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拜登發表國情咨文 重申不尋求與中國衝突 表明不向普京屈服 籲續軍援烏克蘭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國情咨文,提到與中國的競爭,重申不尋求衝突,又表明不會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屈服,呼籲繼續軍援烏克蘭,制止俄羅斯的侵略。他又宣布在加沙對出的地中海建立臨時港口,運送更多人道救援物資。 拜登在國情咨文中提到聽到不少共和黨人聲稱,中國實力不斷提升,美國已落後,他反駁稱任內積極抗衡中方,但重申不尋求與中國衝突。 拜登:「我們抗衡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並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我已確保美國最先進技術不被中國所用,也不能運到中國。我們想與中國競爭,並非衝突。我們正處於更強勢的位置,能在21世紀的競爭中,勝過中國或任何國家。」 拜登又呼籲國會繼續支援烏克蘭,強調不會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屈服。拜登:「如果這裏有人認為,普京會止於烏克蘭,我可以肯定他不會,但烏克蘭可以阻止普京,如果我們支持烏克蘭,向他們提供武器自衛。我們不會袖手旁觀,我們不會屈服,我不會低頭。」 加沙方面,拜登承諾繼續推動至少持續六周的停火協議,又宣布在加沙對出的地中海建立臨時港口。拜登:「我指示美軍執行一項緊急任務,在加沙沿岸的地中海建立一個臨時港口,接收大批食品、水、藥品和帳篷。」拜登重申長遠要落實兩國方案,確保以色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元朗721|白衣人4被告上訴 有被告稱原審庭要求露齒不恰當
【有線新聞】首宗「白衣人」涉嫌暴動案,四名被告上訴至高等法院,其中一名被告的代表律師指原審庭要求被告在庭上露齒,做法不恰當。 鄧懷琛、吳偉南 、鄧英斌、蔡立基被裁定暴動等罪罪成,判囚3年9個月至7年,四人不服定罪上訴,正服刑的鄧懷琛和蔡立基另就刑期上訴至高院。 代表蔡立基的大律師提出爭議,指原審法官要求蔡立基作供前露齒是不恰當;控方反駁被告在庭上做出一系列動作不等於自證其罪,有時可還自己清白,控方又說外國審訊,法官叫被告站起來看身型是數十年的慣例。 控方之後播放721當晚片段,指清晰拍到被告面容,能辨認是同一個人,法官指原審只用片段對照被告在庭上的容貌,質疑能否直接確立定罪的穩妥性,要求控方提交其他案例。代表鄧懷琛的大律師則指,鄧懷琛衝入元朗站時沒蒙面,手上沒有武器,亦沒擔任領導角色,形容他只是壯大人群和聲勢,質疑量刑起點過重 。 上訴庭法官彭偉昌強調,不論任何一方都不能夠訴諸武力,因此不接納被告行為,受當時社會氛圍影響的解釋 ,案件押後六個月內頒發判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傳中芯美國實施對華禁令前引入設備 替華為生產7nm晶片 美商務部拒評論
【有線新聞】中芯據報利用美國設備為合作夥伴華為生產先進晶片,有關設備在美國對華實施出口禁令前引入。 國產與海外製造的晶片之戰再有消息流出。彭博引述消息指,中芯去年為合作夥伴華為生產的先進7納米晶片,製作技術是來自美國。設備供應商是應用材料和科林研發,反映中國企業於生產晶片等高端產品過程中,仍需要使用部分外國零件及設備。中芯、華為和科林研發都沒有回應有關報道,應用材料和美國負責實施出口管制的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則拒絕評論。 華為去年採用中芯代工的晶片,推出旗艦新手機Mate 60 Pro系列,在內地掀起搶購潮,相關技術被視為中國本土晶片製造業的大躍進。報道指在美國2022年對華實施出口禁令前,中芯已事先取得這些美國設備。在禁令生效後,應用材料和科林研發開始撤出派往中國的員工,但荷蘭和日本的工程師仍可為中國的設備提供服務。 早前亦有消息指,美國晶片製造商AMD計劃向中國銷售人工智能AI晶片,產品規格已符合美國政府規定,但有美國官員認為晶片性能太高,必須獲得商務部許可,才能向中國企業出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23條|國家秘密列7定義 非法披露最高囚10年 設免責辯護條件
【有線新聞】草案亦涵蓋國家秘密相關罪行,非法披露國家秘密最高可判監十年。條例設免責辯護,可披露的資料只限嚴重影響政府執行職能,或對公共安全有嚴重威脅的資料。 草案條文一共有181條針對與國家秘密相關的罪行,包括非法披露、管有及獲取,亦涵蓋間諜活動。 國家秘密的定義有七個,包括中國或特區事務的重大決策,如果牽涉國防、外交及中央與特區的秘密,就屬於「指明國家秘密」。行政長官亦可發出證明書,判定材料是否涉及國家秘密。 任何人如果明知而管有國家秘密,最高判監三年。如果管有是意圖危害或罔顧是否危害國家安全,就最高判囚五年。明知而無合法權限獲取國家秘密,最高監禁五年。涉及危害國安意圖,最高判監七年,不知情下獲取就不包括在內。 非法披露國家秘密就分了數層,一般人如果明知而披露國家秘密,最高監禁五年。涉及危害國安意圖,最高判囚七年。如果非法披露的是公職人員或政府承辦商人員,最高判囚七年。涉及危害國安意圖,最高監禁十年。如果他們披露的是「指明國家秘密」,不論有沒有危害國安意圖,一律最高監禁十年。 條例亦列明免責辯護,一般人如果作指明披露,意思是為了揭露嚴重影響特區政府依法執行職能的情況,或披露的內容是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23條|唐英年:冀有前瞻性 曾偉雄:延長羈留時間能確保足夠時間蒐證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在北京表示,期望23條立法管用有效,並具備前瞻性。全國政協委員,前警務處長曾偉雄表示,延長涉國安被捕人士羈留時間是要確保有足夠時間蒐證。 曾偉雄:「大家要記得在普通法之下,只要有足夠證據,我們亦可以先提出檢控。我們處理一般刑事案件,往往都是先檢控,再押後,要進行進一步調查。我相信國家安全有關案件亦都可能有類似情況出現,沒有任何安全比國家安全更重要,當你作比較的時候,不能夠將此與香港現有的刑事法例作比較,不能夠太單純,必須要跟一些其他都是實施普通法的國家,面對國家安全時,有關法例是如何草擬。」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23條|煽動意圖罪最高判囚7年 損公共基礎設施可囚20年 「境外勢力」涵國際組織
【有線新聞】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出爐,叛國罪和叛亂罪可囚終身,部分罪行如涉及勾結境外勢力會罪加一等,又將煽動意圖罪和管有煽動刊物罪刑罰提高,行政長官可向公務人員發出行政指令,指示維護國家安全工作。 條例草案長達212頁,涵蓋叛國、叛亂、煽動意圖、國家秘密及間諜相關罪行,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活動、境外干預罪等。 叛國可判處終身監禁,若任何中國公民未有合理盡快向警方披露他人犯叛國罪,可處監禁14年。至於煽動罪,若任何人出於煽動意圖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發表煽動文字或發布、輸入煽動刊物,由目前首次定罪可被監禁2年提高至最高判監7年,如果涉及勾結境外勢力可判囚10年。管有煽動刊物亦由目前首次定罪可監禁1年,增加至3年。 新增的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活動罪,損壞或削弱公共基礎設施可判監20年。涉及勾結境外勢力甚至可判囚終身。而境外干預罪,任何人如果配合境外勢力,影響中央政府或特區機關制訂或作出任何政策或決定,最高判囚14年。 條例草案亦在開首列明「境外勢力」涵義,除了指外國政府、境外地區當局、境外政黨、追求政治目的的組織,亦包括國際組織,以及上述單位的關聯實體或個人。 任何涉《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23條|何君堯料4月國家安全日前完成審議:令人振奮
【有線新聞】各政黨都表示支持《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有議員估計立法會4月中可以完成審議,通過草案。 選委會界別何君堯:「按照目前的速度及成效,以及現在團結一致推動工作,如果在4月15日國家安全日能啟動,完成香港國家安全法,這一條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我認為是一個挺理想的日子。4月的星期三、四恢復二讀三讀,是不是挺理想、令人振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黎智英案|楊清奇:曾就中美專題決定主題 否認早預計美國將有制裁名單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蘋果日報》主筆楊清奇繼續接受控方盤問。 楊清奇由囚車押送到法院,控方展示《蘋果日報》論壇版「中美對抗升級」專題。楊清奇說,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他本人決定主題和找作者撰文做反應。控方再展示前一日頭版,報道美國制裁名單,楊清奇確認兩者內容相關。 法官李運騰追問,當時是否已預計即將有制裁名單。楊清奇說當時未知道名單,但知道特朗普簽署法案;又說英文版同事會自行翻譯論壇版文章並上載內容,毋須諮詢作者同意,亦不會支付額外稿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鮑威爾:美國經濟表現最好 中國處境截然不同
【有線新聞】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繼續出席國會聽證會,除了重申今年有望放鬆貨幣政策,又認為美國經濟比中國好。 鮑威爾:「我先由先進經濟體說起,我們的表現是最好,我們有當中最強增長和最低通脹。中國的情況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中國的經濟面臨顯著困難,他們處於和我們截然不同的境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23條|立法會首、二讀 梁君彥:合力堵國安缺口、肩負歷史任務感光榮
【有線新聞】立法會今日首、二讀《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早上刊憲,大會首、二讀後,下午法案委員會隨即加開會議開展審議工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出席會議。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會議後表示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政府及立法會應合力,盡快堵塞國家安全缺口。梁君彥:「過去27年都未能完成,在這個重要時刻能肩負歷史任務,是我們第七屆立法會感到光榮,亦是責任重大。全體議員會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審慎審議法案條文。立法會的工作是一步一步,一定要等法案委員會完成後,到內會匯報,然後才回到大會。我們的目標都是『早一日得一日』,但現時是沒有死線或者時間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輸入外勞|航空業僅800人到港、不足名額一半 劉敏儀:審批程序繁複費時
【有線新聞】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推出大半年,首批2,000個名額,只有800人到港工作,尚有逾千人正等待來港。業界指審批需時6個月,程序繁複。 香港航空公司服務商協會主席劉敏儀:「大家都摸着石頭過河,到政府申請配額後,要找中介公司,因為要指定中介公司才能招聘,之後要安排到國內做招聘面試,等他們來港又要批核,又要等培訓才可以開始工作。一些申請程序現在以紙張為主,會否可以電子化?我們縮減申請的程序,甚至批核程序,或可否壓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大NGO連續兩年削資助 狄志遠:不應轉嫁財赤壓力至社福界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削減各部門經常開支,獲撥款五千萬元或以上的非政府機構25/26年度起連續兩年要削減資助。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政府不應該將財赤壓力轉嫁社福界。 狄志遠:「小機構可能只負責一個老人院,大機構可能負責十個老人院。十個老人院對它來說可能都捉襟見肘。現時社福界人手招募困難,要有比較合理和高的人工才請到人,調整人工方面都多了。資源緊絀的時候,一是減人、一是減人工,對士氣、服務質素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