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6日
屯門的士遇截查 警檢1.8萬元大麻花 三人涉販毒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屯門截查一輛的士,檢獲懷疑大麻花,拘捕三人涉嫌販毒。 其中一名男子在現場協助調查。昨晚9時許,警員在龍門居巴士站對開迴旋處截查一輛可疑的士,緝毒犬亦到場協助,在車內檢獲約82克懷疑大麻花,巿值約一萬八千元,車上兩男一女,年齡介乎29至31歲,涉嫌販毒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6日
灣仔商業大廈被人淋紅油 警列刑毀案處理
【有線新聞】灣仔一幢商業大廈被人淋紅油。 地下大門遺下紅色漆油。凌晨12時許,告士打道一幢商業大廈的大門被兩名男子淋潑紅油及貼上追債字條,保安發現報警,警員到場調查,檢獲一個盛有漆油的鐵罐,案件列作刑事毀壞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6日
銅鑼灣建築物料起火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銅鑼灣有建築物料起火,無人受傷。 現場是天后廟道明德樓,清晨5時許,警方接獲多人報案,指擺放在露天停車場一批建築物料冒出濃煙,消防派出一隊煙帽隊,開動一條喉,約20分鐘將火救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6日
倡留港體驗生態旅遊減碳 鍾芯豫:出外旅遊碳成本很高
【有線新聞】氣候倡議者鍾芯豫2015年成立環境教育組織,她接受HOY國際財經台訪問時說,數年前開始推動市民留港體驗生態旅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減低香港的碳排放。 鍾芯豫:「我們知道香港人喜歡出外旅遊,但這會帶來很高的碳成本,因為每一次『快閃飛航』,例如短程旅遊往返日本和香港,會產生約半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一個人年碳年排放量約兩成。我們利用這數據找出解決方案,吸引更多香港人留在香港體驗本地的生態多樣性,也包括大灣區,我們有很多自然公園和景點等待我們去探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6日
字節跳動否認計劃出售TikTok 周受資指會尋求法院推翻禁用法案
【有線新聞】字節跳動否認計劃出售TikTok。 總部位於北京的字節跳動發聲明,指外媒報道有關公司考慮出售TikTok的消息不實,強調沒有任何出售TikTok的計劃。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簽署法案,限令字節跳動在最長一年內出售TikTok予美國公司,否則可能會全國禁用。白宮強調法律原意是保障國家安全,不是禁止國民使用TikTok。TikTok行政總裁周受資表示失望,會尋求法院推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黎智英案|陳梓華稱見黎智英、李宇軒仍在「努力」 故繼續推動制裁
【有線新聞】黎智英案控方第五名從犯證人、法律助理陳梓華接受辯方盤問,說國安法實施後沒有再以任何方式與黎智英會面,也沒有表明會繼續推動國際制裁。 陳梓華開始接受辯方盤問,確認2021年3至4月間同意成為證人,之後與警方先後會面81次,還有錄影會面和錄取書面供詞。辯方問陳梓華2020年7月直至他被捕,有否向黎智英表明會繼續推動外國制裁官員,陳梓華說沒有。在國安法實施後,他知道有些行為以前合法,現時再做會違法,亦再沒有與黎智英見過面,包括視像形式會面。 陳梓華同意辯方所指最後一次與黎智英面對面接觸是2020年6月,之後沒有再與黎智英whatsapp。辯方展示他與黎智英Signal的對話紀錄,顯示7月12日他發過訊息予黎智英,感謝對方為初選做的一切,黎智英有回覆是「奇蹟」。 對於控方展示2020年7月陳梓華向李宇軒傳送的信息,提到「不代表在國安法下我們甚麼都不做」,陳梓華解釋當時海外有很多「Stand with香港」的人,認為可以繼續呼籲外國制裁,當時李宇軒和黎智英都仍努力中,所以他認為需要繼續推動制裁。至於做到哪一個地步,當時仍然思考中。 辯方又問陳梓華與警方會面提到「Mark simon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港大發現太極可改善末期肺癌病人睡眠質素 提高一年內存活率
【有線新聞】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太極和帶氧運動可改善末期肺癌病人的睡眠質素,有助提高一年內的存活率。 研究團隊在2018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間,在三家公立醫院招募二百多名晚期肺癌患者,將他們隨機分配到太極組、帶氧運動組及自我管理對照組,發現太極組和帶氧運動組病人睡眠質素、焦慮、心肺功能和生理節奏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太極組患者的睡眠質素及減輕疲勞比帶氧運動有更好的效益,死亡風險亦較對照組低六成半,認為極有可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機會,研究結果已經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期刊發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城巴20外勞下月抵港工作 薪金或較本地車長低 沒入職獎金、家屬免費等福利
【有線新聞】城巴獲准輸入20名外勞,下月陸續抵港駕駛非專營巴士路線,稱可以釋放本地車長到專營巴士服務。工會批評政府違反不准專營巴士公司輸入外勞的承諾。 沙田第一城往返中環及藍田的88R及61R這兩條居民巴士路線,據了解最快下月底就有內地司機加入駕駛。城巴說首階段有5名內地車長到港接受本地駕駛訓練,通過考試就會駕駛非專營巴士固定路線服務,包括居民巴士、員工接駁巴士等。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批評政府出爾反爾,指運輸及物流局去年8月曾經承諾,不會批准專營巴士輸入外勞司機。城巴職工會就擔心外勞司機的駕駛能力,以及日後會否駕駛專營路線,與本地車長競爭。 城巴職工會理事長林乃華:「不要只說駕駛巴士,國內的司機來港駕駛其他車,我是駕駛機場線,我經常看到迴旋處會有車跟我迎面而來,他們根本不明白香港的道路方向。駕駛巴士萬一出錯了怎樣退後,這是很危險,完全是道路炸彈。公司經常說有數百人來面試,只有少部份人能符合要求,為甚麼會認為內地司機會符合要求,他們完全都未考牌。」城巴解釋輸入外勞是為了釋放更多本地車長到專營巴士業務,緩解本地車長人手不足。 九龍東(民建聯)議員顏汶羽:「有些公司(車長)返一兩小時亦都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65歲男子離職後涉「起底」舊同事 被私隱專員公署拘捕
【有線新聞】65歲男子涉嫌「起底」舊同事,被私隱專員公署拘捕。 調查顯示,被捕者與事主去年曾為同事,但其後因事發生糾紛,被捕者離職。其後有人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了兩條包括事主個人資料的訊息,並對事主作負面評論。署方指「起底」屬嚴重罪行,最高可被處罰款100萬元,監禁五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首引反恐條例案|警銷毀被告會面筆記 稱保留沒有用
【有線新聞】多人涉嫌策劃2019年民陣遊行放置炸彈案續審,多名辯方大律師連番質疑負責調查案件的國安處警員銷毀跟被告黃振強會面的筆記。 六名男被告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負責調查案件的國安處、譯音姓劉的警員作供指2023年5月19日至12月28日,在荔枝角收押所和小欖懲教所見過已認罪的黃振強十次,他說見黃振強是應對方要求,又承認銷毀了所有會面的紙本筆記。 代表第一被告張俊富的大律師李國輔問警員多次銷毀手寫筆記的原因,警員指用紙筆記下跟黃振強對話重點,在用電腦記下後銷毀,是個人習慣,又認為那些是他的私人筆記,沒有需要請示上級。警員又指會面重點「一句都講得哂」,就是黃振強想認罪,所以只口頭向高級督察匯報。至於9月16日帶給黃振強看的口供草稿,警員指黃振強沒有在文件上簽名,認為留下文件沒有作用。 代表第二被告張銘裕的大律師姚本成問警員向黃振強錄取「無損權益口供」後,為何將紙本筆記銷毀,警員指那不是警誡下的口供。姚本成再問警員知不知道黃振強曾投訴有警員打他、迫他交出手提電話,警員指不知道。 代表控方的大律師周凱靈問到黃振強的身份,會否影響他處理口供的方式,警員指如果對方是嫌疑人,他會保留筆記,警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管制即棄塑膠|綠色餐具供應商示範環保餐具 指業界需使用適合餐具
【有線新聞】環保署安排綠色餐具供應商示範通過審批的環保餐具。 環保署前年推出綠色餐具平台,餐具供應商可申請將合規格的非塑膠即棄餐具上載到平台列表,有通過審批的供應商即場示範有關餐具,認為業界需加強對環保餐具用途的認識,使用適合的餐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5日
網上代購公司突結業 顧客未獲退款、涉40萬元 兩前董事被捕
【有線新聞】有網上代購公司兩名前董事因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捕。 海關表示,涉案網上生活用品代購公司由兩間公司營運,本月初突然宣布結業。截至今日上午八時,接獲451宗該商戶的投訴,指曾向涉案商戶付款預購生活用品雜貨,但未能收到貨物,亦未獲安排退款,涉案金額約40萬元,最大一宗涉及約2萬元。被捕兩間公司各一名男前董事,年齡分別為33歲及38歲,兩人現正保釋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