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9日
涉不當處理機密文件 拜登歡迎司法部不提訴 反駁記性差指控:我最適合當總統
【有線新聞】美國司法部結束調查總統拜登涉嫌不當處理機密文件案,決定不提出刑事檢控,拜登表示歡迎,但反駁報告指他記性差,認為自己仍是總統的最適合人選。 拜登:「我記性很好,我雖是老人,但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作為總統,推動國家重回正軌,我不需要他(特別檢察官)的建議,報告甚至提出我忘記兒子何時去世,他竟敢這樣指控?」拜登在調查報告出爐後見記者,多次否認記性差,強調自己仍然是美國最適合擔任總統的人,會繼續專注職務、領導國家。 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的報告提到,不起訴拜登的原因之一是他記憶力顯著減退,稱拜登接受問話時,忘記哪年開始當副總統和任期何時結束,又不記得長子哪年離世,認為就算案件提上法庭,陪審團也會視他為記憶力差、但沒有惡意的長者,很難將他定罪。報告又說調查人員到拜登寓所蒐證時,發現涉案機密文件被當作雜物,與桌燈、狗床、水桶一起放在車庫,認為陪審團可能會判斷拜登並非刻意藏起這些重要文件,更像是忘記或沒為意它在那裡。報告引用已故總統列根曾有同樣的情況,有理由相信拜登以為做法無問題,而拜登態度合作,即時交出文件、同意接受搜查及問話。300多頁的報告總結多項因素,認為司法部很難證明拜登的行為超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多個團體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 抗議美國官員接見袁弓夷等被通緝港人
【有線新聞】多個團體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抗議美國官員接見被通緝港人。 新社聯、海南社團等團體到美國領事館門外,抗議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接見涉嫌違港區國安法、被本港通緝的袁弓夷、郭鳳儀、許穎婷及邵嵐。他們批評美國雙重標準,詆毀香港國安法,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干預香港事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黎智英案|4名前美國駐港總領事表關注 港府強烈譴責干預、抹黑言論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和反對4位前美國駐香港總領事就黎智英案發表干預和抹黑言論。 美國4位前駐港總領事發表涉及黎智英案的聯合聲明,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在社交網站上轉發。特區政府發言人對此強烈譴責,指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企圖利用政治力量媒體或任何其他手段干預香港的司法程序應受到譴責,又強調香港執法部門嚴格依照法律行事,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倡議某些人或組織不應受到法律制裁,等同給予其犯法特權有違法治精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農曆新年|官員續到18區家訪 陳國基探訪少數族裔家庭
【有線新聞】農曆新年前夕主要官員繼續到18區家訪。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到油尖旺探訪兩戶少數族裔家庭,向他們送上新春祝福,了解他們的生活需要,又鼓勵他們多跟關愛隊聯繫。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等官員也分別到灣仔、大埔和西貢等探訪基層人士及長者,為他們送上節日祝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英研究指藍莓原屬暗紅色 表面果蠟散射藍光、紫外線 成天然「光學偽裝」
【有線新聞】英國有研究發現,大家平時吃的藍莓本身其實是紅色,之所以看起來是藍色,是因為表面有一種「光學掩眼法」。 如果有人問為甚麼藍莓是藍色,似乎是個無聊問題,但布里斯托大學的專家認為這個問題很有見地。果實的顏色正常由色素決定,但當學者嘗試分離藍莓的色素,發現藍莓的果皮根本沒藍色色素,只有暗紅色色素,即是藍莓本來應該是暗紅色。 那麼為何藍莓看起來是藍色?不少果實表面也有一層果蠟,功能包括防水防菌,但藍莓的果蠟另有乾坤。專家發現在顯微鏡下,藍莓果蠟有一層納米晶體,會將藍光及紫外線散射,所以人的雙眼會看見藍色。 如果將果蠟塗在白色卡紙的表面,納米晶體一樣會令卡紙呈現藍色,雖然晶體厚度只有千分之二毫米,但足以形成「光學偽裝」。不只藍莓,學者發現不少藍色的果實,例如某些品種的布冧,也是靠納米晶體變成藍色。 為何會演化出這種掩眼法?可能是因為藍色的色素在自然界本來就比較少,如果果實令自己呈現藍色,人類會較易發現,至於連帶紫外線也散射,是因為雀鳥會看得見紫外線,那就可以吸引人類及鳥類幫忙吃果實及傳播種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農曆新年|海關首擺年宵攤位 聯同社福機構義賣 冀市民闗注精神健康
【有線新聞】香港海關首次擺放年宵攤位,聯同社福機構「生命熱線」,進行慈善義賣。 海關關長何珮珊到維園的年宵攤位,和在場小朋友玩遊戲。今次是海關首次聯同社福機構進行慈善義賣,希望提高市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警拘23名「行街紙」男子及18港人 涉出售外賣員戶口予他人作黑工 平均月賺兩萬
【有線新聞】警方聯同入境處搗破外賣平台黑工案,拘捕23名持「行街紙」非華裔男子及18名本港居民,涉嫌出售外賣員戶口予其他人充當黑工接收送外賣訂單,再分拆賺取的薪金及獎金。 行動中檢獲外賣用的單車以及多部手機,警方共拘捕23名持「行街紙」的非華裔人士,涉嫌串謀詐騙及違反逗留條件,還有18名本港居民涉嫌教唆他人當黑工。 調查發現他們在社交平台出售外賣員帳戶招攬持「行街紙」的人做黑工,把外賣平台的登入資料交予他們,由他們去接受外賣工作,一個月平均可賺兩萬元,雙方再拆帳。 高級督察黎衍樂:「我們發現外賣平台對外賣員的監管有不足之處,以致外賣員的戶口能夠成為非法勞工的生財工具。在申請戶口方面,我們發現有人用修圖軟件偽造身份證,把真的身份證改動一些資料,變成假的身份證,然後再以假的身份證上載到平台,令他們可以成功申請戶口。」 警方日前去到多間外賣平台調查,初步調查案件不涉及集團操控,提醒外賣平台做好把關堵塞平台的系統漏洞,包括用戶持有人可不停更改個人資料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警破多宗詐騙洗黑錢案拘捕逾百人 涉款1.8億元 有六旬婦被騙3,000萬
【有線新聞】警方偵破多宗詐騙及洗黑錢案,涉及一億八千萬元,超過一百人被捕。 詐騙案涉及投資、求職、網上購物及網上情緣等,單一損失最多達3,100萬元。61歲女事主在海外做科學研究,遭假冒公安的騙徒行騙。過去半個月,深水埗警區打擊詐騙,偵破74宗案件,拘捕103人,成功攔截騙款約13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警方防騙渡輪「平安號」啟航 維港宣傳防騙 為期一年
【有線新聞】警方防騙渡輪「平安號」啟航,在維港宣傳防騙訊息。 渡輪船身印有宣傳防騙資訊,將會在日間航行觀塘至北角汽車渡輪航線,晚間提供維港遊服務,為期一年。 項目由警方水警總區、公共關係部、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和香港小輪合辦。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主持啟航儀式時表示,期望渡輪有助提高公眾防騙意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羅兵咸料北上消費熱潮年內減退 本港零售升約5.2% 一簽多行、盛事可望帶動旅客
【有線新聞】港人北上消費成風,但有會計師事務所預期,熱潮今年會逐步降溫,因減息將帶動人民幣轉強,影響內地的價格競爭力。 環球經濟、地緣政局不穩,加上港股和樓市不明朗等因素,將繼續影響本港消費市道。會計師行羅兵咸永道預料,今年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值將按年升約5.2%至4,280億元。隨著各地央行下半年開始減息,將帶動本地金融市場及人民幣表現,令本港下半年零售銷售復蘇幅度將較上半年更明顯。 上年通關之後,越來越多港人選擇北上消費。羅兵咸認為熱潮最終會逐步減退。羅兵咸永道消費市場行業亞太區主管合夥人鄭煥然:「內地與香港的價格差異大,無論是體驗和價格,都令香港人認為值得(北上消費)。這些所謂港人體驗,當你試了新事物後,開始逐漸不太喜歡,俗語說新廁所只用一會,用過就大家都不再用,所以我認為會令所謂情況淡薄。」 相反他認為恢復內地遊客「一簽多行」,加上政府積極在本港舉辦大型盛事,相信有助帶動旅客訪港。鄭煥然:「當然節目及目的能否成效,大家不敢必定認同,但都是有好過沒有,有得做永遠較沒有做好。希望今年2024年,我們會有更多(活動),因為剛過去的周末發生的事大家都不太開心,我希望只是個別事件,大家忘記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農曆新年|入境處料750萬人次進出 透露將增國安評估防不受歡迎人士入境
【有線新聞】入境處預計農曆新年將有750萬人次進出本港,會在各口岸加派人手應付,又說全力支持和配合23條立法,會評估入境人士的國家安全風險,防止任何不受歡迎或危害國安的人進入香港。 為應付農曆年出入境人潮,深圳灣口岸年卅至初四通宵運作,羅湖口岸年卅及初二延長至凌晨二時,入境處預計農曆年期間將有750萬人次進出本港,當中600萬人次經陸路口岸,預期羅湖、落馬洲支線及港珠澳大橋口岸非常繁忙,會加派人手應付。 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包括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以及抽調額外人員增援,以便更靈活調配人手,我們會一直監察口岸情況,適時迅速應變和調動人手,按需要加開E道、傳統櫃枱和車輛檢查通道。」 入境處總結去年約2億1,200萬人次出入境,回復至2019年疫情前七成,有約3,400萬旅客訪港,當中2,600多萬是內地旅客。而去年超過23,000人被拒入境,比2019年少。 入境處說全力支持和配合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除出入境管制外,審理簽證時亦會加入評估國家安全風險。 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全力落實維護國家安全責任,我們會按照法律和相關入境政策,處理每個申請,防止任何不受歡迎或危害國家安全人士進入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8日
美斯缺陣|有市民促Tatler一周內退款 吳守基:會檢討「M」品牌資助審批模式
【有線新聞】國際邁阿密賽事風波,消委會至今收到過千宗投訴,涉款690多萬元,有市民要求主辦方Tatler Asia一星期內退款。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指,會檢討「M」品牌審批模式。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代表幾十名購買了國際邁阿密表演賽門票的市民,向主辦方Tatler Asia發公開信。鄧家彪:「嚴正發出最後通知,要求貴公司一星期內向消費者退款,並向受影響的消費者及廣大球迷道歉,公開更多與國際邁阿密球會的協商細節,否則將入稟啟動民事訴訟程序。」鄧家彪說表演賽的宣傳以美斯為中心,但美斯沒有落場,質疑主辦方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誤導消費者。 政府早前承認發出「M」品牌前不會審視Tatler與球會之間的協議,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主席吳守基說,委員會有按個別申請情況特事特辦,但就說會檢討審批模式。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主席吳守基:「網上就寫要六個月(審批時間),有些會快點,一些大型項目我們都會特事特辦,始終這個都是精彩項目。之後局長和合約上都有提及,他們(主辦方)有(美斯)出賽45分鐘的要求,我們都是根據他提交的計劃書。我們不完全是贊助商,他真的要幫助到我們體育發展、關於大型體育項目,才會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