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夏寶龍訪澳|參觀兩大學了解科技、人才培訓 視察京澳合作營運協和醫院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繼續澳門訪問行程,到訪兩所大學了解科技和人才培訓,又到北京協和醫院參與營運管理的澳門協和醫院視察。 夏寶龍第五日在澳門行程集中在離島區,早上在氹仔一間酒樓與離島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成員飲茶後,到澳門科技大學參觀科技展覽和康澤創新科技中心。之後轉到澳門大學參觀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大學圖書館聽取校方匯報大學發展和人才培訓情況。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要有好的教育和研究,必得要有好的師資隊伍,特別是夏主任很關心我們這些優秀人才能否發揮作用,扎根澳門為我們的高等教育和產學研發展做出貢獻。」 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夏主任無論是到基礎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學校,都會給出工作上的明確要求和一些指導方向,包括要繼續承傳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在辦學中除了辦出高的教育質量,也要繼續讓學生有愛國愛澳傳統。」 夏寶龍下午到澳門協和醫院視察,期間除了接見院長,還有參觀手術室和一站式醫療中心,了解澳門的先進醫療設備,也有關注服務高端客人的國際病房運作情況。 澳門協和醫院院長吳文銘:「特別提到一方面,新醫院可為澳門老百姓帶來福祉,解決醫療民生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這個平台,也可促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政府研設劏房最低標準 測量師學會︰最少100呎、樓底2.5米 倡取締時予搬遷津貼
【有線新聞】全港約有11萬個劏房,政府正研究為劏房設最低標準,測量師學會建議面積最少要有100呎。 學會亦建議,劏房樓底最少要有2.5米高,並必須有最少40厘米闊、0.8平方米面積的窗戶。業主只可在住宅或綜合樓宇中的住宅部份分間劏房,劏房內不可明火煮食,廚房與洗手間要有適當分隔,劏房的共用走廊不可放置任何物品等。學會估計全港小於100呎的劏房有3萬多個,相信建議已平衡改善劏房安全及對住戶的影響,又認為政府取締劣質劏房時應提供搬遷津貼,或安排居民遷入公屋單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李家超︰AI難取代傳媒社會道德 指評論、唱衰分別很大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報業公會70周年會慶時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如何蓬勃,也不能取代傳媒的社會道德,又指評論與唱衰分別很大,傳媒應持平中立、以事實為依歸。 李家超︰「大家可以提出問題、作出評論,但提出問題和挑撥矛盾是有分別的,而評論和唱衰的分別就更大,這個是用心良好,還是用心不良的分別,是用心建設還是用心破壞的分別,是為社會利益還是為私下利益的分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海防博物館9.3改設為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增展覽講解香港、廣東一帶海防工事
【有線新聞】政府刊憲,香港海防博物館將會在9月3日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新博物館會重點介紹抗戰歷史,增設展覽空間講解中國在香港地區及廣東一帶的海防工事,提高大家對中國海防歷史的興趣,並會與內地的文博機構合辦,定期舉辦抗戰相關的專題展覽。《2024年博物館指定(修訂)令》下星期三提交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港、法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 楊潤雄:期待未來更多合作項目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代表創意香港,在法國康城影展與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 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說,備忘錄將為香港和法國就電影合拍、影視人才及文化交流揭開新一頁,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項目。他在香港館開幕禮致辭介紹「歐亞文化交流電影製作資助計劃」,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涉串謀呃逾2,600萬元貸款 警司陳凱港2欺詐罪成囚6年半 官:沒違反誠信、有良好品格
【有線新聞】警司陳凱港涉嫌隱瞞警務人員身份,串同一名前督察騙取逾2,600萬元按揭貸款,兩項欺詐罪成,共判囚6年半。 陳凱港和報稱商人的前總督察汪浩毅由囚車押送到庭,案情指陳凱港2019年隱瞞警司身份,聲稱受僱於「出眾資本」,並誇大收入,用自己名下兩個物業向兩家銀行申請按揭貸款獲批,部分款項用來還債,另一被告汪浩毅協助申請。 陳凱港的代表律師求情指,他熱心公益慈善,經常以警司身份贊助慈善活動,疫情期間捐贈口罩予前線醫護。他也患有嚴重抑鬱症,案件壓力令他曾有輕生念頭,因應貸款抵押他將會失去物業,面臨極大財政壓力,審訊後亦會失去警隊工作,而案中銀行沒有蒙受任何損失,希望法庭輕判。另一被告汪浩毅求情指,自己並非案件始作俑者,沒有從中獲取個人得益,重犯機會低,希望法庭考慮緩刑。 區院暫委法官王證瑜考慮後說,案中銀行沒有實際損失,認為陳凱港雖有虛報自己月薪,但他一直還款,沒有違反誠信,考慮他有良好品格,酌情扣減九個月刑期,兩項罪名分別判囚5年半及3年3個月。雖然案發同一時期,但由於被告向兩間不同銀行,以不同物業抵押,因此2項罪名部分分期執行,共判囚6年半。 至於另一被告汪浩毅,法官不同意被告非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尖沙咀加拿分道、加連威老道交界 擬年中劃第二個對角過路處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在今年年中,於尖沙咀加拿分道和加連威老道交界劃出第二個對角過路處。 首個位於沙田沙角街的對角行人過路處試行了三個多月,運輸署指高峰時段有約一半的人對角過馬路,較分兩段走節省了約14秒,而車流亦沒有受新措施影響,整體運作安全暢順。署方計劃年中於尖沙咀加拿分道和加連威老道交界推出第二個試點,署方指並非所有路口都適合對角過路,需考慮車流、距離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三隧分流|議員憂西隧塞車惡化 運輸署擬港島出口增一行車線、2027落成
【有線新聞】三隧實施分時段收費五個月,運輸署指已理順以往車流不均的問題,但有議員擔心西隧塞車情況,署方指正計劃在港島出口增建一條行車線,但要2027年才完成。 三隧分時段收費去年12月中實施,紅隧和東隧車流分別下降了9%和7%,西隧則上升了18%,運輸署指數據反映新機制達到政策目的。不過多名議員關注西隧塞車情況惡化,署方指正計劃在西隧港島出口往中上環方向增建一條行車線,估計2027年完成。港島西(民建聯)陳學鋒:「在干諾道天橋底其實車輛不多,尤其是畢打街隧道那裡是沒有車的,如何將車輛引下去非常重要。我看到建議說2027年才做,真的太遲了,還要塞車三年才能改善,有沒有短期方案能夠立即處理到?」 運輸署指會跟路政署繼續研究提早完成增建行車線的可行性,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強調繁忙時段的車流超出了隧道的承受能力,必然會有車龍出現。林世雄:「大家不要想分時段收費實施之後,繁忙時段會沒有車龍,不會的,我們只希望理順三條隧道的既有容量,大家分擔應該分擔的部份。」 有議員關注商用車收費高達50元,希望下調與的士看齊、即25元,以減輕小巴等商用車經營壓力,局方表示會檢視收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仁安醫院:上月遭黑客攻擊、病人資料沒外洩 衞生署︰已收院方報告
【有線新聞】仁安醫院網絡系統早前被黑客攻擊,衞生署說已收到院方的報告。 仁安醫院上月向警方報案,指網絡系統異常,部分電腦檔案消失,但沒有洩漏病人資料。衞生署指收到有關醫院的報告,正檢視報告內容,又提醒所有私家醫院要確保有足夠的數據安全措施及應變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公務員加薪|有學者指薪趨淨指標加幅過高 華員會:數據有根據
【有線新聞】各級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加幅達百分之4.01至5.47,有學者認為加幅過高,不過有工會指數據是根據既有的調查方法得出。 華員會秘書長蔡冠龍:「不理會數值是高抑或低,事實在過去歷史上曾確認一些很低的數字,亦不確認過一些很高的數字,不是看數字的高低而決定是否確認,而是數字是否依據調查方法得出。」 浸大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葉偉光:「現時公務員的薪酬結構,基本上的薪金和福利,人家外面的機構的組成部分,除了人工福利還有表現花紅,而且比重相當大,用這個百分比去看似乎就不太對等。很多私人機構都叫苦連天,加幅超過百分之四時,不是銀碼的問題,而是百分比的問題。會預期政府也加薪百分之四,私人機構沒有百分之四,起碼也有百分之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牙科外展隊服務量未達標 醫衞局指因防疫政策、人手短缺影響 適時公布鼓勵參與方法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發現多間非政府機構的「牙科外展隊」服務量未達標,醫衞局說防疫政策和牙醫人手短缺,影響外展服務。 由10間非政府機構成立長者牙科外展隊,到安老院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免費提供牙科服務,目標每年至少服務4.3萬名長者。但審計報告說2020至23年度部分外展隊服務量未達標,醫衞局解釋是因為疫情和人手短缺。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牙科服務是一個高風險服務,當時很多院舍拒絕外展牙科服務,(外展)牙醫如果本身不參與這些非政府機構,自身在私人市場上收入會更高,我們要明白這些非政府機構在招聘方面面對相當的困難。」 地產及建造界(經民聯)龍漢標︰「做不到服務數量的要求會否有一些罰則?」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會視乎情況,例如有一個非政府機構曾經比較遲才可以開展服務,我們了解後發現可能聘請牙科護理人員有困難。」 有議員關注局方沒有公開這十間的非政府機構的名稱,林文健︰「我們有少少擔憂,有很多非政府機構本來希望透過這個計劃服務長者,但他們主動提出做這個服務時,目標未必達到、為人垢病時,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打擊他們參與意欲。」 署方又說正了解機構對參與牙科外展服務的意見,適時會公布結果和鼓勵參與的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屯門中學傷人案 13歲女生今提堂 校方指遇襲男生情況穩定 有同學目擊受驚
【有線新聞】屯門一間中學發生傷人案,13歲女學生涉嫌用刀刺傷男同學,被控一項傷人罪,在屯門法院提堂。校方說受傷男同學情況穩定,事發在最後一節班主任課前,在場老師已迅速處理,仍在了解事件起因。 事發在星期四下午3時15分,屯門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中二一名13歲女同學,在班房內用生果刀襲擊同班的男同學。男同學肩、背及手臂受傷送院,情況穩定;女同學以涉嫌傷人被捕。 校方說事發在當日最後一節班主任課前的轉堂期間,當時有老師在班房內,涉事兩名學生的座位相隔一段距離,事發後老師已迅速制止和轉移其他學生到安全的課室。梁副校長︰「可能是幾秒、或者十多二十秒時間,女同學手持利器去襲擊男同學。當時全班同學都在班房內,看到情況受驚。老師看見後即時制止她,女同學其實沒反抗,也沒有想傷害其他同學。當日的課堂其實都沒有異常情況,是很平靜地上課,直到最後一課、即班主任課。而過去他們有沒有嚴重衝突,我們是沒有這個紀錄的。」 校方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通知全校師生和家長,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輔導、疏導情緒,提醒家長也要留意學生情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