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2日
李家超下周一赴京 列席全國人大會議開幕會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下星期一到北京列席全國人大會議開幕會。 李家超將拜訪中央部委,亦會見證香港賽馬會與國家衞健委和醫務衞生局就加強衞生健康人才培訓,和開展本地傳染病預防及應對項目簽署合作文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將參與行程,特首辦主任葉文娟亦會隨行。李家超下星期三返港,期間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署理行政長官職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2日
美擬列入制裁名單 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請辭 律政司:名單出現前已辭職
【有線新聞】律政司一名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被美國動議列入對港制裁名單,律政司說該專員在名單出現前已辭職。 律政司指一向不會評論個別員工動向,但為以正視聽,指該名專員去年九月即美國制裁名單出現前已請辭,重申所有同事一如既往,無畏無懼履行職務、維護法治,外國政客對律政司同僚作出違反國際法的制裁威脅,只會令大家更堅決落實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和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2日
訪廣州佛山參觀創新創業基地 麥美娟:鼓勵港青以大灣區拓內地發展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訪問廣州和佛山,了解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及便利青年創業措施。 麥美娟參觀當地創新創業基地,青年創業團隊向她分享大灣區創業經驗。麥美娟說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青年發展,鼓勵香港創業青年以大灣區作切入點,在內地發展業務。她又說粵港青年就業創業實習合作專班自去年十二月成立後,已獲得接近60個香港和大灣區的機構響應參與,共同推廣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陳積志獲委任為申訴專員 曾任民政局副局長
【有線新聞】政府委任前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成為新任申訴專員。 陳積志在上屆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請辭後,曾署任局長半年,政府指他是資深前高級官員,相信他的領導才能、決策力及公共行政經驗,能帶領申訴專員公署履行職能,確保本港公共行政效率。陳積志將於4月上任,為期5年,接替任期屆滿的趙慧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理大設新學院研究AI領域 擬北都區建醫學院
【有線新聞】理工大學今年中成立新學院,主力研究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又計劃設立醫學院。 校長滕錦光與傳媒聚會時指,理大將成立第十個學院,包攬現有的應用數學系、電子計算學系和新成立的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系,應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理大亦已向政府遞交建議書,希望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區,並透露計劃設立醫學院,強調醫工結合,以滿足北都和大灣區醫療需求,又會設立大型教學酒店,服務大灣區旅遊業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疑酒吧消遣起爭執 尖沙咀男雙腳中刀 多名兇徒登車逃去
【有線新聞】尖沙咀一名男子遭人用刀襲擊受傷。 30歲事主雙腿多處中刀,由救護車送伊利沙伯醫院。上午8時許,他經過柯士甸路近漆咸道南,遭四至五名持刀男子襲擊,受傷倒地,兇徒登上兩架私家車逃去。據了解事主凌晨在酒吧消遣,期間跟人發生爭執,油尖警區偵緝隊接手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兩會|下周召開 民建聯倡合併兩地出入境手續、改良CEPA
【有線新聞】全國兩會下周召開,民建聯公布人大提案,建議合併兩地出入境手續,做到「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認可的醫院和診所;營商環境方面,他們建議改良CEPA,進一步放寛對港資企業限制。 港區人大代表黃英豪:「放寬股權比例、資本要求和業務範圍等限制,除了極少數內地認為必須要保護的領域之外,應該考慮全面對香港服務提供者實行『國民待遇』,實現最高水平的開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警務處開支預算增近一成 黎棟國:面對新型罪案加幅合理 狄志遠冀更有針對性
【有線新聞】警務處2024/25年度開支較上年度修訂預算增加近一成,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面對新型罪案,警隊有需要增加資源。 預算案披露警務處下個財政年度開支達278億元,比修訂預算上升近一成,四大綱領預算開支都增加,其中行動單位開支上升近一成半。警隊說這一年會加強反恐及打擊非法入境、走私,以至社區內激進行為,用於懸紅及線人費等的酬金及特別服務預算開支約1.65億元,較修訂預算增加逾16%。升幅最高的項目是機器、車輛及設備,包括更換6輛裝甲車,比本年度修訂預算分別增加七成及兩倍。 下個財政年度,警隊編制人員預算37,992人,與本年度相若,薪酬及津貼開支預算增加10億元,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說加幅合理,「過去一年有一類罪案,就是詐騙案升幅很驚人,大家都知調查詐騙案與傳統調查一些刑事案件有分別,亦需要相當多的先進儀器及人手方面亦要求很大 。一些新罪案的挑戰,警方要及時應對這些罪案挑戰,首先一定要有充足資源。」 但新思維狄志遠說警隊增加開支要更有針對性,「今天香港治安相當平穩,警方力量是否必須在各方面、設備要進一步加強。當然警方能夠遊說議員有防止罪行的必須,加上科技或罪行有不同表現模式,可能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舊樓強拍|政府擬降強拍門檻 有團體倡一次性放寬 發展局:會拖慢重建步伐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例降低舊樓強拍門檻,立法會條例草案委員會召開公聽會,有支持團體建議取消劃分指定區域,全港一次性放寬,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做法反而會拖慢重建步伐。 香港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林力山:「剛好隔了一條街或相鄰的樓宇,強拍門檻就會有相差,差一點就是差一點,收不到樓就會遺漏旁邊的樓宇,不能整合一併重建。」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其實要達到如此精準的效果代表我們要做甚麼?9,600幢50年樓齡以上樓宇逐一普查,之後看看有沒有反對意見,還要很精準地做,其實與我們急於解決樓宇老化的問題其實是相沖的。」 關注舊區住屋權益社工聯席代表陳嘉濠:「(條文)有一句很好笑的,它說業主必須各自向之前的租客作出賠償,是甚麼意思?就是海鮮價。如果租客好像比較有知識水平,我就賠償6,000元。如果是長者,好像不太了解,我就賠償3,000元。」甯漢豪:「整個條例框架我們是指業主權益,所以一切我們集中支援業主,而租客向來都是業主按租約與租客有一個關係,政府不宜介入太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環境局成立沙螺洞保育專家小組 林健枝任召集人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成立沙螺洞保育專家小組。 環境諮詢委員會前主席林健枝出任專家小組召集人,其他成員包括自然保育及相關界別的專家和學者,小組任期兩年,負責協助保育沙螺洞生態、生物多樣性制訂長遠策略,以及督導在沙螺洞的保育研究等。當局指沙螺洞有極高生態價值,政府將會採取更多措施加強自然保育、便利科學研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以哈戰爭|被指向平民開槍致逾百死 以軍:數千人蜂擁搶物資 哈:或危及停火談判
【有線新聞】以軍被指向加沙包圍物資車隊的人群開槍,導致至少112人死亡,280人受傷。以方解釋開槍是為驅散搶掠的人群及保護士兵安全,聯合國和美國呼籲徹查,美國總統拜登承認可能影響停火談判。 網上流傳據稱是以軍部隊在加沙城向包圍物資車隊民眾開槍的片段,民眾慌忙逃跑。哈馬斯稱衛生部門有證據證明以軍直接向平民開槍,有人頭部中槍即時死亡,民眾亦沒對士兵構成威脅,哈馬斯警告事件可能會危及停火談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指責以軍屠殺巴人。以軍則發放航拍片段,指部隊護送由38輛貨車組成的車隊進入加沙城途中,數千人蜂擁上前包圍貨車搶掠食物,情況失控,民眾迫近坦克令士兵受威脅,於是開槍警告驅散人群,指揮官最後決定撤退,而非開槍鎮壓。 大批傷者送往醫院治理,以軍指他們是互相踐踏,或被車輛輾過導致死傷。有傷者說過去兩個月都以動物飼料充飢,聽到有食物運到便前往輪候,他看到以軍開槍時人群四處躲避,甚至匿藏車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震驚、譴責事件,呼籲獨立調查。美方亦呼籲徹查,不希望妄下定論。總統拜登承認事件會令停火談判變得複雜,未必能在下周一前達成協議,但他仍然樂觀。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能否在未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黎智英案|陳沛敏:靠同事意識確保編採自主 稱黎諒解「非和平手法」示威
【有線新聞】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同意不同報章有特定的報道角度,蘋果沒有機制確保編採自主,是靠同事意識。 黎智英和陳沛敏由囚車押送到法院,陳沛敏在辯方盤問下,同意不同報章和媒體會有不同報道角度,有特定的角度並無錯。法官李運騰問陳沛敏是否同意,不同報章會有不同政治立場。陳沛敏說新聞報道要基於事實真相,社論可以討論哪種政治制度較好,而評論文章是作者投稿闡述看法。法官再問蘋果日報有沒有機制確保編採自主,陳沛敏說都是靠同事意識。 控方覆問黎智英在2019年後是否仍提倡和平示威,陳沛敏說黎智英諒解非和平手法,又認同「和勇不分」的口號。控方之後展示2019年三罷期間,陳沛敏與執行總編輯在WhatsApp討論頭版「開天窗」以示支持,陳沛敏說當時前線同事提出行使罷工權,管理層覺得作為新聞機構不能因為參與罷工而不出報紙,所以決定這樣處理。 控方又問到「9點半蘋果新聞報道」,陳沛敏說黎智英不想做傳統電視新聞,希望加入類似港台節目《頭條新聞》環節及找人評論新聞。她在飯盒會反對,認為如果做認真的新聞報道加入這些環節不合適,但黎智英堅持,認為要活潑些。陳沛敏完成作供,控方下星期一將傳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