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施政報告|人大、政協晤李家超提意見 主要圍繞經濟發展
【有線新聞】港區全國人大及政協委員會見行政長官李家超,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意見,主要圍繞經濟發展。 港區政協委員李民斌:「可以逐步擴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及適用範圍,亦可以推進股票市場雙櫃檯交易及集資,提升人民幣在國際應用的功能。第二,在金融方面,互聯互通機制可以深化,可以引入更多產品,亦可以放寬限制及簡化交易流程。」 港區政協委員蘇長荣:「香港今天環境也很好,但事實上要接受結構調整的挑戰,例如與美國貿易關係,我相信不能夠期待很快收復、變回友好。」 而港區人大代表會見李家超時,人大常委李慧琼提出向內地爭取恢復一簽多行,提供更多通關便利,亦有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醫學會指新型疫苗接種率偏低 籲家庭醫生加強講解不同功能
【有線新聞】醫學會關注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新型疫苗接種率偏低,擔心市民經歷疫情出現「疫苗疲勞」。 經歷三年疫情,市民對接種疫苗不再陌生,不過醫學會認為經歷大規模強制接種,市民對於疫苗出現兩種極端態度。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有些人醒覺了,知道疫苗有保護力,亦通過這幾年不同媒體不停講解,他們終於明白我們不是注射了一些東西減低免疫力。另外一個極端是『疫苗疲勞』,一提起疫苗,即使是流感針有人說不要再打,我已經打了四、五、六針。」 學會特別關注部份新疫苗接種率偏低,其中一款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這種病毒可以引致氣管、肺部等感染,初生嬰兒、長者、孕婦都是高危群組。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六成病人可能會出現缺氧、死亡,甚至有數據顯示比流感更高。由於現時市場上沒有針對RSV感染的抗病毒藥物,所以預防勝於治療。」 他們指不少市民認知不足,以為注射了一種疫苗就可以防止多種病毒,認為家庭醫生應加強講解,政府亦應該考慮資助。學會提醒不是每一種疫苗都適合所有人接種,市民接種前要諮詢醫生意見。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之前集中疫苗基本的講解有甚麼用途,有甚麼副作用,怎樣幫到你,甚麼人需要等,現在可能會集中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今年錄37宗登革熱個案 3宗屬本地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可噴避蚊胺成分蚊怕水
【有線新聞】本港今年錄得37宗登革熱個案,其中3宗本地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指3宗本地個案,其中兩宗有流行病學關連,兩名患者同樣居於天水圍天瑞一邨,反映邨內有登革熱傳播,認為已經響起警號,顯示本土感染風險逐步增加。中心指,經多輪滅蚊工作,六星期監察期內再沒有出現相關連個案,相信風險期已結束。不過六月份全港各區有一成四誘蚊器都發現白紋伊蚊,反映作為登革熱病媒的白紋伊蚊在香港分布廣泛,呼籲市民做好防蚊工作。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吳東尼:「市民可穿著寬鬆的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都可噴上含有避蚊胺,即是DEET成分的蚊怕水。在一般情況下,孕婦使用蚊怕水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就不應使用避蚊胺濃度多於10%的蚊怕水。如果用蚊怕水同時又使用防曬液,便應先塗防曬液再噴蚊怕水,讓蚊怕水留在皮膚最外層作出保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易通行|信用卡用戶下周一起合併至翌日收費
【有線新聞】易通行下周一起將信用卡繳費用戶全日需繳交的費用合併處理,翌日才收費。 新安排下,信用卡繳費用戶使用政府收費隧道後,易通行應用程式會顯示「隧道費交易處理中」,翌日才會發通知確認合計費用是否已經成功繳付。新安排可簡約用戶收費交易次數,用戶可以繼續透過官方網站或者手機應用程式查閱政府收費隧道的使用紀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記協主席被《華爾街日報》解僱 外國記者深感關注:《基本法》保障加入工會權利
【有線新聞】香港記者協會新任主席鄭嘉如被《華爾街日報》解僱,她引述公司解釋是地區人手重組,亦指有上司曾要求她不要參選記協主席並辭任執委。 鄭嘉如:「5月他們著我不要再做香港報道,所說的原因已說得相當明白,他們覺得找一個香港人做香港的政治報道是有保安風險。對於《華爾街日報》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有成員做記協主席,可能會帶來一些印象或不想見到的事情。我認為公司是想保護它自己,我不認為我會因為《華爾街日報》或者記協主席的身分,而有人生安全的風險。」 香港外國記者會對鄭嘉如被《華爾街日報》解僱深感關注,正向《華爾街日報》查詢原因,又指《基本法》第27條保障港人組成和加入工會的權利,促請《華爾街日報》和所有新聞機構尊重記者加入傳媒組織的權利。《華爾街日報》所屬的道瓊斯公司重申不評論個案,但表示《華爾街日報》會繼續為本港與世界各地的新聞自由發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願榮光禁制令|鄒幸彤再申請加入訴訟 遭上訴庭駁回
【有線新聞】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拒絕加入《願榮光》禁制令上訴案,她再申請上訴遭駁回。 鄒幸彤資料判詞說律政司的禁制令針對實施四項非法行為的人,包括意圖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等。鄒幸彤表明她沒有,亦不打算實施該四類行為,顯然不屬於訴訟一方,也沒有透過高等法院規則申請加入訴訟。認為鄒幸彤的主張沒有合理可爭辯之處,駁回她的上訴許可申請,下令鄒幸彤須付訟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解決劏房|有政黨倡取締劣質劏房 優先協助兒童住戶上樓
【有線新聞】政府下月提交解決劏房工作報告,有政黨建議取締劣質劏房時,應優先協助有兒童的劏房戶。 工聯會收集了80名劏房戶意見,建議實施登記制度,如發現劏房戶有兒童,應參考簡約公屋「加分制」,盡快協助他們入住資助房屋。劏房標準方面,他們建議7平方米下的住屋不可出租作居住用途。7至14平方米的單位,業主要向政府申報住戶資料作監管,又要求政府立例,目標5年後劏房單位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長遠要制訂明確時間表,逐步取締劏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香港街馬|12.8舉行 10公里賽首設家庭組 下周四起接受報名
【有線新聞】「香港街馬」今年12月8日舉行,十公里賽事首次設有家庭組別,下星期四開始報名。 賽事設有全馬、半馬以及十公里馬拉松路線,去年共有超過1萬5千人參與。專為全日制學生而設的青年十公里賽事今年首次設有家庭組別,其中一名參加者必須為10至25歲全日制學生,鼓勵青年人參與長跑。全馬賽事採用新路段,加入將軍澳跨灣大橋及將藍隧道路段,十公里則改為調景嶺出發。活動當日會提供行李寄存服務,各組別費用介乎150元至620元,合共2萬個名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西九文化區獲批賣樓 馮程淑儀料分兩至三批推出 暫無計劃出售酒店、辦公室等
【有線新聞】政府批准允許西九文化區出售約17萬平方米住宅發展項目,並保留收益、紓解財困。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形容是「鬆一口氣」,預料幾年後可開始分兩至三批推出住宅項目。 西九獲批出售的住宅部分佔區內總樓面面積兩成,西九管理局形容可令西九有後盾,繼續透過融資方式支付未來幾年營運和資本開支,預計未來一兩年要向城規會提交申請和開始地庫挖掘工程、招標等程序,要幾年後才分兩至三批推出住宅項目,相信樓市會復蘇,對收益有信心。 馮程淑儀:「聽到很多地產界朋友形容西九這塊地,如果真的發展住宅單位是非常優質的地,所以我們非常有信心。售賣17萬平方米,是整個西九總樓面面積20%,這是已經規定,我們不可多過。可否少於呢?是可以考慮的,要視乎當時環境,是否一定要在十年內全部出售呢?也不一定。」 管理局說暫時無計劃出售酒店、辦公室等項目,也不會減少博物館開放時間,但仍會每年檢討門票售價,也會繼續開源,不會「坐等」十年過去。 馮程淑儀:「包括發展文化、文創產品,即一些紀念品等。明年將會有一個碼頭,我們覺得可在文化旅遊產品方面與業界研究,命名權也未開發以至表演藝術場地,仍未做到很多出租。」 西九管理局主席唐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港澳居民明起可互用二維碼通關 料全程快約兩秒 入境處:已通過多輪壓力測試
【有線新聞】港澳居民星期五起,可以使用通關互用二維碼往返兩地,估計整體過關流程會快約兩秒。入境處指已經做了多輪壓力測試,確保新服務萬無一失。 二維碼一掃,再按一按手指就完成。入境處宣布與澳門身份證明局、治安警察局等合作,星期五起推出通關互用二維碼,香港居民可以用「非觸式e-道」流動應用程式的二維碼,使用澳門自助通道過關。澳門居民同樣可以用澳門「一戶通」的通關碼,使用香港e-道自助辦理出入境手續。 入境事務處副處長(執法、系統及管理)戴志源:「我估計整體流程會快一、兩秒,會有很多旅客使用。這少少改善對整體暢順,市民的感覺會很不一樣。我們預計加強服務後會有更多人使用,但不會太大影響,現時系統能力綽綽有餘可以應付。」 現時有約250萬名香港居民登記使用澳門自助過關通道,今年上半年就有超過三百萬使用人次。入境處指已經為系統做好測試,確保新服務萬無一失。 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柯重鈺:「推出前已經做過多輪壓力測試,亦與澳門方面多次互相測試,包括我們派工作人員到澳門口岸測試。澳門亦有派人到香港口岸在推出前實地嚴謹測試,全部都是很暢順。」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可到7間人事登記辦事處,以及4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舊樓強拍|恢復二讀修例 江玉歡表明棄權:非指定地區毋須放寬門檻
【有線新聞】立法會恢復二讀強拍修例,在7個指定分區滿50年樓齡的樓宇,強拍門檻會放寬至七成或六成半,非指定地區滿60年的樓宇亦會放寬。有議員表明棄權,認為非指定地區無必要放寬。 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根據政府提供的資料,7個指定地區樓齡達50年以上的樓宇已有4,400多幢,佔全港同齡樓宇逾四成,其實單做指定地區已是『唔憂做』。另外小業主也擔心降低強拍門檻及新引入的便利毗鄰地段強拍申請,將有助發展商以較低收購價申請強拍,削弱小業主自身議價能力。」 港島西(民建聯)議員陳學鋒:「局方給我們的數字,非指定地區60至69年樓齡約有1,300幢,在指定地區就有1,200多幢,都是近1,300幢,其實數字差不多。所以如果在非指定地區維持高門檻才能進行強拍,我相信對非指定地區的業主也不公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8日
DSE放榜|曾動輒大叫丟枱發脾氣 獲師長誘導憑「貓」寄情 「壞學生」終覓人生目標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放榜,葵涌一所學校鼓勵學生多元發展,有應屆考生學懂控制、表達情緒,六年中學生涯更找到人生目標。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李建文:「沒有學生帶着很爆發的情緒進校長室哭着來發洩,他暫時是第一個,沒有人破他的紀錄。」校長口中的學生是今屆文憑試考生睿哲,曾經是他人眼中的「壞學生」,如今和校長亦師亦友。 應屆文憑試考生吳睿哲:「初中是個怎樣的人……『不會控制情緒的猴子』,有甚麼不順心都會大叫、丟枱丟櫈、發脾氣。」睿哲有特殊學習需要,除了讀寫障礙外,初中時和同學相處亦不順利,轉捩點是遇到耐心溝通的師長聆聽他的想法,讓他找到溫和的情緒出口。 到中四時學校辦「貓舍」,老師得知睿哲家中養了五隻貓,建議他做「貓義工」,他更被同學推選為會長。吳睿哲:「知道自己一定要早起,不能夠遲到,因為關乎貓的健康問題,中四開始幾乎年年也『完美出勤』。從來沒有這麼有動力上課,我負責貓舍,貓舍不只是功課,是兩條生命。」 學校透過不同學生活動,包括身心靈健康學習、服務學習等,鼓勵學生發掘潛能。李建文:「透過不同的舞台,讓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有領導能力的人,這些就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