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粉嶺高球場|哥球會稱收地後難辦國際賽 李家超:有需要可借地、LIV Golf沒受影響
【有線新聞】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32公頃土地,香港哥爾夫球會指難以舉辦國際賽事,希望政府重新考慮,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有需要可借用土地。 李家超:「已是很早作決定的做法,就是高球會將32公頃土地交還政府,這32公頃土地交還政府後,亦容許有大型賽事時,主辦方包括高球會都可以借用這32公頃的土地,我們會絕對配合。我們今次在LIV Golf的賽事,這32公頃土地是十分暢順令主辦單位可以利用,這32公頃的土地作為後勤支援設施。我們看到在這方面的運作,成功的LIV Golf運動,不被32公頃收回的政府場地所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垃圾徵費|李家超:應先認真試行再部署 郭偉強指資訊雜亂致市民舉棋不定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先行先試」推行逾一星期,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現階段應該認真落實「先行先試」,以收集各界意見再作部署。有議員認為市民不確定政府最終會否推行徵費,會影響「先行先試」成效。 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現階段應該認真落實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目前只是實施了一個星期,政府會聆聽各界意見後,再決定推行步伐,重申會在5月或6月作決定和宣布。李家超:「今次徵費廣泛地涉及所有市民,我們會小心行事,一定會聽取不同界別意見。但環保概念我們一定支持,在落實法律的執行,執行過程、步伐,真正推進的時間、內涵,以及要考慮配套點配合推進。」 有參與計劃的屋邨,使用指定袋的人數未有大變化,大約兩成人使用指定袋,有議員認為是因為消息雜亂,市民不確定政府最終會否推行垃圾徵費,影響「先行先試」成效。 連翠邨物業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潘建良:「這個星期有沒有進展,我們觀察到都是跟以往差不多,原本懂環保的人就會懂,但如果本身不熟悉的人,有沒有因為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而有進步的話,暫時就未有看到。」 議員郭偉強:「上星期先行先試一推出時,大家都有聽到不同資訊,究竟8月1日是否真的落實,心態就舉棋不定,影響了先行先試的精神及成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巴黎奧運|政府買轉播權 李家超:凝聚社會氣氛物有所值 稱金額較東京奧運便宜
【有線新聞】政府購入今年7月巴黎奧運轉播權,交由三間持牌免費電視台和香港電台轉播,行政長官李家超說購買轉播權可凝聚社會氣氛,物有所值。 政府連續兩屆買入奧運轉播權,讓市民免費收看賽事,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基於保密協議不能披露金額,只能說低於上屆東京奧運及商業機構投得的價格,強調物有所值和合理。李家超:「我們是考慮了當今市場不足以支撐電視台作大量投資以投得播映權,也考慮了上次播映東京奧運帶來的價值,帶給整體市民的喜悅、團結及為運動員取得優越成績的自豪,透過喜悅社會氛圍刺激經濟活動。」 東京奧運時,本港多個商場都有轉播賽事,政府也在康文署轄下場地亦設奧運直播區。 今屆巴黎奧運時差有六小時,部分賽事未必可以在本港黃金時段舉行,李家超說購買時已平衡各項因素,「最主要是香港市民要有機會看到,而真正涉及我們運動員參與的,尤其決賽賽事,我相信市民都會找自己的方法去看,在政府的角度就是我盡量將這個機會交給大家。」他說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落實轉播細節後會再作公布。 政府說會規定電視台轉播賽事和節目的最低時數和節數,也會考慮在社交媒體轉播,盡量將氣氛推到最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北美日全食橫跨美墨加 歷時逾4分鐘 下次要等20年
【有線新聞】北美洲出現日全食,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約3,200萬人都觀賞到。 太陽被月球遮蓋,大地數秒間就被黑暗籠罩,觀賞的人興奮歡呼。日食在古時被視為不祥之兆,今時今日被當作盛事慶祝,球場、公園等成為觀賞日食的會場,野餐墊、椅子和美食等一應俱全,當然不能欠缺太陽眼鏡和天文望遠鏡,一起觀賞這個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 圖拉斯:「就像老生常談的話——與萬化冥合,在完美的時間,站在完美的位置,對我而言是一生一次的體驗,我永遠不會忘記。」 貝克:「我期望孩子們能留下回憶,這很有趣,是我們一家人的共同經歷。」 有新人選擇在如此特別的一天,共諧連理。萊斯特:「我們像平常一樣抓緊時機。(太完美了),這是我一生中美好的時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亦戴上太陽眼鏡觀賞。 日食在北美時間中午過後開始,長約4分半鐘,是自2017年以來第一次橫跨北美州的日全食,覆蓋墨西哥、美國13個州及加拿大東部省分,共約3,200萬人,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多人觀看到日食的一次。 北美洲下一次見到如此清晰的日食,要等到2044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垃圾徵費|黃錦星:主流民意多年來支持 籲勿因試行反應卻步 李慧琼:如期推行或引混亂
【有線新聞】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澄清,垃圾徵費得到歷屆政府和眾多市民支持,呼籲社會要迎難而上。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就認為現時回收配套設施不足,擔心如期8月實施徵費會引起混亂。 垃圾徵費延期與否爭議再起,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應盧文端文章,指政策早於董建華年代提出,歷年來都得到主流民意支持。黃錦星:「呼籲大家要珍惜這個歷屆政府、眾多市民一直醞釀支持的政策。縱使經濟環境一般,但我們絕不能犧牲環境,不能再惡化氣候變化,只是單單想經濟。」 他舉例當年政府邀請私人屋苑參與廚餘回收先導,反應冷淡;現時有過百個屋苑參與,反映垃圾徵費力量很大,呼籲社會迎難而上,不要因一星期的試行反應而倉促下決定。黃錦星:「社會整體不應該浪費各界已經及早準備的資源,幫助香港減廢減排。如果錯失這個良機,試問大家如何對得起我們年青人?我們要給予甚麼信息年青人?我們要結合經濟、社會與環境結合的思考,支持可持續發展、配合國家政策,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就說市民重視了回收,但配套設施仍然不足。「香港現時我們這套法例設計,必須承認,我現在回看,當時是過份或比較理想化。如果做不好回收設施而全面推行,引致混亂情況的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的士加價|業界:成本上升流失車主、嚇窒司機 指申請加幅合理
【有線新聞】的士隔兩年後再申請加價,有業界人士認為,通脹加上的士營運成本上升,流失不少的士車主,亦少新司機入行,認為加幅合理。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我們明白加了錶,生意、乘客各方面覺得一開始會有些影響。現在通脹這麼厲害,要營運一定要支付這個開支,希望我們看平均數。我們申請的加幅,如果政府加到5元也好,接近10年只共加了10元,對比來看,每年加1元多而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解放軍日前南海演練 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有線新聞】解放軍公布日前在南海海域演練,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解放軍南部戰區發言人表示,周日和周一在南海海域組織海空兵力,開展戰機巡邏警戒、海空聯合突擊、艦艇編隊戰備巡航等演訓活動。強調戰區部隊持續加強練兵備戰,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李家超:首季經濟正面擴張 入境旅客按季增5% 稱盛事帶動人氣財氣
【有線新聞】李家超又說本港第一季經濟正面擴張,其中入境旅客達1,123萬人次,按季增加5%,按年增幅更達一倍半。 他說七欖三日賽事,吸引超過十萬人次入場,較去年多三成多,氣氛也比去年更好。巴塞爾藝術展和金融峰會等多項盛事,也帶動人氣和財氣,相信隨著本港接待能力提升,及數字經濟峰會、香港國際創科展等盛事本月舉行,可繼續帶動展覽業,住宿和餐飲零售等行業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李家超:政府購入巴黎奧運、殘奧香港電視播映權 讓市民免費觀看
【有線新聞】巴黎奧運7月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政府已購入轉播權,並已與三間電視台及香港電台達成轉播協議,認為購買轉播權的花費合理,可凝聚社會氣氛。 李家超:「今次政府決定購入巴黎奧運播映權回應社會的熱烈期望,讓市民可免費在電視觀看,我們是考慮了當今市場不足以支撐電視台作大量投資,以投得播映權。也考慮了上次播映東京奧運帶來的價值,帶給整體市民的喜悅、團結,及為運動員取得優越成績的自豪。政府決定透過播映巴黎奧運,與多間電視台合作,發揮乘數效應,營造社會熱烈氣氛,推動體育活動、支持運動員凝聚團結,透過喜悅社會氛圍,刺激經濟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8日
九龍塘站男子進入路軌遭撞斃 東鐵綫旺角東來往大圍站一度暫停
【有線新聞】有男子進入港鐵九龍塘站路軌範圍被列車撞倒不治,東鐵綫來往旺角東至大圍站一度暫停。 列車停在九龍塘站,大批消防和救護員進入路軌搜索,在路軌發現男子當場不治,用黑色膠袋掩蓋將他抬走。事故影響東鐵綫服務,在中午一度延誤8至20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7日
復活節長假|逾76萬人次出入境 近八成為香港居民
【有線新聞】復活節及清明節長假結束,截至晚上9時各口岸有逾76萬人次出入境,近八成是香港居民。 羅湖港鐵站抵港大堂,晚上迫滿回港人潮。在深圳的口岸邊檢大樓,亦有不少人一家大小拖着行李,在假期最後一日趕回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抵港人流傍晚開始增多,出閘機排起人龍,職員在場疏導。截至晚上9時,各口岸入境人次超過46萬,當中落馬洲支綫及羅湖口岸最為繁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5日
【Friday Beyond Spotlights III】Nicholas Ho: Spearhead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osted by Patrick Tsang, episode 4 of Season 3 features Mr. Nicholas Ho, Commissioner for Belt and Road. Nicholas is not only a young, award-winning architect but also dedicated to public service and policy advocacy. Last year, he made the decision to step back from his role in his family firm and join the government on its effort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Hong Kong and the BRI During the episode, Nicholas provided an update on the status of the BRI: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