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籠屋長者指簡約公屋名額少、不敢奢望 關注團體憂實效不大、難助夾心社群
【有線新聞】有籠屋長者說,會申請簡約公屋、盡快上樓,不過認為首批名額太少。關注團體就批評,施政報告的措施幫不到夾心階層。
「這裏兩呎半闊、六呎長,上落很辛苦,我弄傷腳就是因為這道門太窄。」81歲的韋先生在油麻地這個籠屋單位住了五年,月租2,000元,輪候公屋近五年。聽到即將有簡約公屋,他說會申請,但不抱太大期望。籠屋戶韋先生:「(編配公屋)編號才到433幾,我的編號是439幾,以十萬計,433至439相差七千多個號碼,哪輪到我?(簡約公屋)建好再說,(首批)1,000個未必輪到,我也不敢奢望。未曾做到成績出來,(現屆政府)上任才兩、三個月,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韋先生說,籠屋環境很差,經常被木蝨咬,又會被人偷東西,去洗手間次次都要鎖門,希望盡快排到公屋。
本身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的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就認為,由政府主導起簡約公屋是好事。立法會議員梁文廣:「簡約公屋其實填補了現有過渡性房屋的不足,未來五年起三萬個單位,填補了我們常說的頭輕尾重問題。」
不過有關注團體覺得簡約公屋始終是過渡性,不能真正解決公屋供應問題,又說今次施政報告房屋政策不夠全面。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未能進入公營房屋體系,但又買不起私樓的夾心社群,其實看不到有具體政策幫他們解決房屋問題。賣地表中的住宅發展有多少會做首置樓,全部都沒有具體目標、績效指標。」
他認為政府應該仿效國際做法,制定房屋可負擔性指標,例如市民平均用幾多年的收入可以買到樓,以量度房屋政策成效。