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漁農美食嘉年華逾十萬人入場 謝展寰:冀打造成新活動品牌
【有線新聞】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昨日開始,主辦機構說截至晚上7時約10.2萬人入場。 嘉年華在旺角花墟公園舉行,超過420個參展商,為歷屆最多。售賣本地漁農產品,現場亦展示漁農科技,如深海網箱虛擬實境、智能溫室設施等,入場費全免。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期望,將嘉年華打造成一個新的活動品牌,推動本地漁農業外,市民亦能享用更便宜和低碳食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政總外有市民請願 促放寬超齡內地子女申請單程證
【有線新聞】有市民到政總外請願,要求政府放寬單程證限制,容許港人超齡內地子女申請。 請願市民說,內地當局2011年4月起,容許香港居民未滿14歲的內地子女申請單程證來港,但超過14歲子女不符合申請資格。如今他們年老,希望內地子女能來港團聚,要求與保安局會面討論改變政策的可能性,保障跨境家庭的權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預算案|陳茂波:本年度赤字千億內 勾地表不會重推 考慮將財政整合節流為主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月底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新估算本年度赤字在1,000億元以下,考慮加大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為主,又明言不會重推勾地政策,相信未來樓市不會一直下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預算案公眾諮詢節目與130名市民交流,他說於高息和地緣政治下,經濟增長不似預期,最新預計赤字仍較去年預算案估算的481億元高。陳茂波:「樓價下跌時未跌穩定,發展商自然地如果要買地都會先等一等。估計財政赤字比原本估計高些,大概到1,000億元以下。」 市民孔先生:「如果勾地後能直接投地,5%回贈給予地產商。」陳茂波:「勾地表我們亦不準備重推,勾地表是將土地放入勾地表,發展商有興趣便提出來拍賣,變成主導權不在政府。我們希望每季賣地主導權在政府,賣多少、如何賣、選哪些地賣,我們審時度勢。」 市民何先生:「為何現時發展商不投地?因為他們預視將來樓價一定下跌。」陳茂波:「我絕對不同意、我絕對不同意。正如我剛才所說,沒錯我們樓市經歷一個調整期,這個與外圍因素、高息環境各樣事情也有關係。近期見到樓價回穩,交投量亦上升。」 他說新一份《預算案》會進一步審視財政整合計劃有否空間加大力度。「主要是控制政府經常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陳美寶:機管局將公布擴大機場城市發展大綱 粵車南下細節料年內出台
【有線新聞】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機管局將很快公布擴大「機場城市」發展大綱。 陳美寶在網誌回顧上任一個月工作,說當局籌備多時措施陸續出台,新一年會規劃好航空發展的硬件配套,聯同機管局擴大「機場城市」,發展規模超過一倍,打造其成為世界領先新地標。 她又形容本港在海陸空基建完善,今年目標完成研究,將「航空轉運貨物豁免許可證方案」擴展至多式聯運模式,明年提出修例建議,吸引更多貨物取道香港中轉。而本港低空經濟亦正全速前進,當局已收到72個「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申請;又預期今年將會公布「粵車南下」的細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智創未來|初創研發3D打印人工蠔礁 結合工程學提升成功率 冀為美麗海港出分力
【有線新聞】研究顯示修復蠔礁有助促進海洋生物多樣化,復原海岸生態。有初創運用工程學結構以及3D打印技術等創新方法,研發蠔礁模型完善生態系統,保護海岸環境。 在海洋生活的蠔以過濾方式進食海水中的微生物,過程中可以淨化海水,防止海藻過度繁殖,平衡海洋生態。蠔礁也能充當天然防波堤,防止海岸線受侵蝕。Dean擁有設計及工程學的知識,他指出過去有不少機構都在下白泥做蠔礁維修,但成功率不算十分高。他運用工程學結構製造人工蠔礁模型,以提升人工蠔礁的成功率。 Team Orz創辦人Dean:「這裏的蠔礁維修多數是用傳統的方案,我們看見有一些人用蠔柱去做,有些人用蠔袋去做。根據香港大學研究,用傳統的蠔礁維修方法只有65%成功率。我們這一個結構有一個學名叫做拓撲學,英文是Topology,多數是應用在太空科技中,可以增加表面積,減輕重量。增加表面積對項目有一個很大的好處:第一,可以增加蠔在表面積上黏附;第二,當形成有機結構的時候,可以有效抵禦水流的衝擊,保留一個適當的溫度,令到蠔可以生長在蠔礁上。」 人工蠔礁用3D打印技術製造,原料混合了蠔殼、糖、礦物質等,更適合海洋的生態。Dean:「是我們自己製造物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羅淑佩:今年旅客量不一定追求高數字 冀循序漸進令大家重新愛上香港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12月訪港旅客按月增一成七,去年全年旅客數字約為4,500萬,與原先估算接近。至於新一年會否希望旅客數字重回疫情前水平,她說不一定要追求高數字。 羅淑佩:「我自己都感同身受,譬如我們在疫情前有一段時間,大家都說旅客會不會有一點太多?我們會不會有一點點有時候會接待的時候未必一定有百分百做到大家都滿意?我們是不是有改進空間?所以我現在覺得我們循序漸進令到大家真是愛上香港、重新愛上香港,還有會整天回頭回來,這就是我接下來的一年最大的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羅淑佩專訪|擬郵輪停泊日數設指標 冀啟德碼頭轉型 另正研機制監管盛事
【有線新聞】政府發表《旅遊業發展藍圖2.0》設專章提及郵輪旅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會考慮要求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承諾,每年吸引郵輪停泊達一定日數,又說碼頭需要轉型。 《旅遊業藍圖2.0》提及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合約2028年屆滿,當局今年就會開始招標,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希望能吸引更多郵輪來港。「(數字上會否訂一個更高的KPI,要求營運商達到?)定一個數字可能就未必是很實際的,但是會不會是說我們要多少的日期,一年365天裡面我們要多少的日子?或者那個競投承辦的那些公司,他們會建議或者他們會承諾有多少天他們有把握拿到這些郵輪來停泊的?這些也是重要指標。」 她說啟德碼頭2024年郵輪停泊回復率已達2019年的73%,是亞洲港口的高位,現時處於整固期,未來亦希望碼頭轉型。羅淑佩:「譬如有些人都提過會不會可以做一些表演的場地,或者是青年藝術家他在裡面作為一些孵化的基地,我們持開放態度。」 另外《藍圖》提及會至少半年更新盛事年表,以往有盛事貨不對辦,當局亦正研究機制監管。羅淑佩:「我們冠名有些的認可,又或者是我們有實際上場地的幫助,有沒有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流感|孔繁毅:農曆新年前後將迎高峰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預計農曆新年前後,將出現流感高峰期,未來一星期學校或會有輕微爆發,繼而在社區蔓延。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農曆年前後入院人數慢慢增加,尤其是長者、長期病患者。流感誘發長期病患併發症,很多長者本身可能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情況會嚴重。每年來説如果是年長的人士、65歲以上感染流感、有並發症入院,死亡率接近30%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屯門寶田邨謀殺案|56歲疑兇被捕
【有線新聞】屯門寶田邨謀殺案,警方拘捕涉案疑兇。警方昨晚在牛頭角拘捕一名56歲男子,涉嫌與寶田邨謀殺案有關,案中一名33歲男子遭人用利器襲擊死亡。另一名44歲女子涉嫌在協助調查期間誤導警員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警截私家車檢煙花、信號彈 拘捕司機
【有線新聞】警方在深水埗截查私家車,檢獲煙花及信號彈,拘捕司機。 私家車男司機在場協助調查,警員帶同警犬搜查車廂會否有其他違禁品。昨晚11時許星期五,警員在欽州街近醫局街截查一輛可疑私家車,在車上搜出約50支煙花及一枚信號彈,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檢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新北區健康中心被指交通配套不足 醫管局:路程與石湖墟相若、明白適應需時
【有線新聞】新建的北區社區健康中心提供一站式基層醫療服務,包括接收有60年歷史的石湖墟普通科門診病人,有使用者反映健康中心交通配套不足。 位於上水的北區社區健康中心上月中起投入服務,原本是石湖墟普通科門診的病人要轉到這裏看醫生。陳小姐:「又沒有的士站、又沒有巴士來到這裏,我們年輕沒有所謂,老人家真的不行,有斜路、暗斜,地面不是那麼好走。這裏位置真的比較偏。」歐小姐:「那邊(石湖墟)方便很多,一下巴士走過去就到,這裏巴士不是那麼方便,甚麼車都不方便。」趙先生:「要陪她來的,如果沒有人陪、沒空都要乘搭的士。」這座健康中心除了普通科門診,還有護理、專職醫療、病人教育和支援服務等。 這裏正門對出只有一條馬路讓的士上落客,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求診者,就要花點腳力。我們試一次依醫管局建議的前往方法,由上水地鐵站走過來的行人天橋,沿途都有橫額指示去健康中心的方向,期間一度要走上單車徑,全程有不少上、下坡,需時約8分鐘。 北區區議員姚銘:「希望提供專線小巴服務到衛和街、衛平坊那邊的位置,都明白那段路巴士駛進去會比較擠逼,但小巴服務應該可以去到。」健康中心的位置原是一個丟空的村校用地,政府2020年8月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4日
何文田住宅發生火警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何文田有住宅火警,數十人疏散,無人受傷。 起火單位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到場開喉灌救,約50名居民疏散到街上。現場是亞皆老街130號,昨晚10時左右,大廈一個單位起火,消防到場約大半小時將火救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