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港股連跌兩日 恒指1月累跌1562點 科指創面世以來最差表現
【有線新聞】內地經濟數據差過預期,加上受科技股拖累,港股連跌兩日。恒指本月累跌1562點,科指跌幅更達兩成,是指數推出三年半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 內地PMI數據差過預期,內地A股及港股未止跌。恒指早段曾升40點,但內地數據出爐後再調頭向下。科技股拖累下,午後跌幅擴闊至291點,低見15411點,最終全日收報15485點,跌218點,成交988億元。 有分析預料今年iPhone出貨量跌15%,以及舜宇發盈警,科指更傷,一度跌3.6%,見15個月低位,收市險守3000點。 總結1月份,恒指由萬七點起步,累跌逾9%或1562點,是去年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科指累跌兩成,是面世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莫灝楠:「(跌市)主要原因是信心問題。中美又好,又或者大家對於內地監管政策也好,發現到頭來企業不太賺錢,盈利不增長,這才是最終極原因,這些氣氛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到。」 中央連番出招救市,憧憬國企估值重估,本月表現最好五隻藍籌,有四隻是「中特估」,中海油、神華及中石油三隻資源股排在頭三位。 醫療相關股成跌市重災區,五大跌幅藍籌,三隻入榜。京東健康、阿里健康,以及擔心被美國制裁的藥明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正生會詐騙案|鄧炳強︰容許書院繼續用資金營運 稱以學員福祉為依歸
【有線新聞】正生書院辦學團體正生會多名董事涉嫌串謀詐騙被捕,有議員關心學校運作以及有學生要應考文憑試,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學校運作不受行動影響。 鄧炳強︰「我們行動完全不會影響學校運作,學生可以如常上課及考試,不會因為我們凍結了資產而影響他們的運作,我們會容許書院繼續用資金營運。我們亦有與教育局有緊密聯繫,有需要的話會提供一切協助,我們目標都是一切以學員福祉為依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尖沙咀樓上手袋店爆竊案 警拘35歲無業男 逾百萬元贓物或已套現
【有線新聞】日前尖沙咀一間手袋店遭爆竊,警方拘捕一名涉案賊人。 案發本月21日晚上,閉路電視片段見到賊人到北京道樓上手袋店,用硬物擊毀玻璃門入內爆竊,偷去12個名牌手袋,約值171萬元。警方周一在荃灣拘捕一名35歲無業男子,調查發現他跟在逃同黨涉及三宗爆竊店舖有關,合共涉及款項約42萬元,其中爆竊尖沙咀店舖所得手袋相信經已變賣套現,警方起回約8萬元現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23條|新華社評論:各界有「強大共識」 立法可讓香港「更有底氣」
【有線新聞】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指香港各界對盡快完成23條立法有「強大共識」。 文章指23條立法得到香港的主要政團社團、工商、法律及傳媒等支持,各界「明大義、知憂患、盼發展」,都認識到國家正面對外部敵對勢力全方位遏的制打壓。現時香港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必須把握時機完善維護國安的法律制度。文章又指23條立法可以讓香港更有底氣應對可能來襲的風險挑戰,集中精力拼經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石門殘廁自殺案|老婦情況穩定 機構:照顧者支援計劃門檻高 議員倡設支援中心
【有線新聞】石門港鐵站企圖謀殺及自殺案,獲救71歲老婦情況穩定。接連有照顧者不堪壓力作出極端選擇,有機構認為目前支援照顧者的服務門檻高,令受惠的人不多。有議員建議設立照顧者支援中心,給予照顧者短暫休息的機會。 三日內發生兩宗照顧者懷疑因為壓力輕生的案件,其中石門港鐵站的企圖謀殺及自殺案,據了解妻子有認知障礙症,84歲丈夫原本計劃先殺死妻子再自殺。 專門為照顧者提供支援的機構說,本港現時有提供照顧者津貼及暫託服務,但申請門檻較高。 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組織幹事鄧穎怡:「我在社區中安老就不能有取得津貼的資格,變相排除很多人在外,加上當中設有資產審查,一些替代照顧服務的宣傳相對較少,以致他們不能自行申請,需要社工轉介及申請,見到使用率都相對較低。」 有議員估計本港現時至少有40、50萬人是照顧者,支援就相對較零散,建議設立照顧者支援中心。 推動照顧者為本政策小組委員會主席李世榮:「幫助照顧者提供喘息的空間,即是說照顧者突然有一天是無暇照顧,其實是否可以將照顧對象帶到照顧者支援中心,讓社工臨時先照顧一下,讓照顧者可放一放假,有自己的私人時間?否則天天都扮演照顧角色,大家見到壓力是很容易崩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攝影師揭加州海域屬大白鯊繁殖場 初生幼鯊身體「白裡透黑」 冀當局立法保育
【有線新聞】大白鯊我們在紀錄片見得多,但剛剛出生的大白鯊是甚麼樣子,原來不是很多人見過。有生態攝影師在美國加州海域首次拍攝到一條初生的大白鯊寶寶,對保育而言有重大意義。我們見過的大白鯊都是成年,如果大家好奇大白鯊寶寶是怎樣,眼前這條就是答案。 牠身長只有1.5米,大約是成年大白鯊的四分之一。平時大白鯊之所以叫大白鯊,因為牠們腹部那面是白色,但大白鯊寶寶驟眼看來全身也是白色。不過如果細心點看,會發現是白裡透黑。 其實大白鯊寶寶的背一樣是黑色。表面的白色是一層膜,是大白鯊媽媽子宮的乳液。正因為連這層白色乳液也未脫落,專家才知道牠出生不足一日,甚至只是出生了數小時。 這段影片是在去年7月拍攝,位置是美國加洲中部海域,距離岸邊約300米。近日正式發表觀察報告。 大白鯊繁殖的海域分布相當神秘,基本上沒人知道牠們在哪裡分娩,自然亦沒人見過剛出生的大白鯊。今次除了是首次見到野生大白鯊寶寶,亦是一個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這個海域是大白鯊的繁殖場之一。 專家表示,既然知道這個海域如此重要,希望當局可以立法保護。例如在繁殖季節禁止船隻騷擾,確保大白鯊媽媽可以安心分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黃大仙誤殺案|59歲男子被推跌後不治 兩父子涉誤殺等罪被捕
【有線新聞】黃大仙日前有人在店舖外爭執,一名59歲男子被推跌、延至凌晨不治,一名男子涉嫌誤殺被捕。 現場是東頭邨旺東樓,星期一傍晚多人在一間便利店外爭執,其中一名男子懷疑被推跌,頭部受傷昏迷送院,延至周三凌晨不治。案發後,警方先後拘捕一對父子,58歲父親涉嫌普通襲擊、已獲准保釋;33歲兒子涉嫌誤殺,正被扣留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23條|鄧炳強:公眾利益豁免門檻高 政府晤各界會面講解 拒邀記協稱欠認受性
【有線新聞】外界憂慮傳媒報道可能觸犯竊取國家機密罪,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如果報道的是政府內部機密文件,就滿足了其中一個犯罪元素,又說立法若果最終訂明「公眾利益」作為豁免理由,門檻亦會非常高。 身兼23條立法「反駁隊」隊長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聯同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主動見傳媒,指要反駁坊間對於諮詢文件的不同誤解。 鄧炳強:「如果我在內地犯法或內地懷疑我犯法,就會在香港捉我上去受審。因為有了廿三條,這更加荒謬。從這事件我們隱約看到2019年的腳影,用這些去嚇市民,指立法後就慘了,這全是虛假的。我要予以譴責,出來反駁。」 張國鈞:「廿三條立法建議增加了多項罪行,是不是更容易入罪?就這個說法是否容易入罪,我想跟大家清楚地說絕對不會。」 對於揭發政府醜聞的報道會否觸犯竊取國家機密罪,鄧炳強指如果涉及披露政府內部高度機密文件,已經符合其中一個犯罪元素,會否加入「公眾利益」就是其中一個諮詢部分。 鄧炳強:「公眾利益(門檻)是很高的,因為要與國家安全比對。如果純粹滿足好奇心,這是不是(公眾利益)呢?我相信大部分情況未必是。當然我們要完成諮詢,視乎終極法例如何寫,以及日後情況如何,才能說清楚情況。但縱然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劇團遭兆基書院解除租約 創辦人:遭舉報19年「不當言論」 教局確認接獲投訴
【有線新聞】有本地劇團團員被投訴2019年發表不當言論,表演場地遭解除租約。 劇團「小伙子理想空間」兩個劇目,「三分鐘銀行」及「窮一生藝術館」原訂星期六起公演。劇團日前收到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通知,因為有人向教育局舉報,劇團有團員2019年曾經在社交平台發表不當言論,局方要求書院解除場地租約。劇團創辦人唐浩翔確認他本人被投訴,又說兩個劇目全屬劇團自資,已排練三個月,對於要暫停製作感到失望,向劇團及其他團員致歉。 教育局確認曾接獲投訴,並根據《國家安全學校具體措施(增強版)》指引,為校方提供意見,以保護學生。強調學校有責任阻止不當不良訊息傳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港大研發新愛滋病疫苗 實驗猴沒藥物治療 仍能抑制病毒長達六年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研發新疫苗,令愛滋病人有更長時間抑制病毒。 團隊為感染愛滋病毒的猴子接種增強型DNA疫苗,發現疫苗能夠誘導細胞免疫反應,令猴子在沒有抗病毒藥物治療下,成功抑制病毒長達六年沒有愛滋病病徵。新疫苗有望成為防治愛滋病的第三代DNA疫苗,港大醫學院與深圳的醫院已合作臨床試驗,研究疫苗在人體內的安全性,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香港去年經濟增長3.2%遜預期 分析師料今年僅得2% 政府:舉辦盛事可額外提振
【有線新聞】本港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4.3%,全年計則增長3.2%,但差過市場預期。分析師預計今年增長只得2%。 即使政府在上季大搞「夜繽紛」,但本港經濟未見顯著改善,上季經濟增長預估甚至差過市場預期。 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4.3%,較前一季的4.1%加快0.2個百分點,連續增長第四個季度。不過部分經濟環節轉弱,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三季增長6.2%後無以為繼,顯著收窄至3.5%。政府消費開支的跌幅擴大至5.2%,分析認為市況不穩都會限制整體消費表現。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我認為樓市及股市在第一、二季的表現都比較反覆,始終息口走勢不是很明朗。我估計私人消費開支未來增長仍然處於溫和狀態,看來香港勞動市場來說,暫時表現都不是太差。所以仍然最大的挑戰就會是息口何時回落,因為很直接影響資產市場及財富效應的表現,以至高利率令大家儲錢不消費。」 全年計本港經濟回復增長3.2%,扭轉了前一年的收縮3.7%,較市場預期差。謝家曦認為,受到去年基數效應影響,加上經濟已經回復正常,今年經濟增長估計只得2%。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舉辦盛事帶來額外的提振作用,隨著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訪港旅客人數進一步上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1日
負資產|上季倍增至約2.5萬宗、創19年新高 涉款1,300億元 金管局:拖欠比率低
【有線新聞】本港上季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倍增至約2.5萬宗,創近19年新高。金管局認為數字上升主要反映樓價調整,本港樓市氣氛疲弱,負資產宗數顯著攀升。 金管局最新數字顯示,本港去年第四季負資產宗數按季上升1.2倍,由第三季末約1.1萬宗增加至約2.5萬宗,見19年高位。涉及金額亦由去年第三季末的593億元,增長1.2倍至約1,300億元。期內拖欠三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比率輕微上升0.01個百分點,至0.03%。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當你樓價有調整的時候,負資產數字自然上升,所以大家都可以預期年尾負資產數字會上升。不過我們經常說,看整個住宅按揭貸款組合,拖欠比率都很低,我們再拆細去看,負資產相關拖欠比率比起整個按揭貸款拖欠比率還要低。」 阮國恒指,負資產數字只是一個計算上的結果,對於銀行來說,最關注的是拖欠比率有否上升,或會為風險管理帶來甚麼影響。他指截至去年底,整體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為0.08%。 金管局亦公布去年12月住宅按揭統計調查結果,新申請貸款個案按月減少20%至約4,700宗,新批出按揭貸款額按月減少25%至18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