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天文學家發現遙遠星系一個超大黑洞 光度為太陽數百萬億倍 每日吞噬質量等同一個太陽
【有線新聞】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星體位於某個遙遠星系的中心,光度是太陽的數百萬億倍,是宇宙已知最光的星體,它不是普通星球,而是一個正在成長的超大黑洞。 黑洞本身不會發光,但是當附近的物質例如氣體、塵埃甚至星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吸引,會以螺旋狀的軌跡掉進黑洞,過程中物質互相摩擦釋放能量,產生強光,遠看類似一顆發光星體,所以稱為「類星體」。 天文學家已經見識過不少黑洞呈現為「類星體」,但最新發現打破了以往紀錄,歐洲南方天文台位於智利的望遠鏡,發現繪架座方向一個遙遠星系的核心存在一個強大的光源,光譜分析顯示它是一顆類星體,本體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相當於170億個太陽。而且黑洞仍然處於成長期,每日吞噬的質量等同一個太陽,吞噬過程產生的螺旋狀亂流,激發規模前所未見的光芒,光度是太陽的500萬億倍,是人類已知最光的星體。 因為離地球非常遠,由它發出的光要120億年才到達地球,意味我們觀察到的是黑洞120億年前的情況,當時宇宙仍然很年輕,所以進一步觀測這個光源有助我們窺探宇宙初期的模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啟德華置「澐璟」地盤塌棚架兩死三傷 棚架近日正拆卸 有受傷外判工長假後首日復工
【有線新聞】啟德一個住宅地盤有棚架由高處塌下,五名工人受傷,其中兩人不治。現場有工人指,出事棚架近日正在拆卸。 塌下來的棚架覆蓋地盤外一段海濱長廊,被膠馬圍封,工人事故發生後拉起圍網,有警員在場了解,救護車駛入地盤,將傷者送院,多輛消防車及救護車在附近戒備。出事地盤位於啟德承富里2號,是華潤旗下樓盤「澐璟」,承建商是協興建築。事發下午約五時,一面外牆棚架突然倒塌,跌到地面。其中兩名在地面的女工救出時昏迷,送往聯合醫院搶救後不治。另外三名傷者送到伊利沙伯醫院,頭、手、腳等都受傷。 入夜後警員繼續在地盤為工人落口供,又用電筒照向大廈外牆。有現場工人指,塌下的棚架目前正在拆卸。工業傷亡權益會指,受傷的工人都是外判工,當中有人是新年假期後首日復工,認為承建商應在長假後做好檢查。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假期前後要對棚架特別看緊一點,因為可能在長假期有些移動,或不知道甚麼原因可能移動了,所以在復工前,其實要再重新仔細檢查,沒問題才可復工。」她促請勞工處等部門,如果發現違規問題,必須嚴正處理。 由華潤及保利置業合資的發展商名氣創建指,對事故感到難過,並且高度重視,已經責成承辦商嚴肅跟進及適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香港國際珠寶展下周舉行 貿發局:開發更多東盟、中東市場
【有線新聞】香港國際珠寶展、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下周舉行。 兩個展覽分別在亞博和會展舉行,吸引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逾4,000間企業參展,6成展商來自香港以外地區。主辦機構貿發局說,香港展覽業恢復疫情前七成水平,期望未來機票價格回落能增加其他海外買家來港意欲。 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以2023年來說,(市場)恢復程度、反彈是不錯的,2024年我們也審慎樂觀,這都需要有一些周邊配套,譬如是環球經濟環境,買家的疫後重整,是否有那麼多公司仍生存,和他們的購買力,這些都視乎整個經濟環境。東盟市場的買家的確活躍很多,聽到參展商的反饋,東盟的購買力愈來愈好,我們覺得更加要在2024年,開發更多東盟、中東的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政府擬斥資14億升級「醫健通」 不排除立法要求私營醫療機構上載病人紀錄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斥資14億元升級「醫健通」,將逐步要求接受政府資助的私營醫療機構上載病人紀錄,亦不排除會立法,要求私營機構必須為醫健通用戶上載特定健康紀錄。 推出近八年的「醫健通」原意是提供平台,讓公私營醫療機構互通及取覽病人的電子醫療紀錄。但平台至今,只有少於1%的電子紀錄來自私營機構。醫務衞生局計劃未來5年斥資14億元發展「醫健通 +」,將逐步要求參加了政府資助醫療計劃的私營機構上載紀錄,又不排除強制要求它們要上載參與病人的指定資料。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 我們會循序漸進,先以引導及支持的形式,例如在電腦系統將『醫健通 +』及多數私營醫療、醫護,正在使用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對接,技術上提供支援,令他們能容易把資料輸入,毋須做額外的工作。至於法例規管,我會說是我們最後一步。」 有議員關心私穩問題,盧寵茂則強調,參與醫健通是自願性質。選委會界別管浩鳴:「像局長所說有海量的資料,究竟如何儲存各方面,這部份很多市民都會擔心,很多市民會擔心會否人人都能看到我有什麼病。」 盧寵茂:「我想強調一件事,醫生和病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信任。病人在知情和自由選擇的情況下,自己表明同意通過醫健通,選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兩會|李家超晤港區人大 李慧琼指夏寶龍訪港聽取立法意見有積極作用
【有線新聞】人大政協兩會下月在北京召開,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港區的全國人大座談。 座談會在政府總部舉行,人大代表陸續到達,下月兩會在北京召開,李家超按慣例在大會前分別與港區的全國人大及政協委員交流意見。有人大代表說會上向政府表示,全力支持23條立法。 對於消息指,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訪港,聽取各界對23條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認為,可發揮積極作用。李慧琼:「大家都知國家安全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向,23條訂立是香港憲制責任,亦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一部分,我相信夏寶龍主任來港,對於下一步23條立法,以至聽取廣大意見,一定有發揮積極作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黎智英案|陳沛敏:英文版蘋果冀打國際線 藉美國支持起保護作用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作供說,黎智英開辦英文版蘋果日報是希望打國際線,吸引外國關注香港,尤其美國支持可以對蘋果日報起保護作用。 黎智英及陳沛敏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控方展示黎智英及陳沛敏一個名為「English News」的WhatsApp群組對話紀錄,黎智英在群組分享專欄作家馮睎乾一篇專欄《不撐蘋果的100萬人》,內容提到蘋果日報要「增值」,其中一個方法是「國際文宣線」,將部分本地報道翻譯成英文,黎智英表示「值得諗」。 陳沛敏認為黎智英認同「國際文宣線」可吸引外國人關注香港,可以在蘋果日報受打壓時起保護作用。控方問「國際文宣線」有沒有包括特定國家,陳沛敏舉例美國,因為黎智英曾經表示「如果有美國政治人物訂閱就好」。 控方再展示黎智英要助手Mark Simon邀請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訂閱蘋果日報的對話紀錄,陳沛敏指以自己對黎智英想法的理解,如果獲得彭斯訂閱,美國社會都會支持蘋果日報,香港政府如果打壓蘋果,可能會受到來自華府言論上譴責或以行動制裁。 法官李運騰問蘋果日報是一份報章,為何參與「打國際線」,陳沛敏指「國際線」是當時社運提出的概念。李運騰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建造業界倡修例精簡工程審批流程 冀削三成建築成本省300億工務支出
【有線新聞】十個建造業專業學會及團體聯同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建議政府修例,精簡建造及工程審批流程。 他們提出六項建議,包括修訂60幾年前制訂的《建築物條例》、精簡工程審批流程、理順各部門審批標準,建議設立專責部門推動及監督大型工程在土地測量、製圖等環節;容許由專業認可註冊人士負責簽署專業核證,部門改為抽查,政府內部亦應就審批設定時限。 劉國勳與團體與發展局會面後指,業界調查發現有四成時間用於處理審批手續,反映有必要精簡。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希望可以透過改例及精簡審批程序,大刀闊斧地降低香港建築成本,每降低一成,工務工程能每年節省約120億元,我們目標降低三成的話,希望每年幫香港節省約300億元的工務工程費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醫專擬改評核模式 能力為本作考核 梁嘉傑稱無意扣約6年專科培訓時間
【有線新聞】醫專計劃更改評核模式,改為以能力為本考核醫生的能力。 醫專主席梁嘉傑與傳媒聚會時,提到醫專過去30年的專科培訓,都是要求醫生接受約6年的培訓,期間以考試評核水平。但由於每名醫生學習速度不一,梁嘉傑說現有培訓模式難以反映醫生的技能及知識,因此醫專正考慮改以能力為本,評核醫生能否在臨床工作環境下,做到特定診治流程,不過他強調醫專無意縮短六至七年的專科培訓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城大擬今年內設數碼醫學研究院 冀北都區建科研基地
【有線新聞】城市大學計劃今年內成立數碼醫學研究院。 城大校長梅彥昌與傳媒聚會,指正與新加坡、澳洲及以色列的頂尖大學商討合作成立數碼醫學研究院,邀請國際專家來港研究數碼醫療科技及利用大數據協助診斷等。 項目計劃申請「生命健康研發院」資助,他指城大有興趣到北都發展,打算在區內建立科研基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23條|鄧炳強批「香港監察」夥外部勢力抹黑 稱被制裁證做事正確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批評海外組織「香港監察」,聯同外部勢力抹黑23條立法,誤導和恫嚇香港市民和企業。 鄧炳強:「聯署聲明內容很多抹黑、無中生有,誤導或錯誤的,他們說煽動意圖罪在23條下會刑事化和平批評政府的意見,這是錯誤的、不會的。為何美國、英國有(國安法)就可以,香港就不可以,要制裁我們香港官員,我不怕被制裁,我本身都被人制裁中,你愈制裁我們,愈顯示我們做的事正確,你們就用黑社會方式恫嚇我們。」 特區政府發稿譴責「香港監察」及其他組織聯署聲明刻意抹黑23條立法,舉例英國法律亦有條文容許執法部門延長疑犯扣留時間,批評23條立法建議損害人權是徹頭徹尾的偽善和雙重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港股表現反覆 內地減息刺激不大 全日高低波幅僅219點 北水淨流入34億
【有線新聞】內地減息對股市刺激不大,港股表現反覆,恒指在50天線窄幅上落,全日高低波幅僅219點。 港股表現反覆,在50天線好淡爭持,內地不對稱「減息」,恒指早段曾升118點,不過很快調頭向下,曾轉跌100點,但在萬六點關口見支持。午後大市跟隨A股止跌,最終收報16,247點、升91點,守住50天線。大市成交仍然淡靜,不夠800億,北水淨流入34億。 獨立股評人蘇沛豐:「港股在上周A股仍在休市時升得比較多,三日連續升勢,升了約4%,部分透支了政策上的憧憬。反而(減息)好消息落實了,雖然實際上是利好,但有一些獲利回吐的沽盤出現了。」 內地生物製藥板塊再度炒上,本港醫藥股跟升,藥明康德升近8%,是表現最好藍籌。中央氣象台預報華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氣溫急降,能源股及資源股繼續造好,新奧能源升半成,藍籌升幅榜中僅次於藥明康德。 內地減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25個點子,減幅有紀錄以來最大,對內房股刺激短暫。反而四大內銀股價照破頂,比亞迪再打價格戰,新車減價兩成,股價跌逾2%;小鵬亦跌逾3%,科指中最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財政預算案|施永青:「撤辣」最後機會 如不把握恐現資產蒸發
【有線新聞】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認為財政預算案是樓市「撤辣」最後機會,如不把握後果嚴重,例如出現資產蒸發等。 施永青:「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將這些不合時宜的辣招撤銷,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引導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才可以令到有需要套現的業主,這是正常每一段時間都有人要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