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西貢男子玩滑翔傘疑失控墮地受傷 飛行服務隊救起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西貢玩滑翔傘,從高處墮下受傷。 56歲事主背部受傷,未能自行移動,飛行服務隊派直升機將他救起送柴灣東區醫院。事發接近下午一時,事主操控滑翔傘從馬鞍山郊野公園起飛,準備飛去西貢,在昂平營地附近懷疑失控,由大約五米高處墮地,其他同行者報警,消防和救護員從大水井上山協助拯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23條|陳國基批西方抹黑 港府、保安局發稿譴責 促停干預中國內政
【有線新聞】有西方國家指控23條立法損害香港人權自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批評是抹黑,政府一定會反駁和澄清,特區政府亦發稿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敦促他們停止干預中國內政。 《基本法》23條完成立法,有西方國家批評法例損害人權自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反駁指控屬抹黑。陳國基︰「為何他們可以保護國家安全,而香港不可以?很明顯他們的說法是不希望香港有國安法。為甚麼呢?因為沒有國安法,他們才能有機可乘,破壞香港安寧,政府一定會盡力反駁、指出事實真相,希望市民明白有23條香港基本安全得到保障,香港的前途就如今日花卉一樣燦爛。」 特區政府又發稿,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美西方國家、反華組織及政客、外國媒體、潛逃外國的通緝犯等,指他們言論是抹黑詆毀,是典型的政治霸權和虛偽的雙重標準,敦促他們停止誣衊抹黑和干預屬於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保安局亦發稿說英國外相卡梅倫的言論不實和偏頗,卡梅倫無視英國自身法例含糊不清,形容是「盡顯其偽善的雙標嘴臉」,又說英國沒權干預回歸後的香港事務。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亦批評西方做法不合理,香港要據理力爭。譚耀宗︰「如何減少對香港帶來的傷害?這些我們亦都要有心理準備,當然這些事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2元乘車優惠|下年開支料升至約60億元 議員憂數據難反映「長車短搭」濫用
【有線新聞】政府預計2元乘車優惠計劃下年度開支預算約60億元,較今個財政年度的約40億增加近五成,有議員認為目前數據未能顯示「長車短搭」的情況。 政府2022年起將2元優惠計劃放寬至60歲或以上人士,平均每日受惠乘客由127萬人次急增至237萬人次。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回應陳紹雄的質詢時指,截至今年2月,政府今個財政年度已花36.5億元資助2元優惠計劃,當中向所有專營巴士營辦商合共發還14.1億元,向港鐵發還近14億元,專線小巴營運商獲發還6.4億元;今年度資助預算是40.5億元,扣除局方預留5千萬元的行政費,即今個財政年度最後一個月只剩不足3.5億元資助額,而下個財政年度,預算更會增加至60.1億元,比今年增加約五成。 陳紹雄認為預算大增,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市民「長車短搭」,不過現時數據無法反映這情況有多嚴重,希望日後政府可以提供每張咭的使用數據。選委會界別 議員陳紹雄:「一張長者咭或樂悠咭,每日或每周乘車時的出現情況,是不是說一日會有2、30元,甚至上百元,在那裏分析才可知道濫用情況有多嚴重。現在普遍感覺,的而且確有一部分市民貪方便,總之有巴士來就搭,不管終點是遠或近。」 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23條|周浩鼎︰市民如具守法意識政府不必引用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通過生效後,如果市民具備守法意識,政府無必要引用法例。 周浩鼎︰「我們很清晰告訴大家,我們已經有這些法律存在保障整個社會的安全,無必要不需要用。如果大家整個社會都明白,大家都有守法、國家安全意識,這樣就根本不需要引用,這樣更好。最重要是有這套法例,沒有這套法律就無法保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屯門安定邨便利店遇劫 疑匪被捕 便利店無損失
【有線新聞】屯門安定邨一間便利店遇劫,警方拘捕疑匪。 大批警員接報到場,在定祥樓附近截停疑匪,將他按在地上。下午接近一時,一名男子持刀進入定祥樓一間便利店,指嚇店員打劫。店員報警,該男子事敗逃去,便利店無損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垃圾徵費|議員關注零售商續賣膠袋 謝展寰︰有信心長遠會轉用指定袋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8月1日實施,有議員關注政府會否禁止出售指定袋的零售商停止出售其他塑膠購物袋,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有信心零售商長遠會轉用指定袋。 選委會界別簡慧敏︰「你現在還容許它(商戶)保留塑膠袋徵費,這個情況正如陳議員剛才問,他有什麼誘因派指定袋?」謝展寰 ︰「當一袋兩用做法慢慢推行時,市民必然會慢慢選擇一袋兩用,因為對他們來說可以將費用減少,很快便會意識到這一點,因為這個緣故,超級市場的膠袋便會越來越少人買。我跟超級市場、大集團商量時,他們都在考慮將來有一袋兩用後,便停止售賣自己的膠袋,所以將來不會出現賣自己袋後保留收益的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林哲玄關注煙稅會否改以百分比調整而非實數 李夏茵:會研究
【有線新聞】預算案宣布加煙草稅,佔香煙零售價約七成,仍未達世衞標準七成半。有議員關注未來加煙稅會否由加實際金額改為按百分比調整,政府指會研究。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現在加煙稅的方式是加實數,每當煙價上升時,煙稅佔煙價的百分比會下降,其實到今天加了兩次稅,都達不到世衞建議的75%。」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去年加了煙稅,相對煙草公司也加了零售(價),所以變相煙稅差價(百分點)沒預期那麼高,事實上今年加了煙稅後仍未達世衞標準75%,我們正在內部積極研究如何確實未來加稅有機制,煙草稅佔整個零售約75%。」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元朗輸電橋大火|中電獲近2,000萬元恢復供電獎賞
【有線新聞】前年6月元朗輸電橋大火,約17.6萬戶一度無電力供應,中電同年獲得的恢復供電獎賞有近2,000萬元。 環境及生態局回應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指前年中電有2,987宗事故,元朗輸電橋大火是唯一一宗總停電時數多於3,000萬分鐘的事故,其餘都少於500萬分鐘。資料顯示當年中電未能獲得「供電可靠性」的獎賞,但就獲得1,940萬元恢復供電的獎勵。港燈同年就有140宗事故,獲得的供電可靠性獎賞及恢復供電獎賞各92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23條|英美、聯合國等指倉促通過損權利自由 駐港公署批抹黑立法、促停干預
【有線新聞】美、英、歐盟及聯合國都指本港倉促通過23條條例草案會進一步破壞權利和自由,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是抹黑立法、堅決反對,敦促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指,23條條例草案中概述的罪行定義不清、極其含糊而且快速通過,表示擔憂,可能令曾經開放的香港社會加速變得封閉,美方會評估對美國公民及利益構成的潛在風險。英國外相卡梅倫說香港國際都市的聲譽建基於尊重法治、高度自治等原則,憂慮會造成深遠影響,是進一步損害港人享有的權利和自由,窒礙香港執行中英聯合聲明。 歐盟質疑可能令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長遠吸引力受損,亦會嚴重影響歐盟在港機構的工作。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指新條例令人深感擔憂,很多條文都跟國際人權法抵觸,侵蝕港人言論、和平集會等基本自由。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反駁卡梅倫及歐盟的言論是抹黑立法,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敦促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發言人強調條例罪行定義、執法條件和限制都清晰,外國機構和人員在港的正常活動受法律充分保護,不會受影響,指責英方煽風點火、妄加評論,促請放棄對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警方跨部門破多個非法場所 248人被捕、年齡介乎14至76歲
【有線新聞】警方聯同消防及地政總署跨部門執法,搗破多個非法場所,拘捕248人,年齡介乎14至76歲。 警方去年1月至今年3月,搗破位於屯門區工業大廈7個非法賭博場所、14個無牌酒吧和3個毒窟,檢獲市值超過1.8萬元的各種毒品、4,000多支酒精飲品、10張電動麻雀枱、4.8萬元現金和籌碼。消防及地政總署巡查過涉案大廈,發現逃生路徑有雜物阻塞、有消防裝置不能操作,已向業主發出通知和警告。警方指,非法場所位置隱蔽,增加執法難度。 屯門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署理警司沈灝旻:「他們選址在工業大廈設置。這些非法場所,第一是因為隱蔽性較高、第二是保安設施相對鬆懈。選客方面也是比較警覺,例如只會招待熟客,甚至熟客介紹才可以進入非法場所,大大提高了警方的執法行動。所以傳統的執法行動外,包括突擊搜查,我們也派出探員打扮成顧客蒐集一些犯罪情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黎智英案|李宇軒:成立重光團隊非為推動制裁 提第三次眾籌中英文用字有異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續審,「十二港人」的李宇軒繼續就「重光團隊」的運作作供。 李宇軒說「重光團隊」不是為了推動制裁而成立的組織,亦沒有會章和會員制度,共識是為香港爭取自由和民主,制裁只是其中一個手段。他提到第三次眾籌,引述「重光團隊」網站截圖,指「全球登報制裁港共眾籌活動」報表中文版會有較華而不實的字眼,英文版標題字眼相對中性。法官李運騰問,想傳達甚麼訊息?李宇軒說是想暗示香港政權與共產黨相關,當時覺得閱讀中文的人較容易接受具指控性的形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葵涌男途人遭貨車撞倒 小腿被輾困車底 消防救出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葵涌遭貨車撞倒,腳部被車輪壓著,由消防救出。 事主右小腿嚴重受傷,經初步治理後由救護車送瑪嘉烈醫院。上午10時許,事主在石宜路橫過馬路途中,遭一輛從石蔭路轉入石宜路重型貨車撞倒,小腿被貨車前輪壓著。消防接報到場將他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