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伊朗總統直升機墜毁全機罹難 殘骸四散地面燒焦 習近平發唁電慰問
【有線新聞】伊朗官方證實,總統萊希乘坐的直升機墜毀,機上九人全部罹難。救援人員抵達失事現場,見到部分直升機殘骸尚算完整,有碎片和行李散落四周,附近地方有燒焦。搜救人員稱現場天氣惡劣,官方指直升機在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撞山,萊希與外長阿卜杜拉希揚等機上九人全部罹難。 63歲的萊希周日到阿塞拜疆,出席兩國邊境大壩落成典禮,回程時乘坐直升機,懷疑因惡劣天氣「硬著陸」。根據憲法,若總統在任內死亡,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任命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暫代總統職務,並會在50天內舉行總統選舉。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發唁電,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哀悼,誠摯慰問萊希的親屬及伊朗人民。中方表示,萊希就任以來,為鞏固發展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作出積極努力,不幸遇難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損失,中國亦失去一位好朋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管浩鳴:陳同佳赴台投案意願未變 會再向台灣提出請求
【有線新聞】觸發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台灣殺人案疑犯陳同佳至今仍未到台灣投案,協助他的立法會議員管浩鳴說,會與台灣當局再提出請求。 管浩鳴回覆傳媒查詢時,強調陳同佳投案意願沒有改變,相信要等賴清德上任一段時間才有機會處理。陳同佳前往台灣的事宜,管浩鳴之前曾說陳同佳能否出發到台灣,在於台灣當局是否願意給予簽證,陸委會就指案件涉及雙方司法管轄權,希望港府回應台灣提出的司法互助請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入境處打擊非法勞工 拘捕7黑工3僱主
【有線新聞】入境處展開打擊非法勞工行動,拘捕十人。 被捕人包括七名懷疑非法勞工,主要是菲律賓籍或印尼籍人士,其中六人正擔任外傭或曾經擔任外傭、正逾期逗留,另外一人持行街紙,其餘三人是懷疑聘請非法勞工的僱主,年齡37至58歲。入境處說這批非法勞工主要在餐廳被捕,從事洗碗、處理食材、搬運和零售等工作,每日薪酬約300至600元,仍在調查本身聘用他們的僱主是否知情,不排除有進一步拘捕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呼吸道合胞病毒死亡率高過流感 孔繁毅籲快打RSV疫苗 蘇曜華倡為院舍長者接種
【有線新聞】有醫生及藥劑師說即將進入RSV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峰期,提醒高風險人士盡快接種疫苗。 本港今年1月起,呼吸道合胞病毒陽性個案一直上升,藥劑師學會及港大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引述研究指,,呼吸道合胞病毒死亡率比流感高大約3個百分點,患哮喘、糖尿病等長者因感染合胞病毒要住院情況,亦比其他人高2倍至33倍,提醒60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系統不全及幼兒盡快接種疫苗。 孔繁毅:「大家也低估了,因為大家一般談及新冠病毒、流感,很少留意合胞子病毒,但研究顯示其實合胞子病毒死亡或有併發病個案,長者會更嚴重,暫時沒有抗病毒藥物醫治,一般只用紓緩性治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自從上年開始有RSV疫苗註冊市面上開始可接種,參考外國不同醫療組織亦已推廣,所以在香港希望政府也考慮,看看RSV疫苗值不值得為安老院舍長者接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全政府動員|議員關注公僕有否足夠休息 楊何蓓茵稱會人性化處理:當天不用加班
【有線新聞】政府增設「全政府動員」級別動員機制,當局說經過實際動員行動及演練,部門對機制的熟悉程度有提升。有議員關注出現局部地區災情,可否動員公務員協助,當局說會按情況安排合適人手。 去年9月颱風蘇拉襲港及世紀黑雨,政府啟動全政府動員級別機制,分別派出100人及500人協助善後。當局說參與部門大致可以迅速動員及互相協作,同時因應檢討結果,在不同地區設倉庫,更快取得水鞋、頭盔等裝備出動。不少議員認同機制有用,並提出當個別地區有災情,可否啟動機制。 顏汶羽:「例如上一次(紅雨),只是將軍澳區水浸,只是將軍澳區,是否可以做一個『小動員』,也是寓實際於演練,可以練習跨部門協作機制及動員令的速度。」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比較地區性狀況,例如上一次水浸,主力需要渠務署同事清理渠務及積水。這方面的確需要專業知道,由專業人員做專業工作會合適一些。」 有議員關注公務員協助市面回復正常後,是否有足夠休息。郭偉强:「上次聽到他們說,忙碌一番很快要回到原本工作崗位。如果未來極端天氣頻率較高,有沒有一些鋪排,例如讓他們有小休?」 楊何蓓茵:「我相信部門也會用一個較人性化方法處理,同事完成動員工作後,本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極端天氣|議員倡設「小動員」處理個別地區災情 楊何蓓茵:隨時候命不論規模
【有線新聞】去年9月颱風蘇拉襲港及世紀黑雨,政府啟動全政府動員機制協助善後,有議員關注個別地區有災情可否有一個較小規模的動員。 九龍東(民建聯)顏汶羽:「例如上一次(紅雨)只是將軍澳區的水浸,只是將軍澳區是否可以做一個『小動員』,也是寓實際於演練,可以練習跨部門協作機制及動員令的速度。」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 有需要的話,隨時公務員在『全政府動員級別』都是候命準備,不論規模多少。比較地區性狀況,例如上一次水浸,主力需要渠務署同事清理渠務及積水,這方面的確需要專業知道,由專業人員做專業工作會合適一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黎智英案|國安警員黎國勇完成作供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國安警員黎國勇完成作供。 黎國勇在控方覆問下,確認到荔枝角收押所派發一份法庭判詞給張劍虹,他說這是警務工作之一,張劍虹接到判詞之後曾經沉思。黎國勇又指之後跟張劍虹談及獄中生活,亦是警務工作的延續,因為他需要評估張劍虹在獄中有沒有「不好的事」發生。法官在證人作供後問及審訊進度,黎智英一方說會就三項控罪作中段陳詞,控方預料星期二會傳召最後一名證人出庭,講述社交媒體相關議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復康巴士|被批輪候時間過長 孫玉菡:冀下半年完成檢討 調整載客量低路線
【有線新聞】立法會帳目委員會討論審計報告有關復康巴士的服務,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營運商會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檢討固定路線服務,亦會調整個別載客量低的路線,目標下半年完成。 審計報告指部分往來醫院的復康巴士使用量極低,政府指要使用復康巴士服務須先領有殘疾人士登記證,現時約有10萬人已登記,有議員關注實際需求有多大。 選委會界別議員謝偉俊:「都有頗大差距,如以復康會的數字,約有7,000人登記使用復康巴士,但有10萬人是合資格,這個差異會否有點兒驚訝。」 有議員關注政府如何監管復康巴士營運商。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營運商A服務了40多年,取了一份超過一億元的合同,但簽訂的諒解備忘錄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那麼我們如何監督營運商A,即使它在市場上規模很大、很專業也好,我們也需要有效的監管機制。」 孫玉菡:「運輸署每個季度會與他們開會,營運商每月亦須提交報告,透過這些非常緊密的程序是可以掌握他們提供服務的情況,以及他們的表現,一旦察覺有何問題,亦可透過交流和協商去處理。」 勞福局又說運輸署已要求復康巴士營運商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檢討固定路線服務,盡快安排輪候人士接受服務,以及檢視個別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公僕義工隊服務近9萬小時 議員倡設「義工假」加強參與 楊何蓓茵:暫無計劃
【有線新聞】公務員超過70隊義工隊去年舉辦及參與1,600項活動,服務時數近9萬小時。有議員提出設立「義工假」加強參與,當局說暫無計劃推行。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我相信始終義工是義務工作,要自己有一些犧牲,而且公務員假期不遜於私人機構,所以公務員如果在假期中抽一些時間出來做義工,亦非常符合義工服務的精神,所以暫時不會考慮提供『義工假』給公務員。」 楊何蓓茵又說,已經向公務員義工隊提供關愛隊聯絡資料,亦安排民政事務總署作為中間人,協調雙方加強合作服務市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發展局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 料500工地參與 理大研網絡系統傳遞警報
【有線新聞】發展局和建造業議會推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發展局預計會有大約500個工地參與。有大學研發網絡系統,方便工地通訊,確保警報等資訊能即時傳遞。 在工地工作,單靠一個頭盔未必能夠保障工人的安全。政府和業界推廣「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預計將有大約500個工地參與,佔全港工地大約6成。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更好來說是一個『牌匾』作識別和利便監察,鼓勵更多地盤採用。建造業議會會把獲得這個標籤的工地名單,上載議會的相關網頁,這個『牌匾』也會在工地外圍當眼處擺放。政府部門會定期抽查,若果發現你浪得虛名,沒有好好使用這個標籤,我們便會褫奪也會公布。」 發展局預計7月會有大約100個工地獲發標籤,要符合申請資格,工地要有智慧安全系統一站式管理平台和網絡等,讓管理團隊掌握施工狀況,並在必要時發出警報。為了確保工友可以獲得最新消息。理工大學研發出這套系統,為工地提供無線網絡。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資訊學講座教授李恆:「工地好像地下空間,有很多阻擋很多地方都沒有網絡連接不到,好像人類沒有神經一樣,放多少物聯網、智慧系統都沒有辦法。這技術可以在60公里的範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劏房|測量師學會倡設最低標準 指應先處理關鍵:別釀嚴重火災、衛生問題
【有線新聞】政府設「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研究如何處理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測量師學會建議劏房最低淨面積為100平方呎、劏房內不可明火煮食、廚房與洗手間要有適當分隔等,學會認為先處理關鍵問題,之後再提高標準。 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這個沒有一個國際標準,『劏房』根本是一個貧窮、房屋問題。我們提出了一些標準,關於衛生、通風、採光,以及最重要的是走火(通道)、渠務,不要引致滲水等標準,先做一些事情,不要釀成嚴重火災、衛生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政黨倡啟德方艙變「選手村」 雷雄德:距離未必適合、改動涉更多資源
【有線新聞】啟德方艙醫院落成後從未使用,有政黨建議配合啟德體育園落成,將部分單位改成「選手村」,有學者說兩者有一定距離,未必適合,改動設計也可能涉及更多資源。 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因為選手村主要目的讓運動員之間有互相交流活動,(方艙)設計一個貨櫃接一個艙,要較互動空間需要更多資源。出入也是問題,因為來香港做運動,始終也要留意交通問題,以往香港大型國際比賽單項項目會選擇酒店接近場地,簡單而言不用舟車勞頓,它跟哪些場地較接近,也不是容易想到。」 他同意不應該丟空設施,如用作推廣文化活動也可考慮,但同樣要考慮園區內的交通和消費配套,如何吸引人流持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