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財智商傅|AI超算中心將分階段落成 陳細明:目標2026年初提供3000P運算能力
【有線新聞】本港首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即將分階段落成,負責發展的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期望超算中心可以推動本港人工智能發展,吸引更多創科企業和人才來港。 第六屆數字經濟峰會周六落幕,有份主辦的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今年峰會其中一大特色是特別開放給中學及大專學生,希望加深青少年對數字經濟的認識。陳細明:「過去六年我們一直以來都承載著一個目標,希望可以藉此推動香港成為一個國際創科中心,主要目的是刺激或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亦有一個主要目的給予香港或大灣區的公司,通過峰會利用最新科技或數字科技提升他們的效能及效率,尋找新的商機。」 想要推動科研發展,提升人工智能運算能力必不可少。由數碼港牽頭發展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目前已展開建設工作,陳細明強調中心不只是單純提供運算服務的機構。陳細明:「希望藉此吸引多些海外企業及人才從事人工智能行業,吸引他們落戶香港發展,如果我們有足夠運算能力,可以減省很多科研或學術機構或人工智能開發團體,他們需要往海外或內地,用其他不同方法解決運算能力不足的問題。」 他又稱有信心中心可按原定計劃分階段提供服務,終極目標是在2026年初提供3,000P運算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美加更新香港外遊警示 港府強烈譴責:散播恐懼、罔顧事實
【有線新聞】加拿大及美國因應23條立法更新對香港的外遊警示,特區政府強烈譴責。 加拿大維持對香港警示級別在「高度警覺」,但就更新提示指,一旦涉嫌違反國安罪行,可以被拒接觸律師48小時,並在不起訴的情況下羈留最多16日。美國則維持警示在「提高警覺」,但提及《維護國安條例》控罪含糊,預計公民自由會進一步受限。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加散播恐懼,批評兩國誣衊23條立法後赴港風險會增加,強調執法部門嚴格依法行事,被形容為「任意執法」、「隨意拘捕」或「錯誤囚禁」都是罔顧事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前總裁黃傑龍逝世 房協:深切致哀
【有線新聞】房協前行政總裁黃傑龍逝世。 房協對黃傑龍逝世深切致哀又慰問他的家人。黃傑龍服務房協近26年,2009年起出任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到2020年離任。房協主席陳家樂讚揚黃傑龍為房協及業界發展貢獻良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MIRROR演唱會|阿MO肌肉沒再萎縮退化 李父:冀出現突破結果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阿MO李啟言肌肉沒有再萎縮及退化。 阿MO父親李盛林牧師說經過近21個月的治療,阿MO身體狀況已經達到穩定階段,期待再接受手術治療後四肢可恢復活動能力。他又透露已經與專家訂出之後的治療方向,希望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出現突破結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九龍城潑水節|首移師賈炳達道公園 麥美娟:改動令市民更享受 參加者:氣氛稍遜
【有線新聞】香港的泰國潑水節首次移師賈炳達道公園舉行,潑水活動在籃球場內,同場設有市集,有參加者說氣氛和人流不及往年。 又到泰國潑水節,大人小孩急不及待將「祝福」,送給身邊人。李女士:「我第一次來玩,好玩、空間感好大,小朋友活動多些,可以走動多些。」 Cherry:「很開心、很好玩,可以射水,而且可以濕身,跟游泳一樣。」 潑水節今年由九龍城街頭移師到賈炳達道公園籃球場,並增設預約制,每節限制入場人數。 Simon:「這裏地方太小了,我比較喜歡出去玩多些。」 梁先生:「要一早預訂、要先預約。很多人在外面等,想玩也不能玩。」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你看到現場大家玩得這麼開心,剛才有很多人在拍照。這正好告訴大家,這樣的改動是可以令市民更享受整個活動和節目。」 潑水每節只限45分鐘,一日有四節,預約了的參加者要自備水槍在閘外等候。 旁邊的市集設有特色的攤位售賣泰國小食、手工藝品等,玩到累了可以來按摩。看樣子就知他「泰」舒服了。 潑水節是泰國的新年傳統活動,大家互相潑水祈福,象徵把去年的不順洗乾淨。 不再有潑水活動的城南道改為街頭市集,有攤檔在公園潑水活動,結束後才開檔。人流入夜後增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堅尼地城高處墮鋁窗 傷及一名男途人
【有線新聞】堅尼地城有鋁窗由高處墮下,玻璃碎片濺傷一名男途人。 鋁窗跌在行人路上,窗框損毀,玻璃碎片散滿一地。下午大約3時半,厚和街6號有鋁窗由高處墮下,碎片濺傷一名男途人。他腳部受傷送院。警員到場圍封並調查鋁窗是否由對面大廈高層單位墮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麥美娟:賓館發牌會考慮逃生容量 李慧琼:要加快執法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目前仍有6人留醫,其中5人危殆,大廈內最少有35家賓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發牌時會考慮逃生容量,確保賓館遵照消防要求。 華豐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安排法事超度死難者。大廈仍然未完全解封,油尖旺區20隊關愛隊動員超過200名義工,為居民提供援助。 這座六十年樓齡的舊式商住大廈,裡面劏房過百,又有至少35間賓館,被質疑數量太多、造成消防隱患。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說發牌時嚴格按照法例要求。民青局局長麥美娟:「牌照處同事會考慮大廈的逃生容量、有多少樓梯,計出是否可以承載。一間賓館有多少房間、當整棟大廈都是賓館旅客如何逃走。每次發牌時我們有巡查,牌照生效期間亦有抽查,而且牌照生效期間,每間賓館每年要交出消防安全證書。社會可以繼續討論究竟是否需要進一步修例,發牌時設加新條款。」 華豐大廈早在十六年前已收到消防安全指示,至今未遵辦。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認為要加快執法。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長期有一些消防命令未能完成執法不理想,增加消防隱患。希望政府可加快考慮,消防處參考屋宇署入場做法。」 對於遲遲未執行消防命令的大廈,她建議消防處要先確保大廈消防安全達標,再跟居民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兩塊升降機電路板疑被盜 約值廿萬
【有線新聞】華豐大廈發生懷疑盜竊案。 警方中午12時多接報,華豐大廈天台電梯機房用來控制升降機的兩塊電路板被偷去,約值二十萬,警方油尖旺刊事偵緝隊現正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警隊成立180周年 李家超:感謝貢獻 鄭雁雄讚具精忠報國的忠誠本性
【有線新聞】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警察學院舉行開放日。 行政長官李家超及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感謝警隊工作。警務處長蕭澤頤指,警隊會與時並進,維護國家安全。 警方反恐特勤隊及飛虎隊示範追捕挾持旅遊巴的恐怖分子,更出動直升機及劍齒虎裝甲車,亦有警犬隊表演跨過障礙物及制服匪徒。 行政長官李家超及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時感謝警隊工作,又說今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周年,接下來星期一是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寄望警隊繼續維護法紀和守護市民。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在《香港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雙立法,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與中央駐港國安公署雙機制,雙雙到位之際,香港特區警隊迎來180周年生日,賦予更為重大和深遠的意義。這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一個富有歷史自信、歷史主動的起點,一個更加自覺擔當、無懼風雨、勇於鬥爭的起點。」 行政長官李家超:「一重又一重的困難、一關又一關的挑戰,警隊都克盡己任、團結一致、無畏無懼。我代表特區政府及全港市民,肯定警隊的工作,並感謝你們為香港的繁榮安定所作出的貢獻。」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警隊成立以來面對各種挑戰,警匪之間的主要交鋒,從過去的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DSE|蔡若蓮:停用「監考易」料經慎重考慮 過去數天未見影響考試 籲考生毋須緊張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非常關注中學文憑試電子報到及監考系統連日故障,相信考評局停用「監考易」是經過慎重考慮,又希望考生不要因此感到緊張。 中學文憑試電子報到及監考系統連續兩日故障,考評局最終停用「監考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非常關注事件,又說考生毋須因此感到緊張,人手報到一樣沒有問題,「考評局已公開表明,整個考試是穩定和暢順地進行,所以過去數天都見到沒有因為電子報到系統影響同學的考試。希望在此呼籲同學,無論報到的應用程式為何,都不會影響你的考試。」 另外,教育局數字顯示過去五年患精神病的中、小學生由600人增至1,980人,升幅超過兩倍。蔡若蓮認為是社會對精神病的意識增加,「為何是倍數?第一就是對精神健康的定義闊了,有精神健康的定義闊了,涵蓋的人數多了。另外大家的意識亦提高了,所以有些之前沒有個案,現在都找了出來,所以會看在數個因素下數字就上升了。」 教育局下學年將推出精神健康約章,蔡若蓮說約章是希望整合不同的支援措施,提升學校對學生精神健康的意識,避免問題惡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駐京辦簡介公務員招聘 有港生冀投身政務主任 內地生:比港人更有優勢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駐京辦舉行公務員招聘簡介會,介紹香港公務員工作,有內地學生有信心比香港人更有優勢。 近70名在北京讀書的香港學生參與駐京辦的公務員簡介會,聽取警務處、入境處、政務主任等五個公務員職系代表講解。簡介會亦加入有關國家安全的內容,讓參加者了解香港當前情況。 駐京辦主任鄭偉源:「自從2020年國家立了(港區)國安法,完善了選舉制度和地區治理後,剛剛上個月立法通過了《基本法》23條。我們可以說是由治及興的時候,所以我們很希望大家這麼優秀的同學可以加入我們。」 有香港學生對政務主任職系有興趣。楊小姐:「因為我自己在讀國際關係,這方面都想看一下政務主任,都是代表香港的形象,也是類似香港的外交官。想了解一下政務職系,其他職系也很有興趣。」 參加者還有內地生,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的王小姐就認為自己比香港人有優勢。「我肯定比較清楚大陸的政策,特別是一些對港澳的政策。內地土生土長的人來說,是更有中華民族能吃苦這種品質的,香港的公務員工資肯定是高於內地的,我覺得這塊是我考慮的因素。」 參加者亦關注各個職系的空缺數目和職級、申請方法及評選準則等,官員代表都詳盡解答。今次說明會是首次加入貿易主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港大風波|證據不足確立行爲不當指控 張翔:還以清白 蔡若蓮:冀港大汲取經驗
【有線新聞】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被指涉及多宗行爲不當事件,港大校委會成立的專責小組認為對張翔的指控不成立,校委會接納報告,張翔發聲明指報告還他清白,但對他及學校造成傷害。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事件告一段落,希望港大汲取經驗向前看。 港大校委會的兩個專責調查小組經過半年的調查,檢視投訴電郵中舉報的問題及事宜後,認為可掌握的證據不足以確立對港大校長張翔的指控。張翔隨即發聲明,強烈譴責造謠者對他及大學的嚴重誹謗已經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大學的發展計劃也難以推進,包括全球招聘人才計劃受挫,有個別已簽約加盟港大的國際頂尖學者因而卻步,部份計劃甚至被迫暫停。張翔在聲明中又強調大學的「吹哨者」制度要慎用,在真相未明時要保護被舉報者的權益。張翔說往後會加強與校委會溝通,推進大學改革。 張翔去年10月收多封匿名電郵投訴,指控他不當處理大學財產,以及在遴選副校長與醫學院院長時做法有問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事件已告一段落,希望港大可以汲取經驗。蔡若蓮:「院校的良好管治對院校是非常重要,香港的大學在高等教育上是很知名、優質,我十分希望吸取今次的經驗,大家都應該放下,因為已過去、告一段落,應該同心協力,因為我們高等教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