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周三立法會大會撤回兩議程 據悉讓路法案委員會加會 林哲玄:無人要求
【有線新聞】立法會加速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明日繼續開會逐條審議草案,周三的大會更罕有撤回部分議程。據了解,是要讓路給法案委員會加會。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上周五在立法會首讀後,法案委員會截至周一開了14次會,討論了28小時,周二再加開4次會,時間相撞的其他會議都要取消讓路。 星期三立法會大會,發展局局長撤回恢復二讀辯論修《訂水務設施條例》,民建聯梁熙和醫療衞生界林哲玄亦撤回議員議案。屆時大會只須處理六項口頭質詢,和首二讀印花稅條例修訂議,預計能即日完成,翌日毋須續會。發展局解釋,撤回是為仔細覆核草案,確保與其他法例措詞一致。 同樣撤回議案的林哲玄說,近日見到政府有意調整醫療收費,認為不再是合適時間,提出醫療融資改革,強調無人要求他讓路,「過去數天大家焦點不在其他事項,而是在(23條)立法上,現時我覺得要討論其他議題,尤其是我希望認真詳細討論,未必是合適時候。如果你覺得聚焦(23立法)、大家不能分心討論其他議題,就等於讓路,這就是,但我心中不是」。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估計,與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指23條立法急切,以及西方勢力加大力度阻撓23條立法有關,「今次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元乘車優惠|陳健波倡每月派定額津貼 張欣宇:依市民平均車費計算補貼
【有線新聞】預算案提出檢討2元乘車優惠,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提出改為每月發放定額津貼。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可根據市民平均車費計算補貼以及加強打擊濫用。 預算案提出檢討2元乘車優惠及公共交通補貼計劃。面對過千億財赤,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建議為計劃「封頂」,政府改為每年發放3,000至5,000元交通津貼,以方便計算補貼金額。 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例如我舉一個極端例子,愉景灣往中環(政府)會補貼50多元,一程就50多元,來回都百多元,數目非常大。這些是類似例子,因為有些很多都20多元一程,一補貼政府開支便相當大 。」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亦認同計劃有需要檢討面對「長車短搭」問題,他提出以全港市民平均車費計算補貼,相信有助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新界北(香港新方向)張欣宇:「例如(全港)乘客乘巴士的平均票價是8元,我們去補回每程差額,而非單獨計算每程車費。以整體全港市民平均乘車的車費計算補貼金額,這樣就不需要去特別計算(車程)是長還是短。」 另外,運輸署過去多月發現逾6,000宗懷疑違規使用2元乘車優惠,卻只有兩宗交由警方處理。張欣宇指公共交通工具可效法港鐵引入定額罰款,加強阻嚇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警方可申令禁諮詢個別律師 政府:防通風報信 稱僅暫緩基本法賦予權利
【有線新聞】會議亦審議到條文禁止國安被捕人在羈留期間諮詢個別律師,以至被拘捕後48小時內不可諮詢任何律師。政府說限制是防止通風報信,加速危害國家安全。 根據基本法,所有香港居民都有權選擇律師,保護合法權益。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第76條列明,如果某人因犯危害國安的罪行被捕,警方如果能證明他諮詢個別律師會危害國家安全或妨礙司法公正等,就有權向裁判官申請禁止被捕人在羈留期間諮詢個別律師,甚至律師行。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為何在羈留調查期間有這限制,但當上庭時或後續期間沒這限制?」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中心思想是那律師,你不是真心要諮詢使用法律服務,其實是利用這機會毀滅證據、通風報信、妨礙別人工作,甚至叫別人加速危害國家安全工作。目的是很狹窄,針對羈留期間做。」 進出口界(民建聯)黃英豪:「(條例)只針對律師事務所,既沒寫大律師,也沒寫大律師事務所。現在的律師行也有相當部分是有限合伙,一人做事一人當。為何一個律師有問題,你全間律師行也不准諮詢?」署理首席政府律師梁文豐:「事務律師與大律師有分別。大律師即使在同一事務所也是個別行事,但在事務律師行,確實作為整體之間有可能共同承擔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楊永杰倡用電子腳鐐等減潛逃風險 鄧炳強:現階段未考慮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出警方可以對保釋人士申請「行動限制令」,有議員關注會否考慮使用科技減低潛逃風險。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在保釋期間如果成功潛逃,可能他面對風險比你拘捕再加一年監禁都小,他會想盡辦法潛逃。如果你指明居住一個地方,會否考慮如在早一兩節黃英豪議員提到,考慮一些電子設備,例如用電子腳鐐去監控?」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現階段我們未考慮設計一些電子設備、電子腳鐐,就是考慮目前香港情況、有關人權情況,現階段沒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屯門嬰屍案|涉案男女沒申保釋 柙至6月再訊
【有線新聞】屯門玻璃瓶藏嬰屍案,涉案男女被告提堂,二人無申請保釋,還柙候審。 24歲的倉務員林梓漢及22歲的公關周櫻鏵由警車押到粉嶺裁判法院,二人各自被控告兩項阻止埋葬屍體罪,指他們分別在天水圍廈村及屯門啟民徑美恒樓一個單位,阻止埋葬一具男嬰屍體。控方申請押後案件,以待進一步調查,包括比對男嬰與被告的基因,案件押後至6月3日再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俄烏戰爭|方濟各建議「舉白旗」 烏克蘭表不滿:站在正義一方才是強者
【有線新聞】烏克蘭回應教宗方濟各的「舉白旗」論,表示不滿。 方濟各上月在瑞士一個電視台專訪,指出烏克蘭應該審視形勢,為人民著想,拿出勇氣「舉白旗」。在國際社會協助下談判才是強者的行為,認為談判不等於投降,反而是避免生靈塗炭的方式。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發文反駁方濟各的言論,認為站在正義一方的人才是強者,又說只會高舉藍黃色的烏克蘭國旗,不會揚起其他顏色的旗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警方可申令禁諮詢律師行 政府:要有很強理據才獲批
【有線新聞】有議員亦關注警方有權向裁判官申請禁止被捕人諮詢個別律師,甚至律師行。政府解釋同一律師行內,事務律師有可能共同承擔責任,但強調要有很強的理據,申請才會獲批。 進出口界(民建聯)黃英豪:「只針對律師事務所,既沒寫大律師,也沒寫大律師事務所。現在的律師行也有相當部分是有限合伙,一人做事一人當。為何一個律師有問題,你全間律師行也不准諮詢?」 署理首席政府律師梁文豐:「事務律師與大律師有分別。大律師即使在同一事務所也是個別行事,但在事務律師行,確實作為整體之間有可能共同承擔責任。我們不排除有情況是整間律師行可能有需要限制諮詢的情況。要警方向裁判官提出較強的理據,裁判官要信納真的有理據這樣做才會限制不容許見整間律師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馬鞍山兩老婦疑因拜神煙熏爭執 一人倒地昏迷 七旬老婦被捕
【有線新聞】馬鞍山兩名老婦疑因拜神問題爭執,其中一人倒地昏迷,警方拘捕一名70歲老婦。 現場是恆安邨恆山樓20樓,警員圍封現場調查。早上9時左右,一名老婦懷疑不滿鄰居拜神香燭引起的煙太大,雙方在走廊爭執推撞,混亂中72歲老婦跌倒,後腦著地昏迷送院,警方以涉嫌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拘捕一名70歲老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吳秋北憂延長羈留14日太短 政府:要平衡人權保障 獲准保釋亦可設限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連續第四日審議草案,有議員關注延長羈留14天是否足夠,當局說要平衡調查及人權保障,即使被捕人羈留期限後獲准保釋,亦會施加限制。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出警方拘捕涉嫌違法人士後,若未能在48小時內檢控,可以向法庭申請延長羈留最多14天,有議員擔心時間太短。港島東(工聯會)吳秋北:「他可能單單一個人令整個社會或國家生靈塗炭,所以案件通常都是複雜、難以取證。香港這個標準是基於調查能力、本身的經驗,或參考他人英國如此、我們也如此?」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國安法至今實施3年,期間累積經驗,經驗總結告訴我們,相信14天應該足夠,都要平衡香港社會實際情況及對人權的保障。」 吳秋北:「過去有沒有『走犯』?」鄧炳強:「嘗試過48小時未能檢控,容許他們擔保外出,亦試過有人擔保外出時潛逃。第80及81條就保釋期間我們建議有行動限制令,限制他去甚麼地方、與甚麼人會面。」 執法當局須向被捕人提供申請書複本,但毋須提供寫有支持理據的「告發」,有議員關注會否造成不公。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你不得知警方做甚麼、手持甚麼,他如何去抗辯。即是沒辦法做出一個有效、經過考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疑相片被不當改動 多間通訊社撤凱特王妃近照
【有線新聞】多間通訊社撤回英國王室發布的凱特王妃近照,指相片懷疑被不當改動。 美聯社、路透社等指出,照片中夏洛特公主的毛衣衣袖線條不一致,不排除照片曾經被改動,相繼宣布即時撤回報道,發放照片的肯辛頓宮未有回應。42歲的凱特1月中入院做腹部手術,兩星期後出院,之後幾乎完全沒有公開露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黎智英案|楊清奇:論壇版不採納支持港獨文章 控方圍繞英文版提問被批超出範圍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踏入第42日,蘋果日報主筆楊清奇繼續作供,指論壇版不會採納支持港獨的文章。 楊清奇由囚車押送到法院,控方展示蘋果日報論壇版刊登「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撰寫有關加拿大救生艇計劃的文章。楊清奇說羅傑斯主要為英文版撰稿,角度較關注香港人權狀況,文章是經英文版同事轉發後刊登在中文版。 控方問到時事評論員桑普在論壇版參與程度,楊清奇說有時會找他撰寫新聞回應,但他比較激進、支持港獨,論壇版不會用港獨主題的文章。控方之後圍繞英文版角度提問,被法官李運騰打斷提問,表示證人負責論壇版,認為問題超出合理範圍,控方如果沒提供文章的實際出處,難以證明煽動行為。辯方亦質疑控方提問欠缺方向,強調審訊並非審議民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天瑜醫療事故|8歲女童周天瑜離世 父親:萬分心痛不捨 感謝各界關心
【有線新聞】懷疑因醫療事故變成植物人的8歲女童周天瑜離世,她的父親表示萬分心痛和不捨,希望女兒得到解脫,並感謝各界關心。 天瑜父親在社交平台公布,天瑜已於周日下午3時40分在一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天瑜父親稱萬分心痛和不捨,希望天瑜得到解脫,不再有任何痛苦。他形容天瑜是生命中最快樂、甜蜜的回憶,也是最深刻、痛苦的經歷。 天瑜父親去年底引述醫生指,天瑜的心臟開始衰竭,強心藥起不了很大作用,生命可能正在倒數。天瑜父親:「而且若她的心不想跳,卻硬要它跳,她也會很痛苦,所以我們決定若往後有事都不會搶救。」 天瑜3歲時確診惡性腫瘤橫紋肌肉瘤,2020年在瑪麗醫院接受切除腫瘤手術,期間懷疑因為醫療事故心跳停頓52分鐘,導致腦部嚴重受損,變成植物人。天瑜父親曾控訴醫院多項醫療失誤,經過多年訴訟,去年10月與醫管局達成民事和解協議。醫管局指這個安排不代表有任何一方要負上任何責任,天瑜父親表明會繼續追究刑事責任。天瑜父親:「若說心裏最遺憾或覺得最難過的,是到今天我們都不知道這件事究竟為何會這樣,天瑜的醫療事故到底為何會這樣?醫院都還未向我們交代,可能到天瑜走的一天,我們還是被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