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張國鈞率團赴瑞士日內瓦 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
【有線新聞】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將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 張國鈞與隨行的律政司、保安局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代表,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到瑞士日內瓦出席會議,星期四返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舉行祭祀 街坊組隊爬龍舟求平安 入夜設水燈晚會予公眾參與
【有線新聞】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舉行大型巡遊,有市民及外國旅客圍觀街坊及大學生划龍舟拜廟,祈求風調雨順。 賀誕巡遊由抬轎「接神」的隊伍率領,恭迎鴨脷洲傳統漁民拜祭的神明,寓意吉祥的舞龍、醒獅緊隨其後。市民江先生:「舞龍舞獅很精彩,氣氛很好,人流很旺。」遊客Sergey:「很高興到此,有很多人,很好的文化,我十分享受。」 他們扮演昔日在這個小島捕魚維生的傳統漁民,小朋友都穿上傳統服飾擊鼓助興。市民Eason:「氣氛充滿中華節氣,我覺得挺熱鬧、有趣。」 鴨脷洲洪聖寶誕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重頭戲是賀誕巡遊,16支巡遊隊伍由海旁洪聖古廟出發,途經鴨脷洲大街,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 賀誕巡遊沿途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除了可以拍照外,還可以摸摸舞獅,希望沾點福氣,祈求事事順境、如意吉祥。由街坊及大學生組成的龍舟隊,早上在洪聖古廟對出的避風塘划三個來回,以龍舟拜廟,向洪聖爺祈求平安。 裝有發光裝置的七彩水燈,祈福後放進水中,可以祈求平安幸福。入夜後,主辦單位會舉辦水燈晚會開放予公眾參與。 南區區議員張展聰:「有很多不同的街坊朋友,亦有很多海外人士、外國人來到這裏一起參與盛事,小冊子亦有中英文版本,把這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俄羅斯大選|投票今結束 選委會:系統遭16萬次網絡攻擊 主要來自英美
【有線新聞】俄羅斯大選投票今天陸續結束,選舉委員會指網上投票系統遭到十多萬宗攻擊,大部分來自英美,當局又指責烏克蘭持續空襲試圖破壞選舉。 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說,這次選舉首次引入的網上投票系統及其監督網站,投票開始以來遭到16萬次攻擊,全部被攔截,選委會的網站同樣成為黑客目標,紀錄顯示發動攻擊的伺服器多數來自美國和英國。 選舉來到最後一天,已故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的支持者發起「中午反普京」行動,呼籲選民周日中午集體出動投票,稱要完成納瓦爾尼的遺願。 當局暫時接獲20宗以顏色液體破壞選票及8宗票站被縱火的案件,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批評涉案人士是叛徒,與轟炸俄羅斯的敵人同謀,警告他們或會面臨叛國罪,最高監禁20年。 俄羅斯又指責烏克蘭在選舉期間發動多宗襲擊,國有能源企業「俄羅斯石油」一所煉油廠被無人機擊中。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亦被空襲,多人死傷。俄羅斯批評基輔政府升級恐怖活動,企圖展示積極立場,向西方乞求更多武器和金錢援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再有約20間創科落戶香港 陳茂波:吸引內地企業來港設區域總部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將有第二批約20間創科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展在港營運,又說香港正吸引內地企業來港設立區域總部,建立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 陳茂波在網誌說,特區政府加快推動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發展,本星期將有約20間創科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展在港營運。 連同去年十月公布,首批30間重點企業,將合共投資超過400億元,創造逾1.3萬職位,大部分為科研和管理職位。 陳茂波又說,地緣政治局勢發展,加上全球製造業及供應鏈重組,改變了企業出口模式,也影響香港出口表現。陳茂波說,香港在貿易及相關專業服務有堅實基礎,有條件捕捉行業變化帶來的機會,特區政府將提供一站式服務,吸引企業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管理離岸貿易。 另外,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第一階段服務將於今年推出,香港將成為首批以央行數碼貨幣跨境交易結算的地方,減省企業成本。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長者自殺率有上升趨勢 或因疫後倍感孤獨 葉兆輝:關愛隊宜多主動接觸
【有線新聞】近年自殺個案每年都過千宗,涉及70歲以上長者的更有上升趨勢,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建議關愛隊多接觸長者,協助找出隱蔽個案,減少悲劇發生。 人口老化加劇,有社福機構指「以老護老」情況越來越多,種種生活及起居問題為長者帶來壓力。本港每年自殺個案都過千宗,2022年,60歲以上長者自殺個案佔總數44%,70歲以上長者的更有上升趨勢。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認為,面對疫情以及親人離開香港,長者倍感孤獨。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疫情)隔離對長者的精神健康帶來很多的焦慮,再者近這兩、三年有青年人移民,令他們的孤獨感更多,因為孫兒也移民,所以生活的寄託少了。」 中心指單靠專業團體跟進並不足夠,認為關愛隊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關愛隊主動接觸長者是重要的,一定要讓他們感覺到沒有被遺棄的感覺,因為被遺棄的感覺,與社區有隔離的時,孤獨感會更大,有時不是沒有物質生活,而是這種孤獨感。」 中心又指,部分在職人士工時頗長,建議企業給假期予有需要的員工,讓他們有時間探望長者、關心家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財智商傳|人口持續老化料稅基收窄 馬時亨倡增消費稅充庫房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馬時亨表示人口老化會為本港稅務帶來挑戰,又指消費稅雖會帶來爭議,但可以確保穩定稅收。 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根據政府推算,65歲或以上人口佔比到2046年將會增至36%。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人口老化將為本港稅收帶來挑戰。 馬時亨:「因為人口老化,預計還有十多年,我們有三分一人口超過65歲,但另方面身體差要經常去醫院,醫管局的預算便要提升,在這環境下又會出現『鯊魚口』,即是衛生支出很大,但薪俸稅稅收會跌,會形成一個很大的『鯊魚口』,屆時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稅種,會發現稅基越來越窄。」 馬時亨任職政府期間,曾經提出引入消費稅,他認為消費稅可以為庫房帶來穩定收入。馬時亨:「其實全世界實行消費稅都好有爭議性,但消費稅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會很穩定,因為我們香港現時來說,有四個稅種,一是利得稅、二是薪俸稅,另外是博彩稅、印花稅,這四個稅種佔我們大部分收入,但這四個稅種都很受經濟情況影響。」 除了財赤嚴重,歐美資金流走亦為本港增添壓力,馬時亨認為政府近期積極開拓東盟及中東等新興市場,避免過份倚賴西方市場,是明智做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美國費城發生槍擊案釀3死 26歲疑犯一度與警對峙終落網
【有線新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發生槍擊案,造成3死,槍手在新澤西州被捕。 警方封鎖案發現場。事發於周六早上8時多,警方接報費城郊區一間住宅有兩人遭槍殺,數分鐘後,附近再有一人遭槍殺,疑犯開槍打死三人後,再脅持一名司機,要脅他駕車前往新澤西州一間住宅,疑犯脅持屋內人質,與警方對峙。警方指26歲槍手認識死者,遇害三人分別是其52歲繼母、13歲妹妹及與他育有2名小孩的25歲女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7日
荷李活道獲評「全球型格街道」第二位 融合新舊文化成賣點 業界倡配合盛事活動加強宣傳
【有線新聞】中環荷李活道早前獲一本國際雜誌評為全球第二「最型格街道」,旅遊業界建議政府加強宣傳,配合每月盛事活動,提升香港旅遊競爭力。 一條街道,古今文化互相交織,文武廟是旅客必到景點之一,這對日本夫婦選擇到這裏拍婚紗照。日本遊客Dima:「這裏很美麗,傳統的景點也很好。」俄羅斯遊客Nadya:「這是一個大城市,很有趣的是摩天大廈和傳統文化在這城市裏融合,真的很好,很不可思議。」 英國Time Out雜誌早前公布荷李活道是「全球30大最型格街道」的第二,僅次於澳洲墨爾本高街,荷李活道除了有中國特色的景點, 還有新潮的壁畫和塗鴉,附近開業70年的涼茶店也受惠。涼茶店負責人崔太:「現在我覺得(遊客的購物意欲)改變很大,以前可能客人來到可能會買名牌、奢侈品,現在就很多人來打卡。」一街之隔的摩羅上街,亦有很多遊客遊覽,他們在古董檔口尋寶後,再去旁邊的咖啡店休息。 旅遊業界說荷李活道受外國及內地旅行團歡迎,建議政府除了舉辦盛事活動,亦可以藉着這次評選乘勢追擊,推廣本地特色街道。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每個城市都在競爭,借着一些主題(作招徠),她的定位可能是國際城市,或者是開很多演唱會,香港真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6日
斥BBC報道詆毀國安法 港府譴責:令讀者產生負面印象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譴責英國廣播公司,在2019年示威者被判囚的報道中以虛假指控抹黑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律。 政府不滿有關報道詆毀《港區國安法》是削弱香港自治權和更容易檢控示威者,令人產生負面印象,無視國安法第一條列明,立法目的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 政府重申危害國家安全是嚴重罪行,沒有國家會袖手旁觀,律政司檢控工作不受任何干涉,證據充分和合乎公眾利益才會提出起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6日
七一衝擊立法會|稱被告有計劃和預謀闖入 警:判刑具阻嚇力
【有線新聞】警方說判刑具阻嚇力,不排除更多人被捕,又形容衝入大樓的示威者是有計劃和預謀。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總督察黃志騰:「他們很有組織地進入立法會後隨即有人打破閉路電視鏡頭,其次他們分工仔細,有些人在大樓內帶領其他暴徒去破壞不同的設施,甚至進入立法會大樓前,你也看到有些人是負責衝擊,有些人在後負責吶喊助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6日
博愛醫療事故|院方料蠟化過程混雜樣本 病理專家:跟足程序出錯機會極微
【有線新聞】一名女病人在博愛醫院被誤診,患有子宮內膜癌而切除整個子宮,公立醫院過往都曾發生同類事故,當年的調查委員會主席說病理化驗每個步驟均有指引,如果跟足甚少會出錯。 博愛醫院今次的嚴重醫療事故,院方初步懷疑加入石蠟時出錯,有機會混雜他人樣本。有病理科專家說醫生為病人抽取樣本後,實驗室進行病理化驗時會先將樣本轉移到小型塑膠容器,再做脫水、蠟化及染色等工序,蠟化過程是較高風險的一步。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杜家輝:「打開樣本小容器會有暴露的機會,加入石蠟時亦要用鉗將樣本放置妥當,過程有可能令鉗沾染了樣本,如已沾染樣本,下一個樣本又用同一個鉗去做,便有機會出錯,因為樣本可能十分細小,肉眼未必可看到。」 2015年東區醫院發生同類事故,一名男病人被誤診有肺癌,被切除四分一肺葉,醫管局事後成立調查委員會跟進。 但事故今日再重演,當年出任委員會主席的杜家輝說委員會事後都提出一系列建議,杜家輝:「每個程序都有可能出錯,因為是由人手操作,人為工作便有可能出錯,所以加入很多檢查點,將樣本轉移、需要用鉗夾樣本,一定要有兩個人操作,而且同時間只能處理一個樣本,一支鉗亦只能處理一個樣本。如果所有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6日
23條|限期前沒有議員提出修正案 最快下周恢復二讀辯論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最快下周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限期前沒有議員提出修正案。 立法會在限期前只收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提交的修正案,法案委員會主席廖長江向內會提交報告,指支持政府就草案行文和技術提出修正案。鄧炳強早前獲內會同意豁免預告,讓草案盡早在大會恢復二讀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