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大灣區醫療券|盧寵茂:暫未有計劃擴至白內障手術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目前未有計劃將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擴展至白內障手術。 盧寵茂:「跨境醫療是牽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牽涉到做手術。在這方面我要強調,香港的醫療應該是我們自己解決主要問題,一些沒有特別的風險,我們都可以給予市民一個選擇到跨境及內地,但牽涉到手術時如發生併發症,我們是有相當的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以哈戰爭|內塔尼亞胡訪加沙 宣布向協助人質獲釋巴人發放500萬美元獎金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到加沙視察以軍作戰,並宣布向協助以軍救回人質的巴勒斯坦人派發500萬美元獎金和安排他們離開加沙。另一方面,卡塔爾的外交部證實哈馬斯的領袖已離開多哈。 內塔尼亞胡乘坐以軍直升機抵達加沙一個未公開地點,穿上防彈裝備,在軍車聽取部隊人員的行動匯報。他在防長卡茨陪同下宣布促成以色列人質獲釋的巴勒斯坦人和他的家人,都會獲得安全逃離加沙的機會。每救一名人質,就可獲得500萬美元獎金,但強調無論如何在去年10月哈馬斯突襲中,遭擄走的以色列人質最終都會回家。內塔尼亞胡揚言不會讓哈馬斯在戰爭結束後再管治加沙,又指組織的作戰能力已被摧毀。 卡塔爾外交部證實參與停火談判的哈馬斯領袖已經離開多哈,未有交代他們的去向。組織在當地的辦公室亦隨著停火談判膠著而停運,但否認會永久關閉。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指恐怖組織領袖不應在美國盟友的國土安然生活,要求引渡當中被美國起訴的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G20|聯合宣言促提早達致溫室氣體零排放 重申支持落實以巴「兩國方案」
【有線新聞】在巴西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結束,會後的聯合宣言促請主要經濟體提早達致溫室氣體零排放;協助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產業鏈,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構建包容、穩定的金融體制;在地區局勢方面則重申支持落實以巴「兩國方案」。 峰會來到最後一天,與會領袖集中討論環境議題。巴西總統盧拉說極端天氣,例如水災和旱災更頻密出現,各國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呼籲要提早在2040或2045年達致碳中和。盧拉在全體會議結束時,批准並發表宣言文本,但美、法、德三國領導人都不在場。 這次峰會成員國除了同意成立全球反饑餓與貧困聯盟,亦承諾協助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加速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消除饑餓和減貧,重振全球可續發展夥伴關係。 面對氣候變化,宣言重申《巴黎協定》的全球溫度控制目標,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攝氏1.5至2度之間,實現碳中和。 宣言指全球經濟環境存在許多挑戰,成員國將繼續促進經濟增長,推進構建開放、有韌性、包容和穩定的金融體制。 宣言亦有提及地區衝突,成員國要求加強對加沙平民的保護,消除一切阻礙援助的難關,重申巴勒斯坦人擁有自決權及落實兩國方案,實現全面停火。又指俄烏戰爭為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呂智恆養母昨法院外持標語 涉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被捕
【有線新聞】昨日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判刑,警方在西九法院外拘捕一名女子,涉嫌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據了解她是被告呂智恆養母。 昨日判刑後,警方在法院外將一名女子帶上警車。警方回覆傳媒查詢指,一名60歲女子在公眾地方手持標語擾亂公眾秩序,以涉嫌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拘捕她,她獲准保釋候查。據了解被捕女子呂智恆的養母,呂智恆昨日被判監4年3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房委會:首九個月收回1,400個公屋單位
【有線新聞】房委會指今年首九個月已收回1,400個公屋單位。 房屋局局長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指,過去兩個年度,房委會合共收回5,000個公屋單位,其中今年首九個月涉嫌濫用及違反租約而被收回的單位有約1,400個。房委會去年收緊物業申報政策,至今兩輪申報已收回34萬份申報表,約4,000戶主動交回或被收回單位。另外,房委會上一年度展開了1.6萬宗調查佔需申報租戶約5%,佔全體租戶約2%。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2元乘車優惠|勞福局指逾9,600人違規使用 又料本財年需發還39億元補貼差額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指,截至10月底,超過9,600人違規使用2元乘車優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回應議員質詢時指,運輸署聯同公共交通營辦商截至10月底查驗超過3,000名,懷疑違規使用2元乘車優惠乘客,有2宗成功檢椌,其中1宗涉案乘客被罰款約14,000元及須補繳少付車資。另一宗涉案乘客偽造帳目罪成,被判社會服務令。 而港鐵在同期執法,向超過9,600名違規2元乘車乘客收取附加費。局方又預計2023/24財政年度需要向交通營辦商發還39億元補貼差額,政府正檢討乘車優惠計劃,適時公布結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黎智英案|相隔四個月續審 黎智英親自作供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親自作供。他說六四後開始辦報,相信掌握資訊能保障自由,否認支持暴力和港獨。 案件相隔四個月續審,黎智英的女兒、妻子和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等到庭旁聽。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法院,他穿紫色西裝,戴黑色粗框眼鏡,以英文作供,需戴耳機輔助,三名懲教人員站在他的證人席旁。 黎智英回顧六四事件後,他開始參與政治和辦報,認為只有掌握愈多資訊,才能保障愈多自由。他說當時香港由英國殖民管治,蘋果日報的核心價值是代表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包括享有言論與集會等自由、追求民主和法治。 回顧2019年反修例事件,黎智英說他一直反對任何形式暴力,否認曾經向員工指明特定編採內容,又形容港獨、台獨等主張是一種陰謀,想法太「瘋狂」,所以有要求員工不可提及,亦不容許有獨立主張的「寫手」加入蘋果日報。 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曾經形容蘋果過去集中娛樂新聞,2014年佔中是「分水嶺」,黎智英不同意。他說蘋果一直有報道社運,佔中後報道更加多,只因當時社運更趨活躍,蘋果只是跟隨社會步伐,回應現況,但認同自己在佔中後「站得更前」。 至於與外國聯繫,黎智英說2019年區議會選舉,英國上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探測器主體今日建成
【有線新聞】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探測器主體將在今日建成。 當局在2015年開始在廣東江門地下700米深處興建巨型實驗室,科學家將利用它捕捉探測宇宙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基本粒子「中微子」。由於它穿透力極強的關係,實驗室設置在地下深處,既可以借助岩層屏蔽宇宙射線,但又不會阻礙捕獲「中微子」。科學家說中微子從宇宙產生的一刻起就扮演重要角色,人類從1956年發現「中微子」以來一直有進行探索研究,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謎。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貽芳:「我們一方面想知道中微子的絕對質量到底是多少,另外一方面也想通過中微子的振盪,知道中微子之間的相對質量差是多少。通過這些質量的研究,我們可以構造我們對物質世界理解的一個理論,基於此也可以跟宇宙的起源演化聯繫起來,讓我們理解宇宙和物質世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陳茂波:香港繼續積極拓展傳統及新興市場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香港繼續積極拓展傳統及新興市場,並保持敏銳創新能力,適應全球形勢變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最後一日會議時指,面對市場環境改變、地緣政治升溫,香港會保持敏銳及創新能力,而中國亦進行經濟改革去應對。陳茂波:「中國正進行經濟改革向高質量發展,透過內部消費、科技創新、綠色投資及先進製造業等推動經濟增長,中國企業也正在擴展國際業務及產業供應鏈去應對地緣政治。」 他指香港繼續是聯通世界的平台,主動連接傳統及新興市場發展,其中東盟及中東地區亦有不少機會。陳茂波:「按購買力計南半球地區佔全球經濟增長60%,佔環球進出口40%。若單看東盟地區,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市場潛力具大、經濟增速加快、年輕人口結構及不繼擴大的中產階層。」 陳茂波指香港品牌提供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有助新興市場發展,繼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新興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梁鳳儀:投資風險越見集中 金融市場動盪已成新常態
【有線新聞】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認為金融市場動盪已成為新常態。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多得科技發展、程式交易和指數投資,現今市場遠較以往集中,大額資金能夠迅速地在不同資產類別和地區之間流動,從眼下複雜的地緣政局和特朗普2.0時代看來,我們明白過去數年的供應鏈中斷、貿易糾紛及軍事衝突等現象並非意料之外。」 關於市場風險集中的問題,她舉例指今年美國的被動型基金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總資產首次超越主動型基金,反映資金傾向集中投資個別產業的龍頭指數股份,相關股份因受資金追捧,在主要指數的權重又不斷增加,繼而形成一個循環,以致一旦投資熱潮減退,有機會在市場上掀起劇烈震盪。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綱要 提出建設產學研平台、產業中轉化基地等四大方向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建設產學研平台、產業中轉化基地等四大方向。 河套香港園區鄰近落馬洲口岸,佔地87公頃。政府公布發展綱要,建議建設世界級產學研平台、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等四大方向,配合國家《深圳園區規劃》創科合作先導、試驗區定位。 綱要指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29所研發實驗室、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匯聚國際頂尖學者,科研實力優越。政府會推行「InnoHK 2.0」,支持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初創發展,邀請現時InnoHK平台優秀項目企業落戶園區。香港是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政府會探討更多創科發展優惠政策,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落戶園區或加大在港投資。香港和深圳河套合作區以「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理念,樹立國際科研樞紐形象。政府會與內地從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研究便利創科試行計劃措施,並爭取國家更多政策支持。 綱領希望以兩個五年期推進發展,首期首批大樓年底陸續完工,下一步集中招商引資,目標2030年基本形成高效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完成發展格局,在國際起領先地位。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綱要指明方向,會全速推動河套區發展,成為世界級創科重點平台和粵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新田科技城|首期平整工程預算最新估價271億元 較上月少近一成
【有線新聞】發展局向立法會工務小組提交新田科技城第一期平整工程預算,最新估價為271億元比上月估算減少近一成。 發展局指新田科技城首階段會平整約158公頃不涉及魚塘用地,最新造價是271億元,比上月諮詢立法會的300億元估算下降近一成。發展局解釋是將部分發展項目包括大型展館剔除,以作獨立討論以及接獲部分工程回標價,比政府預算更低,因此下調預算。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新田科技城推行片區開發,由發展商自行投資平整土地及興建設施,發展局指暫時未能估計可以節省多少開支。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片區三個試點包括科技城,我們會在年底前公布。至於原址換地我們也會盡快,如果不是今年內,也應該是明年年初。至於這兩個項目在土地平整或基礎建設方面,可以為政府節省多少錢,我想要下一步才能估算,因為要視乎原址換地能否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