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人民日報頭版文章:並非盲目樂觀撐經濟
【有線新聞】人民日報發文指出並非盲目樂觀撐經濟。 人民日報頭版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從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中走出來,去年經濟主要目標完成經濟增長5%,反觀美國經濟增長2.8%、歐盟增長0.8%,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對經濟的信心絕非盲目樂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寧德時代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有線新聞】寧德時代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初步上市文件顯示,已在深圳上市的內地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集資所得主要用於推進匈牙利生產線第一及二期的建設。截至去年九月底止首三季,純利有約360億人民幣,增長近16%。綜合外電報道指,公司計劃在港集資390億元,有望成為2021年快手上市以來,本港最大規模新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瑪嘉烈醫院三腫瘤科醫生染疫、其中一人死亡 暫沒病人感染
【有線新聞】瑪嘉烈醫院腫瘤科懷疑爆發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涉及3名腫瘤科醫生,一人短時間內死亡,暫時未有病人受感染。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3名年輕醫生上周二起先後出現腹瀉等感染徵狀,最先發病的醫生兩日後入院,當時已有嚴重併發症,包括發高燒、血壓及血氧低,要即時插喉,轉入深切治療部,24小時內離世。之後發病的兩人,病情輕微,其中一人的糞便樣本驗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離世的醫生就呈陰性。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他24小時內過身,大家明白即使他真是感染,抗生素有效也要48至72小時,所以工作已經沒拖慢。直至原來有其他同事有肚屙,以及一人糞便中驗到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到這階段才擔心可能有機會是爆發。」協助調查的袁國勇指會進一步化驗死者樣本,不過因為治療過程用了很多抗生素,導致追查到真正病因的機會變微。 大腸桿菌主要經食物及受污染環境傳播,衞生防護中心已經在腫瘤科收集約20個食物樣本,以及逾40個環境樣本化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3名病人未發現共同進食任何食物,或共同去過某一餐廳,共通點均在六樓休息室,有機會進食過,包括帶食物回去翻熱。而另一共通點如跟食物無關,可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哪吒》熱潮帶動周邊產品大受歡迎 學者提醒消費者保持理性消費
【有線新聞】首部躋身全球票房榜前30名的亞洲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不但戲票「一票難求」,連帶周邊產品亦大受歡迎,有學者提醒消費者保持理性消費。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成績理想,多個熱門場次「爆滿」,戲票「一票難求」。熱潮帶動周邊產品銷情,爆谷桶、手辦、水杯等幾乎都被搶購一空。有湖南的玩具生產商表示,超過500位員工農曆新年假期未完便提前復工,趕製《哪吒》的手辦產品,廠商線上平台的累計銷售額已突破2億元。湖南桑尼森迪玩具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杰:「5個工廠,大概有60條生產線在集中馬力,全部在生產我們國漫之光《哪吒》這個產品。現在的話我們產能規劃是在未來的單天左右,我們要達到每天20萬個盲盒,月產能夠達到600萬到800萬個盲盒。」 北京的玩具店迎來《哪吒》熱潮的消費高峰,顧客趙女士:「買一點這個手辦,讓我心情更加愉悅,希望這種小玩意溫暖一下我的生活。然後通過這個手辦,可以拓寬更多更廣的社交圈,認識更多不一樣的朋友。」顧客趙同學:「經典傳統IP衍生類的手辦以及文創,它有一些很新潮的思想,很符合當代年輕人的觀點,可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文化。」顧客劉先生:「本身電影的產品力很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內地多家廠商企業引入DeepSeek支援用戶使用
【有線新聞】內地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推出不足一個月,已經帶動芯片商火速部署加入「朋友圈」,不同產業亦研發擴大應用場景,逐漸形成圍繞AI的產業生態。 內地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因具備低成本和開源優勢,目前已有超過15間內地芯片公司完成適配,部分企業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昆侖芯科技首席執行官歐陽劍:「對於開源模型來說,它天然給我們很多的一些算法的細節和計算的過程細節,不光花的時間短,而且也比較容易達到一個比較高的計算效率。」 隨著AI熱度升溫,對DeepSeek一體機的需求亦持續上升,用戶希望類似日常買電腦般,開箱後直接使用,已有不少手機廠商、車企宣布將產品接入模型。 此外亦有從業員進行更小型的AI模型開發,未來在手機、汽車、電腦、智能家居等設備上離線使用,增加靈活性。這類模型可以按照指示進行需要跨應用程式的複雜操作,例如導航至其他人傳送的地址,或者直接轉發影片等。面壁智能首席執行官李大海:「一些簡單的邏輯上的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在這樣,一個端側模型上去處理,它的算力需要很小、功耗也很小。未來更有想象力的是像機器人這樣的終端。」 隨著雲端平台提供運算資源和模型部署服務,芯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特朗普對進口鋼鋁加徵25%關稅:讓偉大產業回歸美國 稱考慮豁免澳洲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對進口鋼鋁加徵25%關稅,聲稱沒有例外或豁免,但後來稱考慮豁免澳洲的鋼鋁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公告,向所有進口鋼鋁包括相關的下游產品加25%關稅,下月4日生效,並撤銷他第一個任期落實至今的鋼鋁關稅豁免,主要供應國的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不會再獲豁免和免稅配額。 他指國家遭到盟友和敵人的雙重打擊,是時候讓偉大產業回歸美國,「我們國家要求鋼鋁本土製造,而不是其他國家,為了保障國家的未來,要讓本地製造業和生產復蘇。」又預告未來兩日會宣布對其他國家徵收對等關稅,稱不在乎其他國家反制,並考慮對汽車、半導體晶片及藥品徵收關稅。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強調實施關稅並非單純貿易問題,而是確保國家在鋼鋁等關鍵行業毋須依靠外國,將可促進國內生產,鞏固經濟和國家安全。 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將實施新的北美標準,規定在區內進行鋼鋁熔煉和鑄造,阻截中國和俄羅斯規避關稅,把未經充分加工的金屬流入美國市場。特朗普聲稱沒有國家例外或豁免,但後來說會認真考慮給予澳洲豁免,因為澳洲是少數國家美國有貿易順差,澳洲之前獲美國豁免關稅。他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通電話,討論繼續豁免安排。阿爾巴內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特朗普:就職後曾與習近平通話 稱兩人私下關係良好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就職後曾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 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專訪,指上月20日就職後雙方曾交談,但沒透露日子及通話內容。他說喜歡習近平,比任何人都更熟悉對方,形容兩人私下關係良好。美國上周二起對中國貨品加徵10%關稅,特朗普一度稱會跟習近平通電話,後來改口說不急於溝通,亦不在乎中方的反制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黎智英案|黎承認一直落力阻止國安法生效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作供承認一直落力阻止國安法生效,但不同意英國暫停與香港的引渡條約,亦沒想過要知道不同組織或外國政治人物的反應。 控方繼續針對黎智英就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認知盤問。2020年7月,黎智英在Twitter轉發組織的帖文,提及英國將暫停與香港的引渡條約,有議員促請英國政府落實《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智英稱文明世界不能相信中共。 黎智英在庭上指,只是匆匆看過帖文,平時都不會細閱附件內容,他不同意暫停與香港的引渡條約。控方問為何不叫組織停止提倡這件事,黎智英稱自己與創辦人裴倫德無關,重申從來沒留意組織。他同意自己一直落力阻止國安法生效和減低其效力,但沒想過要知道不同組織或外國政治人物的反應。 法官李運騰關注黎智英早前供稱,為他管理Twitter的李兆富因害怕國安法而離港,為何仍會幫忙撰寫貼文。黎智英認為,如果不在香港,就不會受制於國安法而有危險,但沒講過這樣代表李兆富可以隨意發佈任何東西,又稱自己需為帖文負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台積電1月收入增35% 創單月次高紀錄
【有線新聞】台積電上月收入按年增長近36%,有逾2,932億台幣,創下單月第二高紀錄,按月增長則5.4%,毛利率預計約57%至59%。 公司指出,台灣嘉義上月6.4級地震,之後又有多次餘震,晶圓廠雖然沒有結構性損毀,但有一定數量的生產受影響。預計第一季收入僅達250至258億美元展望的下限,初步估計扣除保險賠償後,第一季相關地震損失約53億台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會財局孫德基:將確保行業監管與市場發展並行
【有線新聞】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新任主席孫德基表示,當局會繼續確保行業監管與市場發展並行。 在監管方面,孫德基指當局會採取風險為本、比例適當的模式,確保本港企業的財務及審計報告,符合高標準,亦會持續推動行業的ESG發展。至於局內的運作,他表示將提升內部流程與決策效率,確保監管資源發揮最大價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華爾街日報:中方正制定美科企「反壟斷」調查名單 作為報復美方加徵關稅「籌碼」
【有線新聞】據報中國已制定美國科企名單作為報復美國加徵關稅的「籌碼」。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名單上被中國點名的公司將被列為反壟斷調查的目標,中方期望先行儲備「籌碼」作為日後與美方展開貿易談判的條件。中國早前已向英偉達及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報道指其他科企目標將包括蘋果公司及博通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0日
恒指連升三日 北水兩個月最多
【有線新聞】科技股帶動港股連升三日,恒指累升逾900點,重上21500點,見4個月高位。 受惠DeepSeek概念,內地1月CPI高預期等因素影響下,恒指高開90點後,曾升逾400點,高見21539點,成交2424億元,北水淨流入逾160億元,見逾2個月最多,有分析預期恒指有望上試23000點。法國巴黎銀行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許多內地科技公司,也提及到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尤其是留意到公司的盈利增長預測,不斷往上調整,同時估值仍在低位,因此是非常吸引。」 科技股發力,科指升2.6%、跑贏大市,小米升逾3%,高見43.95元,再創歷史新高。騰訊及美團曾見一個月高位。網上醫療平台股阿里健康及阿里巴巴,分別大升逾9%及5%,排藍籌升幅首位及第三。三大中資電訊企業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收市升介乎2%至4%,中電信曾抽升逾7%,股價創近10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