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近千人伸展操賀國慶 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 孫玉菡:體現團結
【有線新聞】近千人參與伸展操活動慶祝國慶75周年,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勞工處處長陳穎韶、立法會議員吳秋北等在教練帶領下,跟近千名參加者利用拉力帶做伸展運動,又嘗試單腳企測試平衡力,孫玉菡指活動體現團結。 孫玉菡:「今天最大的意義,大家一起做完之後便會創造一個健力士紀錄,這樣很重要,看似小事但通過團結一致而達到一個巨大目的,我覺得這個本身都體現了國家過去75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美國大選|部分州分提早投票 有票站現人龍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大選11月5日舉行,部分州提早讓選民投票。 距離正式投票日約六星期,弗吉尼亞州的票站由當地周五開始,直至11月2日開放予選民提早投票。而在明尼蘇達州及南達科他州,部分票站門外出現人龍,當局會加強保安,確保選票和投票程序不被干擾或修改以及保障工作人員和票站的安全。不少州分在10月左右亦會陸續開放票站,讓選民提早投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施政報告|有議員獻計精準扶貧 限業主通報劏房戶資料 倡最低面積定為7平方米
【有線新聞】政府將於下月中的《施政報告》交代解決劏房問題的做法,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劏房最低面積定於7平方米,由業主自費安排檢查,並要求業主通報劏房戶資料,協助政府精準扶貧。 全港有約11萬間不適切居所,下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焦點之一是交代解決劏房問題做法。民建聯及工聯會建議最低面積標準定於7平方米,同時要符合消防安全等,由業主自費聘請專業人士檢查。 九龍東(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我們落區逐個問劏房居民,究竟……以平方米問,究竟大家覺得一定不能讓人居住、一定要取締的、大家覺得有哪些可以保留,其實共識是7,去到8、9、10,去到10便很多人不發聲了,覺得若取締後我去哪裏?」 九龍西(民建聯)議員鄭泳舜:「你找專業人士視察後,說你的單位遠遠不符合,廚廁連在一起、走火不符合,又很細小的,不符合所有條件的。可能這些最低分的要優先處理,可能我們給他『執正期』,可能一年或多少。」 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目標群組包括劏房、單親及長者戶,鄧家彪建議趁機要求業主通報劏房住戶人數,有否未成年子女及是否正申請公屋等。鄧家彪:「政府經常說我不知道獨居長者在哪裡,不知道劏房戶在哪裡,每次都有新計劃叫非政府機構、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杭州網球公開賽|香港新星黃澤林16強止步 仍創個人最佳成績
【有線新聞】杭州網球公開賽,香港的黃澤林16強止步,仍然創下巡迴賽個人最佳成績。 藍衫的黃澤林面對美國的中島布蘭登首盤互保發球,打到決勝局,一板正手直線,再搶上網前得手,細分贏9比7,掌聲還未夠。 2022年世界排名還在700多位,現時升至141,年僅20歲這位香港超級新星回身再殺多板,證明要在巡迴賽立足只是時間及經驗問題。第二盤錯失2個決勝分,黃澤林被對手逼入決勝局,中島布蘭登加強發球威力,全場21球ACE,細分7比4扳平盤數。 跟世界排名高102位的對手鬥到第三盤,黃澤林輸1比6,16強止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中國翁泓陽主場打入男單四強
【有線新聞】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主場出戰的翁泓陽打入男單四強。 紅衫的翁泓陽去年4次面對丹麥的安東臣,全部都落敗,第一局領先3分下倒輸19比21。今年首次碰頭,這位25歲的中國球手終於成功復仇,第二局多達14次平手,翁泓陽贏回局21比19。把握對手尾段連環失誤,在17比20的出局邊緣,翁泓陽逼入「刁時」,反勝23比21,局數贏2比1晉級。 四強對手會是黑衫的基士堤,這位印尼球手面對中國的雷蘭曦有球精彩得分。被打個追身球,胯下回過網,連中國球迷都為他歡呼。最終直落兩局過關,連贏21比18、21比12。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梁振英專訪|深圳曾 「騰籠換鳥」轉型 值得香港參考 籲積極發展高端產業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香港可以參考深圳升級轉型的經驗,要加大力度、大膽改革、轉向高端產業發展才能應對挑戰。 香港經濟發展面對不少挑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深圳開放改革45年也經歷過同樣的轉型問題,經驗值得香港參考。「我們現在碰到的一些問題要通過改革去解決,深圳做過的其中一件事是甚麼?曾經有一個時期,有個稱為『騰籠換鳥』的做法,一個鳥籠,這隻雀鳥已不適合在這個籠中飼養,便轉移至湖南等其他地方。騰出的土地、人力資源和資本等去做一些附加值更高的東西。」 三中全會《決定》,提及香港要發揮制度優勢,鞏固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梁振英認為社會不應該只是著眼於貨櫃碼頭的吞吐量,而是應該積極向高增值服務轉型,透過提供海事法律師、海事保險以及融資等專家服務產業需要提升競爭力。 梁振英:「我們不能抱殘守缺,光說我們是國際航運中心、貨櫃碼頭集裝箱的吞吐量會愈來愈大。今天高產值的國際航運中心不會以港口處理多少集裝箱、貨櫃箱論英雄,倫敦是全世界賺錢最多、產值最高的國際航運中心,但倫敦卻沒有港口。」 他強調,內地對專業服務業需求殷切,香港產業升級轉型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何立峰晤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 稱中美應推動經濟穩健發展
【有線新聞】副總理兼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在北京會見出席中美經濟工作組第五次會議的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等人。 何立峰表示雙方應落實兩國元首峰會及通話的重要共識、保持經濟領域溝通交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妥處彼此關切,推動經濟關係穩定健康發展。尚博轉達美方牽頭人兼財長耶倫的口信,表示美方願保持經濟領域溝通,發展健康的經濟關係。 尚博一行一連兩天分別與財長藍佛安、副財長廖岷等官員會晤和舉行會談,美方提到他們在會上繼續討論中方部分範疇產能過剩的問題、非市場政策和手段對美國工人和企業的影響,還有中國公司支援俄羅斯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赤柱男保安救貓時失足墮地傷頭 清醒送院
【有線新聞】赤柱一名男保安員救貓時失足墮下受傷。 67歲男保安員頭部受傷,由救護車送到東區醫院治理。凌晨12時許,該名保安員在赤柱廣場一間餐廳門外,發現一隻小貓懷疑被困在簷篷內,他利用門外的膠櫈嘗試救下貓隻時懷疑失平衡,從櫈上墮下,撞傷頭部清醒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陳國基:料國慶活動優惠帶挈消費 惟實際收益無法估算 Coldplay開騷前將做足試驗
【有線新聞】政府就國慶75周年推出一系列活動和優惠,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相信有助進一步推動旅客消費。至於英國樂隊Coldplay明年在啟德體育園舉行演唱會,他說會做充足試驗,確保疏散暢順。 國慶一系列活動和優惠涵蓋表演、消費、交通等不同範疇。負責統籌的陳國基說無法估算實際可為業界帶來多少收益,但相信一定有幫助。他承認香港正面對經濟困難,政府已盡力增加旅客,幫助業界。 陳國基:「人流其實增加得不錯,今年首八個月與去年同期比較,旅客數字多了44%,其實是多了很多,當然我們希望更多人流就舉辦更多活動,夜晚在香港例如今次400多項活動是日夜都繽紛,希望吸引旅客來,至於旅客來到之後如何吸引他們到店舖消費,就是商人自己的生意頭腦。」 啟德體育園預料明年啟用,英國樂隊Coldplay 4月就會在體育園舉行三場演唱會。陳國基說已經收到很多外國體育、音樂團體查詢租場,政府在場地啟用前會做好演練,確保疏散人群暢順。陳國基:「香港大球場可容納3萬觀眾,大約3至4萬,他們疏散都沒問題,銅鑼灣更逼,為甚麼可以順暢呢?原因就是大家熟習了,去完大球場大家都知道怎麼走,也知道要走多久,這是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多做幾場試驗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疑金錢問題起爭執 通州街公園一人遭刺傷送院
【有線新聞】深水埗一名男子遇襲受傷。 49歲男傷者由救護車送到廣華醫院治理,昨晚10時許,現場是通州街公園,該名男子與另一名男子懷疑因金錢問題,雙方發生爭執,期間有人持利器向對方施襲,兇徒傷人後逃去。遇襲男子手部受傷,約有5厘米乘3厘米的傷口,送往醫院治理,案件列作傷人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智創未來|初創研發智慧輪椅 可上落樓梯防碰撞 冀建構無障礙社區
【有線新聞】有初創運用創新科技研發具有上下樓梯、防碰撞等功能的智慧輪椅,方便需要以輪椅代步的人士,可以減少他們外出時的受傷機會。 輪椅是行動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之一,但輪椅體積大,在狹窄的街道上行走容易撞到障礙物,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輪椅就可以解決部分問題。途齡科技行政總裁徐華峰:「現在的版本有防碰撞以及輕微的半自動調節防碰撞的意思,是在背部加了超聲波傳感器,當超聲波傳感器遇到障礙物的時候便可以幫你暫停。」 團隊最新的研發是可以上下樓梯的輪椅,期望能夠建構無障礙社區,輪椅使用者出入就更方便。徐華峰:「上下樓梯的輪椅是我們用類似的坦克車以及小輪結合起來,平路行路的時候用小輪,上樓梯的時候便將履帶放出來。不過這個履帶是我們取了專利,履帶是軟性的,上下樓梯的時候會有調整。」由於不同梯級的高度、斜度都不一樣,研究團隊都花了不少時間做測試,確保輪椅是安全可靠。 Terry長期要坐輪椅到不同的地方工作,使用手動輪椅需要大量的體力,若遇上樓梯級,挑戰就更大。「去到有樓梯的地方,我需要特別去找附近有沒有無障礙的設施或一些斜路可以讓我上落的位置,通常找這些無障礙設施需要一些時間,很多時候需要走一個大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稅務總局:個稅「一老一小」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提高 2023年度人均減稅逾1千元
【有線新聞】內地提高「一老一小」專項附加扣除標準,2023年度人均減稅超過1千元。 國家稅務總局指,自國務院決定去年起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後,今年6月底結束的個稅匯算清繳數據顯示,2023年度全國約6,700萬人,享受到政策紅利減稅規模超過7百億元,人均減稅超1千元,其中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以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減稅,分別約360億元,290億元和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