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管制即棄塑膠|市民憂成本轉嫁消費者 謝展寰料整體成本多兩、三毫
【有線新聞】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4月22日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早於去年已宣傳新法例,但市民往往習慣推行時才去了解,又相信食肆改用替代餐具成本不會大增。 4月22日起,餐廳不准提供發泡膠餐具、膠飲管、膠刀叉等,又禁止銷售及派發棉花棒、雨傘袋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政府早於去年8月宣傳,市民到近幾個月才開始緊張。謝展寰:「香港人有一個習慣,當真的要實行時才『慢慢搞』,不是叫市民要改變習慣,餐廳給你甚麼就用甚麼,你買到甚麼就用甚麼,不會因為用了甚麼而犯法,即使有人給你膠飲管,你用了都不會犯法。」 他說法例特點是從源頭規管餐廳及供應商不再提供即棄塑膠產品,他認為市民毋須擔心食肆改用替代餐具會將成本轉嫁。謝展寰:「轉用木或竹製(餐具)後每個成本相差不足五仙,聽到有人說相差三、四倍,是否真的?其實是真的。是甚麼呢?飲管半透明的成本是1仙一支,換成替代品是3仙一支。」他說外賣改用替代餐具後,估計整體成本只會多兩、三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倡高中每周必修中史 培養國民意識 何漢權:沒有國安就會家散人亡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說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必須的,並非因為近年社會事件才突顯國家安全重要。 何漢權:「不去正視、不去立法,從歷史很多事件去看,如果國家不安全,家就會散、人就會亡。今天太多例子,你看加沙地帶,過去比較長時間,回歸前25年,我覺得我們過於輕忽『一國』,只是將『兩制』容讓政客、美西方價值,將國家安全立法,無論國安法也好,23條立法也好,不斷將它妖魔化、複雜化。」他又稱,下一歩要做好國民教育,從小培養國民意識,建議將中史列為高中每周一課的必修科,但不用考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智創未來|城大團隊研廢棄物製生態磚 可吸引海洋生物定居 提升生物多樣性達5倍
【有線新聞】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污泥、煤灰等廢棄物,有大學海洋生態學團隊研究將廢棄物變成原材料製成生態磚,放置在人工海堤上,既能減廢,又能保護生態系統。 在岸邊經常會見到這類人工海堤,沿海發展和填海工程愈來愈多,為了保護海岸線不被海浪侵蝕,人工海堤被廣泛應用,其中最常見的直立式人工海堤,多數以混凝土和花崗岩建成,結構簡單,表面平滑,沒有儲水、遮蔭、罅隙等,天然岩岸常見的生態條件。 有海洋生態學團隊就研發出人工生態磚,將生態磚放置於人工海堤上,既能保護海岸,又能滿足生物多樣性。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這塊生態磚有很多巧妙在裡面,當它垂直黏在牆上的時候,其實它每一層都是斜的,令它在水退的時候可以儲一些水,而且它有很多波浪形,這些位置都可以儲水,可以大大降低溫度,全年來說平均可以降低兩度。」 生態磚的設計成功吸引不少海洋生物定居,團隊進行過實驗,預先在生態組件上放上蠔殼,發現會釋出一些化學物質吸引海洋其他生物棲息。梁美儀:「我們不但考慮用人工的方法,亦要運用天然的原料去做生態修復的工作,我們其實在過去4年,在香港不同的地方做了一些測試,發現如果放蠔殼的話,可以大大提升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筲箕灣食店早前被偷$6500 36歲男涉盜竊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個36歲男子,涉嫌早前在筲箕灣一間食店偷取6,500元現金。 在網上片段見到,男子在食店櫃面及打開抽屜,多次偷取現金後逃去。消息指食店事後報警,指店內6,500港元被偷去。警方翻查食店閉路電視片段,前日於砵蘭街拘捕一名36歲姓葉本地男子,他涉嫌盜竊現正被扣留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銅鑼灣避風塘男子疑遇溺死亡
【有線新聞】銅鑼灣避風塘一名男子懷疑遇溺,送院後證實死亡。 消防員到場將該名男子救起,他獲救上岸時已沒有反應,救護員為他進行心外壓,轉送律敦治醫院搶救,警方及水警繼續在場蒐證。現場消息指,該名男子中午12時多在銅鑼灣避風塘游泳,約半小時後失去意識,附近遊艇工作人員發現他在水面漂浮,於是報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筆架山命案|七旬婦被控謀殺 仍危殆缺席提堂 押至下周五再訊
【有線新聞】九龍塘筆架山命案,一名84歲男子死亡,妻子被控謀殺罪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71歲女被告鄭櫻李報稱是家庭主婦,她被暫控一項謀殺罪,由於被告情況危殆,仍在瑪嘉烈醫院留醫,因此缺席聆訊。 裁判官應控方要求將被告交由警方看管,案件將押後下星期五再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再跌排第十 林世雄:易受外圍影響 仍是中國唯一免稅港
【有線新聞】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排名再跌一位,至全球第十,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會繼續鞏固及發展香港港口優勢。 林世雄在網誌說,反映航運中心綜合實力的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香港排名全球第四;貨櫃船停留時間及註冊船舶滯留率,香港都較全球平均值低,顯示港口高效處理能力。 林世雄強調香港港口活動容易受外圍環境和全球經濟等因素影響,但香港是中國唯一自由免稅港,擁有不同運輸網絡聯繫國內外;本港將繼續發展綠色智慧港口,高增值海運服務以及培育人才,亦會跟大灣區城市合作,擴大貨源和國際之間聯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少數族裔支援中心增至10間 增設關愛隊 李家超:冀主動接觸了解需要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政府將增加兩間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令總數增至十間,並在各中心設立「少數族裔關愛隊」,預計今年內展開服務。 李家超與太太林麗嬋到灣仔區一間少數族裔支援中心,與少數族裔一起畫畫和參與興趣班。他說重視少數族裔需要,期望透過教育、就業、社會參與等服務,協助他們融入社區;又說透過參觀有助進一步了解少數族裔在香港生活的情況和想法有助政府施政;而「少數族裔關愛隊」會主動接觸少數族裔住戶,了解他們需要和介紹公共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博鰲論壇|博鰲鎮漁村變經濟會議會址 當地人稱帶動旅遊業 遊客:這邊免稅
【有線新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圓滿結束,舉辦論壇的博鰲鎮由小漁村起步,逐步發展「會議經濟」,有甚麼吸引國內外旅客慕名而來? 海南省博鰲上世紀九十年代仍然是一個小漁村,留客村這裏保留了當年的一點一滴。來到蔡家大宅,感受「海南僑鄉第一宅」的氣勢,行至留客渡口遺址,直望的就是瓊海市母親河萬泉河。 萬泉河是海南第三大河,經博鰲這裏流入大海,不少遊客都會來這裏乘船環島觀光。海南十多年前定位為中國境內的國際級度假城市,去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9,000萬人次,除了海島風情之外,博鰲還有甚麼吸引旅客呢? 南京遊客王小姐:「有的時候出國不太方便,就是會優先想到海南這邊免稅,然後可以來玩一趟,順便免稅購物再回去。」 上海遊客穆女士:「比較適合度假,很舒心,而且都是小眾景點,我就覺得很多景點,拍出去一拍就是大片,很好。」 在博鰲土生土長的蔣翔見證這裏被選為國家級重要經濟論壇永久會址,每年的論壇年會都對小鎮和當地的旅遊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餐廳創始人蔣翔:「整個小鎮的基本設施,一些配套服務、環境都一年比一年好,我們也把論壇年會當成每年節日,一個盛大的盛會,我們也會做好一些服務配套。我們也是希望隨著年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火炭站有視障人士失足墮軌 手部受傷
【有線新聞】港鐵火炭站有視障人士失足墮路軌,手部受傷。 警方上午8時許接報,指60歲男事主在火炭站候車時,懷疑失足墮下二號月台與三號月台之間路軌,右手受傷,其後由兩名候車乘客協助返回月台,事主拒絕送院。警方將案件列作有人意外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家國天下|嶺南建築「三雕二塑一畫」 具濃郁地域特色 展現工匠技術高峰
【有線新聞】嶺南傳統建築裝飾有「三雕、二塑、一畫」,主要出現在屋頂、樑柱和牆身的位置,這些建築特色與當時的氣候、地理和經濟發展有莫大關係。 屋頂是嶺南傳統建築裝飾的關鍵位置,最常見的是陶塑。這3件石灣陶塑脊飾在1871年燒製,中間的陶塑有玉蘭、蝴蝶和飛鳥圖案,左右兩邊分別有葫蘆和芭蕉扇等「暗八仙」圖案,為了配合由下而上的觀賞角度,人物陶塑都適度前傾,頭部也適當地放大。這對和合二仙石灣陶塑在1911年燒製,來自廣州陳家祠。 古物古蹟總文物主任蕭麗娟:「今次的展覽我們著重講嶺南傳統建築的源流和藝術,嶺南建築特色的形成,與嶺南的氣候、地理位置和經濟、外向型的經濟都有關係,形成了『三雕、二塑、一畫』。三雕是木雕、石雕和磚雕;二塑是陶塑和灰塑;畫是壁畫。」 磚雕經常用來裝飾牆頭、簷下和簷邊牆等位置,在清代會採用精製水磨青磚做材料。蕭麗娟:「中間這個人物磚雕是戲曲人物,你看到表情和戲服雕刻得很通透、非常細緻。早期的磚雕是雕好後再燒,後期(明代以後)磚雕是燒好磚後,再在磚上雕刻。」 嶺南傳統建築的木雕裝飾有浮雕、鏤通雕等不同雕刻手法,又會燙臘、染色或者貼上金箔。這個木雕裝飾構件是花板,花板通常安裝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0日
趙偉仁專訪|不憂加開醫學院釀惡性競爭 視乎政策配合吸引人才 23條無礙全球招募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不擔心本港開辦更多的醫學院造成大學間惡性競爭。他又說在全球招請教研人員時,未發現有申請人因《基本法》廿三條立法而卻步。 多間大學近日紛紛表態有意開辦醫學院,上任近兩個月的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設立醫學院需考慮本港是否有足夠負責臨床教學的醫護人員。趙偉仁:「在我們的醫學院中,我都覺得是緊絀的,因為這群人既有醫學知識,又是一名醫生更是專科醫生,同一時間是一名教授,這些人不是太容易找到,以及挽留他們在系統中。(會否憂慮造成大學間的惡性競爭?)不太擔心所謂的惡性競爭,當你有政策能配合學院中的環境是可以吸引人才,他們自然會留下來。」 《基本法》廿三條完成立法,醫學院在全球招聘教研人員時會否有申請者對此有憂慮。趙偉仁:「我感受不到有此情況,所以我相信在招募人才上,尤其是吸納人才中。我相信給予短、中期的願景,香港可以做到醫療創科中心,以及我們的機遇。」 《預算案》提出投放60億元,資助本地大學與海內外機構成立生命健康研發院,趙偉仁期望中大醫學院能參與,又說有信心日後可做到更多科研成果轉化到臨床的應用。「譬如由我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