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研大灣區共同處理廢物 陳紹雄:香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勿依賴放軟手腳
【有線新聞】政府研究與大灣區城市共同處理廢物,有立法會議員說不能全依賴大灣區,香港亦要推動回收及減廢。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紹雄:「將垃圾運去大灣區焚化,對於大灣區城市居民觀感上有問題。第二最重要我們能處理多少就處理多少,不要想大灣區有焚化或回收設施,香港就『放軟手腳』不做。我們應該負責任,香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剩下來就考慮經濟效益,規模效應、雙贏合作的模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奧運黎了|上屆憾失資格 貝俊龍終揚帆圓夢:盡人事、聽天命 天氣不似預期反有利?
【有線新聞】ILCA7帆船的港隊代表貝俊龍上屆失落奧運資格,今屆終於揚帆圓夢,他指會以平常心迎接場地種種不確定因素。 去年年尾,24歲的貝俊龍成為香港史上首個以資格賽第一名奪得奧運帆船資格的運動員。香港帆船代表貝俊龍:「放下心頭大石,我經歷了一個艱辛的賽季。」表現浮沉,上屆資格賽被取消資格,杭州亞運又得「梗頸四」,自己都打沉自己的奧運夢。貝俊龍:「參加亞錦賽前我在訓練的表現很差,所以一開始我不覺得可以取得奧運資格,但在比賽期間的發揮超出預期,最終成功奪冠,我自己都覺得意外。」 11歲在媽媽推動下接觸帆船,由初時的不太喜歡,慢慢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貝俊龍:「我小時候經常打籃球,但我對帆船更投入及有更多朋友一起玩帆船,最終都是選擇練習帆船 ,(參加)奧運一直是我的夢想,獲得參賽資格時是夢想成真。」 一星期訓練六日,剩餘的一日仍然會爬山、踏單車鍛鍊體能,但求「盡人事,聽天命」。貝俊龍:「你不能控制所有事,在帆船運動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例如天氣總是可能會遇到不好的風向,或遇到不好的結局,如果你全力以赴,通常會有好的結果。奧運的比賽場地充滿變化及不確定性,任何事都有機會發生,我認為對我們有利,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觀塘小巴的士相撞 九人受傷 的士乘客一度昏迷
【有線新聞】觀塘有專線小巴與的士相撞,九人受傷。 部分傷者在救護車上接受初步治理,專線小巴與的士車頭及車身嚴重損毀,晚上近九時,兩輛車在協和街與月華街交界的燈位攔腰相撞,共有九人受傷送院,其中一名的士女乘客一度昏迷,送院後回復知覺。初步懷疑有人衝燈,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假波案|足總:對舞弊零容忍 會作最嚴厲懲處 文體旅局:要求全面檢視各級聯賽
【有線新聞】足總指會全面協助調查,強調對足球舞弊零容忍,會對曾採取行動以操縱賽果的球會、球員及教練採取最嚴厲的懲處,包括吊銷會籍、判處終身停賽。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指絕對不能容忍「打假波」,已要求足總邀請廉政公署全面檢視港超聯及其他級別足球聯賽的安排,堵塞貪污漏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的士車隊|牌照申請週五截止 車行預料有競爭 冀與內地網約車企業合作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批出五個的士車隊牌照,星期五截止申請。有意投標的車行預料會有競爭,已投入資金研發預約平台,期望投得車隊牌照後可與內地網約車企業合作。 陳輝強駕駛的士30多年,他說近幾年越來越多乘客抱怨的士服務,「一上車就說『又要坐黑的』,很多想像不到的說話他們都會說,有時令自己很難受。」他指三年多前已引入電子支,對乘客亦以禮相待,不想被歸類為「黑的」,希望加入的士車隊,以更好的服務換取更好收入,「最看重的當然是收入,如果收入好,態度自然會好。如果收入不好、入不敷支,哪有心情開車。一個車隊做得好,無形中會形成骨牌效應,基本上會做好服務。」 周國強是其中一間有意申請車隊牌照的車行負責人,他指合作夥伴正研發網約平台,爭取政府給予更高評分,他相信如果成功取得牌照,日後可以與內地進軍香港的網約車企業合作。順安車行負責人周國強:「大家都知道現在有兩個牌子登陸香港,做網約服務。據我所知這兩個大牌子都是做網約的士,應該不會提供或參與私家車服務,即是理論上內地遊客來港後會多使用我們的車。如果能乘坐網約的合法的士,車又新、價錢又差不多,自己有保險,不需要再坐一些不知道是否合法或有無保障,那不如選擇有保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調高煙草稅三讀通過 有議員批助長私煙 李夏茵:政府打擊向來不遺餘力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調高煙草稅的應課稅品修訂條例。謝偉俊及三名自由黨議員反對,當中邵家輝質疑加煙稅助長私煙。 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議員邵家輝:「吸煙人口其實沒有去到預期減少那麼多,而稅收沒有去到預期增加那麼多。其實中間那些錢去哪裏?其實就是去了私煙那處。」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其實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希望透過打擊這些不法活動,令到增加煙草稅這個措施能發揮應有的政策作用,遏制煙草使用。政府打擊未完煙稅向來不遺餘力,海關如果發現所售賣香煙是未完稅,不論是否所謂白牌煙,必定會果斷執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旅遊排名澳門勝香港 內地客:兩地「味道」不一樣 旅議會冀業界努力求變
【有線新聞】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內地旅客最滿意的旅遊目的地,澳門躍升第一位,而香港排名繼續下跌,跌至第七位。 香港要成為盛事之都,吸引更多旅客,內地旅客覺得在香港體驗如何?喜歡香港抑或澳門呢?江蘇旅客林先生:「覺得香港還不錯,剛好在維多利亞港走一轉,覺得挺好的,心情不一樣,感覺空氣中有自由的味道。澳門散發的是金錢的味道。」湖北旅客魏先生:「住酒店的話,澳門好一點吧。」南京旅客顧先生:「風景的話,香港會好一點。」上海旅客孔小姐:「在香港有些餐廳不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寶,也不能使用信用卡,必須使用現金。但好像在澳門大多數,至少我碰到只能使用現金的地方,相對比較少一些。」 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內地最滿意的旅遊目的地,香港跌兩位去到排第七,澳門就升兩位,首次躍升為第一位。研究院說2019年社會事件、疫情及其他旅遊相關的負面輿論影響香港形象,在2017年排名第一之後連年下跌,希望特區政府和旅遊業界傳遞更多真誠、善意、平等和溫暖,修復內地客對香港信心。旅遊業議會說業界已經努力改善旅客體驗。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疫情之後,業界同樣面對不同挑戰以及旅客需求改變,各地區競爭,業界努力求變和創新。香港特區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泰國總理賽塔訪港赴政總 李家超:展望港泰合作互利共贏
【有線新聞】泰國總理賽塔訪港,與行政長官李家超會面。 兩人在政府總部會面,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亦在場。李家超說很高興賽塔一年內兩度訪港,就雙邊合作機遇作交流。又指泰國是香港第四大東盟貿易夥伴,去年貿易總額達190億美元;展望香港和泰國之間仍存在前所未有的合作機遇,會加強政府和企業層面的經濟及文化交流,實現互利共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強制舉報虐兒|政府簡化「嚴重傷害」等條文 推指南助專業人士識別
【有線新聞】立法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兒條例,政府提交修正案簡化「嚴重傷害」等條文,又推出指南協助專業人士識別須強制舉報的情況。 因應議員批評原條文過於複雜,政府修正案將指明專業人士察覺兒童「已遭受並仍遭受嚴重傷害」,就要舉報,簡化為「正遭受嚴重傷害」。當局亦會草擬強制舉報者指南,提供決策流程圖和情境範例。例如小一學生向班主任表示,母親有與他一同輕生的念頭和計劃,因為兒童正面對遭受嚴重傷害的實際風險,所以必須強制舉報。指南會在條例通過後18月過渡期內完成,並向專業團體簡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同鄉社團再辦維園家鄉市集 籌委會:慶祝由治及興 日期橫跨六四
【有線新聞】多個同鄉社團會在6月1至5日於維園3至6號足球場及草地舉辦嘉年華。 家鄉市集第二年舉行,今年增至由28個同鄉社團主辦,有美食攤檔及文藝表演等。籌委會指市集是慶祝國慶75周年,以及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活動邀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保安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等作支持單位。市集每日下午四時半至九時半營業,六月二日星期日早上十時半開放。家鄉市集去年首次在維園舉行,舉辦時段橫跨六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政府資料外洩事故頻現 孫東:考慮引入「黑名單」制度 加強問責測試
【有線新聞】政府部門過去三年發生七宗資料外洩事故,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說會加強問責和網絡安全測試,正考慮引入「黑名單」制度,監督負責系統的外判承辦商。 就多宗政府部門資料外洩事故,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日後各部門,要指定首長級第三級或以上的官員負責評估部門系統安全,他不評論過去否有公務員因事故受紀律處分。選委會界別(民建聯)議員葛珮帆:「高級管理人員監督下仍有人為錯誤的話,需要問責嗎?有否罰則?」孫東:「新指引中說得很清楚,各部門要切實肩負起監督責任和角色。當然在這裡面必須說,未來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要肩負起相關責任,這政策馬上在政府內部由高層發給所有部門,說到做到。」 政府會推出一系列網絡安全措施,包括恆常抽查部門網絡系統,安排漏洞測試、滲透測試、模擬黑客攻擊,計劃年底舉行網絡安全攻防演練。 近期消防處、機電署、公司註冊處等部門資料外洩,都涉及外判承辦商系統。孫東說政府未來會加強監督,「如果承辦商的表現,未能達到合約列明的服務表現標準,部門可按合約條款採取行動,包括發出警告、賠償,甚至提前終止合約。未來也可能會考慮引入『黑名單』制度,過去一段時間表現不理想的承辦商,會考慮採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9日
港大醫學院引入機械臂輔助脊椎手術 百分百精準植入螺絲釘 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首次利用輔助機械臂做脊柱融合手術,手術準繩度提高至百分百,亦縮短手術時間。 72歲的劉女士受背痛困擾近二十年,脊骨彎曲情況嚴重,情況近年進一步轉差。 劉女士:「以前在山頂散步,約50分鐘便可完成,後來要用上一個半小時才完成。之後做了很多療程,例如物理治療、脊椎療法、針灸及推拿等治療都曾嘗試,情況卻愈來愈差。」 醫生建議劉女士接受脊柱融合手術改善問題,這類手術一般靠醫生的臨床經驗找出植入的位置再以人手放入螺絲釘。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去年10月引入輔助機械臂協助,醫生在手術前會先用軟件準確找出植入螺絲的位置,準繩度由以往人手做的九成八提升到百分之一百,手術時間亦縮短了。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鍾培言:「以劉女士為例,她身上是打了兩顆很粗的螺絲在盆骨,支撐整個脊骨,那兩粒螺絲一般要30至45分鐘完成,如使用機械臂只須5至10分鐘已完成,因為準確度是高很多。」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關日康:「因為我們是十分精準地將螺絲放於掃描系統中,我們會有三維的影像及數據,計劃好螺絲的大小及位置。」 傳統的脊柱融合手術,醫生在手術期間要用X光檢查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