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0日
內地經濟增長目標「保五」 陳茂波:為本港提供最強支撐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中央把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目標訂為5%左右,為香港經濟穩定較快增長提供最強支撐。 陳茂波在網誌說,政府工作報告把「新質生產力」列為首要任務,將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也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地位,開拓更深更廣的新發展空間,未來特區會加強推動新興及未來產業,例如生命科學、深化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研發,預算案已提出撥款三十億元,推行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另外中央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亦為香港提供龐大機遇,可因應內地大型會議展期推出更多相連活動,有助吸引更多商務旅客來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0日
內地平台擬辦「香港購物節」 林至穎憂清關、監管或受挑戰 倡增設更多貨物通關渠道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提出拓展電子商貿,計劃今年第三季在內地網購平台舉辦「香港購物節」,協助香港品牌進軍內地市場。港區全國人大林至穎認為,過程中要面對清關和監管上挑戰。 三年疫情改變市民生活習慣,網購普及下加速香港電子商貿發展。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臨時估計達到28億元,佔零售業總銷貨值7.8%。一直關注電商發展的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說,疫情後市民網購比例增加最少兩成,就連物流倉庫近年也多轉型為電商倉庫,加上政府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物流用地,他相信香港電商發展短期內土地供應充足,但想打入內地市場,謀求更大收益就有困難。林至穎:「例如貨物運進香港或寄送去內地,可能就有些關卡需要清關、產品認證等,特別廣東省現在多了自貿區,貨物未離開自貿區都要補稅,這種情況下也催生了很多跨境電商在內地發展,變相對香港電商發展是一種競爭。」 他說近年內地不同部門都有跟進物流清關問題,加快跨境電商貨物在大灣區流轉亦已見成果,建議政府考慮更多貨物通關的渠道,方便電商跨境送貨。林至穎:「港珠澳大橋其實有很大發揮物流的空間,會否在貨運周轉上,可三地一齊想想有沒有一些系統,一些標準,例如貨物包裝、電子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0日
財智商傳|港股連月低迷 陳健波稱應開拓非美元業務 爭取更多專屬自保公司來港
【有線新聞】面對中美角力等挑戰,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認為,本港應該開拓非美元業務,亦支持本港招攬海外企業來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 港股及新股市道連月低迷,有意見認為與中美關係緊張、外資撤離有關。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不要預期歐美資金短期會回來,本港應該開拓其他機遇。陳健波:「我們要開始考慮非美元業務,如黃金貿易、買賣黃金,因為現時黃金很多代替了國家儲備很多都是用黃金,這是第一點。第二是碳排放交易,亦是一個新興行業,將來香港可以作為中心在港交易。第三是非美元貨幣直接兌換,包括人民幣。」 財政預算案提出,爭取更多海外及內地企業來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陳健波認為這方面本港一向發展緩慢,是時候要急起直追。「現時香港只有3幾間,數目很小,新加坡較我們多很多,可能有20、30間。為何香港適合,因為國內很多公司,有這麼多全世界的資料,如果在新加坡或其他地方成立,會害怕資料及公司秘密外洩,但如果集中在香港,香港是國家一部分絕對不會洩漏,所以在保安、保密及國安角度都有好處。」 專屬自保公司泛指大型企業在個別地區成立自己的保險公司,集中保障全球業務。陳健波說在中美緊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0日
浸大有意進駐北都教育城 衞炳江:校舍地方小令發展受限
【有線新聞】政府工作報告提岀香港要融入大灣區,全國政協、浸大校長衞炳江說,正計劃規定學生到珠海分校一至兩年,同時有意進駐北部都會區的大學教育城。 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浸大校長衞炳江說浸大要持續發展,最欠的是土地,進駐北都可望校園大三至五倍。衞炳江:「在八大院校中,我們地方最小,地方小得我們的地方用得很緊湊,現在有新的方向,做人工智能、其他東西,要找實驗室、電腦室,找不到地方,要擴展藝術,要找工作室又找不到。如果交椅洲人工島放我們進去,我們都有興趣,我想要地方,有同事笑我在『盲搶地』。」 大學亦響應政府融入大灣區的呼籲,未來會計劃規定學生到珠海分校學習一段時間。衞炳江:「暫時屬自願性質,很快希望做一些2+2、3+1的課程,原本規劃一年或者兩年在珠海校園讀書、加強交流。我希望有互動,不希望變成加州大學化。」 被問到基本法23條會否影響學術自由,衞炳江指如果真的有影響他會發聲。「所有改變都有人會擔憂,人性對未知的東西一定有恐懼,這是正常的。我自己是一個學者,仍在做研究,如果我認為有影響,我一定會站出來,這是一個做學術的人應該有的。但都要補一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0日
智創未來|環保署引探地雷達、無人潛水艇等 助追蹤污水源頭 有效打擊非法排放
【有線新聞】環保署引入新科技,協助前線員工執行任務,其中探地雷達在去年正式使用,裝置配備不同儀器,可以讓署方更準確及快速偵查污水源頭。 每次做渠道檢查,環保署前線人員都要先合力打開又大又重的渠蓋,署方早年就引入採樣無人潛水艇,取代傳統的做法。高級環境保護主任羅志永:「這個無人潛水艇已經協助環保署2、3年,以往我們只可以靠潛水員幫忙做相關工作,但透過無人潛水艇,我們的同事就可以在陸地上面,或者水面上面,可以更安全、更快捷幫忙,完成調查工作。」 無人潛水艇配有不同裝備,能夠深入錯綜複雜的河道調查,可以協助環保署更有效打擊污染河流的非法排放活動。羅志永:「現有的鏡頭也可以配備前望鏡的鏡頭,數個鏡頭一起工作,甚至也可以配備實時探測儀器,可以處理即時的採樣、即時的數據,例如是酸鹼度、溶氧量、溫度。」 至於這款探地雷達就比潛水艇更方便,在地面都可以進行偵察。首席環境保護主任何婉嫻:「它有一個雷達,比較先進的雷達探測,用電磁波探測地下的水,有沒有污水徑流,以及有沒有錯駁。其實環保署,甚至是全球,我們知道都是第一次用探地雷達探測污水,地下污水的徑流,環保署暫時只有一隻。」 探地雷達同樣可以做到源頭追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警拘捕三人 涉偽造身份證明文件申請銀行貸款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三人,涉嫌偽造身份證明文件申請銀行貸款。 檢獲的證物包括28張偽造身份證及信用卡等,另有多張不同尺寸的證件相頭像貼紙,相信用作轉換身份證上的頭像。警方接獲線報,有犯罪集團盜取及偽造身份證明文件後在網上銀行開戶申請貸款,星期五在長沙灣海麗邨一個單位拘捕兩男一女,38歲至41歲,涉嫌偽造文書及盜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盛事經濟|文體旅局宣傳「藝術三月」 連續四個周六各區派雪糕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一連四個星期六在各區免費派雪糕。 雪糕車以「藝術三月」為主題裝飾,下午停泊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外向市民及旅客免費派雪糕,排隊的人要「打蛇餅」。未來三個星期六,雪糕車會繼續遊走大街小巷派雪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23條|公眾利益作免責辯護 保安局:「吹哨人」並非自動免責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列明公眾利益可作為指明披露國家秘密的免責辯護,政府說「吹哨人」並非自動免責,披露前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替代步驟。 港島西(新民黨)議員葉劉淑儀:「例如武漢李文亮醫生他發現了新冠病毒,有沒有先跟上司說呢?抑或他直接說出去呢?」保安局副秘書長廖李可期:「到時我們評定是否屬於指明披露,正正如葉太所言,該人要合理地完成所有步驟,是否披露前都做了。」葉劉淑儀:「總之我做吹哨人,我認為符合公眾利益去爆料就自動有一個辯解,不是這樣對吧?」廖李可期:「絕對不是,葉太說得很對。」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我披露了)2018年紅磡站剪鋼筋事件,老實說如果沒有獨立調查委員會去調查,這件事真的影響乘客安全,如果到時有甚麼事,我都用公眾利益去抗辯,應該可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如此特定場景,其實不方便作出討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兩會|港區人大團擬提兩聯名建議 包括內地客免稅額增至3萬元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聯名建議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由5,000元提高至3萬元,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說仍要解決技術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財政部是牽頭負責的部門,他們有技術同事跟我們對接,也提出了數個技術問題,由於我沒有得到他們同意,真的不方便透露。會把技術問題帶給智庫,當然也會跟特區政府溝通,希望盡一切努力解答到他們的關注點,也希望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繼續推動,讓政策早日出台。」 代表團亦通過建議確立香港中轉貨運物流樞紐定位,推動與大灣區內其他港口協同發展以及減省清關手續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楊潤雄專訪|回應西九管理局冀「切豆腐」賣地 指政府未有立場前不會公開討論
【有線新聞】西九文化區財政嚴峻,管理局主席唐英年說若賣地只會「切豆腐」形式,楊潤雄說政府未有立場前不會公開討論對方的建議,完成研究西九財政方案後會盡快通知管理局。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大家都是『坐埋同一條船』,大家都想西九文化區的發展能夠繼續向前。我們恆常與西九龍有一定的接觸,我亦覺得西九管理局去想很多不同的方案,是一個很負責任的想法及做法,也不能說方案給了政府,政府一定要接受。他們要預先想好,萬一政府有部分或某些不接受,或者有其他想法的時候,他們還有甚麼方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財政預算案|調查:一半長者及護老者表滿意 九成六冀維持2元乘車優惠
【有線新聞】有社福機構調查指九成六受訪者同意維持長者二元乘車優惠計劃,認為有助減輕經濟壓力,便利繼續工作及社交。 譚女士:「因為新的屋邨我們不太熟悉,住戶之間的聯絡、感情未深入,再加入我從九龍西到九龍東,整個九龍東西兩邊走。我們經常返回深水埗探訪或參加那裏的社區活動,所以我們出門乘車好需要(計劃)。」 明愛長者聯會本月初透過電話和網上問卷訪問916名長者及護老者,當中一半滿意預算案,促請公共交通機構給更多乘車優惠,減輕政府負擔;又指政府計劃每個月放煙火花費太大,造成空氣污染。另外有受訪長者表示不考慮跨境養老,原因包括對內地醫療質素信心不足和對內地環境不熟悉,建議政府加強支援配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9日
警方、社署「智蹤計劃」至今尋獲74宗走失個案 擬擴展至全港
【有線新聞】警方東九龍總區前年起向認知障礙症患者派發定位裝置,成功協助尋獲74宗走失個案。 警方與社署合作的「智蹤計劃」至今派發逾550個定位裝置,裝置連接手機程式,一旦患者走失可以增加尋獲機會。警方說今年起與醫管局及地區關愛隊合作,將裝置派發給區內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下一步研究將計劃擴展至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