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議員討論「軟銷」愛國情懷 鄧飛倡拍國安版《無間道》 狄志遠關注「邁向雙普選」
【有線新聞】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推廣憲法及基本法,有議員建議拍電視劇和電影「軟銷」愛國情懷,亦有議員問到宣傳基本法同時,如何說服年輕人香港正邁向「雙普選」。 多位議員建議政府以電影及電視劇等手法,軟性宣傳憲法及基本法。選委會界別(教聯會)議員鄧飛:「拍出國家安全版的《無間道》都挺轟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我們與港台製作了不同的節目,《憲法傳萬家》以及《相說基本法》。相是相片的相字,以相片介紹日常生活景象以及有歷史意義的相片,帶出基本法相關條文歷史,製作這些節目希望以軟性的方式推銷。」 選委會界別(新論壇)議員馬逢國:「你說的這些全部都是硬銷,一套《壯志凌雲:獨行俠》就將愛國主義情操化解在電影內。」胡健民:「用一些有趣點、容易入屋的方式以及一些軟性手法,我們都會做並愈做愈多。」 基本法第45及68條規定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最終目標是達至普選,社福界狄志遠問到如何說服年青人相信香港正邁向「雙普選」。狄志遠:「基本法指明有『雙普選』,有何建議可以說服學生、年青人,我們仍有信心堅持香港邁向『雙普選』。」胡健民:「那件事寫在內,我們沒有忘記,我們剛剛的改動相當大,牽涉到立法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大成小學停辦|校長反駁辦學團體 斥校監帶他校教師招轉校 校董局促教育局介入
【有線新聞】黃大仙大成小學辦學團體宣布三年後停辦,校長潘淑嫻稱並不知情,現時學校收生情況樂觀,希望辦學團體收回決定,又促請教育局盡快介入。 大成小學的辦學團體孔教學院星期六宣布學校於2025/26學年起停收小一,三年後停辦,校監湯偉倫接受報章訪問指去年得悉不獲派小一班級,辦學團體開始商討終止辦學,指4月時已知會校長,並獲逾半數校董支持。 校長潘淑嫻召開記者會反駁校董會未有開會討論,指校監想將學校轉為私校,而當中涉大額債券,學費計算亦令人有質疑,「不停追問校監有沒有簽約,但校監都跟我說未簽、未決定,所以他不能用他未決定的東西說我們知道,當中亦從未提及殺校。剛剛過去的星期六,6月15日星期六,校監帶了一批黃大仙四所小學的老師和校長來向我們的學生派發宣傳物品,勸喻他們轉校。這個令我們家長、學生非常混亂和不安,甚至立刻哭了出來。」 有校董說如要停辦應該跟從常規程序做,由校董會通過。大成小學校董劉嘉華:「為何在沒有外在壓力情況下,毁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手毁滅自己的兒子,為何不肯按正常程序討論?可否給一份文件我們校董會看一看,到底你們想說甚麼、做甚麼?要刻意一次一次繞過校董會。」 潘淑嫻說若學校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氫能發展策略|年內試用氫能洗街車 料氫巴短期可「過海」 明年擬就氣體安全修例
【有線新聞】政府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即將開展氫能洗街車的試驗計劃,亦會在明年向立法會提交《氣體安全條例》修例,規管氫氣的品質、使用等,期望獲得通過。 這輛洗街車用上綠色,代表用氫燃料電池驅動,食環署一共有三輛。這些洗街車是政府氫能發展策略的一部分,食環署已獲跨部門工作小組原則上同意試驗,今年內會開始試用。車輛約5至15分鐘就入滿氫氣,加氫槍有機械鎖,扭一扭,可防止氫氣洩漏,令整個加氫過程更安全。同類的試驗項目有14個,包括2月首航的城巴的氫能巴士。政府會制訂不同守則,包括訂明氫燃料電池車的燃料系統、維修工場的安全設計、操作要求等及加氫站工作守則等。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相信在短期內制訂標準後,氫巴就可以過海。謝展寰:「我們委託了機電工程署做很詳細的研究,包括風險評估,確定在一定安全設計及設施下,氫能巴士也可使用隧道。這方面我相信詳細的研究,對制訂具體安全要求及標準一定很有幫助,所以短期內相信巴士已可使用隧道。」 除了制訂守則,政府亦會在明年上半年提交《氣體安全條例》修例,制訂一條以氫氣作燃料的附屬法例,規管氫氣的品質、裝置的建造及使用等。當局指不同團體的意見都是正面,期望明年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賀一誠:香港永遠是老大哥 疫後已達收支平衡 透露明年新表演場地啟用
【有線新聞】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形容澳門和香港有兄弟情感,共同謀劃大灣區發展機遇,又說需要所有居民共同維護澳門的國際城市地位。 賀一誠:「擦亮這個大名片不是我們嘴巴上面去擦,也不是用手去擦,是用行動去擦,要靠我們廣大的居民共同努力,因為一個很小的問題可能給遊客一個很壞的感受,這種問題我們必須要避免。香港永遠在澳門來講就是老大哥,她的量比較大、人比較多,她也是世界國際金融城市,也是多年以來對澳門很多支持。我們很感謝香港特區政府,也感謝李家超特首對我們也很工作上的指導。」 賀一誠強調澳門沒有發債,疫情後已恢復收支平衡,預計明年有盈餘,將積極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及演藝、體育和會展業,透露明年有容納5至8萬人的新表演場地啟用,又要求部門每個月籌備兩次國際體育盛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律政司刑事檢控科發表年報 楊美琪:刑事檢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
【有線新聞】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強調,律政司有獨立的刑事檢控權,不受任何干涉。 律政司刑事檢控科發表年報,楊美琪在序言說基本法第63條訂明,律政司主管刑事檢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刑事檢控科人員會繼續以正直之心,秉行公義。年報又列舉兩宗侮辱國歌和侮辱國旗罪的定罪案件,指是維護國家榮譽的成功檢控個案,明確顯示貶損和蔑視國家象徵的行為不可縱容。至於去年7月成立的科技罪行分科,律政司說除了檢控高科技罪行,未來也會培訓警方專家證人和檢控人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天水圍少女捱Tesla撞 頭部受傷昏迷送院 27歲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天水圍有女子遭私家車撞到,昏迷送院。馬路上留有血漬、一隻白鞋及一個手機殼,私家車右擋風玻璃碎裂,側鏡亦撞毀。下午大約一時,私家車沿天福路駛往流浮山,駛近天水圍港鐵站對開撞到一名18歲女途人,她頭部受傷昏迷,送院搶救。27歲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三年前小蠔灣污水廠沙井工人一死三傷 死因庭召開研訊
【有線新聞】2021年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四名工人被困沙井,46歲女工人王喜梅死亡,三名男工人受傷,死因庭召開研訊。 首名傳召的是涉案工程公司的負責人、死者的丈夫李金華,案發當日曾進入沙井,李金華指當日氧氣瓶、安全繩等安全工具均放在井口,承認疏忽。他指死者是密閉空間作業的合資格人士,當日在井口監察,律師指測試沙井內氣體的儀器原廠檢查發現當時沒開機,李金華稱不可能,因為他親眼看到儀器運作。法官又質疑死者王喜梅為何要接近井口監察,他解釋因為儀表用繩吊在井內,要靠井口工人留意數字,井內工人只能聽見儀器發出警報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公務員守則|楊何蓓茵:不會考核信念、意識 安排北上「沉浸式」學習士大夫精神
【有線新聞】政府更新公務員守則,並計劃透過派發紀念品等形式宣傳。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不會透過考試評定公務員信念和意識,除了在公務員學院加入培訓內容,也已安排公務員到內地交流。 楊何蓓茵:「在國家事務研習課程,我們已加入透過 『沉浸式』學習讓他們與內地學者、官員和民眾交流,讓他們見證內地官員全程投入,為人民謀福利,體現士大夫精神,認識國家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公務員加薪|楊何蓓茵稱暫不考慮以方程式計加薪 否認因政治壓力調低加幅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各級公務員今年劃一加薪3%,政府說暫時不會考慮用方程式取代薪酬趨勢調查,又否認因政治壓力導致今年加幅低於淨指標。 九龍東(民建聯)議員顏汶羽:「這個期望差距政府有沒有思考,是否可用更科學甚至方程式計算薪酬,避免我們經常要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定一個方程式,講清楚六大因素的比重,未必適合在不同場景,香港面對不同情況下應付,所以暫時我們不會這樣做。」 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今次調低了加幅,低於淨指標,是否受僱主很大壓力下的政治決定。」楊何蓓茵:「絕對不是受政治壓力決定今次的調薪幅度,今年因應政府財政狀況是主要考慮,但並不表示淨指標的參考價值愈來愈低,而是真的有參考價值,行會都必須要知道市場的走勢如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京港動臥|有旅行社指列車團受歡迎 陳恒鑌倡推遲出發時間方便旅客
【有線新聞】京港及滬港高鐵動臥列車開通,有旅行社指因應推出的動臥列車團受歡迎,不少客人已查詢暑假檔期。有議員認為將列車出發時間推遲一、兩小時,會更方便旅客及市民。 動臥列車「夕發朝至」,睡醒就到達目的地,對不少香港人都是新體驗,有旅行社推出動臥列車團負責人指第一團開賣時,不用十分鐘就售罄,認為動臥列車特別適合旅行團、遊學團。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不需要等待下車後,大家在列車上已經很熟悉、玩得開心,我覺得動臥列車將來在遊學團、企業團隊建立上,可以嘗試動臥列車,大家在12小時內一起緊密地生活,對於建立關係、破冰是幫助,以前坐飛機需要第二、三日,團友之間才開始熟悉。」對於售票系統未必可以安排一同購票的乘客在同一房間,崔定邦希望港鐵與內地鐵路部門商討改善。 同樣有乘搭首班車往北京的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建議參考往上海的列車,增設不同房間的選擇,加上推遲出發時間會更具吸引力。陳恒鑌:「內地整個鐵路網要配合很多事情,不同省市都要調節時間是有難度,不過若果可以將時間調後的確有幫助。譬如遊客來港可以讓他消費,晚飯後才離開,對於上班人士要放工後急急忙忙6時多就要上車,5時放工乘車及過關都未必有足夠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25涉以虛假文書提早領取強積金被捕 合共570萬元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25人,涉嫌提供虛假文書訛稱永久離港,企圖提早領取強積金,涉款2,000元至60萬元不等,合共570萬元。 檢獲的證物包括申請表、懷疑虛假的文件、手機、提款卡等。警方上星期二至五拘捕18男7女、26至58歲,報稱文員、建築工人等,全部獲准保釋。他們涉嫌提交港澳居民居住證、宣誓聲明等虛假文件,聲稱永久離港往內地居住,亦有被捕人提交虛假醫生證明,聲稱完全喪失行為能力。警方又指有被捕人聲稱聯絡他們的中介或經紀,要求他們簽不同文件及作人面識別,相信是用來開立虛擬銀行戶口,會繼續調查懷疑涉事的中介或經紀。 黃大仙警區重案組第二隊主管林英品:「部分被捕人聲稱透過電話或社交媒體收到自稱中介或經紀的陌生來電或訊息,這些中介及經紀聲稱能為被捕人提早申請取回強積金供款,被捕人只須將他們的個人資料交給這些所謂中介或經紀,當被捕人成功提取強積金供款後,中介或經紀會收取一至五成不等的佣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7日
消委會|揭私營營地屬違例經營、沒買第三者保險
【有線新聞】消委會調查22個私營營地,發現部分屬違例經營,亦沒有為顧客購買第三者保險。 消委會就22個私營營地向規劃處及牌照處查詢,規劃處確認當中12個是合法發展,1個在視察時已空置,其餘的要搜集更多證據,牌照處回覆有3個營地持有度假營牌照或會社證明書。消委會進一步調查7個提供「豪華露營」的營地,只有3個有為客人購買第三者保險,另外只有2個營地有職員24小時駐守,消費者未必獲得充足支援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