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外媒:美航空界促停增加中美航班 指中國續飛越俄羅斯領空涉市場不平等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航空界去信政府,要求暫停批准增加中美航班。 路透社報道,多間美國航空公司及工會聯合去信政府,指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的航空公司就停止飛越俄羅斯領空,但中國的航空公司繼續取道俄羅斯,以節省時間和燃油,懷疑涉及市場不平等,呼籲華府暫停增加美中之間的客機班次,直到保證美國工人和企業可以公平進入市場。美國運輸部早前批准中方航空公司將每周來回美國的航班數目增加到50班,約為疫情前的三分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行人路解封 大廈未重開、梯級有白花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大廈外的一段行人路解封。事隔兩日,大廈仍未重開。 華豐大廈的入口仍被封鎖,大廈外牆、地板熏黑。入口的梯級擺放了白花,向火災中的死傷者致哀。大廈外的一段佐敦道及彌敦道已重開,警方在佐敦道設登記處,讓居民登記等候上樓領取財物。民政事務處亦設援助站,為住戶提供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22歲女子公開前男友個人資料 涉「起底」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22歲女子在社交媒體公開前男友個人資料,涉嫌發布「起底」訊息被捕。 私隱專員公署調查發現,涉案女子與事主去年12月分手後,懷疑因感情糾紛,在一個社交平台公開群組發布事主中文姓名、照片以及身份證副本,並對事主作出負面評論。涉嫌未經同意下披露個人資料,她在新界區被捕。私隱專員公署提醒市民,不要因為私人恩怨對他人「起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0萬及監禁五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律政司發布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 林定國:今屆任期內落實
【有線新聞】律政司發布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推動區內法律協作,綱領提出「三連、兩通、一灣區」方針,即是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和人才連接,以及灣區法治建設軟硬件互通。 律政司會推動與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大灣區高層恆常對接平台,跟進落實民商事司法協助,亦會推動設立大灣區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資訊平台,爭取擴大「港資港法」及「港資港仲裁」措施至整個大灣區,並籌劃在香港舉行大灣區調解員培訓課程。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會在今屆任期內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落實綱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DSE|「報到易」更新後續無法登入 鄧飛:事前難找4萬個帳戶同時測試
【有線新聞】文憑試英文科開考,考評局供考生及監考老師使用的簽到程式有更新,但有部分考生指今早無法登入「報到易」程式,要改用人手點名。有議員認為是程式測試系統負荷時出現問題。 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你做一個事前的測試,只能是抽樣,你不可能真的做一個大數據的測試。譬如假設現在有4萬個考生,幾乎在同一時間登入,做測試不可能找4萬個帳戶在同一時段測試。這個尤其是要督導承辦商做好這方面工作。」 對於昨天懷疑有人將中文科試卷上載到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鄧飛指事件很大機會涉及違規行為,按照以往案例當局會報警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國家安全教育日|陳國基指校園乃重要一環:建下一代國民身份認同
【有線新聞】下周一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會於紀律部隊、學校和社區層面加強國安教育。 陳國基接受文匯報專訪時說,政府會為學校舉辦國安寫作比賽、教案設計等,亦會在18區舉行國安展覽等活動,並融入《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內容。政府會總動員推動國民教育工作,校園內外是重要一環,讓下一代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及國安意識。對於《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賦權政府訂立附屬法例,陳國基說有需要時會果斷出手,防範和化解國安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去年學童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創5年新高 教育心理學家人數不增反減
【有線新聞】患精神病中小學生,五年內增加兩倍,去年中、小學匯報32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是5年來新高。 學生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教育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中小學2018/19至2022/23學年,患精神病學生由600名上升兩倍,至1,980名。學童自殺個案更有上升趨勢,去年接獲32宗匯報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較前一年增加7宗,是5年來新高。而教育心理學家人數則由前一學年92人減至上學年79人,同期只有3人新入職。教育局說重視學生精神健康,上學年支援精神健康學生相關培訓、活動等開支達8,70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賓館被指亂放雜物 業界重申受監管:劏房才是「無皇管」
【有線新聞】華豐大廈有至少35間賓館,有住戶指有賓館亂放雜物。業界重申,賓館防火設備受牌照要求監管,反指大廈內劏房才是「無皇管」。 香港旅遊業賓館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李嘉龍:「35間數字是多還是少,視乎大廈實際情況,牌照部發牌時會考慮大廈結構、走火通道、樓梯,決定旅館數目和可居住人數。相反20萬人居住的劏房,處於『無皇管』狀態,很多劏房的質素、生活環境很惡劣,可能有電線外露、廚廁共用。政府何時會認真看待,有發牌制度去規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5年逾千公務員受紀律處分 124人涉盜竊、性罪行等被革職 上年度近4,000人辭職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指,過去五年有1,124個公務員因為被定罪或干犯不當行為,須接受紀律行動及懲處,124人被革職。 被革職的公務員中,21人是因疫情期間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疫苗通行證、20人擅離職守或不守時、4人被指有損政府聲譽,涉及盜竊或性罪行就有32人。而公務員辭職人數亦持續上升,由五年前約1,400人,增至上年度逾3,800人,上升了1.7倍。局方提醒各部門要及早制訂人力計劃,適時填補空缺,又指會繼續留意招聘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醫健通|擬升級整合藥物紀錄 推先導計劃助院舍引入電子系統省人手輸入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升級醫健通,建立電子藥物紀錄,為用家整合不同醫療機構的藥物處方及配藥紀錄等,並會推出先導計劃,支援院舍引入電子藥物系統,對接醫健通,加強院友服藥的安全。 老人家難免都有長期病患,定時要服藥。這間安老院舍住了二百幾人,為了減少出錯,去年年底引入這套電子派藥系統。不過第一步吃甚麼藥、吃多少,還是要靠人手輸入。 嗇色園助理社會服務秘書張穎瑤:「藥物的管理很重要的是準確度,老人家的名、藥物種類、數量、份量,我們都會輸入系統內,其後同事會再核對之前的同事輸入的是否準確,變相要耗費人手及時間再三覆核。」 靠人手輸入藥物資料,平均一名院友要用半小時或以上。醫衞局計劃日後容許院舍直接經醫健通,閱覽院友的電子藥物處方。首階段會以先導計劃形式,先在院友人數較多的院舍推廣。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許澤森:「目前並無訂立硬指標,就是說有多少院舍參加,或者需要涵蓋多少院友。院舍是使用醫療服務很吃重的用家,處理得好,對整個醫療系統有正面作用。」 有開發院舍藥物管理系統的社福機構指駁通醫健通亦都可以讓院舍上傳院友的服藥紀錄。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總監蔣秀珠:「假如有院友需要入院,醫生、醫護人員就可以馬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洪水橋地盤四級火|消防調查是否風煤樽肇禍、地盤有否違規
【有線新聞】洪水橋房協地盤四級火,消防處正調查起火原因是否與風煤樽有關,及地盤有沒有違規。 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新界北)黃景文:「現時調查方向,看看跟風煤樽切割時產生火花有沒有關係。今次地盤有兩個第二類危險品儲存所,分別可以儲存乙炔氣瓶及氧氣瓶。關於今次火警,消防處相關專責隊伍正調查有沒有違規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趙樂際訪北韓晤政治局常委委崔龍海 指願同朝方密切高層交往
【有線新聞】正訪問北韓的人大委員長趙樂際,與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龍海會談,指願同朝方密切高層交往。 雙方簽署了互免外交公務簽證等合作文件,趙樂際的專機周四下午抵達平壤機場,展開三日行程。崔龍海到場迎接,兩人之後會談。 趙樂際稱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願同朝方一道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以中朝友好年活動為契機,密切高層交往、加強戰略協作。特別提到立法機構交往,是中朝關係重要組成部分,願同朝方密切立法機構往來合作。崔龍海表示,在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朝中友好關係進入新時代,願同中方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 兩人見證簽署中朝互免外交公務簽證,海關檢疫、廣播電視、郵政快遞等領域相關合作文件,亦就就朝鮮半島局勢及國際地區形勢交換意見。 今次是繼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訪問北韓後,中方最高層級人員到訪當地。中朝高層交流2020年因新冠疫情暫停,南韓估計會借今次訪問全面恢復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