海關指中心經營了一至兩年至今收到23名市民舉報,指中心以不良營商手法推銷。 海關不良營商手法調查組調查主任靳子謙:「投訴主要包括職員聲稱相關療程服務會由物理治療師提供,但其後發現提供服務的人沒有相關資格,亦有投訴指職員以具威嚇性手法,強迫舉報人購買預繳式療程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12港人案|鄧棨然計劃承認2019年串謀縱火案交替控罪
【有線新聞】12港人案,其中一名被告鄧棨然計劃承認2019年串謀縱火案的交替控罪,排期下月22日答辯。 案情指鄧棨然2019年9月在灣仔駱克道一個單位管有玻璃樽、乙醇及汽油,控方透露他打算承認管有物品意圖摧毁財產的交替控罪,串謀意圖危害生命而縱火罪,就會存檔法庭、不作起訴。案件下月22日答辯,鄧棨然2019年獲保釋期間與另外11人潛逃內地,回港後被控妨礙司法公正,亦將於下月24日再訊,期間還柙候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大自然工程師」河狸建造水壩 改善叢林乾旱 美太空總署擬大規模野化
【有線新聞】河狸除了樣貌可愛,對生態亦有大用處,美國太空總署發現河狸建造的水壩可以改善叢林地帶的乾旱,所以和兩所大學合作,大規模野化牠們。 不要看河狸擁有圓潤身軀,以為他們好吃懶做,毛茸茸的牠被譽為「大自然的工程師」。美國太空總署和博伊西州立大學、猶他州立大學及愛達荷州漁獵局合作,協助河狸在當地野化,太空總署的遙距感應衛星發現有河狸生活的區域明顯有更多植物,透過將河狸野放讓牠們發揮建築水壩的天性,形成池塘和濕地,亦可以為其他動物創造棲息地。 衛星又會提供地理數據,顯示陸地水源的位置及附近植物的生長情況,讓學者分析適合野放的區域,亦能對比河狸進駐後對地區的影響,不用親身考察、提高評估效率。 計劃啟動至今,區內已經增加了200個「河狸壩」,預計合作至少持續到2025年,團隊期望河狸創造的池塘和濕地可協助更多地區面對乾旱,應對氣候變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彩虹邨重建|指稱樓宇質素差造成生活困擾 居民:修理了三次仍漏水
【有線新聞】面對重建消息,彩虹邨居民部分支持清拆,因為樓宇質素差已造成生活困擾,部分人就覺得交通方便不想遷出。 彩虹邨重建的消息終於落實,這條舊邨的老街坊部分覺得應該清拆。彩虹邨居民嚴小姐:「我那邊漏水,修理了三次,修理後仍是漏水。我的兒子過了深圳工作,自己一個人住,東西掉下來打暈了也沒有人知。」彩虹邨居民羅先生:「很多漏水問題,你想想這裏多少年,周不時都維修,這麼多年,60、70年,跟我差不多年紀。」 有居民就不太想搬走,彩虹邨居民李先生:「我就不想搬的,第一裝修,第二沒能力安置家中的東西,連搬張枱都沒有力,我家中只有兩個人,都不知道怎樣搬。」 這條舊邨很多老舊店舖,髮型屋、冰室、辦館都充滿懷舊味道,外邨人都會來「打卡」。這間辦館彩虹邨落成時就在這裏,差不多有60年這麼久,陪伴幾代人成長,街坊都不捨得。 有測量師說彩虹邨樓齡老舊,如果不重建,估計維修成本會是一般屋邨四至五倍,日後這裡可建9,200個單位,亦符合地積比。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其實我心目中都是接近10,000個單位左右,所以我相信要視乎整體單位面積,所以政府現時初步是9,200個,除非真的有很大壓力要增加很多單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明年首季第二批110名醫護來港
【有線新聞】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明年首季會有第二批10名醫生及100名護士來港,香港醫護亦會回訪交流。 廣東衞健委將應醫管局要求派出香港較缺乏的專科醫生,包括多名眼科醫生,相信可縮短黃斑病變病人的等候時間。醫管局明年亦會派出醫護到內地交流,但因為人手短缺,交流期會較內地醫護的一年短。 另外公立醫院過去一年醫生和護士淨增長各超過260人,全職醫生及護士10月的流失率分別是百分之6.4及9.9,有放緩跡象,醫管局指對未來人手審慎樂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彩虹邨重建|料分三期重建 美東邨將安置居民 另可優先購買宏照道綠置居
【有線新聞】房委會通過展開彩虹邨重建可行性研究,預料重建分三期、為期15年,初步估算重建後可建大約9,200個單位,受影響居民會安置到完成重建的九龍城美東邨,亦可優先購買同區的宏照道綠置居項目。 剛過六十大壽這幅彩虹牆未來可能要與市民暫別,房委會策劃小組委員會通過展開重建彩虹邨的可行性研究,7,400個單位預計分三期重建,每期涉及約2,500個單位,重建後初步估算可提供約9,200個單位,整個重建過程預計要15年。重建時會預留用地擴闊附近一段龍翔道,紓緩交通擠塞。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9,200個單位這數字是很粗略的初步估算,至於9,200個單位的分配及未來地積比的實際數字,影響將來的樓宇總建築面積,商業設施有多少的種種,團隊會與規劃署商討。這與我剛才提到希望利用彩虹邨重建將周邊交通改善,改善時可能要預留用地,例如附近道路擴闊,這可能會影響將來重建的規模。」 當局預留鄰近九龍寨城公園正重建的美東邨共2,860個單位安置居民,鄰近彩虹邨的宏照道第二期公屋項目就會改為綠置居,預計2025年落成,彩虹邨居民有優先購買權。何永賢:「美東邨剛好戶數的數目、2,800多個單位,與我心中想彩虹邨分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1日
玫瑰崗中學停辦|校方:較多家長按建議轉校至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有線新聞】計劃2026年停辦的玫瑰崗中學指,較多家長選擇按照建議全體中一至中五學生下學年轉校到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校方公布問卷調查結果指較多家長支持集體轉校,另外兩個選項包括原校就讀直至學校停辦,以及自行轉校都比較少家長選擇。校方早前的通告指最多人選擇的方案將成為首選執行方案,下月初過渡委員會會議將討論轉校計劃的方針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